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霸陸Impreza
速霸陸Impreza WRX STI | |
---|---|
美規2011款速霸陸Impreza WRX STI GVF | |
概览 | |
制造商 | 速霸陸 |
别称 | STI |
生产日期 | 1992至今 |
装配地 | 日本群馬縣太田市 |
车身及底盘 | |
车辆类别 | 跑車 世界拉力錦標賽賽車 |
車體風格 | 四門跑車 五門掀背車 |
动力布局 | 縱置式前置引擎,左右對稱式全时四輪驅動 |
相关车型 | 速霸陸Impreza 速霸陸Impreza WRX 速霸陸Impreza WRC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渦輪增壓 速霸陸EJ系列引擎 |
速霸陸Impreza WRX STI,也稱速霸陸Impreza STI,簡稱WRX STI,是速霸陸Impreza系列車型的頂級版本。STI是速霸陸的賽車改裝部門,全稱Subaru Technical International——速霸陸國際技術部門,這個名稱如寶馬的M,賓士的AMG一樣,代表着速霸陸旗下的高性能車部門。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速霸陸汽車為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以其所生產的小型高性能四門轎車速霸陸Impreza WRX為藍本,由旗下的STI部門操刀改裝調校出的高性能四門跑車。速霸陸世界拉力車隊一直使用此車的賽車版本來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並且在著名車手科林·麥克雷、理查·伯恩斯、皮特·索伯格等人的努力下不負眾望,3次勇奪世界拉力錦標賽的年度車手冠軍寶座,而速霸陸世界拉力車隊更在1995年之1997年,連續3屆蟬聯車隊冠軍。自此,速霸陸Impreza WRX STI開始风摹全球,成為諸多車迷們追捧的愛車之一。
收藏價值
自1992年第一輛速霸陸Impreza WRX STI誕生後,一直只在日本本土出售。1999年開始出口至澳大利亞,2001年開始正式出口至歐洲,並直到2003年夏季才進駐北美市場,再加上速霸陸的產能有限,每年此車的生產數量極為有限,而眾多車迷又熱烈追捧,致使此車在同類型車之中極具收藏價值,其中一些限量版本更屬十分罕見,例如SPEC-C型的限量版本每年只限量生產800輛,而S204型的限量版本則總共只限量生產了600輛。[1]
第一代 - GC平台 (1992年-2000年)
第一代 | |
---|---|
1995款速霸陸Impreza WRX STI GC8C | |
概览 | |
生产日期 | 1992年-2000年 |
车身及底盘 | |
車體風格 | 雙門跑車 四門跑車 五門休旅車 |
动力布局 | 前置引擎,左右對稱式全时四輪驅動 |
平台 | GC平台 |
相关车型 | 速霸陸Impreza 速霸陸Impreza WRX 速霸陸森林人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2.0 公升 EJ20T 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 |
规格 | |
轴距 | 99.2英寸(2,520 mm) |
速霸陸使用這一代GC平台總共開發及改良出前後6版的WRX STI,每版均用阿拉伯數字予以區分。
日規
第一版 - Version 1 (1992年10月–1994年8月) - GC8A/B
正式發布於1992年11月,但由於速霸陸當年有限的生產能力,直到1994年3月,此車每個月的產量才穩定在100輛左右。此版WRX STI搭載的EJ20G水平對臥引擎在6500轉時可輸出250匹的峰值馬力,並在3500轉時輸出309牛米的峰值扭矩。其整車車重為1,230公斤。此版的WRX STI還是唯一一版由STI在Impreza WRX在於生產線組裝完畢後直接進行原廠改良換裝升級而成的版本,而此版以後的WRX STI都由STI單獨的生產線負責生產。
第一版的WRX STI Type RA則由STI將引擎輸出精心調校至275匹的峰值馬力和319牛米的峰值扭矩,以及搭載了速霸陸的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系統,該系統能讓駕駛者通過DCCD手動控制差速器達到鎖住差速器的目的,以提高車輛在拉力賽長中的競技性。WRX STI Type RA全車大量使用賽車部件,且不裝備空調,音響等設備,當時其主要針對的目標購買人群並非個人消費者,而是當時參加各個拉力賽事的車隊。
第二版 - Version 2 (1994年9月–1996年8月) - GC8C
第二版WRX STI的引擎輸出達到了上一版WRX STI Type RA的水準,而車重則比上一代增加了10公斤而達到1,240公斤。輪轂的顏色改成了金色,即世界拉力錦標賽中速霸陸賽車的輪轂顏色,而且自此版開始,STI都將其強化及調校過的引擎的進氣歧管噴成紅色,即後來車迷們所津津樂道的紅頭引擎。
速霸陸在此版發售期間推出了1000輛V-limited STI限量版,用來紀念速霸陸世界拉力車隊在1995年一舉奪得了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車手及車隊雙料冠軍寶座,此車更使用了速霸陸世界拉力車隊的經典藍色作為其內飾的主色調。而WRX STI V-limited的Type RA競技限量版更限量555輛,以紀念速霸陸世界拉力車隊的主要贊助商——555牌香煙。
第三版 - Version 3 (1996年9月–1997年8月) - GC8D
第三版WRX STI搭載的EJ20K引擎在有了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的VF23滾珠軸承渦輪增壓器加持後,峰值馬力輸出躍升至280匹,引擎在4000轉時可爆發出34.3牛米的峰值扭矩,最高時速可超過240公里/時,前輪的剎車卡鉗升級至對象4活塞卡鉗,車重較上一代又再增加10公斤達到1,250公斤。
此代WRX STI增加了雙門車型,即WRX STI Type R ,由於其1,190公斤的車重較四門車型的車重更輕,被Prodrive選用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此車除了搭載有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系統之外,還配備了新開發的密齒比變速箱,加大後的中央冷卻器還增加了水霧噴嘴,以強化其工作效率。
第四版 - Version 4 (1997年9月–1998年8月) - GC8E
由於日本政府頒發的馬力限制令,雖然此版的WRX STI引擎換裝了強度更高的鍛造活塞,但峰值馬力輸出卻被封印在了280匹馬力。
第五版 - Version 5 (1998年9月-1999年8月) - GC8F
第五版WRX STI新搭載了速霸陸全新研發的EJ207引擎,雖然引擎輸出的峰值馬力依然是被日本政府下令限制後的280匹馬力,但是引擎的工作效率及排放標準得以進一步的提高,而且改善了低轉速域扭矩的輸出表現,使扭矩的爆發更加線性。此版WRX STI的整車車重大約1,270公斤,整車內裝被重新設計,包括全新樣式的賽車座椅及方向盤等。
此版WRX STI的Type RA限量發售了1000量。Type R兩門版更是嚴重脫銷,顧客自預定到提取車輛需要等待長達4個月的時間。
第六版 - Version 6 (1999年9月-2000年8月) - GC8G
無論是動力還是其他各方面的性能表現,此版WRX STI均未有太大的改變,不過進一步加大的尾翼卻看上去更富攻擊性
第六版WRX STI生產了2000輛,加上500輛掀背車型,一年總共只生產了2500輛。而Type R兩門版限量發售1000輛,Type RA則限量發售2000輛。
日規特別紀念版
22B STI (1998年3月–1998年8月)
速霸陸在1998年為紀念其成立40週年慶及連續蟬聯3屆世界拉力錦標賽車隊冠軍,而生產了399輛寛車體兩門車型的WRX STI特別版,名為22B STI,也簡稱22B。每輛22B在出廠後30分鐘到48小時之內即被搶購。[2]22B的車輛識別號碼包括有GC8E2SD的字樣。
22B採用了獨有的排氣量為2.2公升的EJ22G引擎,搭配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的VF23滾珠軸承渦輪增壓器,可在6000轉時輸出280匹峰值馬力,而3200轉是即爆發出363牛米的峰值扭矩。車體由於使用了加寬車體,比普通版的WRX STI寛了80毫米而達到1,770毫米,全車車重1,270公斤。避震器使用了Bilstein的產品,輪轂則由普通版的16寸輪轂升級為BBS出產的17寸輪轂,輪胎升級為尺寸是235/40 ZR17的倍耐力P Zeros輪胎,離合器也升級為雙盤式並配備陶瓷的離合片,前後剎車卡鉗均被噴為白色,並加上了紅色的Subaru字樣。
關於22B的命名由來,一直存在着兩種爭論,一種認為22代表2.2公升的排量,而B代表配備了Bilstein出品的避震器;而另一種則認為555的16進制剛好是22B。
但其實22B=2•2升Boxer Engine"
S201 STI (2000年)
STI在2000年開始出產一批S系列的特別版本。S201限量發售了300輛,其引擎配合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的VF28的渦輪增壓器,最高增壓值可達到1.2巴,峰值馬力超出了日本政府所下頒的馬力限制令規定的280匹達到305匹,峰值扭矩輸出為353牛米。S201全車大量使用了STI自行研發生產的改裝部件,並移除了大型尾翼,改用平板小尾翼。
流往英國的特別紀念版
22B Type UK (1998年)
由Prodrive加疏了變速箱的齒輪比,並承諾予3年的質保期,限售50輛,售價為£39,950。
P1 (2000年)
由Prodrive引進英國市場並加以改良以更適合英國之路況,取消了日規的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功能,加配了RECARO的桶式賽車座椅及OZ出品的18寸輪轂。
第二代 - GD平台 (2000年-2008年)
第二代 | |
---|---|
美規2007款速霸陸Impreza WRX STI GDB-G | |
概览 | |
生产日期 | 2000年-2008年 |
车身及底盘 | |
車體風格 | 四門跑車 五門休旅車 |
相关车型 | 速霸陸Impreza 速霸陸森林人 速霸陸Impreza WRX Saab 9-2X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2.0 公升 EJ207 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 2.5 公升 EJ257 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 |
变速器 | 6前速 手動變速器 5前速 自動變速器 |
规格 | |
轴距 | 2004年-2005年: 100.0英寸(2,540 mm) 2006年-2008年: 99.4英寸(2,525 mm) |
长度 | 2004年-2005年: 173.8英寸(4,415 mm) 2006年-2008年: 175.8英寸(4,465 mm) |
宽度 | 68.5英寸(1,740 mm) |
高度 | 56.3英寸(1,430 mm) |
整备质量 | 3,296磅(1,495公斤) |
速霸陸從此代開始,不再使用Version加阿拉伯數字的命名方法,而改用英文字母來區分WRX STI不同的出產年份。但由於此種命名方法並不易區分此代WRX STI的不同版本,眾多的WRX STI車迷便想出一種以車頭燈樣式來命名的方法,以更加簡易的區分出此代WRX STI中不同的版本:2001年-2003年款的被稱為“蟲眼”(台灣稱為圓燈);2004年-2005年款的被稱為“淚眼”;2006年-2007年款的則被稱為“鷹眼”。
日規
蟲眼 - GD Rev. A (2000年)
速霸陸於2000年全面改良了WRX STI的底盤,此代GD平台的底盤比上一代的GC平台的底盤增加了120%的抗扭剛性,輪轂尺寸從上一代的16" x 7"升級至17" x 7.5",5速手排變速箱也升級為6速手排變速箱。在內飾方面,座椅及方向盤等均加上了STI的標識,轉速表新增了紅色的換檔提示燈。剎車改良為有Brembo出品的前四活塞/後對向活塞的卡鉗。外觀上,GD平台的WRX STI擁有了更大的引擎蓋進氣口。此外,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功能也有所改良,改良後的DCCD系統可以在ABS系統做動時自動切換至解鎖模式。
此版五門休旅車型的WRX STI的引擎於四門跑車型的引擎輸出不同,峰值馬力輸出下調為275匹。
蟲眼 - GD Rev. B (2002年)
由著名汽車設計師皮特·斯蒂芬操刀設計了全新樣式的進氣格柵及車體,霧燈燈罩開始使用粉紅色的STI標識。此外,STI也進一步強化了此版WRX STI避震器的硬度,並重新調校EJ257引擎,使扭矩輸出得到小幅度的提升。
WRX STI Type RA版被全新命名為WRX STI Spec-C。WRX STI Spec-C有着比普通STI更輕量化的車身,包括使用輕量化的玻璃及車體用料。速霸陸更通過延長15毫米的軸距及使用不同的控制臂,使車輪的後傾角有普通STI的3.5度上調至5度,來更進一步的提升Spec-C版的操控性能。
速霸陸也與此年,停止了五門休旅車型WRX STI的生產。
蟲眼 - GD Rev. C (2003年)
比上一版GD Rev. B有着較小幅度的改變,延用了大部分的設計。
淚眼 - GD Rev. D (2004年)
皮特·斯蒂芬主導全面重新設計了整個Impreza車系的車型。此代開始,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系統開始提供可調前後輪驅動比例的功能。
全新發布的WRX STi Spec C Type RA擁有碳纖維材質的大型尾翼及前保險槓邊緣,輪轂由BBS提供,引擎也由STI進行了更競技化的調校。
“淚眼”是被公認為是第二代WRX STI中最輕的一版。
淚眼 - GD Rev. E (2005年)
比上一版GD Rev. D有着較小幅度的改變,延用了大部分的設計。
鷹眼 - GD Rev. F (2006年)
GD Rev. F的軸距延長到了與GD Rev. B Spec-C同樣的長度,拓寬了後翼子板以容納尺寸升級到17" x 8"的BBS出產的鍛造輪轂,輪轂的強度上也有所提升,轉向比下調至13:1。內裝方面應用全新的設計及材質,在視覺上較之前版本大幅提升了質感。
WRX STI Spec-C應用了重新調校的避震器,以及直徑21毫米的前防傾桿。後避震器採用波子塔頂代替之前的橡膠塔頂來提升塔頂強度,以得到更好的操控性能及更清晰的路感。之前一直使用的金屬引擎角也更換為液壓塑膠引擎角,以減少引擎帶來的振動,但有資料顯示,這種引擎不耐使用,因此速霸陸對保修期內出現引擎角損壞的用戶予以更換為普通STI所使用的橡膠引擎角。[3]
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系統再次得到升級,而升級後的DCCD提供的默認前後扭矩驅動比為前41%/後59%,而不同於以往的前35%/後65%。
WRX STI Spec C Type RA發布於2005年11月,限量350輛,配備了4段可調式避震器,專用的競技型彈簧,及STI的競技型連桿,加粗的21毫米後防傾桿,及由Enkei出品,尺寸為17" x 8"的輕量化輪轂。
鷹眼 - GD Rev. G (2007年)
大部分延用了上代GD Rev. F的設計,而渦輪增壓器有之前的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的VF39更換為VF43,配以更大的廢棄閥門以防止增壓值的過大。引擎採用了頂置噴油嘴代替以往的側置噴油嘴,以符合日趨嚴格的排放標準。
日規特別紀念版
S202
在WRX STI Spec-C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應用大量STI的改裝部品。配備黃色的桶式賽車座椅,輕量化的空調壓縮機,劃線剎車碟及Rays Volk出品的輕量化輪轂。
S203
在WRX STI基礎上改良,應用大量STI的改裝部品,配備BBS出品的18寸鍛造輪轂及倍耐力輪胎。
S204
於2005年發布,和S203一樣由WRX STI GD Rev. F改良而來,其2.0公升EJ207水平對臥引擎可輸出315匹的峰值馬力,配備密齒比6前速手動變速器,最高巡航時速為220公里/時。
STI和YAHAMA合力開發的強度及硬度更高的競技型避震器,配以倍耐力的P Zero輪胎使得S204更適合在封閉的賽道中馳騁。
其Recaro出品的桶式座椅,以碳纖維材質為背部支撐,加寬的肩部支撐為駕駛者在彎道及激烈的駕駛中提供的更好的包覆性及支撐力。
-
S204中Recaro出品的桶式賽車座椅(背面)注:碳纖維材質
-
S204中Recaro出品的桶式賽車座椅(正面)注:加寬的肩部支撐
S204限量發售600輛,但新西蘭報告有5輛S204並未有限售車輛的數字銘牌,一度使外界懷疑S204的真實產量。
WRX STI Spec C Type RA-R
限量發售300輛,由GD Rev. G WRX STI Spec-C改良而來。採用Enkei出品的白色18寸輕量化輪轂。搭載於S204一樣的雙渦流渦輪增壓器,引擎最大輸出315匹馬力。剎車採用Brembo出品的前六/後四活塞卡鉗。February 2007 Edition Best Motoring Interview of STI engineer at 7:00 [Video no longer available]
WRX STI A-Line
在普通WRX STI的基礎上,換裝5前速自動變速器。去除了大型尾翼,使用黑色的Brembo剎車卡鉗,Enkei輪圈,及真皮座椅,以針對更大眾化的目標消費人群。
亞洲,大洋洲市場及歐規
2000年,WRX STI開始進駐亞洲,大洋洲,及歐洲市場,搭載與日規相同的2.0公升EJ207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動力方面有所下調,以符合各國不同的排放標準,最大輸出馬力為261匹至280匹不等。
2006年開始搭載美規所使用的2.5公升EJ257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但最大輸出馬力下調為280匹。
-
2006款速霸陸Impreza WRX STI(澳大利亞版本)
-
2006款速霸陸Impreza WRX STI尾部
-
2006款速霸陸Impreza WRX STI引擎
-
2006款速霸陸Impreza WRX STI內部
-
2006款速霸陸Impreza WRX STI座椅
流往英國的特別紀念版
WR1 (2004年)
由1000輛出口至英國的WRX STI GD Rev. D改裝,以紀念皮特·索伯格獲得2003年世界拉力錦標賽車手冠軍,其中的500輛又再次出口至歐洲,澳大利亞及南非市場。
其316匹的峰值馬力及420牛米的峰值扭矩輸出,可在4.3秒之內完成0至100公里的加速,最高巡航時速達249公里/時,售價為 £29,995。
Spec D (2006年)
為了針對更大眾化的市場,速霸陸發售了一批類似日規WRX STI A-Line的英規WRX STI,以WRX的尾翼代替STI的大型尾翼,配備導航系統,車輛追踪系統,功率200瓦的先鋒音響,iPod配件及藍牙電話系統。引擎最大輸出馬力為280匹,5秒內可完成0-60英里的加速,最高時速249公里/時,售價為£28,450。
RB320 (2007年)
RB320限量發售320量,並僅限黑色,以紀念於2005年由於腦腫瘤不幸逝世的速霸陸世界拉力車隊車手及2001年世界拉力錦標賽車手冠軍理查·伯恩斯。此車最大馬力輸出為320匹,最大扭矩輸出為450牛米,配備Bilstein出品的避震器,及Alcantara材質的賽車座椅,售價為£29,995。[4]
非官方英規版
Litchfield Type 25 (2004年)
由李治菲貿易公司引進至英國市場,不同於其他英規版本,李治菲貿易公司更鍾情美規的EJ257引擎,因此此車實質由日規WRX STI Spec-C與EJ257引擎綜合而來,在由專人進行調校,峰值馬力輸出達350匹,英國的汽車雜誌EVO Magazine在2004年5月將此車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Impreza”。[5]
Litchfield Type 25 (2007年)
2007年升級的的Litchfield Type 25,依然使用了美規的EJ257引擎,並使用考斯沃斯出品的強化引擎缸體,鍛造活塞及活塞連桿,改良的STI曲軸及引擎外壳均為手工裝配。最大輸出馬力高達415匹,峰值扭矩達569牛米。其售價較普通的WRX STI還高出£10,000。
美規
淚眼 - GD Rev. D (2004年)
WRX STI於2004年正式進駐美國市場,且速霸陸希望WRX STI的銷量能在美國市場勝過領先於三菱Lancer Evolution。美規的WRX STI本質上就是日規的WRX STI Spec-C,包括所使用的前擋風玻璃及避震器都與日規的WRX STI Spec-C使用相同的部件。當然,針對美國的路況,速霸陸使用了重新設計的2.5公升EJ257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來入替排量較小的2.0公升EJ207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其最大輸出馬力在引擎6000轉時達到300匹,最大扭矩輸出在4000轉時達到406牛米,配備密齒比的6前速手動變速器,可在4.9秒內完成百公里加速。不過在轉向比上,美規WRX STI保留了普通WRX STI的15.2:1,而並為採用日規Spec C的13:1。起售價為$31,545。
淚眼 - GD Rev. E (2005年)
前差速器改用螺旋型限滑差速器,後差速器任然延用機械式限滑差速器,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系統的默認前後輪比例仍舊為前35%/後65%。
鷹眼 - GD Rev. F (2006年)
比以往的前後橋總共兩個限滑差速器,新配備了一個機械式中央限滑差速器,使得全車總共使用了多達三個限滑差速器,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系統的默認前後驅動比被設為前41%/後59%,並加入了轉向角度感應器,以提升其在彎道中的作用,進一步提升了WRX STI的彎道實力,成為名符其實的攻彎利器。
拓寬了後翼子板以容納尺寸升級到17" x 8"的BBS出產的鍛造輪轂,輪轂的強度上也有所提升,轉向比下調至13:1。內裝方面應用全新的設計及材質,在視覺上較之前版本大幅提升了質感。此版WRX STI車重達到1,520公斤。起售價為$33,620。
鷹眼 - GD Rev. G (2007年)
雖然在外形上,2007款的WRX STI於2006款的WRX STI一樣,但實質裡卻有着較多的改動。因為速霸陸決定減少鋁合金的使用輛,美規的WRX STI不再使用日規WRX STI Spec-C的控制臂,而使用與日規普通WRX STI一樣的控制臂,導致輪胎的後傾角也降會原本的3.5度,軸距也有所降低,而後軸的防傾桿也有直徑20毫米降為直徑19毫米。原來的密齒比6前速手動變速器,在二檔,三檔及四檔上,齒比全面疏化,以提高其燃油經濟性,但損失了部分操控性能。
此版WRX STI還重新設計了氣缸蓋,以獲得更大的散熱效能,發電機則升級到110安培。後橋的限滑差速器採用了扭力感應式限滑差速器代替了原來的機械式限滑差速器。而原先搭載的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的VF39渦輪增壓器也升級為型號為VF43的渦輪增壓器,配以增大的廢棄閥門以防止增壓值的過大。引擎採用了頂置噴油嘴代替以往的側置噴油嘴,以符合日趨嚴格的排放標準。[2]
800輛限量發售的WRX STI Limited,配備了霧燈,天窗,內裝上接近日規的WRX STI A-line,使用真皮座椅代替了原有的Alcantara材質的賽車座椅(實質上Alcantara材質比真皮的價值更高),並取消了大型尾翼。
第一代GC平台底盤與第二代GD平台底盤的比較
GD平台底盤的優點
速霸陸證實,GD平台的底盤在強度及剛性上更高,因此GD平台底盤在彎道中的穩定性較GC平台底盤要更強,且有着更高的極限。
同樣,GD平台底盤在安全測試中的得分要遠遠高於GC平台底盤,尤其是B柱的強度。側面結構包括8層高強度及高張力的鋼和一個圓鋼貫穿中部,在2005年12月期的Firehouse Magazine雜誌中,Ron Moore報導了Impreza的車主如何在一個可怕的側撞事件中生還。
GD平台底盤的缺點
雖然強度及安全性上有着非常出眾的表現,但GD平台底盤卻較GC平台底盤增加了大約200公斤的重量。GC平台底盤曾經是著名的輕量化底盤,例如使用GC平台底盤的WRX STI Version 6的重量較使用轉子引擎的馬自達RX-7Type RZ及本田NSX Type S Zero還要輕。儘管如此,使用GD平台底盤的WRX STI們任然較其最大競爭對手三菱Lancer Evolution要來得輕。[6]
第三代 - GR平台 (2008年-今)
第三代 | |
---|---|
概览 | |
生产日期 | 2008年-今 |
车身及底盘 | |
車體風格 | 五門掀背車 四門跑車(2011年-今) |
相关车型 | 速霸陸Forester 速霸陸Impreza 速霸陸Impreza WRX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2.0 公升 EJ207 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 2.5 公升 EJ257 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 |
变速器 | 6前速手動變速器[7] 5前速自動變速器(僅限日本,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及澳大利亞市場) |
规格 | |
轴距 | 103.3英寸(2,624 mm) |
长度 | 五門掀背車型173.8英寸(4,415 mm) 四門跑車型: 180.3英寸(4,580 mm) |
宽度 | 70.7英寸(1,796 mm) |
高度 | 五門掀背車型: 58.1英寸(1,476 mm) 四門跑車型: 57.9英寸(1,471 mm) |
整备质量 | 1,505 公斤-1,540 公斤 |
採用了速霸陸智能底盤設計("Subaru Intelligent Chassis Design")和動態底盤控制概念("Dynamic Chassis Control Concept")設計的GR平台底盤,避震器部分均採用鋁合金的材質[8],翼子板亦比上代WRX STI要寬56毫米,以容納升級後尺寸為18" x 8.5"的輪轂。引擎方面,則加入雙AVCS系統,增大了置頂式中央冷卻氣。後軸的避震系統不再使用多連桿式而改用雙叉骨式獨立懸掛。重新設計的引擎進排氣系統則借鑒自速霸陸的Legacy GT平台。
新增的多模式車身動態控制系統(VDC)擁有“標準”,“牽引力”及“關閉”三種模式供駕駛者選擇;新增的速霸陸智能駕駛系統則提供“智能”,“運動”及“超級運動”三種模式;而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系統也升級為多模式DCCD電子中央差速鎖系統,額外增加了“自動+”及“自動-”兩個選項,各對應偏前驅的扭矩前後自動分配和偏後驅的扭矩前後自動分配。這三個新增及升級的智能系統,使此代WRX STI較以往車型更加的平民化。
日規版本依然延用2.0公升EJ207渦輪增壓引擎搭載雙渦流渦輪增壓器,出口版本皆使用美規的2.5公升EJ257渦輪增壓引擎搭載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的VF48單渦流渦輪增壓器。
在紐約車展中,速霸陸證實新款的Impreza WRC世界拉力錦標賽賽車會在五門掀背車的基礎上開發,因為其車型較四門跑車型有更短的軸距及慣性。
最新的美規和日規WRX STI,均可輸出最大馬力305匹,最大扭矩輸出為390牛米。0至100公里加速成績上,配備EJ257的美規為4.8秒,而配備EJ207的日規,也可在5秒內完成加速。美規車重大約為1,540公斤,起售價為$35,640。
速霸陸同時於2008年發布了新款的速霸陸WRX STI spec C,其較普通WRX STI要輕70公斤,引擎動力輸出更高,配備升級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及更大的剎車系統,輕量化的前擋風玻璃和電池,以及中央冷卻器水霧噴嘴,不過直到於2009年7月23日,才正式限量發售900輛。[9]
2009年2月24日,速霸陸正式宣布第一次在日本本土外市場發售WRX STI A-Line,其搭配的5前速自動變速器據說來自於速霸陸Legacy 2.5GT,由於變速器的限制,引擎的最大扭矩輸出較普通WRX STI要小,要6.1秒才能完成0至100公里的加速。
英規特別版
WRX STI 330S
速霸陸在英國市場發布了一款特別車款——WRX STI 330S,由英國的Prodrive負責調校,主要針對英規的三菱Lancer Evolution X FQ-330,引擎最大馬力輸出為330匹,可在4.5秒內完成0至100公里的加速。
Cosworth Impreza STI CS400
於2010年5月末,在英國市場發售75輛,由考斯沃斯負責調校及改裝。搭載2.5公升EJ257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但由考斯沃斯重新鍛造了其活塞,活塞連桿,汽缸蓋及汽缸墊,升級其ECU以小幅增加渦輪增壓器的增壓值及增高壓縮比,換證高壓的機油泵,競技型離合器,及加大剎車的尺寸,使用AP Racing出品的前六活塞/後四活塞剎車卡鉗,其最大輸出馬力提高了33%,飆升至400匹,更可在短短的3.7秒內便完成百公里的加速。售價為£49,995。[10]
日規特別版
R205
首次使用第三代代號GR的市售版五門掀背車型,並加入更多性能元素使其達到運動化的特質,不過R205卻是採用WRX STI Spec C為基礎所打造,因此「R」代號道出其無可取代的價值。僅有一種白色車色能選擇,增加了許多的運動套件,如全數STI強化的懸吊系統包含避震器、拉桿、扭力桿與魚眼連桿及專属的18吋鋁圈等,320hp的最大馬力配上比Spec C輕30公斤的車重。
R205限量發售400輛,可惜只限於日本當地販售,其他各國無法購買到。
小改款 (2011年-今)4門GV車型
自2008年速霸陸發布新的第三代WRX STI後,只提供五門掀背車型,而直到2011年,於STI產品線缺席達三年之久的四門跑車型WRX STI才再次進入消費者的視野。於五門掀背版相同,新款的四門WRX STI拓寬了前後翼子板,使整車達到寬車體的效果,一直為人熟悉的大型尾翼也由於四門版的回歸而再次出現。加上重新設計的前臉,使得四門WRX STI較掀背車型更具殺氣。動力方面,任然延用EJ257引擎,動力輸出不變。在底盤上,2011年的小改款加強了避震器的硬度,使得操控性能較之前有所提升。
日規特別版
S206
回歸4門設計的STI,也因應性能強化版本,並且在德國Nurburgring 24小時耐力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為此紀念,而發表的S206被譽為「最終進化版」,生產數量還是僅維持300部,並且100部為NBR版本。
S206的建構基礎為第三代代號GV的四門款Impreza WRX STi,在外觀部分,S206擁有專屬的新水箱護罩,黑色塗裝前下擾流,前葉子板加裝競技用的散熱柵,原本的大尾翼被換成平貼式尾翼,以及全新的側裙,這些都有助於性能與視覺指數瞬間暴增。內裝方面,S206將有一個真皮包覆的三幅式方向盤,Recaro桶型賽車座椅,車室內加入了Alcantara材料裝飾。還有一個S206生產數量單位的序列銘牌,懸吊方面,S206採用Bilstein製造的減震筒以及STi彈簧,除此之外,不可或缺的STi引擎室拉桿、底盤結構桿也列為標準配備。腳下的輪框為專屬19吋BBS鍛造鋁圈。
動力方面,優化了活塞,連桿,曲軸的平衡性,以及渦輪滾珠軸承改為IHI製品,並且重新調整監控電腦程式,再加上低回壓排氣系統……等細部調校,創造出320hp最大馬力與43.98kgm最大扭力,維持六速手排,另外推出S206 NBR Challenge Package套件,主要多出了GT式樣大尾翼、碳纖維車頂、新款鋁圈等,比S206更珍貴,包括S206在內數量,只生產100部。
技術參數
日規 | 美規 | 亞洲及澳洲市場 | A-Line | |
---|---|---|---|---|
渦輪增壓 | 雙渦流渦輪增壓 | 單渦流渦輪增壓 | 單渦流渦輪增壓 | 單渦流渦輪增壓 |
排氣量 | 1994 cc | 2457 cc | 2457 cc | 2457 cc |
峰值馬力 | 304匹 | 305匹 | 296匹 | 300匹 |
轉速 | 6,400 | 6,000 | 6,000 | 6,200 |
峰值扭矩 | 422牛頓米 | 390牛頓米 | 407牛頓米 | 350牛頓米 |
轉速 | 4,400 | 4,000 | 4,000 | 3,000-6,000 |
百公里加速 | 5秒 | 4.8秒 | 5.2秒 | 6.1秒 |
汽車運動
拉力賽
速霸陸Impreza WRX STI於2004年和2005年的N組賽事中,排名均在前三位。
國際汽車聯盟世界拉力錦標賽
1995年至1997年,速霸陸世界拉力車隊,偕同Prodrive連續三屆使用速霸陸Impreza WRC奪取車隊冠軍。而車隊車手科林·麥克雷、理查·伯恩斯、和皮特·索伯格分別與1995年,2001年及2003年的賽事中摘得車手冠軍。
速霸陸WRC車隊歷年主要戰績
- 1993年,科林·麥克雷駕駛速霸陸Legacy稱雄新西蘭分站賽,而理查·伯恩斯則在英國站奪冠。
- 1994年,科林·麥克雷駕駛速霸陸Impreza WRX STI戰車在新西蘭,澳大利亞,及英國站稱雄。
- 1995年,速霸陸555車隊首次獲得廠商車隊總冠軍,科林·麥克雷獲車手總冠軍。
- 1996年,速霸陸555車隊蟬聯廠商車隊總冠軍,科林·麥克雷獲車手亞軍。
- 1997年,速霸陸WRC車隊再次蟬聯廠商車隊總冠軍,科林·麥克雷、皮爾洛·里亞蒂、及埃里克森共斬獲八個分站賽冠軍。
- 1998年,科林·麥克雷兩次稱雄分站賽。
- 1999年,理查·伯恩斯三奪分站賽冠軍,並斬獲年度車手亞軍。速霸陸WRC車隊惜敗豐田車隊,屈居年度廠商車隊亞軍。
- 2000年,理查·伯恩斯斬獲年度車手亞軍,速霸陸WRC車隊獲年度廠商車隊季軍。
- 2001年,理查·伯恩斯勇奪年度車手冠軍。
- 2002年,托米·馬基寧和皮特·索伯格分別在蒙地卡羅和英國站稱霸,速霸陸WRC車隊斬獲年度廠商車隊季軍。
- 2003年,皮特·索伯格首次斬獲年度車手冠軍,速霸陸WRC車隊斬獲年度廠商車隊季軍。
- 2004年,皮特·索伯格獲年度車手亞軍,速霸陸WRC車隊斬獲年度廠商車隊季軍。
- 2005年,皮特·索伯格再次斬獲年度車手亞軍。
- 2006年,速霸陸WRC車隊獲年度廠商車隊季軍。
- 2007年,速霸陸WRC車隊斬獲年度廠商車隊季軍。
美國拉力錦標賽
WRX STI於2005年被正式用於參加美國拉力錦標賽至今,除2010年的賽事是由車手L'Estange駕駛三菱Lancer Evolution奪冠外,均奪得冠軍。
場地賽
日本汽車聯盟賽事
2004年由車手克里斯·托雷斯駕駛WRX STI獲得全日場地錦標賽冠軍。
美國跑車俱樂部賽事
2005年及2006年的Tire Rack SCCA Solo Nationals賽事中均奪得冠軍,2005年及2006年在STU級賽事中奪冠,以及在2006年AS級賽事中奪冠。
公路賽
國際汽車聯盟賽事
2005年,Chris Deable駕駛WRX STI在A6級賽事中奪得亞軍,在24小時紐伯靈賽中排名14。[11]
2006年,英國的Deeble-Bellchambers Racing車隊使用WRX STI Spec-C參加24小時紐伯靈賽SP6級的比賽,比賽中前後共燒毀兩個渦輪增壓器,最終在總共255輛參賽車輛中只獲得第115位。[12]
全美公路賽
速霸陸公路賽車隊將於2011年使用2011款美規速霸陸Impreza WRX STI參加馬牌輪胎杯全美公路跑車挑戰賽。
美國跑車俱樂部賽事
2005年及2006年,Icy Racing連續2年使用WRX STI分別獲得俱樂部T2分級賽的冠軍及亞軍。ESX Motorsports車隊則於2005年使用WRX STI參加世界GT挑戰賽。
超級GT賽事
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Cusco車隊便使用WRX STI參加超級GT賽。
2008年在馬來西亞的雪邦賽道第一此奪冠,也造就了超級GT賽歷史上第一次由四輪驅動賽車奪冠的歷史。
也正式由於WRX STI於2008年賽季的出色表現,超級GT賽委員會才決定在以後的賽事中,允許四門賽車的參賽。(原本WRX STI得以參賽,全因超級GT賽委員會的破例。)
速霸陸Impreza WRX STI Super GT 技術參數 (2008年)[13]
- 底盤: 國際汽車聯盟認證,漏孔處理管狀車架
- 引擎: 速霸陸EJ207 4缸16氣門 雙頂置凸輪軸 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
- 引擎排氣輛: 2.0 L(2,000 cc)
- 車身: CUSCO
- 動力輸出: 超過300匹
- 扭矩輸出: 超過390牛米
- 防滾架: SAFETY21.
- 變速器: 6前速順序式手動變速器
- 差速器: 機械式限滑差速器
- 前差速器: CUSCO Type-RS限滑差速器
- 中央差速器: 1WAY RS限滑差速器
- 後差速器: 1WAY RS限滑差速器
- 剎車: Endless
- 離合器: EXEDY carbon 5.5英寸
- 軸距: 2,540 mm(100英寸).
- 車長: 4,465 mm(176英寸).
- 車高: 1,430 mm(56英寸).
- 車高: 1,840 mm(72英寸).
- 車重 : 1,150公斤(2,535磅).
- 油箱容量: 73公升防爆
- 避震彈簧: CUSCO
- 避震器: CUSCO
- 減震筒: ZF Sachs
- 輪轂: Racing Hart CP-035 MAG 11.0J-18
- 輪胎: 登祿普
- 賽車座椅: BRIDE Gardis CFPR
- 安全帶: TAKATA MPH-350R
- 車隊: CUSCO/Dunlop Subaru Impreza
漂移賽
D1國際汽車大獎賽
2005年, Team Orange車隊第一次使用WRX STI參加D1國際汽車大獎賽。
2006年, Team Orange車隊使用WRX STI奪得賽季冠軍。
關聯項目
參考資料
- ^ saltdesign.co.nz. Subaru New Zealand - News. Subaru.co.nz. 2006-04-26 [2010-04-03].
- ^ 2.0 2.1 Subaru's ''Drive Performance'' Version 3.2. Driveperformancesubaru.com. [2010-10-01].
- ^ Thread on 2006MY WRX STI plastic engine mounts. I-club.com. 2006-02-23 [2010-10-01].
- ^ http://www.imprezarb320.co.uk/
- ^ Type25. Type25. [2009-08-08].
- ^ December 2005 Firehouse magazine article on Subaru's chassis design. Cms.firehouse.com. 2009-07-19 [2010-10-01].
- ^ 2009 Impreza WRX/STI Spec Sheet (PDF). Subaru of America. [25 September 2009].
- ^ Full Test: 2008 Subaru Impreza WRX STI. Edmunds.com. 2007-11-29 [2010-10-01].
- ^ Lavrinc, Damon. Subaru releases JDM-only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Impreza WRX STI. Autoblog.com. 2008-10-23 [2010-10-01].
- ^ Cosworth Impreza STI CS400.
- ^ 2005MY WRX STI Spec C in 24 Hour Nürburgring. Subaru-msm.com. 2005-05-07 [2010-10-01].
- ^ 2006MY WRX STI Spec C in 24 Hour Nürburgring. Subaru-msm.com. 2006-06-19 [2010-10-01].
- ^ CUSCO DUNLOP SUBARU IMPREZA Driver information updated.(3rd.). CUSCO. [14 September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