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館
30°15′12″N 120°08′20″E / 30.25333°N 120.13889°E
浙江省博物館 | |
---|---|
成立 | 1929年11月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 |
類型 | 綜合性博物館 |
參觀人數 | 157萬(2010年)[1] |
策展人 | 陳浩 |
網站 | http://www.zhejiangmuseum.com |
地圖 | |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於1929年11月,曾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館」、「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位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是浙江省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
歷史沿革
(以下大事記參考浙江省博物館主頁「浙博大事」)
- 1929年11月,西湖博覽會閉幕後,浙江省政府為保存博覽會遺物,於孤山南麓的文瀾閣、王陽明祠、聖因持羅漢堂及太乙分青室等處,籌備設立浙江省西湖博物館,聘任陳屺懷為館長。
- 1930年2月,更名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
- 1936年12月,博物館繪圖員施昕更在餘杭良渚鎮考古,發掘出「良渚文化」遺址
- 1937年春,施昕更寫作《良渚》(又名《杭縣第二區黑陶文化遺址的初步報告》),使良渚文化受到考古學界關注
- 1943年6月19日,聘任金維堅為館長
- 1946年5月1日,實行收售門票,票價每位50元,公教人員、軍警減免票價
- 1948年1月,聘任潘錫九為館長
-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杭州,接管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
- 1953年8月,沙孟海兼任歷史部主任
- 1953年8月,更名為「浙江博物館」
- 1955年3月22日,黃賓虹遺屬捐贈文物。計圖書1848部。另外,信件2416、函手稿810份、族譜10冊、故宮審畫記錄65本、古璽釋文6冊。
- 1956年2月12日,浙江省民間工藝品展覽會,展期一個月,觀眾達95000餘人次。
- 1957年12月,吳昌碩遺屬捐獻文物
- 1958年3月,成立「黃賓虹紀念室」
- 1960年11月12日,沙孟海捐贈一批碑帖
- 1960年12月26日,陳訓慈捐贈近現代圖書和期刊
- 1974年,與中國科學院聯合考察發現「建德人牙」化石,證明早在5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杭州地域生息
- 1979年12月,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 1984年8月,沙孟海任名譽館長
- 1990年12月,成立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畫院,聘請沙孟海及王家揚為名譽院長,毛昭晰、張林耕、汪濟英等為顧問,楊陸建兼任院長。
- 1991年5月,錢幣收藏家馬定祥捐贈藏品,成立「馬定祥中國錢幣研究中心」
- 1993年9月29日,新館正式落成,占地2.04公頃,總建築面積7360平方米,投資金額2000萬元
- 1994年,出版發行《浙江七千年—浙江省博物館藏品集》
- 1995年12月,杭州鋼鐵集團公司出資100萬港幣,將越王者旨於賜劍捐獻給博物館
- 2004年1月1日,浙江省博物館率先在全國省級博物館中實行常年免費開放
- 2006年,被評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被文化部評為全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
- 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 2009年,被中宣部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被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評為「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
組織機構
辦公機構:辦公室 保管部 技術保護部 歷史部 書畫部 陶瓷部 陳列部 宣教部 工藝部 《東方博物》編輯部 財務科 保衛科 經營管理部 後勤保障部
館區
目前,浙江省博物館各館區的總建築面積約為40000平方米,其中陳列展覽面積為13000平方米。
孤山館區
孤山館區位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東銜白堤和平湖秋月,西接西泠印社。孤山館區於1993年秋竣工,占地面積20400平方米。館舍建築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築與逶迤連綿的長廊組合而成,形成了獨特的「園中館、館中園」格局。孤山館區的改造工程完成後,將推出「陶瓷陳列」、「黃賓虹書畫陳列」、「常書鴻油畫陳列」、「雷峰塔文物陳列」、「漆器陳列」等常設陳列,建成集中展示各類文物、藝術精品的藝術類館區。
武林館區
位於杭州西湖文化廣場E區,建築面積20991平方米,陳列面積7600多平方米,2009年12月18日正式開放[2]。目前設有「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錢江潮——浙江現代革命歷史陳列」、「非凡的心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中國古琴」、「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十里紅妝——寧紹婚俗中的紅妝家具」等常設展覽,地下一層為臨時展廳,不定期舉辦國內外的臨時展覽。
之江館區(規劃)
規劃中的之江館區位於之江板塊的浙江文化城。建成後的浙江省博物館之江新館將成為收藏和保護浙江歷史文物和近現代藝術珍品的重要機構,展示浙江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革命歷程的窗口,對人民群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鄉土教育的基地,以歷史文物和近現代藝術珍品為主要媒介的國內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廣大觀眾的智性休閒的場所[3];並將推出「浙江古代歷史基本陳列」、「浙江現代革命歷史基本陳列」、「古琴陳列」、「浙江民間工藝陳列」、「寧紹婚俗陳列」等陳列展覽[4]。
浙江西湖美術館
位於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東側,1999年10月落成。這裡原為我國第一所高等美術學府――國立藝術院的舊址。20世紀30年代初,林風眠、艾青等曾在此發起建立了一座哥德式美術館,旨在「整理中國美術,介紹西洋美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
浙江西湖美術館是展示美術名家作品、介紹美術動態,進行學術交流、傳播藝術的重要場所之一。
文瀾閣
位於孤山館區的西側,建成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為清代珍藏《四庫全書》的七閣之一。咸豐十一年(1861年)遭焚毀,光緒六年(1880年)重建,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倖存的一閣。2001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文瀾閣在經歷1974年、1984年和1993年等多次維修後進行了建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2013年6月,經過歷時7年的整修之後文瀾閣重新對外開放,目前設有「文瀾遺澤——文瀾閣與《四庫全書》」、「清代家居陳列」等展覽。
黃賓虹紀念室
位於杭州棲霞嶺31號。1948年夏,85歲的黃賓虹應國立杭州藝專之聘請,由北平南下,在這裡走過了他人生的最後七年。
黃賓虹先生逝世後,家屬秉承其遺願,將其存留的五千餘件作品及一萬餘件文物、手稿等遺物悉數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紀念室於1988年正式向遊人開放,設有黃賓虹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和復原書房。
沙孟海舊居
位於杭州龍游路15號,占地面積87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1平方米。沙孟海先生是近代著名的書法家,晚年居住於此。
沙孟海先生逝世後,家屬遵其遺願,將其數百件書法、篆刻作品及珍貴文物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舊居為磚木兩層結構別墅,院內「沙孟海舊居」五字匾額為著名金石篆刻家錢君匋所書。2004年11月,沙孟海舊居正式開放,設有沙孟海生活、工作的兩個復原室,同時辟有沙孟海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廳。
浙江省文保科研基地
位於杭州天目山路古蕩橋20號,基地以浙江省博物館為依託,將文物保護基本技術服務輻射全省,重點技術服務面向全國。
基地內設有全國首個以本地窯業遺存為依託的古窯址標本中心——浙江古窯址標本中心,分成越窯、龍泉窯、甌窯、婺州窯、南宋官窯、其它窯口等幾個區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窯址出土器物進行展示。中心對外預約免費開放[5]。
展覽陳列
浙江省博物館設有多個常設展覽,每年還不定期舉辦多個臨時展覽。
常設展覽
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
該展覽位於武林館區一層,展示面積2092平方米、展線長711米、文物展品1919件(組)、輔助展品41件,其中珍貴文物1500件(組),浙江省博物館入選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的全部五件(組)文物均位於該展廳。展覽分為序廳、「文明曙光」、「古越王國」、「三吳都會」、「東南翹楚」、「繁庶兩浙」等六個部分,為人們展現了浙江大地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獨特魅力。展覽於2009年底開幕,獲2009-201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評選精品獎[6]。
錢江潮——浙江現代革命歷史陳列
該展覽位於武林館區二層,展示面積約1700平方米。展覽分為「南湖紅船與中共一大」、「大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風暴」、「錢江兩岸的抗日烽火」、「走向解放之路」五個部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浙江人民經過浴血奮鬥取得浙江解放的光輝歷程。陳列共展示珍貴歷史圖片550餘張,藏品450餘件組,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件(組)[7]。
非凡的心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中國古琴
該展覽位於武林館區三層,展示面積300餘平方米。展覽分為「古琴的歷史」、「古琴的製作與演奏」、「館藏古琴解讀」三個單元[8]。
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
該展覽位於武林館區三層,展示面積400餘平方米。展覽分為雕塑藝術、剪紙藝術、編織藝術、織染藝術四個單元。每個單元下又有不同的造型藝術項目:雕塑藝術有著名的「浙江三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青田石雕)、黃岩翻簧竹雕、甌塑;剪紙藝術有樂清細紋刻紙、浦江剪紙;編織藝術有東陽竹編、嵊州竹編;織染藝術包括蕭山花邊、浙南夾纈、桐鄉藍印花布[9]。
十里紅妝
該展覽位於武林館區三層,展示面積500餘平方米。展覽分為「待嫁的女兒」、「迎親的隊伍」、「火紅的新房」三個單元,詳細介紹寧紹地區民間婚嫁習俗[10]。
崑山片玉——中國古代陶瓷陳列
該展覽位於孤山館區主樓陶瓷館,展示面積達到1200多平方米,展出陶瓷文物近400件。展覽分為「源頭活水、一枝獨秀」,「名窯輩出、枝繁葉茂」和「春風化雨、異彩紛呈」三個單元,生動展示浙江古代陶瓷的工藝成就和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11]。
十大精品陳列評選
屆次 | 年份 | 展覽名稱 | 展陳單位 | 獎項 | 在線展覽 |
---|---|---|---|---|---|
第二屆 | 1998年 | 龍泉窯精品特展 | 浙江省博物館 | 提名獎 | |
第四屆 | 2000年 | 浙江七千年 | 浙江省博物館 | 精品獎 | |
第四屆 | 2000年 | 浙江七千年 | 浙江省博物館 | 最受觀眾歡迎獎 | |
第九屆 | 2009-2010年 | 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 | 浙江省博物館 | 精品獎 | [1] |
第十屆 | 2012年 | 惠世天工——中國古代發明創造文物展 | 浙江省博物館 | 精品獎 | [2] |
主要館藏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有十萬餘件文物。其中的精華包括: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和象牙製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王劍,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青瓷,會稽鏡和湖州鏡,吳昌碩、黃賓虹、沙孟海等著名書畫家的作品等精華,還有元朝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共64件),其中浙江省博物館有3件文物入選(包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良渚出土玉琮王);2013年8月19日公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其中浙江省博物館有2件文物入選。名單如下:
名稱 | 時代 | 入選批次 | 出土地點 | 出土時間 | 現藏 | 圖片 |
---|---|---|---|---|---|---|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 新石器時代 | 第一批 | 浙江省餘姚市 | 1977年 | 浙江省博物館 | |
河姆渡出土陶灶 | 新石器時代 | 第一批 | 浙江省餘姚市 | 1977年 | 浙江省博物館 | |
良渚出土玉琮王 | 新石器時代 | 第一批 | 浙江省餘杭縣 | 1986年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鉞 | 新石器時代 | 第三批 | 浙江省餘杭縣 | 1986年 | 浙江省博物館 | |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器 | 新石器時代 | 第三批 | 浙江省餘姚市 | 1977年 | 浙江省博物館 |
十大鎮館之寶
2009年6月,浙江省博物館推出「浙江省博物館建館80周年『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活動為期一個月,根據觀眾投票情況,結合專家意見,評選結果如下[12]:
- 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
- 民國·萬工轎
- 五代·吳越鎏金銀阿育王塔
- 良渚文化·玉琮
- 唐·「彩鳳鳴岐」七弦琴
- 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 春秋·伎樂銅屋
-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
- 元·龍泉窯舟形硯滴
- 北宋·彩塑泥菩薩立像
曹其鏞先生夫婦捐贈所藏中國古代漆器
2012年,香港著名浙籍實業家曹其鏞先生夫婦將珍藏多年的160件(組)漆器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經鑑定,這批捐贈漆器中有一級文物21件,二級文物118件,三級文物15件。捐贈中的宋元時期一色漆器、明早期剔犀漆器、明嘉靖萬曆戧金填漆漆器、以清代乾隆為代表的清中期漆器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精品,元代雕漆名家張成創作的剔紅嬰戲圖盤堪稱國寶級文物,是目前已知的4件「張成造」之一[13]。此次捐贈極大地完善了浙江省博物館中國古代漆器的藏品結構,填補了多項空白,使浙江省博物館的漆器收藏位居全國前列。
參觀開放
開放時間
- 孤山館區
周一閉館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進館參觀
- 武林館區
周一閉館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進館參觀(限定門票上午1500張,下午2500張,20人以上團體可提前三天預約)
聯繫電話
- 孤山館區:0571——87970017
- 武林館區:0571——85391628
免費服務
存包、諮詢、急救、針線、多媒體導覽
外部連結
參見
參考文獻
- ^ 浙江省博物馆“零门槛”成就“大学堂”. 光明日報. 2011-02-22.
-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武林馆区将正式对外开放. 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報. 2009-12-18.
- ^ 浙博辦公室. 建设之江新馆,浙江省博物馆发展的新契机 (PDF). 浙博天地. 2013年2月.
- ^ 浙江省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浙江博物館.
- ^ 浙江古窑址标本中心. 教育部科技司.
- ^ 浙江省博物馆“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浙江省博物館. 2011-05-24.
- ^ 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 浙江省博物館.
- ^ 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 浙江省博物館.
- ^ 意匠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 浙江省博物館.
- ^ 十里红妆. 浙江省博物館.
- ^ 昆山片玉. 浙江省博物館.
- ^ 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火热出炉. 杭州網. 2009年07月24日.
- ^ 港商曹其镛夫妇捐赠价值数亿元的漆器精品亮相浙博. 浙江在線. 2012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