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银正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Outlookxp留言 | 贡献2013年7月17日 (三) 11:20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銀姓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银正雄(1952年8月),笔名方拙、方浩,生于台湾台北市,籍贯湖南邵阳台湾诗人、小说家,活跃于1970年代1980年代台湾文坛。对本土化的台湾文学论战,抱持反对态度。

生平

银正雄为台湾外省人第二代,毕业于联勤财务学校、国防管理学院。先任职于中华民国陆军,退伍后至时报文化担任编辑。

1977年4月,银正雄于文学杂志《仙人掌杂志》发表《坟地那里来的钟声》,针对王拓首创乡土小说《坟地钟声》提出台湾乡土文学从清新可人、纯真和悲天悯人本质转变成为“具有仇恨、愤怒的皱纹”、“表达仇恨与憎恶等意识”,该文章被视为发起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的首篇文章。

2010年9月14日,银正雄有感台湾媒体日益沉沦,率先发起“四拒运动”──拒听、拒看、拒买,企业拒登广告;希望借由全民力量,让媒体有自省反思的能力,改变过去“以利益挂帅,收取广告宣传费,为特定政党政客宣传、掩饰、扭曲事实报导”的恶质行径。

2011年3月25日,在部落格污辱台南人说:“涉案的老人都住在台南社区嘛,不会趴趴走,让地方的归于地方,台南人是惹不起的,台湾人伟大的民主圣地呢,绿营的铁票区,就玩个未成年女童又怎样?”[1]

2013年7月16、17日对洪仲丘事件,银正雄揶揄高大成[2],并认为洪仲丘在离营座谈向旅提出连上上士内务凌乱,已经不单单是‘抓耙仔’了,而是触犯‘越级报告’的严重违纪行为”,关禁闭已经是很轻的处分。言论引发网友挞伐[3]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