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公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Hilsonbergman對話 | 貢獻2014年2月19日 (三) 03:00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Who's Who in China 3rd ed., 1925

張嘉璈(1889年11月13日—1979年10月15日),字公權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嘉定區),中國近代政治人物、學者。浙江財閥巨頭。

生平

他生於上海近郊的江蘇省嘉定縣,幼時隨父母遷往寶山縣。早年他從上海廣方言館(上海言文館)畢業後,入慶應義塾大學專攻經濟學,師從堀江歸一福田德三,最後由理財科畢業。當初他對造船學很有興趣。

歸國後,他入清政府郵傳部辛亥革命爆發後,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他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參議院秘書長。1913年12月,經中國銀行總裁湯覺頓舉薦,他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此後他從事銀行業22年,歷任中國銀行總經理中央銀行副總裁、中央信託局長。1916年,財政上法定貨幣増發引發提存擠兌的風潮,北洋政府於1916年5月12日下令全國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暫停兌現付現,引發京鈔風潮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總經理宋漢章、副經理張嘉璈拒絕執行北洋政府的命令,使中國銀行的信用顯著提高,中國銀行被譽為「浙江財閥的核心」「民族資本的守護者」。他還創刊《銀行週報》,積極展開鐵道業投資。

1935年12月,他任國民政府鐵道部長。此後他又任交通部長。抗日戰爭開始前,他曾和三井池田成彬宮內省、相關大臣、軍隊將官熱心對話,為防止戰爭爆發進行了努力。1943年9月他作為中國代表,到美國參加了國際航空會議國際貨幣會議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他在美國從事考査活動。

1945年9月他任國民政府東北行營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中國長春鐵路行司理事長。任內他負責全盤接收滿洲國的經濟,在蘇聯軍事佔領下使滿洲為國民政府逐漸控制,並為滿洲重工業開發南滿鐵路等的接收權同蘇聯中國共產黨進行鬥爭。1947年2月12日,蔣介石托從南京瀋陽熊式輝帶口信,要張準備返回南京出任中央銀行總裁。3月1日他任中央銀行總裁,兼任中央信託局理事長。此後他對國民黨統治下的嚴重通貨膨脹無可奈何。

1948年他辭去中央銀行總裁職務,後來受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校長道格拉斯·科普蘭Douglas Copland)邀請到該校任教。1953年他到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其間,他還曾任新加坡南洋大學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1972年(昭和47年)9月30日,他被慶應義塾大學授與名譽博士稱號。[1]

家庭

著作

亞洲經濟研究所所蔵『張公權文書』記載了國民政府的東北經營和復興計劃。

註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