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適計算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2月3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0年8月21日) |
普適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 或 pervasive computing),又稱普存計算、普及計算,是一個強調和環境融為一體的計算概念,而計算機本身則從人們的視線裡消失。在普適計算的模式下,人們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進行信息的獲取與處理。
普適計算是一個涉及研究範圍很廣的課題,包括分布式計算、移動計算、人機交互、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統、感知網絡以及信息融合等多方面技術的融合。
簡介
普適計算的促進者希望嵌入到環境或日常工具中去的計算能夠使人更自然的和計算機交互。而普適計算的顯著目標之一則是使得計算機設備可以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從而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自動的基於用戶需要或者設定的行為。比如手機感知現在用戶正在開會這個環境而自動切換為靜音模式,並且自動答覆來電者"主人正在開會"。這意味着普適計算不用去為了使用計算機而去尋找一台計算機。無論走到哪裡,無論什麼時間,都可以根據需要獲得計算能力。現在熱興的物聯網技術或許能看做普適計算的一個雛形,如同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樣。
歷史
- 1988年,Mark Weiser提出了普適計算的思想,並預測計算模式會發展為普適計算。(另一說為1991年)
- 1990年代末,普適計算這一概念得到廣泛關注,逐漸升溫。
- 1999年,IBM正式提出普適計算的概念。
- 同年,召開第一屆Ubicomp國際會議。
- 2000年,第一屆Pervasive Computing國際會議。
- 2002年,IEEE Pervasive Computing期刊創刊。
計算的進化
- 第一代,主機型計算(Mainframe computing)很多人共享一台大型機
- 第二代,個人機計算(personal computing)一個人在一台電腦上
- 第三代,網絡計算(internet computing)一個人使用在互聯網上的很多服務
- 第四代,普適計算(pervasive computing)許許多多的設備通過全球網絡為許多人提供人格化(個性化)的服務
普適計算機在教育中的應用項目 清華大學smart class項目
这项目将普适计算与远程教育相结合
普適計算的基本特徵
- 分散性
- 多樣性
- 連通性
- 簡單性
普適計算在教育中的應用項目
清華大學smart class項目
清華大學將普適計算和遠程教育相結合,建立智能遠程教室。在智能教室中,教師的操作包括調用課件、在電子黑板上作注釋、與遠方的學生交流等。系統能根據對教師動作的理解,在不同的場景下向遠方的學生轉發相應的視頻鏡頭或電子黑板內容,並自動記錄上課的內容。
台灣淡江大學的硬件SCORM
淡江大學Hard SCORM項目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系施國琛教授(現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所領導的Mine Lab. 所進行的Hard SCORM項目,允許通過手機、PDA,數字電視以及添加紙訪問基於2004版SCORM標準的課程資源。
MIT的OXYGEN
麻省理工學院OXYGEN項目 麻省理工學院的OXYGEN項目在電子白板的功能方面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