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
项羽 | |||||||||
---|---|---|---|---|---|---|---|---|---|
西楚霸王 | |||||||||
姓 | 项 | ||||||||
名 | 籍 | ||||||||
字 | 羽 | ||||||||
出生 | 前232年 楚国下相 | ||||||||
逝世 | 前202年 楚国乌江 | ||||||||
| |||||||||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以字行。古代中国军事统帅及秦朝灭亡后天下共主西楚之统治者,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战国末期楚名将项燕孙儿,七岁后随叔父项梁迁吴中(非今江苏苏州市,实为乌程,在今浙江湖州吴兴)。秦末时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秦朝覆亡的决定性战役钜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楚汉战争时于垓下之战为刘邦所败,最后突围至长江北岸乌江江边自刎而死。
相传项羽性情锐志霸狂,其勇武气概堪称千古无匹[1](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2]),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以猛勇闻名之军事家。[3][4]“霸王”一词,通常专指项羽。
经历
家世出身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灭楚的战争中自刎身亡,其祖先项氏多人也是楚国将领。项羽本人据载是重瞳,[5]即双眼各有两个相叠瞳孔,是中国传统上认为的圣人异相,传说舜就是重瞳。
项羽身长八尺有余(《汉书》中记载为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少有大志
《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其叔父项梁因此不满他,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不教他读书与剑术,改教他兵法,但项羽略知大意以后,便不肯全部学完。
后来项梁因故杀人,躲避仇家,携项羽逃亡到吴(乌程,今浙江湖州[6]定居。秦始皇巡游会稽郡吴中时,项羽跟项梁一起旁观皇帝出巡,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吓得项梁急掩其口,从此对项羽另眼相看。该处名掩浦,一名项浦[7],位于湖州府城东北十六里弁山东,两名皆与此典故有关[8]。
起兵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到了九月,会稽太守殷通打算反秦,找项梁商议,但项梁和项羽杀了殷通。史书记载当时项羽在殷通府中杀了数十到一百人左右。项梁在吴中(今湖州)自行举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项梁自任为会稽守,项羽则任裨将。
后来项梁率领八千乌程兵(即是那八千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得到一些反秦军队的归附,兵力增至六、七万人,进驻下邳。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楚怀王嫡孙熊心,立他为楚王,仍号“楚怀王”,以争取楚地民心,并消灭了自立为楚王的景驹势力。
钜鹿之战
项梁后来在定陶之战中被秦将章邯杀死,章邯其后率军攻赵国,大败赵军,赵王赵歇退至钜鹿。楚怀王迁都至彭城,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并封项羽为长安侯,鲁为采地,故项羽又称鲁公。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5]
宋义军到达安阳后停止前进,在当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项羽建议进兵,但宋义不接纳,项羽便矫诏杀了宋义,楚军诸将拥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派桓楚禀报怀王,怀王被迫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前207年,项羽进兵钜鹿,先遣英布、蒲将军两将率二万人渡河击秦军甬道,项羽随后率其馀4万楚军渡河,命令部下在渡河后砸碎锅子与凿沈船只,表明自绝退路,若不得胜便有死无生(后世称之为“破釜沉舟”,意谓豁出一切的意思);全军仅携带三日干粮,馀者焚之。最后项羽九战九胜,据司马迁《史记》记述,楚军无不以一敌十,大破秦军四十万。当时带领援兵的诸侯仅作观战(即成语“作壁上观”),项羽辕门召见时,诸侯全部吓得跪行,无一敢抬头看项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为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
次年6月,秦将军章邯率所部向项羽投降,项羽担心降兵生变(亦有一说谓降兵中曾发生哗变[9]),于是命楚军在一夜间在新安城南坑杀掉秦降兵二十馀万人。
进入关中
钜鹿之战后,项羽继续向关中进军,但刘邦已经抢先占领秦都咸阳,并派军在函谷关阻止楚军入关,楚军以英布为先锋乃破关直入。刘邦大惧,乃退出咸阳,扎营灞上。刘邦的部下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当时项羽统率四十万军队,而刘邦只得十万人。[5]范增游说项羽铲除刘邦,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席间项庄借表演剑术为名,意欲刺杀刘邦[10],事败后刘邦平安地离去,后世称此宴为“鸿门宴”。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后,杀秦降王子婴,焚烧秦宫(不是阿房宫),大火维持三个月,他经过的地方“无不一片废墟”,关中人民对他大为失望。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对平民与降卒的六次大屠杀,全部都是战胜之后骇人听闻的屠杀与杀降:第一次襄城屠杀,坑杀全城平民;第二次城阳大屠杀,处决了此前辅齐郡的秦军抵抗的全城平民;第三次新安大屠杀,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万;第四次咸阳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无计,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第五次破齐大屠杀,坑杀田荣降卒数目不详,大劫掠大烧杀,逼反复辟后的齐国; 种种大规模暴行之外,项羽又恢复了战国大煮活人的烹杀,后来又有杀楚怀王、杀秦王子婴并嬴氏皇族、大掘秦始皇陵等暴行。项羽频频大规模施暴,使大屠杀的酷烈恶风在秦末之乱中骤然暴长。
自立为王
这时韩生劝说项羽留驻关中,可成就霸业,两人的对话引出了一些后世常用的成语。
锦衣夜行
项羽没有留在关中的打算,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此为成语衣锦还乡和锦衣夜行的由来。
沐猴而冠
韩生因为项羽不留关中,批评项羽:“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听说后烹杀了他。[5]
之后,项羽尊怀王为楚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他把华夏大地分封给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军将领,故秦关中之地,封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秦朝降将,将刘邦封到汉中郡、巴郡、蜀郡、武都郡、广汉郡当汉王。(详见项羽十八诸侯)
不久项羽把义帝徙至长沙国郴县,暗中命人在半途杀死他。同年齐相田荣起兵自立为齐王,又派兵支援陈馀击败常山王张耳,陈馀复立代王赵歇为赵王。
楚汉战争
前206年,汉王刘邦终于反叛,出兵占领关中,项羽因为正在讨伐田荣,因而无暇分兵。前205年,汉军联合五国诸侯军队共五十六万人进攻楚国,占领彭城,项羽闻讯自齐地率三万精兵回救,在彭城之战大败汉军,汉军阵亡士兵二十馀万人,睢水中的尸体甚至堵住了江流,刘邦被楚将丁公放走,侥幸逃脱。
项羽率兵向西追击,汉军坚守荥阳,令楚军无法再向西前进。前204年,荥阳危急,汉将纪信扮成刘邦出城投降,刘邦趁机西逃,项羽知道中计后大怒,烧死纪信,楚军不久攻占荥阳。占领荥阳后,项羽捕获城守周苛,向之劝降,惟其对汉王刘邦忠心不二拒之,因而遭项羽下令烹杀。
项羽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但这些仅算作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刘邦采纳袁公的建议,采取正确的战略,成功以自己吸引楚兵主力,派出将领不断的侵袭楚军后方,实行了“疲楚”之计。同时派韩信别领一支汉军消灭北方列国,分化拉笼项羽阵营的九江王英布等,完成了对楚的战略包围。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故项羽虽百战百胜,但是形势越来越不利。
前203年,楚、汉订立《鸿沟和约》,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是为楚河汉界,止干戈,罢纷争。和约订立后,项羽率军东归。后刘邦接受张良、陈平建议,撕毁和约出兵攻楚。刘邦约定韩信及彭越合击项羽,可是二人却按兵不动,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一方面固守,另一方面以事成后裂土封王利诱韩信及彭越出兵,终于使他们带兵会合刘邦。
乌江自刎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
前202年初,汉军三方约六十万在垓下与粮食不足的楚军(约10万)展开决战,并在会战胜利后包围了楚军,而后让士兵以楚地方言唱歌,让楚军误以为汉军已渡江占领了他们的家乡,楚国已亡。这“四面楚歌”心理战术,使项羽的军队军心涣散。项羽和他爱人虞姬在此际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后,项羽率精锐骑兵决定突围。
项羽率八百馀人突围,汉将灌婴带五千骑兵紧追不舍。渡过淮水以后,项羽的骑兵只剩下百多人。项羽在阴陵迷路,向路边的农夫问路,农夫谎报路径,使项羽军迷失在大泽当中。
项羽到达东城时只剩28骑,被汉军骑兵追至。项羽对部下表示战败乃天意,并非是自己作战不力的责任,然后带领骑兵突击,杀死了汉军的一个将领,汉军的骑将“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由于项羽把骑兵分成三队,汉军不知道项羽真正的位置,只能分散军队包围。项羽又突然冲下去,杀死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伤近百人,自己的二十八人只损失两个,以此作为自己强悍战力的证明。
项羽突至长江北岸的乌江渡,乌江亭长预备了船给他渡江,但项羽说他以前带领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如今竟无一人生还,无颜见江东父老,因此拒绝渡江。项羽命令士兵全部下马步战,最后楚军全部战死,项羽独自力战汉军,杀数百人,身受十馀创。这时他看到故将吕马童,便说“听说刘邦用千金的价格、万户侯的地位悬赏我的人头,我就做个人情给你罢!”,然后自刎而死。项羽的尸体为吕马童、王翳等五人所得,他们各自得到奖赏。
因项羽曾封鲁公,故鲁地(今山东曲阜一带)不肯降汉,直到汉军出示了项羽首级,并答允礼葬项羽才肯投降。之后,汉王刘邦在谷城(今山东省济南平阴县)以鲁公礼安葬项羽,并亲为发哀,哭之而去。
部下
- 项伯,项籍的叔父,刘邦称帝赐姓刘,改名为刘缠,封射阳侯。公元前192年去世,其嗣子有罪,不得继承其爵位,国除。射阳位于今江苏宝应射阳湖镇一带。
- 项庄,项籍堂弟。
- 项声,九江王英布为汉,与龙且将楚军破九江,尽有九江。楚汉战争末斯,汉将灌婴攻楚略地至淮,进至广陵。项羽令项声率军复定淮北。及灌婴回师复渡淮,大破其军于下邳。
- 项它,项羽败亡后归汉,赐姓刘,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封平皋侯,孝惠五年(公元190)年去世,谥炀侯,子共侯刘(项)远嗣。汉武帝元鼎五年,侯项胜坐酹金免。
- 项悍
- 项冠,曾被汉将灌婴破于鲁下,其所部下五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为灌婴军斩杀。
- 项襄,项氏亲,汉二年从起定陶,以大谒者击布,功,封桃侯。孝文帝十年去世,谥“安侯”,子哀侯舍嗣。景帝时哀侯舍历任太仆、御史大夫,周亚夫罢相,继任丞相,景帝后元年免。
- 项婴,被项籍派往张耳当监察官,后被张耳所杀。
- 范增,项籍的幕谋军师,项尊其为“亚父”,后来不受项籍信任而离开。
- 龙且,项籍麾下大将,潍水之战为韩信所败,与留公逃至假密,为汉灌婴部下所斩。
- 英布,项籍麾下大将,被封为九江王,后来投靠刘邦。
- 陈平,本魏王咎的太仆,屡次劝谏魏王咎而不被采用,离去。项羽过来后投项羽,随项羽入关,赐爵平爵卿。楚汉战争开始,殷王反楚,陈平率军平定。不久,汉军再次进攻殷王,殷王再次降汉,项羽大怒,迁怒于当初平定殷王的人并要杀他们。陈平于离开项羽投奔刘邦。
- 韩信,项籍麾下执戟郎,不被重用而投靠刘邦。
- 锺离昧,项籍麾下大将,西楚灭亡后为回家乡,后投奔故交韩信,及汉购求其首,自杀,韩信持其首献之陈下。。
- 季布,项籍麾下大将,西楚灭亡后由夏侯婴推荐仕汉。高后时期阻止朝中的主战派对匈奴用兵,被吕后采纳。汉文帝初任河东太守,河东郡时为天下第一大郡,汉长安东部屏障。
- 蒲将军
- 桓楚,故秦寿春令。秦时项梁犯法,及由他疏通关系找到司马欣释放项梁,故为项氏所亲信。
- 周殷,项籍信任的亲信,任大司马,垓下之战前倒戈于刘邦。
- 吕马童,项籍的同乡,后来投靠刘邦。
- 叔孙通,于彭城之战后投靠刘邦。
- 郑君,项羽败,高祖令故项羽臣下名籍,郑君不从,见逐,孝文时去世。子郑当时武帝时任大司农。
- 武涉,项籍麾下的论客,曾往韩信处劝降,事不成。
- 丁公,项籍麾下骑将,季布和季心的母弟,于彭城之战放走刘邦,西汉时被刘邦斩首。
- 利几,陈公,项羽败亡,降汉,封颖川侯。汉五年六月反,高祖亲征,汉将灵常击破之;
- 萧公角,彭越反梁地,受田荣将军印。项羽派其征彭越,反为彭越打败;
- 留公,姓名不详,与龙且共救齐,为韩信所败。
- 薛公,姓名不详,楚汉战争后期与项声共复定淮北,灌婴回师,战于下邳,为灌婴军所斩。
- 薛公,姓名不详。项羽败后投奔滕公夏侯婴。英布反,在刘邦亲征前为其分析形势,为刘邦所采纳。
- 周兰,亚将,从龙且救齐,为灌婴所俘。灌婴占领彭城后进攻苦、谯,再次为灌婴所俘。
历史争议
由于《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及《汉书·灌婴传》有提及项羽“身死东城”、“追杀项羽东城”等,有人认为项羽是在东城自刎而不是乌江,[11]但其观点没有被广泛接受。
文化影响
项羽的英勇及其品格为华夏民族千古流传,其宁死不愿愧对江东父老,以及他与虞姬悲壮美丽的爱情,为中国历史所追思。[12][13][14][15][16][17]
中国传统戏曲中多有与项羽有关的内容,如近代京剧中有名剧霸王别姬。
由于项羽在江边自尽,世人感念,建庙奉祀,陈朝时甚至尊封为帝。后人则尊为诸“水仙王”之一,希望项羽的英灵可以保佑渔民及水上运输、贸易的安全。
评价
《史记》作者司马迁在书中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仍然把项羽的传记列为本纪,与历代中国最高统治者平级,是唯一一个享此殊荣而无帝王(皇帝)衔头的人。少数史学家甚至有提出司马迁可能在影射秦汉之间还存在一个楚朝,可因为存在时间太短以及被汉朝文禁而被慢慢淡出历史,当然这些推测因为缺少其他佐证而无法成为主流。
项羽的主要军事对手韩信曾批评项羽为:“遇强则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则怜的妇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贤能将帅,又曾迁逐楚义帝,用兵赶尽杀绝。虽名为霸王,其实民心尽失。”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本纪》
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陈丞相世家》
“项王...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郦生陆贾列传》
韩信曰:“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淮阴侯列传》
唐代才子杜牧有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汪遵《项羽》却道: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宋代的陈洎在其《过项羽庙》中咏叹道: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帐犹闻怨楚歌。学敌万人成底事,不思一个范增多。
宋朱淑真咏: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宋苏辙《虞姬墓》的咏叹是: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北宋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题乌江亭》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宋陆游《项羽》叹曰: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有无名氏《题项羽庙》咏叹:嬴秦久矣酷斯民,羽入关中又火秦。父老莫嗟遗庙毁,咸阳三月是何人。
后世严遂成《乌江项羽庙题壁》叹: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魂。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后世王昙《西楚霸王墓》中声泪俱下的咏叹: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头颅赠马童。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早摧函谷称西帝,何必鸿门杀沛公。徒纵咸阳三月火,让他娄敬说关中。
又其一:黄土心香一掬尘,英雄儿女共沾巾。生能白版为天子,死剩乌江一美人。壁里沙虫亲子弟,烹来功狗旧君臣。戚姬脂粉虞姬血,一样君恩不庛身。
后世孙原湘《题仲瞿西楚霸王之墓诗后》的咏叹又所别开生面:一杯热血奠幽宫,空祭灵旗飒楚风。死有人争分五体,生无天命枉重瞳。范增不解留韩信,项伯徒知翼沛公。百战河山成底事,谁将成败论英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有词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当时叫彭城)。[18][19][20]
参考文献
出处
- ^ 王立群,《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四面楚歌》:“项羽从二十四岁起兵,历时八年征战,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从无敌手”。
- ^ (清)李晚芳,《读史管见》:“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暗哑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
- ^ 王建利. 红军何以绝地突围?毛泽东"死里求生"现辉煌. 人民网. 2011-10-21 [2013-3-24].
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天骄——楚霸王项羽,在推翻暴秦的农民起义风暴当中,一马当先,身经百战,勇武古今无双,屡破秦军主力,立下盖世功勋,无人可敌,而一旦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也陡然心灰意冷,斗志消沉,徒叹奈何……
- ^ 前有楚汉双雄后有学界翘楚. 《生活日报》. 2013-2-7: T27.
项籍(公元前232年),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 ^ 5.0 5.1 5.2 5.3 《史记·项羽本纪》
- ^ 据南宋《嘉泰吴兴志》卷五
- ^ 据南宋《嘉泰吴兴志》卷五
- ^ 据顾长生《三吴土地记》、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二《山川》引《名胜志》
- ^ 按《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陈胜项籍传》所记,于坑杀前双方曾发生战斗。
- ^ 后世称此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 《专家称项羽并非自刎乌江民间传说不可信(图)》
- ^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 李德裕,《项王亭赋》序:“自汤武以干戈创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作赋以吊之。”
- ^ 龚相,《项王亭赋并叙》:“想追骑云集,王以短兵接战,英勇不衰,谢亭长,顾吕马童之时,其视死生为何如?雄烈之气,凛凛而在,邑人庙祀,至于今不怠者,岂以王之亡秦兴汉之功大而得失自我,不为奸诈篡窃,真磊落大丈夫也哉?”
- ^ 西楚遗迹美人巷. 徐州史志. 2010-12-29 [2013-3-24].
徐州人为表达虞美人对项羽爱情的忠贞,为项羽西楚王朝事业献身精神的赞誉,彰显后人对虞姬的敬悼和怀念,将虞姬住过的巷子称作美人巷。
- ^ 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 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09-7-14 [2013-3-24].
由这21个地名承载的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的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在浦口地区妇孺皆知、广为流传,表达了世代浦口民众对项羽英雄人格的敬仰与推崇,以及“不以成败论英雄”宽仁的传统道德理念。
- ^ 王立群.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重庆出版社. 2008: 202. ISBN 9787536693722.
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的国度里,竟然还有一个失败的项羽受到后人如此的礼赞,反复的评述。他让人叹息,让人感慨,让人伤感,让人敬佩。他的血性,他的柔情,让人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品评着。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项羽的人格魅力。
- ^ 《毛泽东点评历代帝王纣王能文能武很有本事》. 凤凰网. [2007年11月15日] (简体中文).
- ^ 《毛泽东妙语评点历代帝王》. 中国网. [2007-08-22] (简体中文).
- ^ 《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 新华网. [2007年11月15日] (简体中文).
书目
外部链接
统治者头衔 | ||
---|---|---|
前任: 无 |
西楚霸王 前206-前202 |
继任: 无 |
前任: 秦王子婴 楚义帝 |
中国君主 前206-前202 |
继任: 汉高祖 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