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軍五大主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大甲蒼鷹留言 | 贡献2006年8月18日 (五) 07:0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國軍五大主力八年抗戰結束後,國民革命軍內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第七十四師、第十一師。五大主力基本上全為美式裝備機械化部隊。在1947年起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中,五大主力逐一被消滅;各高級將領多被俘或戰死。

國軍五大主力
稱號 長官 覆亡原因
新一軍 孫立人、潘裕昆 遼瀋戰役被殲滅
新六軍 廖耀湘 遼瀋戰役被殲滅
第五軍 杜聿明、邱清泉 淮海戰役於陳官莊被殲滅
整編七十四師 張靈甫 孟良崮戰役被殲滅
整編十一師 胡璉、楊伯濤 淮海戰役於雙堆集被殲滅

五大主力的稱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軍事整編會議”上被提出。其中新一軍、新六軍為抗戰時創建之部隊,新一軍號稱“天下第一軍”,1942年成军,馳騁於印緬戰場,揚威中外。新六军於1944年成军于缅北,在原新一军新编二十二师的基础上扩编而成,二十二師師長廖耀湘任新六軍軍長,自稱為“主力之主力”。第五軍原為陸軍裝甲兵團,曾參加淞滬會戰,崑崙關一戰,殲敵數千。是最早的機械化部隊。後來在緬甸戰事失利而一度損失甚大,師長戴安瀾將軍殉國。第七十四師從七十四軍整編而成,實際兵力仍為三萬多人,曾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等多項戰役。第十一師屬第十八軍,為陳誠系(即所謂“土木系”),曾參加淞滬會戰,抗戰期間以“廉潔治軍”、不吃“空額”聞名。

抗戰勝利後,國軍主力大部份在西南地區,新一軍、新六軍由美軍海軍運往東北,杜聿明出任東北保安司令,與林彪三縱在關外大打,孫立人策動第一次四平戰役,林彪退潰至松花江,6月馬歇爾來華調停,蔣介石宣布停戰;邱清泉接第五軍,成為華東戰場之干城、第七十四軍守衞南京,第十八軍駐華中。第七十四師在1947年5月主動進攻山東共軍,輕敵冒進,於孟良崮戰役被圍殲,師長張靈甫戰死。自此國軍在內戰中不斷處於下風。新六軍、新一軍則在1948年先後在東北遼瀋戰役中被包圍殲滅,新六軍軍長廖耀湘被俘。第五軍、第十一師則在徐蚌會戰(淮海戰役)中被包圍殲滅。當時華東共軍圍攻黃百韜,邱清泉兵團增援垂成,邱清泉戰死,杜聿明黃維被俘。1946年8月原新一軍軍長孫立人因調台灣鳳山訓練新兵,當時東北局勢仍有可為,與土木系將領胡璉是唯二全身而退的主力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