矶永吉小屋
25°0′57.38″N 121°32′28.09″E / 25.0159389°N 121.5411361°E
国立台湾大学矶小屋是栋落成于1935年,占地面积为383.04平方米的单层排屋。目前为台大农艺系使用此建筑物,其正式用途是农艺系的‘育种准备室’,更早之前则称为“种子研究室”。目前矶小屋已被文化局登录古迹名称为‘旧高等农林学校作业室’并免除被拆迁的下场。
地点
国立台湾大学矶小屋是个位于台大舟山路的东侧的旧式屋子,其位于人工气候室以及农业试验场办公室的中间。门牌编码为E62。
楼层安排
矶小屋只有地上一层楼。
历史与现在
矶小屋(种子研究室)建立于1925年,其是台北帝大前身‘台北高等农林学校’的早期建筑。这栋小屋由台北帝大的‘作物学讲座’与‘育种学讲座’共同拥有,分别由安田贞雄教授与矶永吉教授主持。[1]
矶小屋是台北帝国大学至光复后台湾大学早期农业研究之重要基地。矶永吉教授还曾在此屋子里首次将‘在来米’育成了现今台湾人吃的‘蓬莱米’。矶教授在矶小屋里完成了许多稻米的研究,在台湾的发展上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此便取其“矶”字命名该研究室为矶小屋。对台大农艺系来说,矶小屋的保留代替了矶永吉教授传达其学术精神。其保存让后人得以有机会了解台湾农业发展的脉络并知道台湾、台大与矶永吉教授之间的渊源。
在矶永吉教授离开台大后,矶小屋则由矶教授的学生们继续使用。1959时期,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开始重视育种研究,因此还曾由中美基金中拨款增设种子检查设备,并在学校增建了一栋二层楼的考种馆。在新馆落成之后,矶小屋原本的功能渐渐被取代,因大多数的实验与课程移至考种馆进行。
矶小屋是台湾早期重要农学研究基地,数十年来堆满实习器材(放翻土矶、割草机等)、器材甚至灰尘满布、老鼠进出而部分损坏、有着长年漏水的毛病,不亮的电灯显露出久未翻修的破败,除了有摆等器械的房间使用比较频繁,其他房间则逐渐闲置。屋内房间大多成为储藏室,堆积闲置的家具与用不到的化学药品;大学部学生斗数是藉小屋门廊的空间进行调查或大豆杂交等研究,鲜少进入屋内。2003年刘建甫先生,因要找寻研究仪器,而意外发现矶小屋实验室里一间小房间中据然有矶永吉先生没有带走的书籍、文件。经过总图特藏组的整理,四千多册的手稿、书籍确定为矶永吉先生所有,内容涵盖当时的实验纪录、来自总督府的公文、南洋农业的调查书等珍贵资料。目前这些文献存放于总图书馆的“矶永吉文库”,成为台大的特藏。尽管这些文件得以重建光日,矶小屋仍然是乏人问津,尔后更是因长年未整理而险遭拆除。[2]
2006年,台大农场场务会议决定,将把台大农业陈列馆迁至该处。该年十月二十三号,总务处召开“农学院农业生物资源大楼规划兴建会议”,打算在原地兴建新大楼,所幸当时经由当时农艺系主任郭华仁教授、台大校史馆研究员张幸真女士等人的努力,才使得矶小屋得以保存下来。因矶小屋极富农业史与科学史研究价值,因此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已于2009年07月28日将此小屋指定为古迹。
矶小屋除了在台湾农业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外,其还是富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古迹。尽管矶小屋因被定为文化古迹而得以保全,但不可否认其逐渐倾颓的结构,急需大规模修缮。在台大与台北市文化局皆手头拮据的情况下,仅能以“紧急修缮”的名义,对小屋进行些微的修复。 农艺系2012年3月10日举办矶永吉小屋开幕,农艺系邀集台科大建筑系师生共同进行矶小屋的复旧与活化计划,并举办“旧高等农林学校作业室历史空间暨文物展”展览,希望借由这些活动,让社会看见矶小屋在台湾与亚洲农业史中的重要性。目前小屋里头电气孵卵器、显微镜、种子筛、种子取样器、温湿度记录器等。矶小屋目前仅开放两间共民众参观,有些地方目前仍摆满大型机械,作为农艺系学生田间实习空间。
小屋里还展示了企业家许文龙亲自雕塑的“蓬莱米之父”矶永吉、“蓬莱米之母”末永仁两尊青铜像。
建筑风格
矶小屋,由桧木层层叠叠而成的日式木造小屋。矶小屋不但是台湾农业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代表,该建筑物本身的设计,也可视为日治时期房舍工法的模范。矶小屋与附近房舍和周遭农场,几乎与日治时期台北帝国大学的格局一样。
参考资料
- ^ 磯小屋 蓬萊米誕生地重見天日. 中国时报. 2012-07-20.
- ^ 李芃萱. 台大意识报 http://cpaper-blog.blogspot.tw/2012/04/blog-post_2601.html. 2012-04-09, (050) [2012-12-13].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