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善后大借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萝卜炒饭与田中罗密欧留言 | 贡献2013年10月17日 (四) 10:47 ((借助ProveIt编辑))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善后大借款是1913年袁世凯北洋政府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的一次大借款,款项高达二千五百万镑,年息五厘,分47年偿清,以解决政府的国库空虚问题。[1]

历史

善后大借款的历史背景

武昌起义之后,孙中山在回国前,就曾经找过美、英、日等列强商洽借款事宜,但列强并不看好孙中山的政治资本而加以婉拒。1911年12月孙中山抵达上海对记者表示借款失败,称:“我空着两手回来,可是我带回来国人最需要的东西,就是革命精神。”

善后大借款的经过

善后大借款谈判始自1912年2月,最早英国的汇丰银行、法国的法兰西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美国银行,前后历时一年,谈判官员三易其人,最早为唐绍仪,唐绍仪曾试图向比利时某财团借贷借得一百万英镑,但不成功,唐因此下台,后由熊希龄接任。5月12日,银行团的七项办法进入国会审议,垫款章程签订后,立刻遭到强烈反对,革命党人反对尤烈。熊希龄谈判破裂后,总统府内曾设立了财政委员会,主持另辟借款途径,美国在3月20日退出银行团,并奖励个别对中国的投资。善后借款的条件过于苛刻,合同规定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盐税征收由外国人协管,银行团在垫款七条之外,又提出非经五大银行团同意,不允许地方各省自行借款等特别规定。以致遭各界人士的极力反对。参议院正副议长张继王正廷求见袁世凯,袁拒不接见。

1912年8月,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抵京共商国是。在京期间,孙袁两人切磋借债问题,孙中山称:“目下财政极端困难,势不能不借外债,以济眉急,唯不可借多,致启政府侈肆之心。”[2]

1913年4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赵秉钧陆征祥周学熙等在北京东交民巷汇丰银行大楼签署《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换算各国货币是:德国51125万马克,法国63125万法郎,俄国23675万卢布,日本24490万日元,发行价格九扣,实收八四扣,实际借到不过2100万英镑,再扣除前债600万镑,省债280万镑,另还有各国损失赔偿200万镑,实得不过债面40%。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国民党人等认为袁意在扩张北洋军队[3],而借款未经现任国会批准属非法。5月初,国民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贷款。

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化解北京及国民党之争。6月,北京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职务。之后袁世凯以江西湖口“匪党谋乱”为借口,派北洋军第六师李纯部进入江西,二十四团团长张敬尧于5日进至九江附近沙河镇,与赣军林虎旅交火。孙中山见战火迫在眉睫,发动二次革命。7月8日,李烈钧奉孙中山之命潜抵湖口,发布讨袁檄文,痛斥“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灭绝人道,暗杀元勋,弁髦约法,擅借巨款……近复盛暑兴师,蹂躏赣省,以兵威劫天下”。7月18日,陈炯明在广东宣布讨袁。二次革命后,善后大借款终于强行通过。

评价

善后大借款是北洋政府不得不然之举,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早已破产,熊希龄回忆当时,“南京库储仅余 3 万,北京倍之,不及 6 万。”武昌起义之后,孙中山在回国前,就曾经找过美国、英国、日本等列强商洽借款事宜,但列强并不看好孙中山的政治资本而加以婉拒。孙中山回国后在有记者问他带回了多少款项时,只好以带回“革命精神”搪塞。

北京政府本来就已濒临财政破产的边缘,一时又无法打开国内财源,所以只好向外国告贷,当时的第一个借款要求,是南京政府提出的,并不是北京政府。当时由孙中山主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仍在执行职务,其中就包括外国谋求借款。

注释

  1. ^ 袁世凯最诡异的一次“卖国”. 腾讯. [2013-10-17]. 
  2. ^ 《文史资料选编》第19辑 第1版. 北京出版社. 1984年11月: 第98-106页《孙中山三次北京之行》. 
  3. ^ 《海关册》记载1913年天津海口输入的军火,共值银四百九十余万两,较1912年增加百分之八十。

参考书目

  • 《熊希龄先生遗稿》
  • 马陵合《垫款问题与民国初年政治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