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彝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250:3002:3500:6c9e:17c:e72d:a8d2留言2013年6月2日 (日) 09:45 (内容扩充)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彝族
ꆈꌠ Nisu /尼苏
總人口
776.56万人
分佈地區
 中國7,765,858人(2000年)
 越南3307人(1999年)
語言
彝族语言
宗教信仰
万物有灵
相关族群
彝语支民族
傈僳族纳西族哈尼族
拉祜族基诺族白族等)

彝族,曾称“倮倮”,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776万人(2000年)。中国大陆现有彝族7,765,858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官方承认的56个少数民族中占总人口的7.37%,为第七大少数民族。中国彝族聚居区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其余各省市区也均有散居分布。越南的彝族支系被称为“倮倮族”(越南語LôLô),人口3,307人(1999年),为官方承认的54个民族之一,分布在河江高平老街等省。缅甸老挝泰国等地亦有近百万彝族,部分居住地还留存有少许指路经和古彝文

彝族内部有“尼苏(崇尚黑色)”、“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猡猡”等多种称谓,部分不同称谓代表不同支系,各个支系族群之间主要以方言和服饰区别。彝族语言緬彝語群彝语支,有六种方言。越南的倮倮族大多数属于说彝语南部方言的尼苏人。彝语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75年的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字,该方案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历史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与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等族皆源于古彝族,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中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

史书上说得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三千年前彝族已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靡莫”、叟、濮等部族。汉朝称“西南夷”。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

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蒙古骑兵自四川云南贵州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了反蒙联盟,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而蒙古贵族也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罗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被认为有歧视之意,后废止。

明朝时,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相互联合,大体实行相同的奴隶制度,基本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天啟年間,土司舉兵反明,彝族稱為阿哲起兵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土司、土目、奴隶主等势力遭到打击。

分布

中国彝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少数分布于广西。彝族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包括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彝族也是云南四川的第二大、贵州第六大广西第十二大民族。海外彝族大约有百万,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聚居地

中国彝族人口分布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各地彝族人口列表(普查时点人口,单位:人)


位次
地区
总人口
彝族人口
占彝族
人口比重(%)

占地区少数民族
人口比重(%)

占地区
人口比重(%)

合计 1,245,110,826 7,765,858 100 7.37 0.62
31省份合计 1,242,612,226 7,762,272 99.95 7.38 0.62
G1 西南地区 193,085,172 7,676,419 98.85 21.30 3.98
G2 华东地区 358,849,244 32,732 0.42 1.31 0.01
G3 中南地区 350,658,477 30,605 0.39 0.10 0.01
G4 华北地区 145,896,933 10,982 0.14 0.13 0.01
G5 东北地区 104,864,179 6,954 0.09 0.06 0.01
G6 西北地区 89,258,221 4,580 0.06 0.03 0.01
1 云南 42,360,089 4,705,658 60.59 33.23 11.11
2 四川 82,348,296 2,122,389 27.33 51.53 2.58
3 贵州 35,247,695 843,554 10.86 6.33 2.39
4 广西 43,854,538 9,712 0.13 0.06 0.02
5 广东 85,225,007 8,700 0.11 0.69 0.01
6 江苏 73,043,577 8,244 0.11 3.17 0.01
7 浙江 45,930,651 6,344 0.08 1.60 0.01
8 山东 89,971,789 6,208 0.08 0.98 0.01
9 安徽 58,999,948 5,607 0.07 1.41 0.01
10 河南 91,236,854 5,364 0.07 0.47 0.01
11 重庆 30,512,763 4,531 0.06 0.23 0.01
12 湖南 63,274,173 4,116 0.05 0.06 0.01
13 河北 66,684,419 3,721 0.05 0.13 0.01
14 辽宁 41,824,412 2,641 0.03 0.04 0.01
15 福建 34,097,947 2,615 0.03 0.45 0.01
16 山西 32,471,242 2,473 0.03 2.40 0.01
17 江西 40,397,598 2,271 0.03 1.81 0.01
18 吉林 26,802,191 2,253 0.03 0.09 0.01
19 湖北 59,508,870 2,117 0.03 0.08 0.004
20 内蒙 23,323,347 2,089 0.03 0.04 0.009
21 黑龙江 36,237,576 2,060 0.03 0.12 0.006
22 北京 13,569,194 1,919 0.02 0.33 0.014
23 甘肃 25,124,282 1,722 0.02 0.08 0.007
24 新疆 18,459,511 1,593 0.02 0.01 0.009
25 上海 16,407,734 1,443 0.02 1.39 0.009
26 陕西 35,365,072 854 0.01 0.48 0.002
27 天津 9,848,731 780 0.01 0.29 0.008
28 海南 7,559,035 596 0.01 0.05 0.008
29 西藏 2,616,329 287 0.004 0.01 0.011
30 青海 4,822,963 274 0.004 0.01 0.006
31 宁夏 5,486,393 137 0.002 0.01 0.003
现役军人 2,498,600 3,586 0.14 3.21 0.144

语言

彝族人说彝族语言,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75年的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字,该方案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

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杀鸡”迎宾待客之习。過去他们有父子連名制

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若悔婚,提出悔婚方需付出一定代价。以前彝族分黑白两种,以黑为贵互不通婚。

食俗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为主食。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彝族日常饮料有,以酒待客。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节庆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祭龙(祈雨)等。

名人

参考文献

  • 千里原主编,《民族工作大全》
  • 胡庆钧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研究書目

  • Stevan Harrell著,巴莫阿依譯:《田野中的族群關係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外部链接

Template:羌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