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倭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09.151.184.252留言2013年10月2日 (三) 18:0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倭寇
倭寇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倭寇
简化字 倭寇
朝鲜语名稱
諺文왜구
汉字倭寇
日语名称
汉字 倭寇

倭寇东亚地區对东亚海盗的贬称,一般是指1316世紀期間活躍於朝鮮半島中國沿岸的海盜,这些海盗被抓拿后一般報稱自己為日本人,故此又说是為日本海盗,惟歷史上倭寇来源众多,成分复杂,称之倭寇是因为其通常身高比较矮小。在倭寇最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範圍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

至今,倭寇釋義共有两种主流说法:一说倭寇的组成最初都來自日本(時稱倭國),故此被统称為倭寇。及至後期,由於日本國內政治形勢轉變,加上日本幕府管制,日本人出海搶掠船隻的事件減少。二说来自中國、东南亚朝鮮的海商与海盗,他們依從著過去倭寇搶掠的方式繼續為禍於東海,因為(當時的)政治因素,也被归于倭寇之列。此外,倭寇亦被用以嘲笑日本人的身高(根據於1544年的日本官方統計數字,日本男性平均身高為157厘米)。

引申意义

倭寇一詞的由來,是從高句麗廣開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記載「倭,寇○○(某地名)」而來,在此「寇」當動詞,即「倭人侵略(某地名)」之意,而之後「倭寇」二字作為名詞獨立,用以稱呼來自日本的侵略者。另一方面,在16世纪壬辰倭亂以及20世纪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兩國的人民都稱呼日本侵略軍為“倭寇”或“日寇”。而在往後的排日風潮中,倭寇和日寇更成為敵視日本人的用語。

随着时间的推演,倭寇一词所指的,不一定都是來自日本的海盜,《明史 日本傳》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盜大概只佔三成;而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

前期倭寇及後期倭寇

16世紀的日本海盜

雖然大家同被稱為倭寇,但兩者的成份其實分別很大。根據年代大致可以分為“前期倭寇”及“後期倭寇”。

前期倭寇

前期倭寇是以日本海盜為主,主要攻擊範圍為當時臣服於元朝高麗。由於先前臣服於元軍的高麗軍,在忽必烈兩次進攻日本的軍事行動中,對日本的對馬、壹岐、松浦、五島列島等地的居民進行屠殺,因此前期倭寇以這些地區的殘存者為主要構成份子,對於朝鮮沿海進行含有報復式的海盜行為,目的一方面在於奪回被俘的島民,一方面則在掠奪糧食以彌補因遭虐殺而下降的農業生產力。朝鮮史對馬島壹岐島平戶島三地之名,稱為「三島倭寇」(以平戶藩松浦家為核心)。清朝的徐繼畬所著《瀛環志略》,以及朝鮮的安鼎福所著《東史綱目》,均指出倭寇的起因在於朝鮮人(高麗人)在配合蒙古侵日時的惡行所引發的報復。在元日战争之前,高丽史有“倭寇金州”的记载,倭寇在这里还不是名词,因而不能理解为在这个时期已经存在“倭寇”的固定观念。

元史新元史中都有倭寇骚扰元朝杭州的记载。

後來日本進入南北朝的分裂狀態,倭寇的活動也由於政府管制力減弱而加劇。由於前期倭寇對於日本與明朝高麗貿易造成破壞,初成立的明朝政府對日本南朝發出討伐倭寇的要求,隨後敕封討寇有功的南朝征西將軍宮懷良親王「日本國王」(後醍醐天皇之子)的稱號。之後北朝(室町幕府擁立)統一南朝後,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再度進行討伐,隨後受封為新的「日本國王」。

朝鮮王朝的開國君主李成桂因為討伐倭寇有功得到很大的声望和勢力,後來進行政變取代高麗王朝建立朝鲜王朝。之後隨著明朝與日本間勘合貿易的盛行,以及對馬島與朝鮮之間的貿易開放,前期倭寇也逐漸式微。

前期的倭寇,是以日本人為主體,故被稱為「真倭」。

後期倭寇

明成祖發動內戰,奪取政權,遷都北京後,據說建文皇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與日本海賊合作,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報復性侵擾,由於這些南方人體型上也比北方人矮小,比北方人更難與日本人區別,所以沿用「倭寇」這名詞來稱呼由日本人與南方中國人所組成的海盜集團。可是,後期倭寇集團的海員有不少是南方中國人、韓國人以及其他東亞民族,貨真價實的日本人只佔少數。

从明太祖洪武年间开始,日本倭寇即不斷寇邊,明朝即执行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对海外通商,但是官方的朝贡贸易(也叫勘合貿易)依旧合法。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亦刺激了这种朝贡贸易的发展。明政府是期望用朝贡贸易满足外国人的通商需求,从而替代民间的私人贸易,以达到海禁之目的。然而,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民众长期依靠海外贸易谋生,海外商人亦对中国产品有巨大需求,故私人贸易不可能禁绝,而且转为走私。明代中叶,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更加频繁。但後來到了嘉靖二年(西元1523年)爆發了寧波之亂,加上稍早時,葡萄牙人入侵發生了屯門之戰西草灣之戰,此後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機,明朝遂宣佈中斷一切貿易,期望以圍堵的政策來減輕倭寇的威脅,但也斷絕許多自唐朝以來整個貿易產業链相關從業人員(魚業、手工業、造船業、貿易)的生計,致使貿易更依赖于走私[原創研究?]。有时,商業糾紛無從解決,遂轉成武力報復,而明庭则将之通通视为“倭寇”作亂。

後來的發展上,明人汪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汪直曾上書朝廷請求開海禁,被拒絕後,把基地設在日本的平戶藩,以反對明朝海禁政策的南方中國人為基礎,與日本人、佛朗機人合作進行走私,在後期倭寇中,很為知名。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曾參與討伐倭寇的軍事行動。

15世紀半至16世紀,其活動舞臺為中國沿岸、東南亞方面,成員以百越人及朝鮮人為主,被稱為「假倭」。此時期倭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明代中國的生產力增加,但卻施行海禁政策。史書所見的最後倭寇,在1624年7月侵犯福建沿海。「推其禍始,乃由閩、浙沿海奸民與倭為市;而閩浙大姓沒其利,陰為主持,牽連以成俗。當時撫臣朱紈欲絕禍本,嚴海禁;大家不利,連為蜚語中之,而紈驚死矣。紈死而海禁益弛,於是宋素卿王直陳東徐海曾一本許恩之流爭挾倭為難。自淮揚以南至廣海萬餘里,無地不被其殘滅,而閩禍始慘矣」。

之後的東亞海上貿易活動

由於豐臣秀吉因實行兵農分離,很多海賊具有漁民身份,於刀狩令發布同期也發布海賊停止令(海賊鎮壓令,海盜行為禁止)的影響,包括收取保護費的警固眾與海賊眾失去各大名的支持,倭寇的活動開始減少,東亞的海上貿易也因此平靜不少;而類似支持反清復明運動的鄭成功之類的武裝海商集團也是存在的,但是已經不稱其為倭寇了。

倭寇的影響

明朝高麗朝鮮王朝都曾經對室町幕府要求取締海盜行為。明朝甚至於與日本發展了勘合貿易。而高麗王朝的滅亡與朝鮮王朝以倭寇根據地名義進攻對馬島也是受到倭寇的影響。

八幡船

日本室町時代江戶時代的海盜船通稱為「八幡船」,這是由於倭寇多半信奉武神八幡神,並繪製旗幟,上書「南無八幡大菩薩」七字,代表神明庇佑的香火船舶的號記。

活動地區

倭寇的根據地包括日本的對馬島、壹岐、平戶島五島列島,以及中國、朝鮮半島與的沿海島嶼、台灣島、海南島。荷蘭人未到臺灣之前,臺灣也是倭寇的活動據點。另外亦有學者研究證明,在臺灣活動的倭寇,為漳泉一帶與日本方面有貿易的著名海商或海盜,不是日本人。

知名人物

參考文獻

  • 宋希璟,《老松堂日本行錄》。宋希璟是朝鮮国的駐日使節。這本《老松堂日本行錄》是他在日本的見聞錄。當中有記載足利義持時代的倭寇活動記錄。
  • 《鄭芝龍大傳》;陳文德;遠流:ISBN 957-32-3482-3

外部連結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