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十一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64.141.18留言2014年12月3日 (三) 21:3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十三寇事件
日期2006年12月 (2006-12) - 2007年1月 (2007-01)
地点 臺灣
参与者李文忠林濁水洪奇昌段宜康沈發惠蔡其昌林樹山郭正亮鄭運鵬羅文嘉沈富雄范巽綠蕭美琴(以上無排序關係)

十一寇2006年年底至2007年年初時,在台灣出現的政治鬥爭名詞,為深綠支持者用以指稱民進黨中的11名立法委員(時任或曾任)。主要發起者為2006年12月中旬,全國聯播廣播電台政論節目《台灣人俱樂部》主持人章松根(以化名「章天軍」主持)、鄭愉生(以化名「阿生」主持)發起的「手術刀行動」[1][2]。章天軍與阿生呼籲民進黨基層黨員聽眾,簽名支持手術刀行動;最後獲得數萬黨員簽名,並將此簽名及聲明送交民進黨主席游錫堃,並希望民進黨勿提名此11人參加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

十一寇分別為李文忠林濁水洪奇昌段宜康沈發惠蔡其昌林樹山郭正亮鄭運鵬羅文嘉沈富雄(以上無排序關係)。由於深綠支持者認為這11名委員「對內批判是為了爭取名聲,在黨內初選電話民調時取得不會投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選民的支持,拿下高民調數字而獲得初選提名」,因此將其一一點名出來,目的是希望泛綠選民能用選票予以制裁。

原因

深綠支持者指控,前述11名委員在「泛藍掌控的媒體」中為了要爭取曝光度贏得黨內立委初選民調,故常對外發表符合「泛藍媒體」需要的言調供其炒作,有些委員對於當時民進黨的一些醜聞(特別是台開內線交易案國務機要費案)及黨內當權派逐漸明顯傾向深綠的路線和政策屢有嚴厲的批判,有些則對於喧騰一時的百萬人民倒扁運動表現寬容,因而被一些深綠的廣播電台點名歸類為「十一寇」,指責他們「砲口向內,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是破壞泛綠團結的賊寇;有些則是親中偏統媒體的常客,愛接受訪問或上節目,發表讓深綠難以接受的言論。在這11名委員中,多半為一向以勇於對內批判著稱的新潮流系出身者,其中也有民進黨的創黨元老、資深思想領袖及中央執行委員(中執委)等核心幹部。

內部意見

  • 「十一寇」用詞並非這群深綠支持者及民進黨員所提出,而是沈富雄在一次被媒體問及被列名此十一人時,自己為自己命名「十一寇」。發起者在之後多次否認以「寇」字定名,頂多以「十一僕」稱之;這群發起者平日以台語為主語言,而台語常用字並無「寇」字。此行為正式名字是「手術刀行動」。
  • 泛綠內部對於某些人點名批判十一寇」的作為也有不滿,但是泛綠大多認同「在對內批評時必須避免被泛藍利用」。
  • 泛綠內部對於十一寇個別成員的褒貶不一;其中沈富雄、李文忠是遭到最多泛綠人士批判者,而林濁水遭到的批判則是較少。
  • 泛綠對十一寇、新潮流系與陳水扁也會採用類似的批評,例如批評他們「會被媒體欺騙及利用」、「不知道媒體一直對民進黨抱持敵意」。陳水扁無法妥善處理媒體關係且無法有效反擊媒體抹黑,讓泛綠人士非常不滿[3]。許多泛綠人士也用類似的觀念批判所謂十一寇及新潮流。2007年3月2日,《美麗島新聞網》總主筆葉柏祥批評十一寇:「這些喜歡人大發黨難財,平時不會替黨講話;可是每次碰到黨有難,就會扮演落井下石的角色,雪中送炭從來沒有,只會錦上添花。」[4]
  • 泛綠經常批判媒體及司法體系明顯「嚴以待綠、寬以待藍」,並因此嚴重違反其職業道德[5];十一寇有時也遭類似批評。但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學系退休教授陳茂雄與《台灣壹週刊》均提出反對意見,陳茂雄評「2000年以前,親綠媒體非常少;民進黨執政之後,因西瓜效應,親綠媒體才逐漸增加;到了2008年總統大選前,親綠媒體達到最高峰,立委選戰及總統大選綠營反而大敗」[6],《台灣壹週刊》評「當年國民黨控制所有媒體,照樣失去政權;當年黨外手上沒有一份自己的媒體,卻能掌握政權;民進黨把自己的失敗歸之於親中媒體統派媒體,根本是逃避現實、自欺欺人」[7]
  • 泛綠內部有相當的意見認為「罵歸罵,但票還是要投下去」,尤其是當這些人到泛綠的艱困選區競選時。

影響

在媒體的廣泛報導下,十一寇成為深綠支持者的眾矢之的,深綠支持者批鬥他們向泛藍靠攏,因此民進黨內的當權派後來積極運作「排藍民調」等措施,以致十一寇絕大多數都在2007年民進黨立委初選等政治活動上遭到挫敗。十一寇有些人修正步伐以避免深綠不滿;唯一退黨的是沈富雄,而他退黨後的言論還是一直引起泛綠不滿。後來傳出范巽綠蕭美琴被深綠支持者列入十一寇之列,范巽綠是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副總指揮張富忠之妻,蕭美琴被非常光碟《非常報導2007年第一輯》蔑稱「中國琴」,兩人與十一寇合稱「十三寇」。

「十一寇」稱號的出現,凸顯了民主政治體裡「炮口對內,組織會瓦解;炮口對外,組織會腐敗」的兩難。深綠支持者辯稱,這是由於民主蛻變期的人們尚無法脫離威權體制「只認招牌」、「團體為重」的以人(組織)為本思想,反而違背了民主制度的原意:就事論事。泛藍支持者則反擊,指稱深綠支持者的發言為「做賊的喊抓賊」,民進黨才是真正的違背民主制度的原意。

2006年12月27日,段宜康在民進黨中執會提案自請處分,他反諷說,他犯行嚴重、顯然不受黨章「自由討論及批判」[8]之保障,「(我)身為本黨中執委,竟不知:台灣解嚴二十年後,本黨戒嚴」[9]

2006年12月29日,段宜康以「被非禮的女孩」形容自己被指為十一寇之一:「一個女孩子裙子穿太短就被非禮,別人卻只說『誰叫妳裙子穿這麼短』,這樣對嗎?」[10]他還說,民進黨的問題不在於十一寇,而在於黨內的標準因人而異;他還說,民進黨中央放任黨員「跨越紅線搞鬥爭」,卻未見民進黨領導人制止此類行為,「這跟國民黨過去搞黑名單有何兩樣?」[11]

2006年12月31日,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瞿海源評:「民進黨有一股勢力要趕走一些主張『改革』的精英,有點像當年國民黨逼走新國民黨連線的樣子。雖然沈富雄提議十一寇集體發聲,但是情勢比人強,無意改革的民進黨使得改革倡導者可能要容身也會十分艱難。儘管意識形態不一樣,但是在政治素養和作為上,民進黨的保皇派或保守派,卻是和國民黨當年的保守派十分神似,就是:堅持虛偽的意識形態排除異己以鞏固保守勢力,沒有政治理想,也沒有一點真正的民主素養,但很擅長搞政治鬥爭。」[12]

2007年1月1日,政治評論家南方朔評:「游錫堃要搶急獨資源以爭位,而那些保皇黨則要藉著整肅十一寇來替立委減半的新情勢鋪路。」[13]

2007年1月2日,李文忠說,他尊重每個群體的政治主張或政治立場,但他質疑支持手術刀行動的「台灣民兵團」這些人對民進黨究竟是正數還是負數;段宜康則要求民進黨,應該站出來捍衛黨的傳統與價值,讓民意代表的問政自由不受民粹及國家暴力的威脅[14]

2007年1月11日,國立中山大學教授陳茂雄評:「若台灣是一個正常國家、也有正常的社會規範,則被點名『十一寇』等人的言行完全正確。不分黨派,任何人有錯當然要接受批評,黨內同志當然也不例外;只是台灣的意識形態嚴重對立,已經沒有正常的社會規範,要如何批判自己的人?……任何綠營人士都可以抨擊民進黨,然而必先切割藍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讓民眾覺得自己與藍營或中國唱同一個調。所謂『十一寇』不能被多數綠營人士所接受,第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與藍營與中國切割。」[15]

2007年1月29日,沈富雄說,台灣團結聯盟新任黨主席黃昆輝已經宣示台灣團結聯盟要走中間偏左路線、棄守深綠,民進黨已無深綠後顧之憂,以後民進黨要在中間路線比高下,「十一寇」應改稱「十一君」,十一君才是民進黨的正規軍。同日,林濁水說,若沈富雄所謂的「正規軍」是「走新中間路線」,他就不會認同,因為他主張走「穩健台獨路線」;至於台灣團結聯盟是否真的修正路線,還有待觀察[16]

2007年3月1日,沈富雄說,上星期的民進黨中常會,有民進黨支持者宣稱帶著六萬份連署書要求黨中央不得提名十一寇參選立委;這些連署的人說洪奇昌是「西進昌」、羅文嘉是「背骨囝仔」,這些都還可以討論;但他們說蕭美琴是「中國琴」、魏明谷是「太監谷」[17],就太沒天理與沒良心;「我敢說:那六萬個人通通加起來,對台灣的貢獻,比不上蕭美琴一根腳毛!」沈富雄也說,十一寇遭圍剿,游錫堃卻只說「人民的聲音我聽到了」,他質疑游錫堃為了參選總統而「對深綠低頭到這種程度,是非不明到這種程度」。同日,游錫堃回應,民進黨謙卑聽取各界聲音是應該的,如果有社團對民進黨從政黨員有所不滿,他也是以謙卑的態度聽其意見作為參考[18]

2007年5月17日,民進黨立委黨內初選結果揭曉,十一寇中的羅文嘉、沈富雄與洪奇昌都跌出安全名單,蕭美琴確定敗給王世堅。李文忠痛批,如果黨的制度讓民調高的人無法代表黨,將會有很大問題。沈富雄痛批,這次初選在特定媒體、黨員大戶、重度排藍民調的夾殺下,黨內勇於自省、敢發言的人幾乎都慘遭獵殺,「祝福我們的黨從此黨運昌隆、耳根清靜。我們就好像把太陽從東邊地平線喚起的公雞: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公雞已經被宰了。」洪奇昌諷刺,這次初選結果是極力圍剿十一寇的民視新聞台政論節目《頭家來開講》(當時該節目主持人是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參選人童仲彥)的勝利。羅文嘉批評,重度排藍民調排掉了80%的選民,這樣的結果會影響民進黨體質,民進黨可能漸漸往極端方向靠攏[19]

2007年5月17日,由台灣近百家地下電台組成的「台灣先進科技傳播管理協會」秘書長李文華說,該會前身是「全國未立案電台聯盟」,也有深綠政論節目主持人加入,大家默契是不介入政治運作;但是現在深綠的主持人在民進黨內各扶其主,該會毫無約束力,但該會成員都未加入抵制十一寇的行動[20]

2007年5月18日,政治評論家江春男評:「他們(十一寇)因為好發議論,而在黨內備受批評;在重度排藍和特定媒體的雙重包圍之下,無法跨越初選門檻,而中箭下馬。其實,這些人如與國民黨對壘,勝算較大;但他們受制於內規,敗在自己人手中。他們退出後,劣幣驅逐良幣,民進黨的戰鬥力恐將大打折扣。……他們最大的失敗是缺乏基層經營,與群眾脫節:有些人的個性根本不適合當民意代表,當年因風雲際會,意外走上政壇;能做到今天,已屬僥倖。也有人滿身名牌,菁英口味,與民主鬥士形象相差不可以道里計,這種人被淘汰出局是理所當然的。……民進黨迫切需要改革,黨中央卻不敢面對真正問題,常以忠誠壓制改革;『十一寇』的抹黑戰術,就是在這種氣氛下炮製出來的。十一寇的去留是小事,整個黨發展方向大受扭曲才是大事,也許需要付出慘重代價才會驚醒。 」[21]

2007年5月19日,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李丁讚評:「第一,新潮流過去因為各種權力鬥爭,而與其他派系結下深厚的宿怨。第二,新潮流一直到最近都是民進黨權力的重要核心,從府(總統府)、院(行政院)、黨中央、到各地方,新潮流都佔據重要位置。尤其,對很多民進黨人來說,新潮流更是可怕的競選對手。因此,(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紅衫軍一出,新潮流又主張反省改革,原來利益的衝突迅速轉化成道德指控的藉口,這才是十一寇(被指控)『不忠黨愛國』的真正原因。……十一寇事件,是後威權時代的白色恐怖。這整段鬥爭歷史與操作手法,都會留下歷史的見證。十、二十年後的歷史或社會科學研究者,應該會有更公允評斷。可悲的是,民進黨喪失了一批極其優秀、能真正開疆拓土的人才,對民進黨將是極大的損失。」[22]

2007年5月28日,瞿海源評:「在民進黨各方勢力競合而確定解散派系之後,新潮流這個派系性格特強的派系幾乎無法因應;在全面打擊新系力量匯聚時,甚至圍剿十一寇時,新系成員也反擊無力。由於新系成員多直言批判陳水扁的缺失,在各種政治勢力逼迫陳水扁下台的各種行動失敗後,新系反倒是受到最大的傷害。在兩大敵對陣營交鋒下,新系進退失據,甚至引爆民進黨內長期對新系的不滿;新系成了深綠無力對抗藍色陣營攻擊下的替罪羔羊。」[23]

2007年9月7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主任邵銘煌說,黨史館日前進行黨籍總整理時發現,包括陳水扁、吳淑珍呂秀蓮謝長廷邱義仁游錫堃葉菊蘭陳其邁杜正勝柯建銘李進勇蘇煥智施茂林等綠營政治要角都曾於民國50至60年代以學生身分加入國民黨;民國50至60年代屬於台灣經濟轉型期,當時國民黨一黨獨大,具有高度熱忱或企圖參與政治者才會積極加入國民黨;目前大部分綠營政治人物,當年都曾加入國民黨,如今改投靠綠營,民進黨是否也應檢視這些黨員的忠誠度;他並戲稱,上列13人是「綠營新十三寇」[24]

2007年9月26日,學運世代出身的前民進黨政策中心首席副執行長、時任漢翔航空總經理羅正方說,2006年是民進黨的學運世代重創最嚴重的一年,其中內政部次長顏萬進因涉及弊案遭收押,蕭美琴、沈發惠、段宜康、蔡其昌、鄭運鵬、羅文嘉等十一寇更紛紛在民進黨立委初選中箭落馬[25]

2007年10月4日,沈富雄在TVBS頻道政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痛斥,民進黨統治者為了清除異己、鬥爭政敵,不敢向深綠支持者說真話,才會讓深綠支持者排斥十一寇;他說,謝長廷與陳水扁都沒有為十一寇說過一句公道話,因為他們認為可以把深綠支持者當作清除異己、鬥爭政敵的工具[26]

2008年,政治評論家公孫策評:「阿扁的貪腐事蹟爆發,更引發了紅衫軍狂潮。那時候,(民進黨)元老已離黨而去,『十三寇』也『斷腸人在天涯』。身後沒有元老、手下沒有少壯戰將的阿扁,召集四大天王及一些『小天王』,詢問『我該不該下台』。但是,還能『活』到那時候的,誰還有膽量說真話呢?」[27]

2008年3月27日,李丁讚評:陳水扁政府執政期間,「綠色的選民越加努力捍衛民進黨,任何錯誤都可以解釋、化妝,價值系統開始混亂,錯誤也越來越離譜。最後,價值混亂到一定程度之後,淺綠菁英以及知識分子開始發聲譴責執政黨(民進黨)。這種『窩裡反』的情形,是可忍,孰不可忍?深綠大為惱怒。於是從過去的化妝掩飾,開始把炮口對內,轉換成各種暴力攻擊;『十一寇』與『中國琴』是明顯的例子,所有雜音都逐一被清除。」[28]

2008年4月21日,淡江大學客座教授阮銘說,2007年民進黨立委初選與總統初選,內鬥過於激烈,讓他百思不解;阮銘說,當時游錫堃積極爭取民進黨提名參選總統,因此他去請教游錫堃的軍師葉國興,葉國興表示「先打狼、後打虎,然後因為游錫堃『民調很高』,游錫堃『一定選上總統』」;阮銘指出,包括葉國興、金恆煒徐永明羅致政在內的游派人士真心服膺這套「先打狼、後打虎」的權力邏輯,所以才出現被視為排除異己的「排藍條款」,並掀起排除十一寇等被視為「民主內戰」的腥風血雨[29]

2009年2月27日,羅文嘉評,林濁水近來對他的攻擊,正是採用當年民進黨內圍剿十一寇的時候所使用的「貼標籤」與「動機揣測」模式[30]

2009年3月25日,外省台灣人協會秘書長黃洛斐評,民進黨〈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的主要推動者陳水扁與游錫堃,卻也是後來使用排他性本土語言來爭取政治支持的主要人物;他們更進一步操控黨內選舉機制與對抗邏輯,影響所及是對十一寇等具溫和形象的黨內政治人物的獵殺與驅逐,並且成為民進黨在2008年選舉大敗的原因之一[31]

2010年3月31日,《中國時報》記者何榮幸評:「舉凡執政黨,都會以『鞏固領導中心』之名行『一言堂』之實:民進黨執政時要求不分區立委林濁水等閉嘴、用排藍民調擠壓沈富雄等『十三寇』,導致諤諤之士被迫噤聲、黨內民主精神淪喪,就是綠營走向一言堂而失去反省改革動力的鮮活例證。」[32]

2011年1月13日,江春男評:「黨員投票最大弊端,就是很容易變成在本黨同志中尋找敵人,派系動員,媒體介入,政策辯論變為人身攻擊,排藍條款變為忠貞調查。前幾年的排藍條款搞得烏煙瘴氣,十一寇紛紛中箭下馬,民進黨形象大壞。」[33]

2011年7月1日,政治評論家曹長青說:「所謂新潮流,就是一路妥協綠營基本盤的理念,傾向討好國民黨、討好藍營。綠營民眾曾把新潮流的幹將們稱為十一寇;後來在選舉中,他們幾乎全部被淘汰了。我在以往的文章和論壇中說過,那些妥協派討好國民黨,泛藍媒體也表揚讚美他們,但怎麼一到選舉他們就都輸了呢、而且是大輸呢?因為明擺著,你妥協理念,傷了綠營基本盤的心;到選舉的時候,綠營不感動,藍營不買賬。泛藍給那些綠營的妥協派掌聲,但不給選票;而綠營基本盤也不去含淚投票,所以新潮流會大輸、大敗。」[34]

2012年2月2日,律師魏千峰評民進黨:「就容忍黨內異見方面,表面上能夠百家齊放,實質上長期以來排斥非台獨基本教義派或與當權皆不合的意見,昔日林濁水、沈富雄被視為黨內眼中釘即為適例。」[35]

2012年8月29日,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李正修說:「民進黨的兩岸路線辯論,其實與黨內派系鬥爭脫離不了關係;礙於選舉的競爭及過去『十三寇』的抹紅,更讓務實派礙於獨派的牽制而不敢藉機扭轉基本教義派對大陸的負面看法;這樣的畸形發展,也讓許多中間選民徒呼負負。」[36]

2013年7月,民進黨籍前臺南縣縣長蘇煥智在接受中評社訪問時坦言,不少深綠基層群眾很難接受民進黨政治人物與中國共產黨接觸,不乏深綠人士或基本教義派政治人物在電台謾罵、甚至蓄意抺黑這些政治人物,他自己也有過類似經驗,民進黨內有些很優秀的青壯派甚至被扣上「十一寇」這個大帽子,這些都是很麻煩、也很痛苦的經驗,所幸現今民進黨內的氛圍確實朝比較開放的方向邁進[37]

2014年1月10日,江春男評:「1991年台獨黨綱一旦被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所取代,即變成歷史文件,不成為問題。遺憾的是,07年游錫堃當主席時,又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推翻〈台灣前途決議文〉,回到台獨黨綱的原地。……推出〈正常國家決議文〉來取代〈台灣前途決議文〉,這是何等大事,但似乎沒有引起黨內辯論;當時的民進黨根本亂成一團,為了爭奪總統候選人,帽子滿天飛,所謂民主內戰和十一寇紛紛出籠。這場惡鬥,揭發政客真面目,改變了民進黨的文化生態,創黨精神一去不復返。……十一寇事件,不過是幾年前,尤其蕭美琴被稱為『中國琴』,真是莫名的惡毒;但是這些政治瘡疤,沒人敢碰,沒人檢討,沒人道歉,集體裝睡。」[38]

2014年2月24日,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鄭明德評,1990年代中、後期,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崛起與軍事威脅,當「愛台灣」成為台灣政治正確詞彙時,「抹紅」就成為民進黨內的新血滴子,一開始拋向王永慶與大財團,後來也拋向黨內同志,「幾年前的『十一寇』就是類似的經典之作。蕭美琴直接被稱為『中國琴』,最終所造成不只是年輕政治人物的落馬,而是黨內恐怖氣氛的瀰漫。原來,二位電台主持人刮起的旋風,會是如此質疑黨內公職候選人,而結果會是如此駭人。」[39]

附錄:所屬派系

注釋

  1. ^ 林朝億. 清黨運動後的新潮流與11寇.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共和國雜誌》第55期. 2007-07. 
  2. ^ 何祥裕. 綠人士訪中 扁警告適可而止. 聯合報. 2009-05-30. 
  3. ^ 朱立熙:看公眾人物與媒體的互動看公眾人物與媒體的互動 二
  4. ^ 葉柏祥. 不容沈富雄抹黑「手術刀行動」. 美麗島新聞網. 2007-03-02 [2014-04-27] (中文(臺灣)). 
  5. ^ 朱立熙:沒有媒體,就沒有政權
  6. ^ 陳茂雄. 褪色的先知. 台灣蘋果日報. 2009-02-03. 
  7. ^ 壹觀點. 辦報救國. 台灣壹週刊. 2009-02-05. 
  8. ^ 《民主進步黨黨章》第27條第1項:「本黨黨員及各級組織,在黨內對本黨之路線、策略、綱領、政策及主要幹部之言行均得自由討論及批判。」
  9. ^ 林晨柏. 台灣都解嚴20年了 段宜康:不知民進黨還在戒嚴. 中國時報. 2006-12-28 (中文(臺灣)). 
  10. ^ 王姵雯. 被點名11寇 段宜康喊非禮. 台灣蘋果日報. 2006-12-30 [2014-04-05] (中文(臺灣)). 
  11. ^ 林河名. 段宜康:沒看過游思考有價值的事. 聯合報. 2006-12-30 (中文(臺灣)). 
  12. ^ 瞿海源. 只打國民黨 從不改自己. 台灣蘋果日報. 2006-12-31 [2014-04-05] (中文(臺灣)). 
  13. ^ 南方朔. 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反智的傢伙. 中國時報. 2007-01-01 [2014-04-05] (中文(臺灣)). 
  14. ^ 蔡惠萍、劉永祥. 回應「手術刀」 段宜康:黨應捍衛傳統與價值. 聯合報. 2007-01-03 [2014-04-27] (中文(臺灣)). 
  15. ^ 陳茂雄. 「十一寇」為何會被點名?. 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272期. 2007-01-11 [2014-04-05] (中文(臺灣)). 
  16. ^ 曾薏蘋. 沈富雄:十一寇才是民進黨正規軍. 中國時報. 2007-01-30 [2014-04-27] (中文(臺灣)). 
  17. ^ 鄭任汶. 非新系陣營促退選 新系忍無可忍. 聯合晚報. 2007-05-18 [2014-11-25] (中文(臺灣)). 
  18. ^ 林諭林、林晨柏. 坐視「11寇」被攻訐 沈痛批:游為選總統向深綠低頭. 中國時報. 2007-03-02 [2014-04-27] (中文(臺灣)). 
  19. ^ 吳家翔、王姵雯、蘇聖怡. 綠營十一寇 3要角出局. 台灣蘋果日報. 2007-05-18 [2014-02-05] (中文(臺灣)). 
  20. ^ 周宗禎. 11寇多落榜 地下電台歡呼. 聯合報. 2007-05-18 [2014-02-22] (中文(臺灣)). 
  21. ^ 江春男. 「十一寇」的覆沒. 台灣蘋果日報. 2007-05-18 [2014-11-10] (中文(臺灣)). 
  22. ^ 李丁讚. 道德為名,利益是實. 中國時報. 2007-05-19 [2014-02-21] (中文(臺灣)). 
  23. ^ 瞿海源. 新潮流系的亡與存. 台灣蘋果日報. 2007-05-28 [2014-02-21] (中文(臺灣)). 
  24. ^ 李明賢. 綠營要角 早年曾投藍. 聯合報. 2007-09-08 (中文(臺灣)). 
  25. ^ 郭至楨、朱蒲青. 民進黨學運世代轉化為「師徒制」、「家臣化」. 中時電子報. 2007-09-27 [2014-09-22] (中文(臺灣)). 
  26. ^ 退黨!沈嗆扁、謝為除異己 沒說真話. TVBS新聞. 2007-10-05 [2014-06-02] (中文(臺灣)). 
  27. ^ 公孫策著,《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商周出版2010年8月31日初版,ISBN 978-986-12-0189-4,第136至141頁:〈民進黨的派系基因〉
  28. ^ 李丁讚. 民進黨衰敗三部曲. 中國時報. 2008-03-27 [2014-02-21] (中文(臺灣)). 
  29. ^ 楊舒媚. 蔡英文 也救不了民進黨的權鬥. 中時電子報. 2008-04-22 [2014-11-10] (中文(臺灣)). 
  30. ^ 羅文嘉. 堅守價值 擴大結盟. 台灣蘋果日報. 2009-02-27 [2014-10-25] (中文(臺灣)). 
  31. ^ 黃洛斐. 從常民經驗落實包容. 中國時報. 2009-03-25 [2014-06-02] (中文(臺灣)). 
  32. ^ 何榮幸. 只准胡志強放火?. 中國時報. 2010-03-31 [2014-11-10] (中文(臺灣)). 
  33. ^ 江春男. 民進黨的家務事. 台灣蘋果日報. 2011-01-13 [2014-04-05] (中文(臺灣)). 
  34. ^ 曹長青. 重庸才、輕人才的民進黨. 台灣e新聞. 2011-07-01 [2014-11-29] (中文(臺灣)). 
  35. ^ 魏千峰. 民進黨不應自以為代表閩南族群. 台灣蘋果日報. 2012-02-02 [2013-12-31] (中文(臺灣)). 
  36. ^ 李正修. 陷入騎驢窘境的民進黨兩岸政策.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12-08-29 [2013-08-10] (中文(臺灣)). 
  37. ^ 鄒麗泳. 蘇煥智:綠必須用更多心力去了解中國. 中評社. 2013-07-19. 
  38. ^ 江春男. 不敢面對的決議文. 台灣蘋果日報. 2014-01-10 [2014-01-23] (中文(臺灣)). 
  39. ^ 鄭明德. 民進黨內的權鬥手法:從「抓耙子」到「抹紅」. 美麗島電子報. 2014-02-24 [2014-05-25]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