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學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Nycult留言 | 贡献2006年10月14日 (六) 10:21 對各種思潮的評價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學衡(Hsuehheng,或Xueheng),指一個學術流派、文化流派(學衡派),一個組織(學衡社),或一個刊物(《學衡》雜誌,英译:The Critical Review)。

學衡宗旨:“論究學術,闡求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評之職事,無偏無黨,不激不隨”。


背景

1912年民國成立,確立民主共和政體,思想文化上步入自由時代。儒家思想失去官定國家信仰的地位,歐美各種新文化思潮湧入中國,造成對於傳統文化的衝擊。


辦刊概況

緣起

早在國外,1910年代中後期留美中國學生群體當中,以對中國文化、文言文及白話文的意見分歧,可以分爲兩派,一派以梅光迪、胡先骕等人爲代表,認同、捍衛中國文化,及文言文;一派以胡适等人爲代表,認爲西方文化高於中國文化,主張全盤西化,意圖打倒文言文,推行白話文。這些留洋學生回國后在國内形成兩派,維護中國文化派以南京大學為中心,胡先骕、梅光迪、吳宓等人先後來到南高、東大。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胡先驌則在《南高日刊》上發表《中國文學改良論》,白話文和文言文文學之爭日益成爲導火綫。1920年胡適出版白話文詩集《嘗試集》,隨後胡先驌撰《評〈嘗試集〉》,但“曆投南北各日報及各文學雜誌”,無一為之刊登[1],胡先驌遂和梅光迪等人商量自辦刊物。1921年10月,學衡雜誌社成立。1922年1月,《學衡》雜誌創刊。

文學的起因是表象,文化的因素是要因,在那個文化開放不久的轉型時代,中國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是學衡誕生的根本緣起。《學衡》雜誌雖因文學評論而起,卻非純粹文學方面的刊物,雖和陳獨秀、胡適、魯迅等進行所謂新文化運動的《新青年》常持不同主張,卻並非論戰刊物,而是綜合的學術刊物。

《學衡》雜誌

《學衡》雜誌以位於南京鼓樓北二條巷二十四號的吳宓寓宅作為辦公之所,第一次會議公推吳宓為“集稿員”,柳詒徵為《發刊辭》執筆人。按梅光迪“脫盡俗氣”的主張,不設社長、總編輯、撰述員等名目,發表於《學衡》第三期上的《學衡雜誌簡章》中則署“本雜誌總編輯兼幹事吳宓”。

1921年11月,《學衡》第一期完稿,1922年1月,《學衡》雜誌正式出版。《學衡》為月刊,至1926年底停刊,出刊60期。1928年復刊,改爲雙月刊,1930年停辦一年又零星出刊,至1933年7月停刊,又出19期,共79期。

《學衡》雜誌分析

《學衡》雜誌是中国最早的綜合性人文學術刊物,涵蓋了文化、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教育以及政治等諸多領域。如同中國科學社主辦的《科學》雜誌對於中國現代科學研究的啓蒙一樣,學衡社主辦的《學衡》雜誌是中國現代人文學術的啓蒙刊物。

據統計[2],在《學衡》雜誌上發文較多的學者有:

  • 柳詒徵:49篇
  • 吳宓:35篇
  • 繆鳳林:22篇
  • 王國維:20篇
  • 胡先驌:15篇
  • 湯用彤:7篇
  • 劉伯明:6篇
  • 梅光迪:5篇

學衡派刊物

除了《學衡》雜誌,學衡派成員的刊物尚有《國學叢刊》、《史地學報》、《文哲學報》。學衡的黃金時代在其創辦後的最初數年,1928年復刊后的《學衡》已難比往昔。1923年11月劉伯明病逝,1925年1月郭秉文因黨派勢力介入被免職引發易長風潮,都對學衡社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到1932年後,《國風》半月刊取代《學衡》成為學衡派的主要刊物。

 

學衡派

學衡的宗旨中明確宣示“无偏无党”,因此,如果說學衡是一個組織,也是一個鬆散的組織。依學衡的最初精神,凡在《學衡》雜誌發文之人,通常視為學衡成員。學衡派成員雖有共同的旨趣,但仍有各自觀點的差別。



學衡人物

學衡派主要人物

  • 劉伯明:作為中國現代學術的精神宗師,同樣以其人格力量擔當著學衡的精神領袖。
  • 柳詒徵:中國文化宗師,學衡的國學支柱。
  • 梅光迪:《學衡》雜誌的發起、籌辦人。
  • 吳宓:長期擔任《學衡》雜誌主編,所費心力最多。
  • 胡先驌:學衡核心人物之一。


學衡派是一個文人群體,成員多為飽學之士,他們往往学贯中西,因此構成了當時向現代文化社會轉型時代中國的精英文化群體。在以上五位核心人物之外,还有蕭純錦、馬宗霍、邵祖平、湯用彤、徐则陵、王國維、繆鳳林、張其昀、陳寅恪、黃節、林損、王易、张歆海、郭斌和、景昌極、王焕镳、劉永濟、吴芳吉、張蔭麟、向達、鄭鶴聲等人。

學術

文化


哲學


文學


史學


教育



思想

學衡派是一個學術流派,也是一個文化流派,存在其思想主張。

中國文化

學衡派認爲,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具有永恆的價值,是構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孔子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和開創者,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軸。

學衡派認為從上古至秦漢,“為吾國人創造文化及繼續發達之時期”。“自漢以降,則為吾國文化中衰之時期”。

儒家思想

學衡是現代新儒家的學術源頭。學衡派認為,“以儒家之根本精神,為解決今世人生問題之要義”。

學衡派把中國社會的病源歸于不真正實行孔教。“盖中国最大之病根,非奉行孔子之教,实在不行孔子之教”,並具體指出今人悖於孔子之教的事實,比如,“孔子教人以仁,而中國大多數之人皆不仁。孔子教人以義,而今中國大多數之人惟知有利。孔子教人尚誠,而今中國大多數之人皆務詐偽。孔子教人尚恕,而今中國大多數之人,皆務責人而不克己。孔子教人尚學,而今中國大多數之人皆不悅學。總之,孔子之教,教人為者也。今人不知所以為人,但知謀利,故無所謂孔子之教徒”[3]。認爲孔教不能完全實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君主專制政治對孔子之道的利用和歪曲,二是科舉制度對孔子之道的利用和歪曲。對於孔教,須推倒秦漢以來諸儒之流弊,返孔孟原始儒家,“返本開新”。

“在現代科學昌明的物質狀態下”,只有儒家思想,才能“使吾中國人免蹈近百年來歐美生計組織之覆轍,不至以物質生活問題之糾紛,妨害精神生活之向上”。並認爲儒教是世界之光,以儒教拯救當今物質社會,“此吾儕對於全人類之一大責任也。”[4]

道德理想

學衡派倡導以道德構建理想社會,德化天下,以人文道德拯救现世世界。提倡君子之德,注重人格修養。


人文主義

從文化理念上看,學衡派持人文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中西人文主義在現代社會的結合。中國人文主義學者柳詒徵源溯孔夫子,孔夫子被看作是人文主義的鼻祖。西方新人文主義導師白壁德遠宗亞裏斯多德及柏拉圖、蘇格拉底,梅光迪、吳宓、湯用彤等人從孔教,又都是白壁德的弟子。劉伯明亦融通中西,是中國現代人文主義的先驅。人文主義的基本觀念是尊重人本,崇尚理性。

對各種思潮的評價

西方宗教

學衡派不贊成把孔教當作一種宗教。“欲比孔子於耶穌、穆罕默德,以孔教為標幟,是皆不知孔子者也”。認爲孔子“不假宗教以惑世”,而立人倫道德,中國以人倫立國,西方以宗教立國[5]


實用主義(實驗主義、工具主義):


科學主義


白話文運動(新文化運動):

學衡派一致地維護文言文。是否反對白話文,則存在觀點的差別,胡先驌、梅光迪、吳宓等人持反對立場。胡先驌主張文化改良,反對白話文“文學革命”。學衡派認爲,文言文和白話文並非舊與新的關係,“文學乃由古今相孳乳而成”。反對廢除文言文和白話文專制,認爲文言文和白話文可以并存,“各行其是,各擅其長”。

學衡派認爲應當“文以栽道”,“立言首貴立誠”,“不偏不黨,不激不隨,平心而言不事謾駡以培俗”。針對新文化運動派的風氣弊端,提出:“一不志乎利。二不趨時勢。三不尚術(術者,欺世盜名之方,沽名釣譽之具,政客之所管用,而文人所宜擯斥也,世風不古,為術滋多。簡以言之,厥有五端,一曰標榜,二曰假勢,三曰乘機,四曰籠絡,五曰恫嚇)。四不濫著述。五不輕許可(文人不能相輕,亦不能濫相推許)。”[6]


共產主義


國家主義(國家社會主義):

影響

註釋

  1. ^ 《吳宓自編年譜》
  2. ^ “群英薈萃在《學衡》” 《大公報》(香港) 2002年5月1日
  3. ^ 柳詒徵:〈論中國近世之病源〉 《學衡》 1922
  4. ^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
  5. ^ 柳诒徵:〈中国文化西被商榷〉 《学衡》 1924
  6. ^ 繆鳳林:〈文德篇〉 《学衡》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