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台大北极狐留言 | 贡献2012年12月25日 (二) 13:3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台大文學院


人類學系

台灣大學人類系小檔案
系主任 謝世忠
成立時間 1949年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人類學研究兼教育單位,也是唯一同時培訓人類學學士、碩士和博士的機構。

沿革

早在1929年日本人創立台北帝國大學時,便設有“土俗人種學講座”,以培訓台灣史前考古民族學研究人才,和整理、收藏考古成果與民族藝品。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原帝國大學並改名為台灣大學,此講座亦更名為“民族學研究室”,並附屬於台灣大學歷史學系。這種情形到1949年政府遷台後又有所改變: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濟指導下,於台灣大學文學院下成立“考古人類學系”,一方面繼續研究殷墟為首的中國考古學和承襲日治時代以來的台灣考古學,另一方面又從事文化人類學研究與田野調查

之後,系上組織多次考古隊,從事圓山遺址等台灣史前遺址的發掘,並深入各地調查研究台灣原住民各族文化與生活方式。1956年,增設碩士研究所,1970年代又投入濁大計畫等學術工程,並隨著新考古學等新考古學理論引進台灣,於1982年更名為“人類學系”。

現況

直到2006年,台大人類學系共有十四位教職人員:其中榮譽教授二人,教授三人,副教授三人,助理教授六人,另有兼任教授七人,兼任副教授四人,兼任助理教授三人。

而在教學與研究之外,人類學系兼有收藏與整理考古發掘。

知名系友

外部連結

哲學系

台灣大學哲學系是全台灣最早成立的哲學系所,培養出許多重要的思想家。

沿革

臺大哲學系可溯及1928年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創建之初,就已經成立的文政學部(學院)底下之哲學科。主要是培養有具有卓越思考能力,正確價值觀念,深厚人文素養的學生。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改為國立台灣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便改文學院哲學系。1957年增設研究所碩士班,1985年增設博士班。

現況

民國九十九學年度 (2010-2011),台大哲學系師資計有:專任教授9名、兼任教授7名、專任副教授6名、兼任副教授1名、專任助理教授3名、兼任助理教授1名。 每年出版兩期《哲學論評》供相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並與本校文學院其他系所共同出版一年兩期的《文史哲學報》發表近期研究成果。

知名系友

  • 勞思光——中研院院士
  • 鍾彩鈞——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
  • 王曉波——政治評論員
  • 馮滬祥——前任總統府(蔣經國)總統秘書
  • 邱義仁——前任行政院副院長
  • 孫效智——臺灣大學哲學系系主任
  • 林鴻信——臺灣神學院院長
  • 林照田——文化大學哲學系系主任
  • 朱建民——華梵大學校長
  • 妙慧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主任
  • 郭蕙玉——台新票券金融公司董事長
  • 伍至學——華梵大學哲學系系主任
  • 黃俊威——華梵大學東方所所長
  • 鄺錦倫——東海大學哲學系系主任
  • 游淙祺——中山大學哲學所所長
  • 尤惠貞——南華大學哲學系系主任
  •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所所長
  • 洪裕宏——陽明大學心智所所長
  • 賴賢宗——臺北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 戴華———成功大學人文學中心主任
  • 龔卓軍——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所長
  • 隋復華——空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 賀瑞麟——屏東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產業資源學系系主任
  • 蘇子敬——嘉義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 陳明秀——亞太影展(2004)最佳影片獎《台北二一》監製
  • 莊益增——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2004)首獎《無米樂》導演
  • 蘇昭銘——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系主任
  • 耿一偉——國際劇評人協會(IATC)臺灣分會秘書長
  • 鄭麗君——前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