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夏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Veritas-iustitia-libertas留言 | 貢獻2014年7月21日 (一) 02:37編輯。這可能和當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大夏大學
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
校訓自強不息
創辦時間1924年
停辦時間1951年
學校類型私立大學
校址中國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3663號

大夏大學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是民國時代上海的一所私立大學,1951年併入華東師範大學。其舊址在今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北路校區

大夏大學校友會於1985年1月20日在華東師範大學成立。

歷史沿革

創校

1924年,廈門大學三百餘位教師和學生由於學潮離校奔赴上海,當時剛卸任的原國民政府交通部長王伯群與前廈門大學教授歐元懷王毓祥傅式說等人的共同成立了「大廈大學籌備處」。「大廈」即「廈大」之顛倒,後來取「光大華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學,聘馬君武為校長,王伯群任董事長,成為當時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

建校初期,學校倡導苦教、苦學、苦幹的「三苦精神」以及「師生合作」、「讀書救國」,並制定了「自強不息」的校訓,以此作為砥礪全體師生的座右銘。學校設五個學院以及三個專修科,包括文學院:國文系、英文系、歷史社會系;理學院:數理系、化學系、土木工程系;教育學院:教育系、教育心理系、社會教育系;商學院:銀行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法學院:政治系、經濟系、法律系;師範專修科:國學組、英文組、史地組、數理組;體育專修科;鹽務專修科。

大夏大學當時的校董有:吳稚暉汪精衛葉楚傖邵力子張嘉森馬君武傅式說等。教授更是囊括:馬君武、何昌壽、邵力子郭沫若田漢何炳松、李石岑、朱經農、程湘帆等。甚至當時炙手可熱的杜月笙也曾屢次資助大夏,可見大夏當時的盛況。良好的辦學實力,使得大夏大學獲享「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之美譽。

西南三遷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上海「八一三」事變後,大夏大學被迫內遷,與同為私立大學的復旦大學合併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聯合大學,聯大一設廬山,稱復旦大夏第一聯合大學,一設貴陽,稱第二聯合大學。廬山聯大以原復旦師生為主,貴陽聯大則以原大夏師生為主。[1]

不久,日軍進犯江西,復旦再遷重慶北碚,兩校之間的聯合解體。在貴陽的大夏大學,最初假當地講武堂上課,嗣後打算興建校舍,1939年貴州省政府曾撥貴陽花溪公地,加上當地人士的捐贈,共有一千畝左右。1940年8月,新校舍開工建築,但因經費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棟。1942年2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擬將大夏大學與貴州農工學院合併,改名為國立貴州大學,引起大夏師生強烈抗議,遂奔走各方與各校董商議,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終得維持大夏大學仍得保存原名與維持其私立性質。

1944年冬,日軍進犯黔南,大夏三遷赤水。王伯群校長因遷校勞累成疾,於同年12月逝世於重慶。孫科在重慶召開校董會,推選貴州省教育廳長歐元懷為校長,王毓祥為副校長。1945年3月,大夏師生和公物到達赤水,赤水地方人士與教育界同仁熱情贊助,立即讓出文昌宮大廟給大夏作校本部,還有貴州省立赤水中學、私立博文中學、縣立女子中學都分別借給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圖書館、職工宿舍、辦公室和廚房、飯廳、學生宿舍,在短短一個月內便正式上課。

重返上海

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上海,保持私立大學性質並保留校名至1951年。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創建新的高等教育體制的背景下,華東教育部於1951年決定將大夏大學與光華大學合併,定名「華東師範大學」。時任大夏大學校長歐元懷首先表示擁護,並在宣布改制的大會上,代表校董事會和學生發言,擁護政府決定,一切遵照辦理。同年10月16日,以私立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文、理科為基礎,加上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滬江大學東亞體專等學校的相關科系合併成立的華東師範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正式宣布華東師範大學成立。

香港血脈

20世紀40年代末,江山易幟,大夏大學部分教員及學生南下香港,在香港復校,定名光夏書院。1956年6月,光夏、平正、華僑、廣僑及文化五所書院合併成立「聯合書院」,定址香港堅道147號。1963年,聯合書院加盟香港中文大學

歷任校長

參考文獻

  1. ^ 復旦新聞文化網 復旦大夏是全國最早的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