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1.34.64.152對話2013年1月23日 (三) 11:26 种类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石獅子須彌座上的雙龍戲珠
北京頤和園仁壽殿前的龍

是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出現的一種動物(有部分人[誰?]認為龍可飛,亦有部分人[誰?]認為龍僅能騰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虬龍,無角者稱螭龍[1]。還有一種說法是有兩角為龍,獨角為,無角為,無腳為

傳説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稱爲「龍祖」。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説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爲赤龍。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傳說龍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龍後成為皇權象徵,皇帝又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中國民間流傳着許許多多關於龍的傳說。

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兩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等傳說。在中國,流行「耍龍燈」(「舞龍」、「龍燈舞」)等風俗。

歷史

紅山文化玉龍

1957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於西坪鄉石坪村的人面鯢魚瓶,經考古勘察為新石器時代遺物,為當時人類對於經神化的人類先祖的想像,是原始龍的雛形。

1970年代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過「C」型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於距今約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45號墓發現了蚌塑龍虎,考古和碳-14測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

據學者李學勤馮時等考證,45號墓發現的蚌塑龍虎與中國傳統天文學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聯繫。

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帝王也稱呼自己為「真龍天子」,龍也具有權力的象徵。與皇帝有關的事物也背影上了龍的標記,如「龍床」、「龍顏」、「龍袍」等。

文化

神話故事中羲和所拉的馬車(杭州滿隴桂雨公園)
香港九龍寨城公園十二生肖像之龍
孔廟香爐上的五爪金龍

龍在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對應的地支

龍與鳳凰麒麟一起並稱「四瑞獸」,香港渣打銀行1979年起發行的鈔票都是以這些瑞獸為題材。(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狻猊。)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四象

龍也是中國帝制時期的皇帝象徵物,唯有皇帝能使用五爪的龍當作記號或黃袍上的刺繡,其他大臣及皇族只能用四爪的龍又稱蟒,在臺灣的許多廟宇皆有龍的雕像或畫像,皆是四爪龍。

龍的形象

龍具有眼、鹿角、嘴、頭、腹、掌、爪、鱗、身,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也稱作九不像)[2]。 然而,又有一稱,龍具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鬚」、「獅鬃」、「鷹爪」、「魚鱗」、「蛇尾」九種動物所組成。

近代研究

關於龍的動物學真相,根據動物學家楊鍾健以及歷史學家何新20世紀末公佈的研究成果,龍的原型是大型爬行類動物,主要是鱷魚(水龍)及巨蜥(山龍)。上古三代以前,中國古陸氣候暖濕,此二類動物在中國大地多所存在,舊石器新石器遺址中都有鱷魚骨化石的發現。傳說中所謂貪吃的「饕餮」之名,也不過是兇猛鱷類(如鼉龍)的轉語。《左傳》中曾經記載黃河沼區域發生著名的「龍」鬥記載,也就是鱷魚的求偶爭鬥[3]

台灣有科學家認為,古代中國黃河流域很可能常有龍捲風發生,可能就是龍捲風塑造了一部份的龍的形象:盤旋而上。另外所謂蠋龍應是指極光[4]

種類

「九龍圖卷」陳容畫(南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文字

Dragon siddham Sanskrit

悉曇梵語[[1]]





參考資料

  1. ^ 廣雅·釋螭》:「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五角曰螭龍。」
  2. ^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三:「《爾雅翼》云:『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眼似兔,角似鹿,嘴似牛,頭似駝,身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聲如戛銅盤。口有須髯,頷有明珠,喉有逆鱗。頭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3. ^ 何新.龍:神話與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4. ^ 2007年台灣國科會展望系列演講第一場-追龍任務。台大演講網影音紀錄行政院國科會與聯合報新聞稿

參見

外部連結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