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晚报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angnantsjc留言 | 贡献2013年12月25日 (三) 10:56 (新条目)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大晚报Evening News
类型商业报刊
持有者张竹平
孔祥熙
弗利特(B.H.Fleet)
出版商大晚报社
编辑汪倜然、金摩云、邵宗汉、姚志崇、崔万秋、黄震遐、张若谷
创刊日1932年2月12日
停刊日1949年5月16日
语言中文(繁体)
总部上海

大晚报》(Evening News)创刊于1932年的上海《大晚报》是中国现代民营报业著名的“四社”之一。报纸创办人张竹平,经理兼主笔曾虚白。1932年2月12口试发《国难特刊》。在曾虚白的主持卜,该报发行两个星期不到口销量己超过了5万份,而且短短几个月的工夫,口销量便一举达到8万份,超过《申报》、《新闻报》等老牌大报在上海的销量。“大晚夜报,夜饭吃饱”的童谣唱遍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大晚报》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在它出现前的上海报界,晚报只是不入流的小报,而它的迅速崛起令报界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很多同业办晚报的兴趣,数月间新发刊的晚报有四五种之多。《大晚报》的成功堪称中国现代晚报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1]


历史

背景

《大晚报》问世以前,上海还没有一份像样的晚报,问世以后,晚报风起云涌,主要有以下背景。由于“一二八”抗日风云迭起,使上海租界人口骤增了好几倍。高涨的爱国情绪使他们对新闻消息十分渴求。晚报能及时报道当天的战讯,下午一出版,很快销售一空。除此之外,当时的上海租界,不仅成为避难所,也是支援前方的最近、最强的基地。《大晚报》在创刊之始,就全力投人到“支前”的大浪潮之中。[2]

创刊

《大晚报》于民国21年(1932年)2月12日创刊,开始时为“临时版”,4开4版1张。报头横排,名《大晚报国难特刊》,同年4月15日起正式改为《大晚报》。对开一大张,旋又增至二大张。张竹平主办,总经理兼总主笔曾虚白。《大晚报》属于“四社”——《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申时电讯社——联合办事处管辖,联合办事处的总经理为张竹平。编辑有汪倜然、金摩云、邵宗汉、姚志崇、崔万秋、黄震遐、张若谷等人。

办报初期

《大晚报》创办人张竹平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既拥有经营管理才能,又有“报业托拉斯”的理想。他认为当时新闻界积习很深,要办一份新型报纸,必须找一个没有办过报纸的人来负责筹办。于是,通过董显光的推荐,他选定了著名作家曾朴的长子,年轻的曾虚白,曾是圣约翰大学毕业,只在《庸报》做过一年记者,但有志办报。 报纸从1931年秋天开始筹备,当时最困扰的一个问题,是上海各通讯社都不发午稿,要做到新闻全部自给,需要较多的外勤记者。[3]


初期编辑特色

“白话化”与“杂志文”:

当时许多报纸社论,还用浅近的文言。《大晚报》主张“白话化”,不仅新闻用白话编写,社论也用白话。《大陆报》因此称它为“白话侵入新闻纸社论的圣所而成功的《大晚报》”。另一方面,在国际新闻版中,常常译载Current History中的文章,作为解释与分析时事的辅助,颇受称许。。[4]

注重通讯、特写:

晚报要形成它的独立性,必须新闻面宽广,不与晨刊相冲突。《大晚报》一直注重地方通讯,取材着眼于社会、经济各点。它借助于《时事新报》外地的新网,稿源比较丰富,注意加强特别通讯与特写。《大晚报》之所以能在当时晚报中占权威地位,特别通讯数量之密,与通讯地点之普遍化,是一项重要因素。。[5]


改进编排设计:

编辑新闻采取混合制。重要的新闻,即使是社会性的或地方性的,也一律编在第一版上,并采用留头断尾的办法,将重要新闻的头段都排在第一版,而尽量把下文转到后面几版去。对于标题编排,则注意两项原则,一是多留空自,避免太挤;二是各号字体错综配合,形成图画感。当时各报通用字体,为五号字或新五号字,《大晚报》则与《时事新报》一样,曾用四号方头黑字或五号方头黑字印特别重要的新闻全文。这也使读者有一种新鲜感。。[6]

参加社会活:

这是《大晚报》“主动介入、参与”社会新闻的一种尝试。该报参加过社会救济活动,在副刊中特辟专栏,协助青年发表作品。尤其是该报发起过“儿童健康与教育运动”,声誉因之有所提高,曾经轰动一时。[7]


市场定位

《大晚报》诞生以前的1920年代的上海,曾因市民获取战局消息的需要而出现过《中国晚报》、《东南晚报》、《申江晚报》等晚报,但存在时间都不长,“战局一停,晚报也就滞销了。”③所谓的晚报也大都是把口报上的新闻缩编改写而己,因此被人称为小报。而《大晚报》创办人张竹平的构想是办一份具有一定规模的、能与早报相抗衡的晚报。 《大晚报》以“主流晚报”定位自身。下午上市的晚报可以把当天的新闻呈现给读者,恰好填补了早报留下的空白。晚报数量不少,但消息内容大多是缩编改写口报上的新闻,其他内容也格调不高,没有一份有影响力的晚报。《大晚报》的高起点定位其实正是抓住了上海报业格局的突破, 《大晚报》的受众定位明确。区别于《新闻报》、《申报》等主要针对埠内外工商界人士的受众定位,《大晚报》将受众定位为上海普通市民,既避免了与既有大报的直接交锋,也赢得了更为庞大的潜在受众群。[8]


历史变迁

张竹平时期

《大晚报》由张竹平经手创办,以民营的姿态,注重革新,是该报风光极盛的时期。

出售于孔祥熙

民国24年(1935年)秋,张竹平在国民党的政治压力下,将“四社”出售与孔祥熙,《大晚报》成为孔家喉舌。该报于民国24年和民国34年间两次改组。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曾虚白脱离该报,由汪倜然继任总主笔,王锦城任总经理。经过上述改组与人事变动,该报较创办初期逊色。惟八一三淞沪抗战时,该报特聘曹聚仁为战地记者、所撰军事通讯颇得读者好评

抗战时期

民国26年(1937年)11月国民党十九路军撤出上海后,该报虽继续出版,但接受日方的新闻检查,一度与汉奸报纸为伍。翌年11月,改为英商企业,由英人弗利特(B.H.Fleet)主持的独立出版公司出面发行,在香港注册,该报转变立场回到抗日报刊阵营,屡受日伪迫害。民国28年(1939年)7月,排字房被特务捣毁,汪伪政府发布对83人的“通缉令”时,名单中有《大晚报》总主笔汪倜然、总经理王锦城、编辑徐怀沙、朱曼华4人。民国30年(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为“孤岛”,《大晚报》停刊

抗战后至停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王乐三(原《大晚报》总会计)与汪倜然、王锦城共同筹备,该报于当年9月1日在沪复刊。汪倜然仍任总主笔,王乐三任总经理,朱曼华任总编辑。发行量不及抗日战争以前。1949年5月26日上海解放时停刊。

影响

《大晚报》出现前的上海报界,晚报只是不入流的小报,而它的迅速崛起令报界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很多同业办晚报的兴趣,数月间新发刊的晚报有四五种之多,兴起了晚报浪潮。大晚报不是最早的晚报,但在当时却也不得不说是一份成功的晚报。[9] 汪倜然、金摩云、邵宗汉、姚志崇、崔万秋、黄震遐、张若谷

相关条目

注释

  1. ^ 段善策. 不走寻常路:《大晚报》的成功路径. 新闻世界. 2010. 
  2. ^ 袁义勤. “晚报的成功”——《大晚报》杂谈. 新闻研究资料. 1991-03-02. 
  3. ^ 袁义勤. “晚报的成功”——《大晚报》杂谈. 新闻研究资料. 1991-03-02. 
  4. ^ 袁义勤. “晚报的成功”——《大晚报》杂谈. 新闻研究资料. 1991-03-02. 
  5. ^ 袁义勤. “晚报的成功”——《大晚报》杂谈. 新闻研究资料. 1991-03-02. 
  6. ^ 袁义勤. “晚报的成功”——《大晚报》杂谈. 新闻研究资料. 1991-03-02. 
  7. ^ 袁义勤. “晚报的成功”——《大晚报》杂谈. 新闻研究资料. 1991-03-02. 
  8. ^ 段善策. 不走寻常路:《大晚报》的成功路径. 新闻世界. 2010. 
  9. ^ 段善策. 不走寻常路:《大晚报》的成功路径. 新闻世界. 2010. 
  • 姚福申. “四社”——旧中国报业集团化经营的一次尝试. 新闻大学. 199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