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灵粮堂
基督教 系列条目 |
---|
Portal:基督教 |
灵粮堂(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LLC)为1943年由赵世光牧师于中华民国上海直辖市创办的基督教独立教会。灵粮堂的真正发展当于1954年在台北市成立灵粮堂之后。是故,现今在很多资料上,灵粮堂亦称为台北灵粮堂。时至今日,台北灵粮堂在全世界设立分堂共355处[1]。
惟1990年后,有不少灵粮堂分堂与台北灵粮体系无母堂与分堂的关系,例如香港灵粮堂。
宗旨
信仰立场
- 我们相信整本圣经是神默示的,完全无误,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最高权威和准则,(提后三16;林前二13)。
- 我们相信自有永有独一的真神启示自己为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的神,是创造万有,救赎万民的主(太廿八19;林后十三14)。
- 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由圣灵感孕,藉童贞女马利亚所生: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 我们相信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受死,埋葬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并照祂所应许的还要再来。
- 我们相信圣灵是与圣父圣子同质、同权、同尊、同荣:祂使信徒重生成圣,又赐下各样属灵恩赐,这些恩赐今日仍然存在。
- 我们相信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因不顺服神而堕落成罪人,是完全败坏,无力自救,需神的救赎。
- 我们相信人的得救是本乎神的恩典,也因着人的悔改并相信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赎大工。
- 我们相信信徒应不断地被圣灵充满,过一个与世界有别的圣洁生活,结出圣灵的果子,并得着能力,有效的事奉主。
- 我们相信教会存在的目的是装备众圣徒,活出基督的见证,传扬天国的福音,完成主的大使命。
- 我们相信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一个真实的普世教会是由重生的信徒所组成,而这个普世教会是由在不同地区的地方教会所组成。
- 我们相信借由完全浸入水中的洗礼,是教会为重生得救之人施洗的主要方式,但也尊重接纳其他方式的洗礼。
- 我们相信儿女是神所赐的产业,奉献孩童是神所喜悦的,父母当尽属灵教育的责任,培养出敬虔的后代。
- 我们相信所有重生且受过洗礼的人得领圣餐,领圣餐时当省察自己的行为,免得吃喝自己的罪。
- 我们相信魔鬼是一真实的属灵位格:牠与牠的使者已被审判,在末日将被扔进火湖里。
- 我们相信在末日,基督将再来,审判活人死人,不信的人复活受永刑,信的人复活得永生,并与基督同作主,直到永永远远。
- 支援灵粮堂分堂建立充满活力、不断增长的小组化教会。
- 协助海内外部分华人教会更新、转型与增长。
- 差派福音队,向未得之地(国内外),传福音,建立小组化教会。 教会的策略
- 藉主日之敬拜与讲台,建立活泼有力之庆典聚会。
- 藉全职同工团队的组织分工和恩赐配搭,并善用现代资讯确保事工发挥最大果效。
- 藉建立一对一的小组门徒训练造就管道,成全信徒全方位的生命成长。
- 藉阶段性之领袖训练系统,装备教会信徒领袖有果效的服事。
- 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中心及相关设施,发展专业化社会服务事工、以达成教会外展。
- 藉建立基督化家庭作为教会稳固基础,流露基督爱心,向社区作见证、传福音。
- 藉植堂处及本堂各区人力、物力资源协助全省、国外植堂并建立荣耀的小组化教会。
- 藉国度事奉中心服事支援有需要的教会。
- 藉训练、装备、差派,全力支持教会宣教士实践主的大使命。
- 藉传播媒体接触并向未得之民传福。[3]
沿革
草创期
1943年,资深牧师赵世光于中华民国上海直辖市设立上海灵粮堂与中国灵粮世界布道会。开始在中国华东一带以设立分会与出版刊物方式传讲基督福音。同时间,灵粮堂亦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战时的社会慈善事业。
据赵牧师解释,该灵粮堂名称均来自《圣经》。其中,“灵”字来自耶稣于约翰福音6章63节所讲:“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另外“粮”字,则来自约翰福音6章第35节所记载:“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1949年,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三年余,然而中国大陆仍是烽火漫天,且面对着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接受党政管理宗教的实情,赵牧师放弃上海及华东等各地教堂组织,前往香港,并且于1949年于香港九龙成立九龙灵粮堂,并继续布道与慈善事业。[4][5]
发展期
灵粮堂的发展肇始应该自该教会人员前往台北市建堂后。1954年9月,赵世光牧师赴台布道,于今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举办布道会后,正式成立台北灵粮堂。成立初期,赵世光牧师仍于九龙布道,该教会尚无固定集会场所;除了暂时借用女师附小幼稚园及台银幼稚园的场地聚会,由于尚无全职传道人担任牧养工作,会友们多半倚靠个人灵修、团契、外请讲员以认识神,而赵牧师亦不定期于台湾举办布道、培灵会。
1957年8月起,灵粮堂始有第一任的全职事奉传道人寇世远,他同时就任主任牧师,负责牧养信徒将近十二年[6];该时期不但教会人数增长快速,并在寇世远牧师就职后三个月,教会以新台币八万元购得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土地,完成首次建堂事工。1957年11月,灵粮堂于和平东路建立首座灵粮堂集会场所“灵粮宣教大楼”。1969年寇世远辞灵粮堂、另立基督之家,改由郑昌国牧师接任,并持续以设立主日学与团契等方式召募教徒。此外,亦创设成人主日学、推动差派传福音事工,并积极鼓励栽培同工,因此,郑牧师在任七年中的最后几年,已培育出全职同工团队的雏型。[7]
蓬勃期
1977年,现任灵粮全球使徒性网络主席-周神助接任主任牧师,逐渐展开了一连串的更新、建堂、海内外植堂运动。于廿年之中,教会历经了增长和更新等重要里程。周神助亦改良韩国基督教派的灵修方式,以创新的晨祷方式吸引台北市民。台北灵粮堂并增建楼面面积以容纳更多教友。至1990年,仅是台北灵粮堂每主日即有两千余教徒固定前往。同时,教会也成立灵粮教牧宣教神学院,派出资深牧师前往高雄、台中、新北市、花莲、台东设立分堂。1995年,创立了佳音广播电台;1996年,因应会友数快速增长,而和平宣教大楼已无法容纳更多会友,便于今台北市文山区建立灵粮山庄新堂,于1999年顺利落成启用。[8]
现况
灵粮堂于敬拜、赞美、祷告、神迹医病等布道方式有别于传统福音派的布道方式,因此参考宗教学者史答克的区分法,将灵粮堂定位为圣灵灵恩派。这段时间,灵粮堂在台湾持续传讲福音,也在国外设立多处分堂。
据台湾基督教资料中心调查的“2011台湾基督教会教势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仅在台北和平东路的母堂与规模最大的木栅灵粮山庄,主日礼拜就有24堂聚会。该两处聚会出席人数,将近每周8000人。另外,灵粮堂于全台已设立分堂共119座,会友人数约60034人,敬拜人数约30017人。其中有些许的特会,为特别着名的,如不定期举办之布道会、青年牧区举办之敬拜特会及儿少牧区举办之亚太特会均在台湾教会中颇具知名度。[9]
2012年,台北灵粮堂已经是全台人数最多的单一会堂[10],其他分堂人数亦快速成长,俨然成为全台湾聚会人数第二大的基督教宗派。此外,灵粮堂亦在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非洲肯亚等地设立。灵粮堂亦设立年度目标至2015年,如下表:
- 2012年 能力年 Strength
- 2013年 尊贵年 Honor
- 2014年 荣耀年 Glory
- 2015年 颂赞年 Blessing[11]
灵粮堂在全球设立分堂共 373 处,其中包括台湾147处、亚洲(不含台湾)70处、美洲58处、非洲70处、大洋洲17处、欧洲地区11处[1]。
执事会于2011年4月3日主日,宣布周神助牧师于7月24日届满70岁后,于国立台湾大学综合体育体育馆举行联合聚会,卸下主任牧师的职位,由该堂资深牧师-区永亮牧师接任主任牧师。周神助牧师目前担任全球使徒性灵粮网络主席,周庄碧明牧师则担任全球使徒性灵粮网络首席执行官。
香港地区
香港灵粮堂与九龙灵粮堂并不从属台北灵粮堂,信仰立场也有差异,而611灵粮堂及大埔611灵粮堂则属台北灵粮堂分堂。
敬拜
台北灵粮堂一贯的传统是讲台供应相当丰富。教会认为,当丰富有力的讲台伴随敬拜、节庆的更新,影响力就大增。无论在领会、诗歌、多元敬拜、支持团队、会众均有更新。除了从灵粮诗歌到《灵粮诗选》、《灵粮新韵》、《灵粮短歌集》,到现在的《新灵粮诗选》,并有同工、弟兄姊妹的新诗创作;敬拜也不断更新与提升,并由一堂到五堂,由周日到周六、周五的崇拜,开始发展出多语化的崇拜,由国语、台语、英语、印尼语至菲语的崇拜,再加上儿少崇拜及假日生活讲座,整体敬拜可说是十分多元。而会众在这廿多年间,灵里、肢体语言的参与和更新,是整体敬拜更新中极关键的因素。[12]
未来展望
落实核心价值
周神助牧师指出:教会的七个核心价值要能够更落实。七个核心价值对灵粮堂来说,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神在过去的年日已经有不少的带领。但是灵粮堂在这些核心价值的落实,无论是深度、广度、纯度及强度上,尚须努力。相信灵粮堂在五重职事事奉上,还要更成熟。不只是教会的领袖层有所谓的五重职事,更企盼五重职事的事奉理念与实际运作,能落实在教会各牧区、各部门与各小组中。甚或较成熟的弟兄姊妹,能将五重职事的事奉带出台北灵粮堂之外,不但进入整个灵粮体系,甚至能够去服事众教会,成为其他教会的帮助。[13]
祷告与领袖培训
教会方面认为祷告的动力,包括教会性的祷告会和24小时祷告中心,需要有更大的突破和拓展。对于城市的转化和国家的转化,将与各城市的众教会一起努力,并认为对于领袖的训练也刻不容缓,期待能够尽快在教会领导上有美好的传承。[14]
硬件的建造
关于硬件方面的建造,对于灵粮宣教大楼,灵粮堂期待都市更新与重建的方向能尽快明确。另外,在木栅灵粮山庄亦期望持续购地,期待一个基督国度的园区,藉以训练更多教会领袖及国度领袖。相信未来七年、十年,台湾教会将有非常不一样的面貌。为此,教会要预备好,以承接这样的挑战。[15]
争议事件
大安森林公园观音像
台北市政府开始兴建大安公园,故拆迁公园内之各建筑物,而于1985年即由大雄精舍所塑建之观音立像(杨英风塑造)则独获存留。此举引起附近之基督教灵粮堂的不满,发起强烈抗议,要求拆除。
1993年6月3日凌晨,有反对人士前往观音像泼洒粪便及硫酸,此一现象引起佛教徒与基督教灵粮堂的对立情势。佛教释昭慧法师率领佛教信徒至观音像前举办法会,并绝食静坐抗议,最终使观音像得以保存[16]。
祷告手册事件
台北灵粮堂代表编印的一本祷告手册,原本希望教徒为台湾的重大历史伤痛祷告,但由于手册中对台湾历史文化作了过当的申论和解读,竟然将原住民的祖灵信仰、汉民的妈祖信仰等贬为“邪灵”,在教徒间引起争议,也引起天主教会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信徒的不满。[17]
参考文献
- ^ 1.0 1.1 台北靈糧堂-全部分堂. [2010-11-09] (中文(台湾)).
- ^ 台北灵粮堂异象、使命
- ^ 台北灵粮堂立场
- ^ 台北灵粮堂简史
- ^ 灵粮堂历史回顾
- ^ 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 寇世远
- ^ 灵粮堂历史回顾
- ^ 灵粮堂历史回顾
- ^ 2011台湾基督教会教势报告
- ^ 基督徒5.44% 宣教回应神恩 国度复兴报 2012/9/11
- ^ 2003台湾基督教会教势报告
- ^ 灵粮堂历史回顾
- ^ 灵粮堂历史回顾
- ^ 灵粮堂历史回顾
- ^ 灵粮堂历史回顾
- ^ 《台湾佛教辞典》选刊——观音像事件
- ^ 禱告手冊言論失當靈糧堂道歉. 基督教智库. 2003-01-24 [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