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
外观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中華民國設立的六座國家公園之一,也是台灣離都會區最近的一座國家公園,位於台灣北部,行政區域包括台北市的北投,台北縣的萬里鄉、金山鄉、三芝鄉、淡水鎮一帶;地理上則屬於大屯火山彙區域。自台灣日治時期開始,日本政府即成立大屯山國立公園協會,將大屯山地區列入國立公園的範圍,此計畫後因日本戰敗、台灣光復而停滯。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蔣介石將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原名草山的山區命名為陽明山,以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隨後,自1962年起開始由台灣省公共工程局(現為住都局)著手規劃成立陽明山國家公園,直至1985年9月16日,經過多年規劃並解決土地資源糾紛後,陽明山國家公園才正式成立,並積極推動各項管理業務。
歷史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中華民國成立的第三座國家公園。陽明山原名草山,但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而是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所構成的山區。在清朝時期,因怕賊寇藏匿在林中,伺機盜取硫磺,故會定期放火燒山,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故稱草山。
- 1932年:在台灣日據時代,成立有大屯山國立公園協會。1937年,將大屯山、阿里山、次高山太魯閣部份都正式列入了國立公園的範圍。
- 1950年:蔣介石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所以改名為“陽明山”。
- 1962年:台灣省公共工程局(現為住都局)開始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初步規劃面積為28,400公頃,包括北海岸、觀音山與大屯火山群。
- 1985年9月16日:經過多年規劃和以法規解決土地資源糾紛後,陽明山國家公園正式成立,是中華民國第3座國家公園。
地理景觀
以大屯火山群為主的火山地型景觀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主要特色。在公園中規劃有下列遊憩區: 小油坑遊憩區、冷水坑地區、大屯遊憩區、二子坪遊憩區、擎天崗地區、陽明書屋、[林語堂故居]、龍鳳谷硫磺谷遊憩區。以及生態保護區(限於學術研究者申請進入):鹿角坑保護區、夢幻湖保護區。
- 小油坑遊憩區:海拔約805公尺, 是一處凹口式的火山活動地形,噴氣孔終年有蒸氣噴出。位於七星山西北麓。是七星山步道的登山口。
- 冷水坑地區:冷水坑的水一點都不冷,有40度C。相較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其他溫泉水溫,算是很冷的,所以稱做冷水坑。它是台灣唯一的沉澱硫磺礦床,池水略為乳白色,含硫成分約 20 ~40﹪。附近有海拔約860公尺的夢幻湖生態保護區,需申請才能進入,此生態保護湖區中生長一種台灣特有的水生蕨類「台灣水韭」。
- 大屯遊憩區:包括大屯群峰、面天山、向天山、菜公坑山等,海拔約800公尺,在遊客中心有特別的「藍染」產業介紹。有時也稱為大屯自然公園區域。
- 二子坪遊憩區:二子坪是一個火山凹地地形, 位於大屯主峰與二子山之間。中間有三個水池, 因地形的關係, 常會起霧, 該區設有1,700公尺長的無障礙步道, 禁止腳踏車通行。
- 擎天崗地區:過去是大片的牧場,在日據時代稱做大嶺牧場,今日僅剩少數的牛隻寄養,附近有著名的魚路古道,和石梯嶺登山步道,亦有高約20公尺的絹絲瀑布。
- 陽明書屋:建於1969年,是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的主要人文史蹟,原為蔣中正總統的行館,占地約15公頃,過去稱為「中興賓館」,1975年之後改稱「陽明書屋」,1997年捐給國家公園,於1998年正式開放。
此外該公園雖位於亞熱帶與溫帶氣候區,面積114.55平方公里,海拔約有200到1000公尺不等,偶爾會下雪,屯山積雪是淡水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