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汤恩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7.57.169.211留言2014年4月19日 (六) 11:43 對日抗戰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汤恩伯
中华民国将军
任期
1926-1954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8年9月20日
光绪25年8月16日 [1]
浙江金华武义
逝世1954年6月29日
 日本东京都
籍贯浙江金华武义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学历

汤恩伯(1898年9月20日—1954年6月29日),原名汤克勤浙江金华武义人。汤恩伯为职业军人;曾担任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经历

初年

汤恩伯曾就读杭州体育专校,之后由陈仪出资保送留学日本,进入明治大学政经系。1926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八期。

中国后曾短暂于孙传芳部队中任职,官至上校

后由陈仪推荐,加入国民革命军,任司令部参谋,后调任中央军校,任学兵连连长、军校总队队长、军校教育处副处长。

1930年任军校教导师旅长、副师长。

1932年调任国军中的嫡系,中央军第八十九师长,多次参予围攻红军,取得击溃萧克部及红16师的战果,亦参加了平定闽变

1935年升至中将,任第十三军军长。第十三军为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之一。中央军当时有“陈、胡、汤”之称,汤即汤恩伯,陈、胡分别为陈诚胡宗南

抗战初期,汤为第二十军团军团长,参加战役包括南口战役鲁南会战,与及台儿庄会战。1937年汤恩伯率第13军在地区的怀来、南口、居庸关一线与日军血战10日,直到张垣失陷;台儿庄会战中汤恩伯所属第85军(王仲廉)第89师267旅、第四师(陈大庆)原本计划支援守城部队(王铭章部),但遭到日军截击于滕县、临城、官桥、虎山、三山一带,未能及时支援王铭章师长作战[2]。之后汤兼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指挥,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至1940年之间初转战华北,第三十一集团军亦被日军称为“汤恩伯部”。1940年后汤恩伯兼任豫皖苏鲁四省战区(应为鲁苏豫皖边区司令部)的行政长官。

台儿庄战斗

1942年汤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曾以40万军队驻河南等地。中国共产党与左派人士在历史文宣便出现“水、旱、蝗、汤,河南四荒”等辱蔑之词。[3][4] 河南方言原本为“河南四殃,水旱蝗蹚”[5]。 1944年日军全面进攻河南第一战区全面崩溃,汤部主力撤出华中,汤本人调任黔湘桂边区总司令。12月独山陷落,陪都震动,蒋介石急调汤部孙元良29军由四川贵州解围。至1945年7月汤恩伯在广西发动华南大反攻。1945年日本投降后,汤奉命抢占沪宁地区,任首都(南京市)卫戍司令。徐州绥靖公署第一兵团司令等职。

《陈诚回忆录》里提到:

蒋中正来电: 西安第一战区陈司令官:据豫省临时参议会等报告,并准监察院弹劾蒋鼎文、汤恩伯等作战不力,及贪污扰民一案,除将蒋鼎文撤职,汤恩伯撤职留任,并分别电复外,合行抄发第一战区此次作战有关军风纪文电摘要一件……

陈诚电呈:第一战区此次作战有关军风纪文电摘要: 河南省临时参议会感电大意:豫省作战,时未阅月,失县三十馀,蒋长官汤副长官难辞其责,豫中各军多汤直辖,似更为甚。汤逃避战场,致军失主将,闻风溃抢,鲁山李青店间最惨,汤犹毫无觉悟,诿过民众,以为屠杀豫民之张本。汤平时霸占许昌之卷烟厂、宝丰之庙村煤矿、南召之沙坪造纸厂,以及其他之酒精厂、制革厂、制铁厂等。汤令河防部队,勒收渡河费,包运违禁品出口。汤好贪而不练兵,干政而不爱民,民不堪扰,有'宁受敌寇烧杀,而不愿汤军驻扎'之谚。中国大陆长年有说法说44年战事中汤部溃败时被农民趁机缴械之事。[6],有文章指出这些“农民”全就是地方武装或近于土匪,如红枪会。最受损失的是蒋鼎文部,该部在豫西,那里正是河南土匪的大本营。“杨虎城部也被土匪攻击”,最大一股上官子平后来投共又反水时也攻击八路军。汤本人的卫队被攻击也是捕风捉影。[7]

国共内战

1947年国共内战爆发,汤指挥进攻山东解放军控制区未能克敌,手下之国军主力,张灵甫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解放军歼灭,汤因而被撤职,后转任首都(南京市)卫戍司令。不过随后因黄泛区大会战,有其战功,因而又于1947年兼任陆军副司令,并曾代理总司令,此为汤恩伯军旅生涯最高职位。

1949年蒋中正下野后,力荐汤出任京沪杭警备司令,负责隔江保护南京上海。但是代总统李宗仁对汤能否胜任表示质疑,在李宗仁回忆录中曾说:“汤恩伯当一师长已嫌过份,你(蒋介石)竟还把这种人引为心腹。”3月19日赴“溪口[8]。不久,解放军于渡江战役中得胜,随即占南京和上海,汤将所部撤往福建台湾

国共内战

期间与汤恩伯亦师亦友的陈仪试图向汤策反,劝汤投奔中共,为汤恩伯所拒,并密报蒋介石,陈仪被捕,后并在台北遭到处决。同年8月,汤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厦门警备司令。10月7日,蒋介石抵厦门,“在汤恩伯寓所召集团长以上人员加以慰勉”[9]。10月16日,解放军占领厦门后,汤恩伯将总部移到金门。10月22日午间,蒋介石急电驻守金门阵地之汤恩伯,告以:

“金门不能再失,必须就地督战,负责尽职,不能请辞易将。”[10]

汤恩伯遂督导李良荣二十二兵团,在胡琏十二兵团部分抵金门后,渡海进攻金门的解放军全数阵亡、被俘,是为古宁头战役金门战役)。之后前往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

1953年汤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后经友人协助,迁居东京。1954年于日本庆应大学病院治疗胃疾时并发症逝世。

评价

汤恩伯以南口战役被称为“抗日铁汉”,在抗战初期多次战役中予以日军重大杀伤,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不可磨灭。汤在因功晋升、统御大规模部队后,数十万份子复杂的军队单靠对河南省征收粮饷,其恶政使得河南平民倒戈日本

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正是汤恩伯为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辩护,认为其无罪,为“中国好友”。1949年1月29日,汤恩伯用军车将冈村宁次等259名日本战犯,送上返回日本的美国轮船。

汤恩伯在国共内战后期受限于大环境,屡战屡败、或不战而败。长期副手陈大庆在台湾当到陆军总司令、台湾省政府主席国防部部长,亦可见汤恩伯的资历。

汤效忠蒋介石、蒋亦重用汤,汤推荐其恩师陈仪任浙江省主席,蒋照准。但陈仪见大局不利,屡次鼓吹汤投共,动辄骂汤不识时务。汤原不回应,但终将陈投共心态告知蒋,原条件是保陈一命,但事情发展牵涉陈以往恩怨,且蒋欲杀鸡儆猴,陈仪又拒绝向蒋认错,汤虽全力营救,但遭到蒋拒见,无法挽回,致陈仪被蒋枪毙,汤仕途亦告终。现代史界对于汤恩伯的不评,很多源于《李宗仁回忆录》,该书由唐德刚所编,李氏口述内容只占15%,有学者认为它是“历史制造者和历史学家合作的产物”。[11]

参见

注释

  1. ^ 民国百人传,第二册.吴相湘.传记文学出版社
  2. ^ 尘兵台儿庄,韩信夫,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81-87页
  3. ^ 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特刊:抗战期间灾难深重的河南人民
  4. ^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纪录的一段中国历史]
  5. ^ 民国匪祸录,民国春秋丛书,苏辽,江苏古籍出版社,“土匪自称“蹚将”,当土匪称为“蹚””
  6. ^ 42年饥荒奇景:5万国军被百姓缴械
  7. ^ 河南会战国军被农民缴械只是以讹传讹_网易新闻中心
  8. ^ 蒋经国〈危急存亡之秋〉,载《风雨中的宁静》,台北,正中书局,1988年,第169页。
  9. ^ 蒋经国〈危急存亡之秋〉,载《风雨中的宁静》,台北,正中书局,1988年,第253页。
  10. ^ 蒋经国〈危急存亡之秋〉,载《风雨中的宁静》,台北,正中书局,1988年,第258-259页。
  11. ^ http://news.fudan.edu.cn/2010/0119/2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