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Nallimbot留言 | 贡献2013年2月24日 (日) 21:19 (r2.7.3) (机器人:修改new:न्हापाया हलिम हताःnew:तःहताः १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一次世界大戰
File:WW1 TitlePicture For Wikipedia Article.jpg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西線戰壕、英軍的坦克穿越戰壕、在加里波利之戰水雷擊沉的皇家海軍戰列艦、佩帶防毒面具使用機槍的軍隊;信天翁D.III雙翼戰鬥機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地点
结果 協約國勝利。奥斯曼帝国德意志帝國俄罗斯帝國奥匈帝国四大帝國瓦解;國際聯盟成立
参战方
協約國
俄罗斯帝國(至1917年)
法国
英国
意大利王國(1915年加入)
美國(1917年加入)
更多…
同盟國
奥匈帝国
德意志帝國
奥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
指挥官与领导者
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大公
亚历克西·布鲁西洛夫
雷蒙.普恩加莱
喬治·克列孟梭
约瑟夫·霞飞
罗贝尔·尼维勒
费迪南·福煦
菲利普·贝当
约瑟夫·毕苏斯基
戴維·勞合·喬治
道格拉斯·黑格
约翰·杰利科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
卢吉·卡多纳
伍德羅·威爾遜
约翰·潘兴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康拉德·冯·赫岑多夫
威廉二世
埃里希·冯·法金汉
保罗·冯·兴登堡
埃里希·鲁登道夫
穆罕默德五世
穆斯塔法·凯末尔
斐迪南一世
伤亡与损失
總計:22,472,000人 總計:16,403,000人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WW IGreat War;簡稱一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主要戰場在歐洲,故中文又常稱為“欧战”[1] 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意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美洲的國家加入協約國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戰線主要分爲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2](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開戰原因

15世纪以来,波斯尼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統治。1878年被奥匈帝国統治。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學生普林西普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開槍打死奧匈帝国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党成员,这个组织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獨立出来。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发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当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的时候,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戰。由于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条约和複雜性的國際结盟关系,在數週內主要歐洲列強纷纷捲入戰爭。

民族仇恨

普法戰爭

19世纪中叶,在德国的土地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德国国内资本主义无法发展(因为各邦关卡、课税重重,商品无法自由流通),在欧洲大陆也无法与其他列强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实力的大邦普魯士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國进而與法國等列强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西元1870年誘發法國開戰並擊敗法國。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大敗,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魯士大獲全勝,后乘势率各邦国联合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國。法國戰敗後,被逼签下了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所開出條件非常苛刻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普軍在收齊賠款前,可駐軍於法國。此外,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於法国的凡爾賽宮舉行,這大大羞辱了法國,挑起德法兩國之仇恨。戰後法國復仇主義盛行,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因。

巴爾幹

巴尔干半岛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奧匈和俄國的利益衝突源於巴爾幹半島,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则在赫塞哥維納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匈帝國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亦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同盟對立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意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意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于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前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證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黑海的現狀,而意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國對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直至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但此協定並非軍事同盟,而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對於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受到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条约》。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遭到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于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産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法国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軍備競賽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无畏舰,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萬扩充至87万,法国則由50萬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万,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張至80萬,意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世界列強在1914年的海軍力量
國家 人員 戰列艦 噸位
俄羅斯 54,000 18 589,490
法國 68,000 32 941,525
英國 209,000 62 2,346,613
意大利 不詳 17 401,283
美國 不詳 37 1,009,184
日本 不詳 17 679,438
合計 >331,000 182 5,967,553
德國 79,000 44 1,149,863
奧匈 16,000 8 266,598
土耳其 不詳 5 103,309
合計 >95,000 57 1,519,770
來源: Ferguson 1999 p 85

戰前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法國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圖將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國侵略的壓力,欲援引德國抗衡法國。但当时德國對摩洛哥虎視眈眈,懷有野心,法國士氣不振,德國又欲試探英法協約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時國際環境有利。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藉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剛果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豹式砲艦 (SMS Panther)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援法國,態度强硬。7月9日,法德兩國開始談判,最後在11月4日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並把喀麥隆北部部分領土讓與法國 (今查德南部) ;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轄下的法屬剛果中南部 (今剛果共和國北部) 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以作賠償。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國之同意後,法國與摩洛哥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被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裡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波斯尼亞危機

奥斯曼帝国在蘇丹阿布都·哈密德統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輕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君主立憲,他們的活动又被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運動」;1908年馬其頓土耳其軍隊兵變,要求哈密德立即推行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臺,使土耳其局勢出現不穩。加上巴爾幹各國早對土耳其剩餘的歐洲領土存有擴張的野心,局勢危急,於是奧匈與俄國達成協議,透過召開會議商討吞併波黑二省的問題,奧匈則承諾協助俄國修改柏林條約,讓俄國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峽,但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併行動,將與俄國的協議廢弃。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吞併了她從1878年開始託管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的塞爾維亞之強烈反奧情緒。塞爾維亞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國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然而,其他歐洲大國並未協助塞爾維亞。塞爾維亞視吞併一事為屈辱,但俄國未有實質支援,塞亦唯有接受;卻種下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奧匈公然吞併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後各國組成巴爾幹同盟,參與侵佔土耳其領土。(此次危機也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蒙特尼哥羅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土耳其奥斯曼帝國。10月18日,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果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佈放棄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領土以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了馬其頓

塞爾維亞原先可得到通往亞德里亞海的海岸線,但由于奧匈不希望她實力大增,威脅其多民族帝國之安全,遂在會議上鼓吹在該處建立一獨立國家,阿爾巴尼亞因而立國。但奧塞兩國之間的嫌隙却因此事而擴大,以致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保加利亞表示被不公平對待,所以攻打塞爾維亞,開始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奧斯曼帝國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戰敗。8月10日,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發達河馬其頓Vardar Macedonia;其邊界與今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海馬其頓Aegean Macedonia)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爲藉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這件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羅斯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法国拒绝,并进入总动员。8月3日,德国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于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西面戰線

戰壕裡作戰的士兵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决爲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却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裡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4月6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宣佈與德國斷交的情景

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潜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于是美國以此為根據,于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却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11月,東面戰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于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己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息,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一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南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自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與奧匈戰鬥,這引起德國的不滿(而兩國的惡性關係也埋下了伏線)。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藉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軍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决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于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列斯特維爾諾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無法逼迫俄國投降。而尼古拉二世亦乘机罢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军总司令职位,由沙皇本人亲自兼任俄军总司令并御驾亲征,但这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俄军的局面。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于是答應向鄂圖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達爾馬提亞,于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同時,聖馬利諾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减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占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科孚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史称勃鲁希洛夫攻势(勃鲁希洛夫为当时的俄军总参谋长)。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伊斯坦堡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鄂圖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决定聯合進攻鄂圖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近十一個月的戰事後,共約13.1萬人死亡,26.2萬人受傷,結果被逼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英土戰爭:阿拉伯的勞倫斯

阿拉伯半島十四世纪被土耳其占领。虽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与阿拉伯人并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阿拉伯发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义,英國从埃及派軍支持,英國少校勞倫斯組織游擊隊,擊敗土耳其。

阿拉伯半岛盛产石油,不过一战时期尚未被发现。

俄國退出

帶領布尔什维克發動十月革命列宁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曆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個社会主义國家。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海上戰爭

日德兰海战中的英国皇家海军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却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决戰,德軍少數布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艦隊在開戰的頭一年即遭優勢英國海軍的肅清(雖然其中不乏如輕巡洋艦恩登號這樣成功的通商破壞艦),德國公海艦隊也被英國海軍封鎖在波羅的海內。1916年,德國海軍意圖突破封鎖,隨爆發英德海軍間唯一的艦隊決戰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爲,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德國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潜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潜艇擊沉,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係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潜艇戰反而招致了强大的美國參戰。

世界大戰

日本出兵

青島戰役中一隊德國守軍

日本自從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打敗中國及沙俄後,欲向中國獲得更多利益。因此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同盟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權益,於是在1914年8月23日向德国宣战,發動了青島戰役,11月攻佔青島

拉美諸國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諸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範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中國[3] 當時為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為了獲取利益,于是便投向較有利的協約國一方,1917年3月14日与德断交,8月14日對德奥宣戰[4]。 雖然中國並未正式派兵參加當時歐洲的大戰,但戰前及戰中前往歐洲的數十萬中國勞工卻在後勤與工程上為協約國帶來重大的貢獻。

大戰結束

德國變天

1918年8月至9月間,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决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同盟國投降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鄂圖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却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巴黎和會

戰後各國於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主持。威爾遜總統主張寬大對待德國,在英國立場方面,他亦主張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對待德國。原因是德國和英國之間有不少經濟活動交流,站在利益方面,英國都主張不嚴懲德國。法國却因為復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最後,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处置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决策者。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其他和約

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分簽署《聖日爾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訥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鄂圖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 ,徹底瓜分鄂圖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堡、其附近小部分領土及安那托利亞的部分。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他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影響

民族國家

沙俄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土耳其奥斯曼帝國這四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幹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伊拉克[5] 等。

歐洲衰退,美日興起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却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經濟亦因戰爭而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這場大戰也削弱了法、義、德;美國成爲世界第一經濟强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占了原屬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膠州灣山東半島

无产阶级革命

大战期間,俄國發生无产阶级革命,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從此共產主義便開始在世界各國擴散,至1922年,蘇俄收復烏克蘭,建立苏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聯盟)。世界各地相繼建立共產主义政黨或政權,直至冷戰結束為止。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强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强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國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是戰勝國,雖然因此停止對戰敗的德國奧匈帝國庚子賠款,並在巴黎和會中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希望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及換文的陳述書,但由於當時北洋政府的軟弱遭受列強拒絕,並簽署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此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1919年5月4日由於山東問題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 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並使得之後中國政府在6月28日沒有簽署凡爾塞和約。此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此後北洋軍閥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也使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並促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6]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他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即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國際聯盟

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在1920年1月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由於美國沒有參加,國聯被英法操控。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主義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女性地位

在大戰期間參戰國內大量男性均直接參與前線戰爭,導致國內勞動力大減,生產軍需品、武器、後勤支援等的職位大部份皆由女性接替,使婦女的重要性提高。在戰後1920年代日本的婦女運動、1920年美國給予婦女選舉權,至1928年英國亦給予婦女選舉權等事件顯示婦女的地位得以重視,女權運動亦在此時興起。

文学艺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造就了以海明威T·S·艾略特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学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及个人结局(海明威最终选择自杀,艾略特最终皈依宗教郁郁而终)都反映出这场战争给人类所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

相关电影

統計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裡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注释

  1. ^ 1915年1月20日《大中华》月刊创刊号上,梁启超发表专栏文章《欧战蠡测之一:欧战之动因》,讲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6年中华书局将梁启超“欧战蠡测专栏文章”合为《欧洲战役史论》,编入《饮冰室合集》。
  2. ^ 文中為了行文方便,因此將南線戰事併入東面戰線一章作介紹。
  3. ^ 中國當時當權的為段祺瑞的北洋政府,國號則為中華民國。
  4. ^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上海三联书店
  5. ^ 中東在戰後為英法所分別佔領,但在不久後便讓各國獨立。
  6. ^ http://54.china1840-1949.net.cn/wsjj.html 五四運動紀念館,也可參閱各相關書籍

參看條目

參考資料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