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地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oika留言 | 贡献2013年2月5日 (二) 06:2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地号,为台湾地籍用语,指土地的编号。地号主要用于不动产登记,由地政单位制订、管理。

与地籍的地号相对,户籍系利用门牌号码作为编号。地号与门牌号之间通常没有规律,需要制作对照表。

概论

土地的编号,法源为《土地法》第40条:“地籍整理以直辖市或县(市)为单位,直辖市或县(市)分区,区内分段,段内分宗,按宗编号。”

因此,完整的地号,形式为“○○市△△区□□段××地号”。有些地区有“小段”的设置,例如台南孔子庙,其地号为“台南市中西区幸段二小段48地号”[1]

沿革

清领时期

鱼鳞图册区图(图为大加蚋堡牛埔庄)

台湾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一种称为“堡、里”的地方自治行政区域。通常数个聚落(称为街、庄、社) 形成一堡。堡里与街庄社配合使用,可用来作为指示位置。然而,这套系统并没有明确的空间界线,因此会产生“介于两庄之间的土地,究竟是属于A庄还是B庄”的疑问。

刘铭传接任台湾巡抚后,于光绪12年(1886年)在台北、台南成立“清赋总局”,实施“土地清丈”,是台湾整理地籍之开端[2]。随着清丈进行,各堡里、街庄之间划定较为明确的界线[3]。清丈绘制的《鱼鳞图册》,即载有土地编号(见右图)[4]

日治时期

相关

参考

  1. ^ 民政-孔庙管理概况,内政统计年报
  2. ^ 台湾地籍图重测调查指界法制之研究,何维信、吴鸿铭,《台湾土地研究》第十卷第一期第71页至第96页,2007年5月
  3. ^ 导读:《台湾堡图》日本治台的基本图导读,远流出版社,1996年,施添福
  4. ^ 参考重现刘铭传清丈时所调制之鱼鳞图册地号位置,2011年9月2日,历史地图绘制室-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历史GIS部落格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