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东亚)
外观
最早的“钟”原本是指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形状扁圆而中空,起源于商朝,多为青铜制,又叫“编钟”,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一种宗教法器的代称,又叫“梵钟”或“半钟”原本叫“犍稚”又叫“信鼓”是寺院为报时、集众而敲击之用。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整套“编钟”为叶家山墓地发现的编钟,比曾侯乙墓的编钟要早500多年,不仅是古代的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最古老的“梵钟”为明朝永乐年间铸制的永乐大钟,有超过500年历史,钟面上、下、内、外合共刻有近23万字,是中国现时已发现最大型的青铜梵钟,有“钟王”之美誉,亦为世界最大的佛钟以及世界上铸有最多文字的大钟,现时存放在北京市西北郊北三环路的大钟寺。
-
重9万公斤的明宫钟
-
永乐大钟
先秦青铜钟
青铜钟是周代的主要打击乐器,古籍中又常作“锺”。常以编钟的形式组合成套,少则三枚,多则十数枚,如著名的曾侯乙编钟。
《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对钟的形制有详细的描述[1]:钟身象两爿瓦片对合的形状,两侧形成的锐角名为“栾”,亦名“铣”;两铣之间,下缘名为“于”;于上名为“鼓”,鼓的中部用来打击之处名为“隧”;鼓上名“钲”,钲由钟带纵三横四分为十二格,每格有三个钟乳突起,名为“枚”或“景”,钟带名为“篆”;钲上是椭圆的钟顶,名叫“舞”;舞上是悬挂钟的柄,名“甬”;甬端平正,谓之“衡”。甬近下部有半环固定件,称为“斡”,或铸成兽状,称为“旋虫”。半环中贯一正环,用来悬在钟架(“虡”)上,称为“旋"。
钟有两类:有柄者称为甬钟,悬挂时钟体倾斜;无柄,舞上有钮者称钮钟,悬挂时钟体正。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锺六十四件,其中甬钟四十五件,钮钟十九件。
参见
注释
- ^ 原文:两栾谓之铣,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舞上谓之甬,甬上谓之衡。钟县谓之旋,旋虫谓之斡。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于上之攠之遂。
参考
- 钱玄. 《三礼通论》.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ISBN 7-81047-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