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國樂
中華民國國樂,指中華民國國定傳統音樂,在臺灣通常直接稱為國樂。本條目內容實稱「臺灣國樂」為妥。中國大陸有「民樂」,香港有「中樂」,東南亞有「華樂」。當代中國大陸學院科系,已開始採用「國樂」一詞,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現改名「中國音樂系」,前身為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國樂組,後升級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也用「中國音樂系」之名。
歷史
中華民國傳統民族音樂具有悠久的歷史。1910年代,因清末洋化教育興辦,以「西樂」稱洋人傳來之音樂,而產生相對應的「國樂」一詞,用以稱呼傳統民族音樂。[1]。
民國成立初期,由於政經環境不佳,國樂的發展並未受到重視。直到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以後,國樂才開始穩定發展。 「國樂」起於一九一八年,一九四八年起,在台灣的發展「現代國樂」。中國大陸有「民樂」,香港有「中樂」,東南亞有「華樂」。當代中國大陸學院科系,已開始採用「國樂」一詞,臺灣學院、大學科系,現改名「中國音樂系」,實為前身「國樂系」、「國樂組」。「國樂」之名出現於一九一○年代,中華國樂會第一屆理事長高子銘認為興辦洋化教育是在清末,始有西樂之名。中國音樂雖經失傳,仍有少數民間愛好者,集合3、5人或7、8人一起演奏,稱為絲竹合奏,民國初年才有「國樂」之名。高子銘說:現代國樂團的組織,一般以為發韌於「五四」以後在上海、北平等大城市出現的「國樂隊」,其中最早且較具規模的首推民國九年由鄭覲文發起成立於上海的「大同樂會」。該會主張「研究中西音樂,籌備演作大同音樂促進世界文化運動」,初期以演奏雅樂為主,後來轉而演奏古典音樂、民間絲竹,可以視為民間絲竹與現代國樂的過度。 正式提出現代國樂團的觀念與編組的,應屬重慶時期的中央廣播電台音樂組國樂隊。 最早國樂發展,一九一八年鄭覲文於上海創設「琴瑟學社」。一九二○年「大同樂會」成立,至一九二九年,劉天華協助上海音專成立國樂改進社(上海分社),一九三五年中央廣播電台南京成立音樂組,下屬有國樂隊,任務為電台播音。一九四一年,中央廣播電台管弦樂對改隸屬教育部,援經費全數歸國樂對專用。一九四二年,蛻變為新式國樂團。一九四八年,中央電台國樂組參加臺灣省博覽會,假臺北中山堂演出。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臺,引進新樂種「國樂」。最初臺灣聽眾以為是正統中國音樂,深入了解後,發現它不但在臺灣,在中國大陸也是新的樂種。一九九四年,陳裕剛將臺灣現代化分為四個階段,一九九七年,陳勝田的分期也有類似分期,整合而言,國樂在臺灣的發展可分為五個時期[2]:
萌芽時期(1949-1960)
1948年11月,現代國樂隊首次在臺灣出現。1949年6月,中國廣播公司(簡稱中廣)與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一同隨國民政府遷臺[3],引進新樂種「國樂」。國樂家有:高子銘、孫培章、王沛綸、黃蘭英等,後有陳孝毅、周岐峰、劉克爾歸隊,後再加入有:楊秉忠、悉富森、史順生、曹義傑等,以上為國樂現代化運動第一代在臺灣形成。陳勝田在臺灣大百科全書之分期如下:[4]
1950年,中廣國樂團推廣國樂,六期進修班培養國樂人才有:李鎮東、楊秉忠、莊本立、汪振華、林培等。國樂風氣帶動下成立國樂社團有:中信、鐵路、晨鍾、政專等國樂社,後繼有大鵬、臺大薰風、政工幹校、幼獅國樂社、中華實驗國樂團等國樂社。1953年4月19日,「中華國樂會」成立,為臺灣最早成立之傳統民族音樂組織。
推廣時期(1961-1970)
1963年,「女王唱片」開始在市面發售國樂曲集,當時為兩岸禁止交流時期。1965年,全臺音樂比賽列入初、高中團體及成人獨奏國樂項目,1966年加入大專組,1966年師範大學國樂參加國樂團奪冠軍。
1967年,救國團合辦暑期國樂營。1969年,光仁小學音樂班國樂團參賽為當時常勝國樂團。1969年,國立藝術館成立中華國樂團。1969年,莊本立在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創設舞蹈音樂專修科國樂組,已有現代國樂合奏課程,後大學法規定,大學內不設專科,1975年停招,改由華岡藝術學校接替。
專業教育時期(1971-1978)
1971年,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簡稱藝專,今臺灣藝術大學),董榕森領導設立五年制國樂科,五年後再設夜間部三年制國樂科,日夜間部都有現代國樂合奏。1973年,第一商標樂團成立(原名正風國樂團)。
1974年,臺中市中興圖書館成立國樂團,楊秉忠擔任指揮。1975年,中國國樂團再度改組,招收年輕職業團員,保留老團員為業餘團員,人數達60人。1977年臺北市南門國中音樂班開始招收主修國樂器學生,成立現代國樂團,1978年參加音樂比賽獲得冠軍。
職業盛行時期(1979-1988)
1979年9月第一個職業國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成立。1982年臺中市立國樂團,林月里擔任指揮。同年臺中縣立文化中心成立國樂團。1984年9月教育部成立實驗國樂團。1985年中華國樂學會統計,全台灣國樂團有266個團體。
1987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1988年國樂開始與對岸接觸。1989年高雄市實驗國樂團成立,蕭清杉、賴錫中、吳宏章、林一鳳領軍。
兩國交流時期(1989-)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1月29日) |
兩岸開放,臺灣國樂生態起了重大變化,影響層面廣大而深遠,兩岸樂器比賽、樂器改良、演奏進修等,顯然大幅提昇演奏水平。
1990年,大陸笛子演奏家石家環與中廣國樂團於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社教館)演出,是大陸笛子演奏家首次於臺灣演出。
1991年,政府通過「國家統一綱領」,開放兩岸交流政策。
1991年,李登輝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改組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簡稱:文復會),任務改為政府與民間策略聯盟運作方式。
1992年,臺北市立國樂團邀請十位大陸演奏家來台演出,十三場次共有十六人次的演出。
1993年,魯日融於香港舉行「二十世紀國樂思想研討會」,發表〈國樂教育在高等音樂教育中的地位〉。
1995年,傳大藝術公司邀請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來台演出。
1996年,上海民族樂團全團來臺灣,與實驗國樂團聯合演出。
2010年,台灣劉江濱指揮帶領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的小樂手們受「打開藝術之門」之邀,於8月18日來到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為北京觀眾獻上「2010華夏樂揚兩岸情——民樂金曲音樂會」。
2012年,吳宗憲(笛子)接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任。
2012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主任林昱廷,於facebook發表貼文:「亦宣先生已於今日中午12:35左右過世,請我們一同哀悼他。」(2012年11月30日)
中央社新聞報導:「國樂家董榕森辭世 享壽80歲」。[5]。(2012年11月30日)
2013年 1月8日,瞿春泉接任臺北市立國樂團首席指揮。[6] [7]
2013年 2月21日,臺北市立國樂團前團長王正平中風病逝於臺北,享年六十五歲。[8];維基百科:「中華民國國樂」條目。[9];年譜初稿:〈嗚呼痛哉!先生仙逝兮!1970年代琵琶大師、指揮家、作曲家王正平先生年譜初稿〉-劉客養整理,來源:「劉客養戲曲研究室(戲曲與音樂)」,網址。[10]
樂團
- 臺北市立國樂團
- 臺灣國樂團
- 高雄市國樂團
- 臺南市立民族管弦樂團
- 臺中市國樂團
- 琴園國樂團
- 苗栗縣立國樂團
- 古悅室內樂團
- 采風國樂團
- 九歌民族管弦樂團
- 聯合民族管弦樂團
- 新竹青年國樂團
- 大中青國樂團
- 桃園樂友絲竹室內樂團
中國音樂系、音樂研究所
中國音樂系、民族音樂系、傳統音樂系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學士、碩士班)(全部招收主修國樂學生)
- 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學士、碩士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有招收傳統樂器組)(學士、碩士、博士班)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學士、碩士)(全部招收主修國樂學生)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學士、碩士、博士班)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學士、碩士班)(全部招收主修國樂學生,招收高中部、大學部、研究所)
-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學士、碩士班)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士、碩士班)
- 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學士、碩士班)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系(學士班)(國中、高中、大學部)
- 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學士、碩士、博士班)
- 實踐大學音樂系(學士班)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兼收主修國樂)
-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兼收主修國樂)
藝術研究所、民族音樂研究所
-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 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 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
- 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 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研究所
- 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
-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傳統音樂研究所
音樂班
高中職組
光仁高中音樂班 華岡藝校國樂科
國中組
南門國中音樂班 光仁國中音樂班 漳和國中音樂班 公館國中音樂班(苗栗中西樂混合招生)
國小組
光仁國小音樂班 秀山國小 秀朗國小 網溪國小
主要人物
前輩國樂音樂家、榮譽國樂教育家
音樂學術專家學者、研究者
作曲家與作曲工作者
- 楊秉忠(1925- )
- 周藍萍(1926-1971)
- 夏炎(1928-1988)
- 董榕森(1932-2012)
- 盧亮輝(1939- )
- 瞿春泉(1941- )
- 鄭思森(1944-1986)
- 陳裕剛(1945- )
- 王正平(1948-2013)
- 羅永暉(1949- )
- 鄭德淵(1950- )
- 林昱廷(1951- )
- 鄭榮興(1953- )
- 范光治(1953- )
- 李 英(1955- )
- 陳如祁(1955- )
- 陳中申(1956- )
- 鍾耀光(1956- )
- 蘇文慶(1958- )
- 樊慰慈(1958- )
- 黃新財(1958- )
- 王明星(1966- )
- 郭哲誠(1960- )
- 蘇正偉(1963- )
- 劉文祥(1965- )
- 黃振南(1966- )
- 翁志文(1966- )
- 劉學軒(1969- )
- 朱雲嵩(1969- )
- 張永欽(1969- )
- 李志純(1970- )
- 李哲藝(1970- )
- 黎俊平(1971- )
兩岸作曲家
指揮家與青年指揮工作者
參考文獻
- ^ 台灣大百科全書
- ^ 陳裕剛(1994)。 〈影響台灣地區四十年來國樂器樂發展之因素〉,《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地方文化館-台中放送局〉
- ^ 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970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535138.shtml
-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69749626394175&set=a.126615927374215.9632.100000774250236&type=1&theater
-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69739163061888&set=a.126615927374215.9632.100000774250236&type=1&theater
- ^ http://blog.sina.com.tw/liukeyangdrama/article.php?pbgid=92271&entryid=630639
- ^ 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中華民國國樂
- ^ http://blog.sina.com.tw/liukeyangdrama/article.php?pbgid=92271&entryid=630639
- 高子銘著(1954)。現代國樂。臺北:正中書局。
- 梁在平、莊本立著(1959)。《談國樂》。臺北:未詳。
- 董榕森(1980)。〈國樂發展與文化建設〉,《中華樂訊》12 月號,臺北:中華樂訊雜誌社。
- 董榕森(1987)。〈近四十年來我國之傳統音樂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12 期,頁599~634。
- 林昱廷(1985)。 〈三十年來的國樂教育〉,《藝術學報》,38:P173~191。
- 王正平(1994)。〈台灣國樂發展之回顧與展望〉,《教師天地》,71:P30~33。
- 劉客養(2012) 。《臺灣當代國樂作曲家訪談錄(1970-2011)》,臺灣新北市:百川書屋。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usiccomposer
- 劉客養(2010年起~) 。「劉客養戲曲研究室(戲曲與音樂)」,網址:http://blog.sina.com.tw/liukeyangdrama/
外部連結
公立國樂團網站:
- 台北市立國樂團
- 國家國樂團
- 吹鼓吹
- 心裁國樂譜交流網站
- 劉客養戲曲研究室(戲曲與音樂)
- facebook臉書網址:劉客養(2012) 。《臺灣當代國樂作曲家訪談錄(1970-2011)》,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