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地震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4.32.4.78留言2013年9月15日 (日) 12:11 撤销Macos8讨论)的版本2861108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全球地震分布區, 1963年–1998年
全球板塊構造運動

地震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為S波及P波。

地震可由地震儀所測量,地震的震級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通常以「黎克特制地震震級」來表示;烈度則透過「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來表示,某地點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該地點地殼運動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動對個人、傢具、房屋、地質結構等所產生的影響來斷定。

在地球的表面,地震會使地面發生震動,有時則會發生地面移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一般而言,地震一詞可指自然現象或人為破壞所造成的地震波。人為自然地形的破壞、大量氣體(尤其是沼氣)遷移或提取、水庫蓄水、採礦油井注水、地下核試等;自然的火山活動、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塊隕石墜落等均可引發地震。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測量震央的方式是透過由三點不同地點的偵測。

地震的成因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从地殼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構造地震不盡然皆發生於板塊交界地帶,少數構造地震亦發生於板塊內部。然而此類板塊內部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極少,僅佔全球地震釋放能量的0.5%左右[1]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數量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來源請求]。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一般而言,影响範圍不大。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震。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來源請求],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氣候暖化跟地震的關聯

當南北極地及高山的冰雪在固體形態時,它們會跟隨地球自轉的運行而形成離心力,這一份離心力會抵消冰雪本身的部份重量.

當氣候暖化造成那些冰雪溶化後變成液態後,便會失去了離心力. 這樣地殼承受的額外負重會跟隨不斷的溶雪同時而不斷的加強.[來源請求] 地殼受到水的重量擠壓,會急速增長地應力的累積而造成地震.[來源請求]

人工地震

以人為採用強力炸藥直接破壞地殼,藉以測得相關研究數據,或進行礦藏開採,武器測試等活動。

地震的規模

目前衡量地震規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規模。里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規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6倍,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倍。

小于里氏規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規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規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智利,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里氏規模達9.5。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源自和應用於十度的羅西福瑞震級 (Rossi-Forel) ,由意大利火山學家朱塞佩·麥加利(Giuseppe Mercalli)在1883年及1902年修訂。後來多次被多位地理學家、地震學家和物理學家修訂,成為今天的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麥加利地震烈度」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無感)至12度(全面破壞),5度或以上才會造成破壞[來源請求]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則視乎該地點與震中的距離,震源的深度,震源與該地點之間和該地點本身的土壤結構,以及造成地震的斷層運動種類等因素而決定。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個地震帶:

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歐亞地震帶 ,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三是中洋脊地震帶包含延綿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極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帶僅含全球約5﹪的地震,此地震帶的地震幾乎都是淺層地震。

地震灾害

汶川大地震中倒塌的房屋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里氏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于里氏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且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餘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中,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主要地震

1900年以来的8级以上地震。图中圆点的大小对应着死亡人数。[2]

历史记录中破坏最严重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陕西嘉靖大地震,有超过83万人丧生。[3]当时这一地区的人大多住在黄土山崖里挖出的窑洞里,地震使得许多窑洞坍塌造成大量伤亡。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唐山大地震死亡了大约240,000到655,000人,被认为是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地震。[4]

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是地震仪测得震级最高的地震,有9.5级。[5][6]该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震级第二高的耶穌受難日地震的两倍。[7][8]震级最高的10大地震都是大型逆衝區地震,其中仅有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

地震測报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于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但只是对地震发生后的一种记录仪器,并不能对地震做任何预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著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多數政府目前都否認地震可以預報,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9年義大利地震

中国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9][10]

在中国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中国河北唐山的大地震中,震前存在不同预报意见,没有形成官方预报,但邻近的青龙县在其范围内发布了预报,使全县的47万受这次地震影响的人群中,死亡比例远远低于受此次地震影响的其他地区。[11][12]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于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地震前兆

地震目前仍無法準確預測發生時間,但通常地震發生之前都會有一些自然現象,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鳴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溫梯度、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护

  • 建築物在設計與建造時,有效的防震設計,可有效的防止生命財產的損失。
  • 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于保证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可能造成危险的是比较强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振动较为明显,应迅速逃生。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
  • 在室内应先打開任何的門,避免門變形,無法打開而無法逃生。之後关闭煤气,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旁或墙角、厨房、卫生间等承重墙较多,跨度较小的地方,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並且可以使用枕头被子等物,或直接用双手保護頭部。躲避在堅固的家具旁能在建築物倒塌時提供一些空間,而對於規模較小地震,在家具下則能防護掉落物。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高层人员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层建筑及高压输电线下方。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到來。

對於地震發生機制的再探討

目前主流的科學理論認為大陸飄移及板塊運動是地震發生的主因,主流理論認為板塊與板塊之間的擠壓造成地震,近幾年來此主流理論遭到了批判與挑戰,主要因為地震板塊理論有以下重大缺陷:一、大陸飄移及板塊運動是一個長期 緩慢 且大尺度大規模的地殼變化,數據統計是板塊經數十年才移動數公分,而地震卻是突發性的某個點的短暫大規模能量釋放,板塊運動與地震的基本特質根本不同,用大陸飄移及板塊運動解釋地震實有待商榷 二、地震板塊運動理論無法解釋為何有巨大的板塊內地震,板塊理論認為地震的成因是板塊之間的相互擠壓所造成,但是世界上有時會發生巨大的板塊內地震,如河北唐山大地震及四川汶川大地震等,根據板塊理論演譯板塊內部不存在板塊與板塊的相互擠壓 ,因此不會產生地震,那麼這些巨大的板塊內地震又從何而來? 三、板塊的生成及隱沒為一循環 ,作用力已然抵銷,如海洋板塊由中洋脊產生而舊板塊則由海溝處隱沒入地函如此成一循環,好像類比一個履帶輸送帶一樣,如果太平洋板塊自海溝沒入,那麼它哪來的作用力去推擠大陸板塊造成地震,此不合力學原理 四、地震常伴隨有地震光 地表電磁場異常 天空電離層異常等現象,板塊地震理論根本無法合理解釋這些現象 五、金星及月球表面頻繁的發生地震現象,金星及月球表面只有散落的斷層及火山口而並沒有板塊構造,板塊運動理論根本無法解釋為何金星與月球會好發地震 以上數點再再對目前的板塊運動即地震成因的理論提出質疑及挑戰。[13] [14] [15] [16] [17] [18]

地震板塊運動理論的替代理論

電磁輻射釋放理論

有學者認為: 地震的成因是地球內部極熱電磁能量經由地殼裂隙和開口急劇釋放出來的結果,此能量推動旁邊的地殼而造成地震,此理論有相當可信度,地球內部極熱可達五六千度,根據擴散原理累積的熱輻射必須釋放出來,因此地震為一突發性在某一點發生的大量能量釋放,電磁輻射即熱能可以透過熱功當量的機制對旁邊地殼做力學功,所以造成地震,只要有地表開口如斷層和火山口,能量就可能由之放出造成地震所以可有巨大的板塊內地震,但是長長的海溝帶及中洋脊使得輻射能量經之釋出的機率更大,因此有中大西洋地震帶或環太平洋地震帶等,若地震為電磁輻射釋放,也就可合理解釋地震常伴隨的地震光 地表電磁場異常 天空電離層異常等現象。而根據司乃爾折射定律,波長較長的紅外光會比波長較短的紫外光先釋放出來,因此地震會伴隨有由長波長光變化到短波長光的波頻變化,再加上監測地震相伴的其他電磁異常狀況,極有機會成功預測地震。[19] [20] [21] [22] [23]

常見名詞

  • 震源:地震發生的位置。
  •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动最强烈,受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地方。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 震中距: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
  • 震源距:观测点到震源的距离。
  • 烈度: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量度单位。

参考文献

引用出处

  1. ^ Intraplate Earthquakes: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the New Madrid and Charleston Earthquakes
  2. ^ USGS: Magnitude 8 and Greater Earthquakes Since 1900
  3. ^ "Earthquakes with 50,000 or More Deaths". U.S. Geological Survey
  4. ^ Spignesi, Stephen J. [2005] (2005). Catastrophe!: The 100 Greatest Disasters of All Time. ISBN 0-8065-2558-4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usgsfact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wp10041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 ^ Kanamori Hiroo. The Energy Release in Great Earthquakes (PDF).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0-10-10]. 
  8. ^ USGS. How Much Bigger?.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0-10-10]. 
  9. ^ 成功的地震预报实践
  10. ^ 事前成功预测并采取措施 海城地震伤亡18308人
  11. ^ 唐山警示录,张庆洲著
  12. ^ 唐山地震青龙县奇迹回放:全县仅1人死亡
  13. ^ Wan-Jiung Hu. Theories of Everything by Logic. USA: Createspace/Amazon. 2012/04/02: pp. 207. ISBN 1456551523 (English). 
  14. ^ Lloyd, J. Earthquake light. Science. 1976, 193: 1070. 
  15. ^ Biagi, P. LF radio anomalies revealed in Italy by the wavelet analysis: possible preseismic effect during 1997-1998.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 A/B/C. 2006, 31: 403–408. 
  16. ^ Liu, J.Y. Seismoionospheric GPS total electron content anomalies observed before the May2008 Mw7.9 Wenchuan earthquak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asearch. 2009, 114: 1–10. 
  17. ^ Varatos, P.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variations of the electric field of the earth preceding earthquake. Tectonophysics. 1984, 110: 73–98. 
  18. ^ Vatotsos, P. Electric fields that arrive before the time derivative of the magnetic field prior to major earthquak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3, 91: 148501. 
  19. ^ Wan-Jiung Hu. Theories of Everything by Logic. USA: Createspace/Amazon. 2012/04/02: pp. 207. ISBN 1456551523 (English). 
  20. ^ Ni, S.D. Energy radiation from the Sumatra earthquake. Nature. 2005, 434: 582. 
  21. ^ Uyeda, S. Electric and magnetic phenomena obsevered before the volcano-seismic activity in 2000 in the Izu island religion. PNAS. 2002, 99: 7352–7355. 
  22. ^ Fujinawa, Y.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eceding the Ito seismic swarm of 1989. Nature. 1990, 347: 376–378. 
  23. ^ Fujinawa, 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s associated with major earthquakes.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998, 105: 249–259. 

一般參考

外部链接

参见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