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鐘 (東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Berthe留言 | 貢獻2014年8月31日 (日) 15:50編輯。這可能和當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波蘭教堂的鐘

最早的「鍾」原本是指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形狀扁圓而中空,起源於商朝,多為青銅製,又叫「編鐘」,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歷史。自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成為一種宗教法器的代稱,又叫「梵鍾」或「半鍾」原本叫「犍稚」又叫「信鼓」是寺院為報時、集眾而敲擊之用。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整套「編鐘」為葉家山墓地發現的編鐘,比曾侯乙墓的編鐘要早500多年,不僅是古代的打擊樂器,也是象徵擁有者權位的禮器。主要流行於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最古老的「梵鍾」為明朝永樂年間鑄製的永樂大鐘,有超過500年歷史,鐘面上、下、內、外合共刻有近23萬字,是中國現時已發現最大型的青銅梵鐘,有「鐘王」之美譽,亦為世界最大的佛鐘以及世界上鑄有最多文字的大鐘,現時存放在北京市西北郊北三環路的大鐘寺

先秦青銅鐘

曾侯乙編鐘

青銅鐘是周代的主要打擊樂器,古籍中又常作「鍾」。常以編鐘的形式組合成套,少則三枚,多則十數枚,如著名的曾侯乙編鐘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對鐘的形制有詳細的描述[1]:鐘身象兩爿瓦片對合的形狀,兩側形成的銳角名為「欒」,亦名「銑」;兩銑之間,下緣名為「於」;於上名為「鼓」,鼓的中部用來打擊之處名為「隧」;鼓上名「鉦」,鉦由鐘帶縱三橫四分為十二格,每格有三個鐘乳突起,名為「枚」或「景」,鐘帶名為「篆」;鉦上是橢圓的鐘頂,名叫「舞」;舞上是懸掛鐘的柄,名「甬」;甬端平正,謂之「衡」。甬近下部有半環固定件,稱為「斡」,或鑄成獸狀,稱為「旋蟲」。半環中貫一正環,用來懸在鐘架(「虡」)上,稱為「旋"。

鐘有兩類:有柄者稱為甬鐘,懸掛時鐘體傾斜;無柄,舞上有鈕者稱鈕鐘,懸掛時鐘體正。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編鍾六十四件,其中甬鐘四十五件,鈕鐘十九件。

圖片

參見

注釋

  1. ^ 原文:兩欒謂之銑,銑間謂之於,於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鐘縣謂之旋,旋蟲謂之斡。鐘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枚謂之景。於上之攠之遂。

參考

  1. 錢玄. 《三礼通论》. 南京: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 ISBN 7-81047-065-5. 

Template:Link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