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民革命軍北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Arthur011對話 | 貢獻2014年12月9日 (二) 13:50 (增加或調整內部鏈接 標點符號)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國民革命軍北伐

順時針從左至右蔣中正視察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正在行軍;一支革命軍炮兵部隊正在作戰;民眾揮舞着國民黨與革命軍的旗幟;農民志願部隊加入戰鬥;國民革命軍士兵準備進攻。
日期1926年7月9日 - 1928年12月29日
地點
結果 國民政府勝利,正式統一中國;
國共決裂,導致第一次國共內戰
參戰方

國民政府

北洋政府

指揮官與領導者
蔣中正
李宗仁
白崇禧
何應欽
馮玉祥
閻錫山
五色旗 張作霖
五色旗 張宗昌
五色旗 吳佩孚
五色旗 孫傳芳
兵力
約25萬 約100萬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在廣州的東校場的北伐誓師儀式上閱兵

國民革命軍北伐是1926年至1928年間,中國國民黨的領導國民政府北洋軍閥發動統一中國內戰。因為軍隊由南向北推進,戰場橫貫中國北方與南方,故常簡稱「北伐」或「北伐戰爭」。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廣東起兵,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進至華中,國民政府內部因對蘇聯中國共產黨態度不同而分裂,北伐陷於停頓。寧漢復合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上,加入西北馮玉祥、山西閻錫山後,1928年6月,攻克北京奉系軍閥、安國軍總司令、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張作霖從北京撤往中國東北,於皇姑屯事件中遇刺身亡;12月29日,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中國進入訓政時期。

國民政府在北伐戰爭中,除了透過直屬的國民革命軍,也吸收中國各地反北洋勢力,成功將北洋軍閥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代表政權。但實際上,國民政府內外仍有不同勢力割據,造成日後發生中原大戰等連串內鬥衝突。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中國共產黨與國民政府決裂,開始對抗國民政府,導致第一次國共內戰

歷史背景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京袁世凱達成南北議和,由袁世凱取代孫中山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換得清帝遜位。為限制袁世凱,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內閣政體

1913年,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結束,代表南方革命勢力的國民黨取得議會多數。國民黨幹事長宋教仁在赴北京組閣途中,於上海被暗殺。國民黨指責袁世凱為暗殺主謀,與其勢成水火,發動一系列戰爭反袁及其後的北洋政府

1916年,袁世凱稱帝不遂而死,之後內部分裂,北洋政府形成三股勢力:段祺瑞為首的皖系曹錕為首的直系張作霖為旁支的奉系。他們為控制北洋政府而多次混戰。

1919年,孫將革命勢力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代初,孫在蘇聯幫助下,組建黃埔軍校,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在打敗陳炯明後,1925年,孫在廣州改組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國民政府,以黃埔軍校組建國民革命軍。

1920年,曹錕與段祺瑞爆發直皖戰爭。1922年,發生第一次直奉戰爭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奉系張作霖擊敗直系吳佩孚。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大總統曹錕,驅逐溥儀,並電邀孫北上共商國是。孫抵達北京前,馮玉祥事先與張作霖商定,邀段祺瑞入北京任「臨時執政」攝行大總統,終止《臨時約法》和取消中華民國初年國會。孫到北京後,宣傳召開民選的國民會議,段祺瑞則主張召開軍政商學實力派組成的善後會議

1927年北伐時期國民革命軍接管位於漢口的英國租界

1925年2月1日,善後會議召開。同月,孫令蔣中正黃埔軍校師生共三千人攻打陳炯明,鞏固廣東國民政府根據地。7月,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成為國民政府,並設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編黃埔學生軍和轄下各地方部隊為國民革命軍。同時,加大收編南方各省降部,李宗仁何應欽譚延闓程潛吳鐵城唐生智中國近代著名人物,均於此時加入國民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直至1926年7月,國民政府共收編擴充國民革命軍至八個軍,共十萬餘人。

1925年10月,吳佩孚孫傳芳指揮直系軍閥長江流域爭奪北洋政府領導權,向張作霖的奉系軍閥發動反奉戰爭。北洋各軍閥在長江流域實力削弱,無力顧及國民政府,為國民革命軍北伐創造契機。

在國民政府北伐之前,當時中國政治和軍事形勢呈現多方格局,除國民政府控制兩廣一帶外,張作霖為首的奉系掌控北洋政府,並轄有華北東北等地;直系吳佩孚佔據湖南湖北河南三省以及河北陝西部分地區,同時握有京漢鐵路;孫傳芳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控制蘇浙滬贛等地;閻錫山掌握山西

北伐經過

反北伐的問題

自孫中山逝世北京後,中國共產黨蘇聯顧問鮑羅廷以「黨的力量在前,革命的武力在後」為理由,在國民革命軍中發表北伐必敗論,並於廣州市區散發傳單,反對北伐統一。6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會議討論北伐問題,並通過反對北伐統一的決議。[1]

1926年2月21日至2月24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舉行特別會議,將北伐戰爭政綱,以工農革命為主幹。3月,蘇方妥協。因中山艦事件國民政府主席汪兆銘與蔣歧意,出走法國。中國國民黨元老胡漢民出走蘇聯,蔣忙於整頓黨務,北伐一度無人問津。

1926年5月,湖南代理省長唐生智歸附國民政府。[2]:41吳佩孚葉開鑫湘軍總司令,率部進攻唐部。[2]:41吳佩孚以援助趙恆惕為名,進佔湖南。5月5日,李宗仁宣佈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並赴廣州與第四軍軍長李濟深達成共識,要求國民政府把握湖南戰機進行北伐。

5月21日,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通過北伐決議案,任命唐生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籌建總司令部、推舉國民革命軍北伐總司令等具體計劃階段。至5月底,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八旅和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先期入湘,增援唐部,打開北伐前進道路。[2]:41

誓師北伐

1926年6月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臨時全體會議通過迅速出師北伐案。[2]:417月4日,在廣州,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臨時全體會議通過《國民革命軍北伐宣言》,陳述向北洋政府發動北伐的理由,其中提到:「統一政府不成立,則外禍益烈,內亂益甚,中國人民之困苦,亦將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中國人民將無噍類矣。」

1926年7月9日,蔣中正就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2]:41。在蘇聯顧問幫助下,決定採取集中兵力行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首先殲滅吳佩孚軍,然後消滅孫傳芳軍,最後消滅張作霖軍。[2]:41國民政府以兩廣為基地,以主力進軍湖南[2]:41。北伐初期反帝國主義運動,以英國為第一對象,日本初持靜觀態度,蔣亦曲意聯好。[3]:576中國共產黨在擴大會議上與第三國際指示中,均強調中國共產革命的根基是解決農民問題。在北伐中,中國共產黨組織農會,擴大工農運動,迅速擴張勢力。國民政府內分裂成左右派。

進軍湖南、湖北

1926年6月初,葉挺獨立團和第七軍第八旅分別在淥田(今湖南安仁北)和金蘭寺等地擊潰葉開鑫一部,雙方對峙於淥水漣水一綫。[2]:41陳銘樞部與張發奎部分別由高州瓊崖兩地開拔援湘。7月上旬,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第十二師和葉挺獨立團及第七軍軍、第八軍分別在安仁永豐(今湖南雙峰)地區集中後,分路並進[2]:41。第四軍克醴陵,第八軍三個師佔湘潭,另兩個師和第七軍一個寧鄉[2]:41。7月11日,國民革命軍進佔長沙,迫葉開鑫部退守汨羅江北岸。8月12日,國民革命軍召開軍事會議,決定以第四軍、第七軍、第八軍直取武漢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國民革命軍第三軍集結醴陵、攸縣,對江西警戒;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師為總預備隊,隨主力跟進。[2]:418月19日,第四軍攻克平江,向通城進擊;第七軍佔領浯口,向羊樓司進發。[2]:418月22日,第八軍攻克岳陽[2]:41葉開鑫部萬餘人退據粵漢鐵路上的要隘汀四橋,吳佩孚急調一個混成旅和一個馳援,企圖憑險固守。[2]:418月26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六個團發起攻擊,激戰一晝夜,不克。[2]:41吳佩孚親臨督戰,下令「退卻者殺無赦」,雙方互有勝負,湖北汀泗橋幾度易手。8月27日,張發奎親督三十五團,和葉挺獨立團迂迴吳軍側後,突然猛攻,佔領汀泗橋。吳軍前後受攻擊,退守賀勝橋[2]:41吳佩孚親率兩個師增援。[2]:41

8月30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七軍與吳軍展開激戰,葉挺獨立團首先攻入吳軍陣地,其他各部隨即擴大戰果,取得賀勝橋大捷。吳軍退守武漢[2]:419月1日,第四軍、第七軍逼近武昌,9月3日、9月5日兩次攻城不克,遂封鎖圍困。[2]:41這時,漢陽守軍一個師起義,吳佩孚率一部退往河南信陽。第八軍9月6日進漢陽,9月7日佔漢口,主力乘勢進佔武勝關[2]:4110月10日,葉挺獨立團首先攻佔蛇山,國民革命軍佔領武昌,二萬多守軍全部被殲。[2]:4110月,於武昌戰鬥中,攻克武昌城,生擒劉玉春陳嘉謨,至此吳佩孚在武漢軍力全部消滅。[4]:12根據美國記者察普曼報道:期間「中共地下機關」作為軍事攻打的內應,積極提供「可靠的嚮導」「軍隊尚未到達,各個小鎮的一群熱心家」「用國民黨的名義佔領了。」「鐵路和電報工人使敵人交通癱瘓」,「農民間諜把情報直接提供給挺進中的國民革命軍」,「吳佩孚和他的盟友被弄得手足無措而癱瘓起來」。[5]

進攻江西

8月下旬,孫傳芳見吳軍瀕於崩潰,決定從江蘇浙江安徽調兵十萬,會同駐江西部隊兩萬餘人,向南潯鐵路沿線和江西湖北邊境集中,企圖截斷武昌至長沙鐵路,攻取湖南、湖北。[2]:41蔣於擊破吳佩孚後,決進取江西,兵力約五萬人。[3]:550國民革命軍乘孫軍尚未集結之機,於9月上旬分三路入江西。在江西南部,第二軍第五師和第五軍第四十六團協同獨立第一師攻佔贛縣(今贛州市)後,沿贛江北上。在江西西部,第三軍和第二軍主力出萍鄉,連克宜春萬載分宜,在新喻(今江西新余)與孫軍激戰後,分別向高安樟樹(今樟樹市)進發。在江西西北部,第六軍和第一軍第一師先後攻佔修水銅鼓高安[2]:419月19日第六軍第十九師乘勢攻佔南昌,遭孫軍反撲,加之增援的第一軍第一師又在牛行(今屬南昌市)戰敗,乃於9月24日退向奉新[2]:41蔣加派援軍二萬人。10月上旬,第二軍主力攻佔樟樹、豐城,第三軍殲滅孫軍一部於南昌西山萬壽宮地區;由湖北東南部進入江西西北的第七軍,在箬溪重創孫軍一個師後,攻佔德安,形成了圍攻南昌的態勢。[2]:41由於孫軍回師救援,國民革命軍各軍又未協同,德安得而復失,第六軍攻永修失利,第三軍在牛行、樂化受挫。這時,第二軍和第一軍第二師冒然第二次進攻南昌失利,被迫於10月13日撤退。[2]:41南昌又為孫軍奪回。國民革命軍吸取教訓,決心集中兵力先破南潯鐵路之敵,爾後再圖南昌,並調第四軍由湖北入江西。[2]:4110月20日,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在第二軍配合下攻克臨川(今撫州),截斷江西福建通路。[2]:4211月2日開始第三次進攻南昌。第七軍再克德安,第四軍攻佔馬回嶺,兩軍又在德安南面的九仙嶺擊潰孫軍兩個師,截斷南潯鐵路。[2]:4211月4日克九江。永修、樂化等地孫軍潰逃,在滁槎附近被殲一萬五千人。[2]:42南昌守軍負隅頑抗,蔣親臨督戰。11月8日,國民革命軍攻佔南昌,殲滅守軍萬餘人。[2]:42孫軍殘部敗退安徽南部及江蘇浙江一帶。[2]:42孫軍大潰,精銳盡喪,為北伐以來規模最大戰役。[3]:550

佔領福建

孫傳芳軍駐福建的五省聯軍福建總司令周蔭人部四個軍三萬餘人,為策應江西作戰,進軍東,試圖將國民革命根據地連根拔除。然而消息於進軍前已透露[6]

1926年10月上旬,攻佔廣東蕉嶺鬆口饒平等地。[2]:41由於周蔭人於直隸出生,對閩系來說是客軍而非地主,因此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決定主動出擊擊潰其主力,同時蔣中正也派遣李大超前至閩軍中收買分化。[7]10月中旬,何應欽整合廣東保安團與黃埔軍校在學生作為防禦主力,第一軍第三師譚曙卿則作為攻擊矛頭,於10月9日和第十四師主力進襲擊周部後方,佔領永定,然後回師鬆口;此時,周部第二軍兩個師在蕉嶺起義,並配合作戰,殲滅周部第三軍。[2]:42由於周部於福建之風評不佳,在永定戰鬥之役遭受國民革命軍與城內民眾的聯合夾擊崩潰,僅帶少數侍衛逃出。是日,第十四師馮軼裴則於擊潰閩軍劉雲峰旅。此役國民革命軍俘虜4,000人,繳獲4,000餘支槍械與十多門火炮。周部第四軍和第二軍殘部退往長汀[2]:4210月13日,第一軍於梅縣鬆口戰鬥擊潰劉俊李寶珩旅,在不到一星期,周蔭人主力已損近半。受此影響,曹萬順杜起雲兩旅於10月17日接受國民政府收編建議,倒戈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何應欽則升任為國民革命軍東路總指揮,揮軍福建。10月下旬,第十七軍由上杭沿汀江兩岸向北推進,在由江西入福建的第十四軍第二師配合下,相繼佔領龍溪晉江莆田永泰,逼近閩侯[2]:42

蔣令入閩部隊在攻破周蔭人主力後赴參戰,先後攻下樟樹、豐城、建昌、德安、永修、撫州。11月,先後攻下漳州泉州,福建全境平定。[4]:1212月初,自江西東部入福建的第二軍第六師進佔建甌,切斷福建、浙江孫軍的聯繫。[2]:42駐福建海軍第一艦隊起義,於12月2日決定接受廣東國民政府改編。周部駐閩侯一個旅投誠,國民革命軍於12月9日佔領閩侯,周部退往浙江。[2]:42東路軍於12月間佔領福建全省,向浙江挺進。

攻取南京

孫傳芳連遭失敗,求援於奉軍。張作霖企圖乘機奪佔孫、吳的地盤,幾一部接防江蘇、安徽北部,一部入河南增援吳佩孚。[2]:42孫傳芳收集殘部八萬餘人,分佈在滬寧鐵路滬杭鐵路沿線和安徽南部地區。[2]:421927年初,國民革命軍為肅清長江下游之敵,分三路進軍。[2]:42中路軍(分江左軍和江右軍)分別由湖北、江西沿長江向安徽、江蘇推進,主攻南京;東路軍由福建、江西分路入浙江,進軍淞滬,助攻南京;西路軍由湖北入河南,鉗制北面之敵。[2]:421月上旬,東路軍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富陽遭孫軍一部反擊,退至衢縣(今衢州)。[2]:421月27日,第一軍協同第二十六軍反擊,在龍游附近擊潰孫軍,2月上旬,進佔金華蘭溪,繼而在桐廬和富陽擊敗孫軍,2月18日佔領杭縣(今杭州)。[2]:422月底,國民革命軍佔領浙江全境。3月上旬,東路軍開始進攻淞滬,至3月20日,一部經太湖以西進佔武進(今常州),截斷滬寧鐵路,主力連克松江吳縣(今蘇州),逼近上海[2]:423月21日,中國共產黨上海區委員會決定於當日把工人罷工轉入工人武裝暴動。計其武裝:手槍二百五十支、手榴彈二百枚。周恩來等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激戰兩天一夜佔領上海後,東路軍才開進市區。[2]:42中路軍(第二軍、第六軍)的江左軍由湖北東部向懷寧(今安慶)挺進,孫軍陳調元王普等部相繼起義,懷寧不戰而下。中路軍的江右軍從江西境沿長江南岸東進,相繼攻克蕪湖當塗,3月23日佔領南京[2]:42蔣拒絕孫傳芳求和。

由於廣大群眾積極支援,國民革命軍作戰員英勇奮戰,基本消滅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軍隊。[8]

奪取政權與國共分裂

1927年3月10日至3月17日,在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後,其執監委暨候補委員八十名中,中國共產黨員約居三分之一,親共之左派亦居三分之一,國民黨中央黨部各部部長暨其秘書,共產黨員亦佔一半以上,至此國民政府已由蘇聯顧問與中國共產黨勢力全權把持。[9][10]3月24日,發生南京事件 (1927年),中國共產黨策動部份國民革命軍針對英美日領事館及外國教堂寺廟學校醫院商店住宅進行燒殺打劫等排外運動,英、美軍艦被迫向南京開砲,中國軍民死傷無數。

鮑羅廷並在武漢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暨國民政府委員會臨時聯席會議」,憑藉掌握中共與國民黨左派進而取得政治主導權,以所謂「提高黨權」、「反對軍事獨裁」、「打倒新軍閥」為理由,於1927年3月10日,中國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決議案》,通過了「統一革命勢力」、「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案」等反蔣方案,隨即在蔣北伐途中剝奪蔣主席職務,降其為普通委員。[11]蔣在南昌發表《告黃埔同學書》,表明不接受該決議。

4月12日,蔣在上海發動清黨(中國共產黨稱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4月18日另立南京國民政府[2]:42搜捕並處決中國共產黨員。鮑羅廷也秘密策動郭松齡將軍反對張作霖。中共土地改革路線為:「有土皆豪,凡紳必劣」。張蔣兩人1926年秋天就開始秘密接觸,兩人分別派唐生智楊宇霆作為代表,展開秘密會晤,達成共同驅逐共產國際勢力協議。4月6日,「南京事件」後不到兩周,蔣於北伐途中清黨,張作霖即於北京搜查蘇聯大使館,逮捕中國共產黨人李大釗等,表明與國民革命軍皆共,不必互相為敵。[12][13]張作霖得到公使團同意,搜查遠東銀行、中東鐵路辦公處,逮捕58名中國人。在搜出的秘密文件中,竟發現莫斯科蘇聯共產黨打電報給當時尚是革命政府顧問的鮑羅廷。[14]:65還清查出蘇聯企圖赤化中國之千餘文件[15],查獲並向外界公開共產國際發來大量指示、訓令、顛覆材料(與馮玉祥合作企圖取代北洋政府文件、紅槍會及煽動農民紀錄、中國共產黨文件等,「蘇聯文證企圖彙編」),證實蘇聯全面指揮取代中國政府運動。蘇聯與中國共產黨則強烈譴責中國國民黨粗暴侵犯蘇聯使館尊嚴,並認為此事件乃「帝國主義的挑撥,中國政府已淪為帝國主義者工具」。4月19日,蘇聯召回北京駐華代辦及大使館職員[16]。武漢國民政府決定繼續北伐。[2]:42當時,入河南奉軍五個軍約十萬人,分佈在西平以北鐵路線及開封鄭縣等地,企圖南犯。[2]:42國民革命軍由唐生智率三個縱隊五萬餘人,從駐馬店地區分路北進。[2]:42

1927年5月,蔣決定繼續北伐作戰方案,分全軍為三路進攻。[4]:14組織清黨委員會,全國各省厲行清黨。[4]:14北伐軍先後克復揚州泰州徐州蚌埠[4]:14

5月中旬,第二縱隊殲滅奉軍七個團佔領西平漯河;第一縱隊擊敗奉軍一部於上蔡,迫其一個旅投降。[2]:42奉軍約七萬人,企圖在臨穎決戰。[2]:425月27日,第二縱隊發起進攻,受挫,第一縱隊馳援,奉軍傷亡逾萬,向北撤退。[2]:425月28日,唐生智部佔領臨後,分別向鄭縣、開封挺進。[2]:42馮玉祥率部參加北伐戰爭後,進軍甘肅陝西,轉師東進,5月27日攻克洛陽,6月1日與唐生智部會師鄭縣。[2]:43

6月,克復鄭州許昌[4]:146月7日,清江浦克復,孫傳芳通電下野。[4]:146月2日,國民革命軍佔領開封,奉軍敗走河北、山東。[2]:42不久,吳佩孚率少數衛隊逃往四川[2]:437月,「雲南」。[4]:14四川劉湘通電歸附中央」。[4]:14

二次北伐後中華民國情勢,藍色部分為南京國民政府控制力較高區域,其他部分多由地方軍閥武裝控制

統治中國

1927年12月3日至12月1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上海召開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預備會,會議最後一天恢復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1928年1月4日,蔣中正進南京呈報正式復職。[4]:15屢次致電馮玉祥、閻鍚山及各將領準備北伐。[4]:152月2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馮玉祥為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並命統歸蔣指揮。[4]:15

1928年4月,國民革命軍所向克捷,連續攻克郯城台兒莊鄆城韓莊臨城棗莊[4]:15第三軍團魚臺失利,蔣電令各軍赴援。[4]:16張宗昌下總退卻令,惟孫傳芳糾集餘部,尚圖頑抗。[4]:16是月下旬,屢次攻克巨野嘉祥,經西關攻克濟寧滕縣界河魚臺汶上鄒縣大名[4]:16連續攻克寧陽兗州曲阜金鄉[4]:16連續攻克萊蕪平陰泰安肥城[4]:16張宗昌部敗退灤州,孫傳芳在北京宣佈下野,張、孫殘部向國民革命軍投降。

1928年5月1日,攻克濟南日軍出阻,造成五三慘案,國民政府外交特派員蔡公時遇害。[4]:16蔣嚴戒北伐軍勿予還擊,並嚴令入濟南部隊,於5月3日夜退出城郊,派員與日軍師團長福田商約束部隊,未得要領。[4]:165月4日、5月5日,日軍仍繼續放槍發炮,並引張宗昌以飛機炸北伐軍司令部,蔣為完成北伐,忍辱負重,勿予計較,限令北伐軍星夜渡河,僅飭留李延年步兵團駐守。[4]:165月6日,蔣移節黨家莊,繼續提兵北進,並籲召汪精衛、胡漢民回國,又切告奉系早日覺悟,日本阻礙北伐之陰謀,於是粉碎。[4]:16北伐軍連續攻克平陰禹城石家莊臨沂德州定縣張家口[4]:16。克復保定[4]:16

日本出兵山東,暗助軍閥張宗昌。蔣無視日本侵略者,與馮玉祥在濟南以南黨家莊車站會晤,繞過濟南繼續北伐。同時命令濟南駐軍一律撤出,免生衝突。另從外交交涉,向日軍司令及日本外交部嚴重抗議,要日軍同時撤出濟南,請英美協助調停。1929年3月28日,雙方簽訂《議定書》,宣稱「中日兩國所受之損害問題」,俟雙方「實地調查決定」,後不了了之。濟南人民冤死尚未昭雪。[17]日本人殺害中國軍民:死6,123人,傷1,700多人,財產損失2,957萬元。[18]

1928年6月4日晚,張作霖撤離北京,退出山海關外,專列在到達瀋陽附近皇姑屯(京奉鐵路南滿鐵路交叉的三洞旱橋)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炸藥炸毀。張作霖身負重傷,稍後死亡。6月8日,國民革命軍開入北京。

國民革命部隊詳細資料請參考北伐部隊情況條目。

評價

  • 中國共產黨認為:「國民革命軍指導員的英勇奮戰,廣大工農群眾的積極支援,才迅速發展並取得偉大勝利,基本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軍隊,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2]:43
  • 包遵信認為,「北伐」只是孫中山《建國大綱》中所設想軍政、訓政和憲政三步驟中的「軍政」,是以武力掃除一切施行憲政之障礙,統一中國是孫中山希望在中國實現憲政第一步。

參考文獻

  1. ^ 唐寶林林茂生,《陳獨秀年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256頁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
  3. ^ 3.0 3.1 3.2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三版,ISBN 9622013538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史綱」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陳布雷等編著:《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年表」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5. ^ 《字林西報》,美國記者查普曼撰寫
  6. ^ 北平世界日報》:陳炯明周蔭人計劃三路入粵
  7. ^ 功在黨國的李大超
  8. ^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I》,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1989年5月,第472頁,ISBN 7500002440
  9. ^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二冊,台北
  10. ^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下冊
  11. ^ 王漁:《林伯渠傳
  12. ^ 沈雲龍:〈從歷史觀點看張作霖〉,見張玉法:《民國史事與人物論叢》,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33—237頁
  13. ^ 陳錫璋:《細說北洋》第三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1年,第472—474頁
  14. ^ 蔣經國:《風雨中的寜靜》,台北:正中書局,1988年
  15. ^ 郭華倫:《中共史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東亞所出版,1969年
  16. ^ 郭廷以:《俄帝侵略中國簡史》,1985年6月,台北:文海出版社,第65頁
  17. ^ http://finance.cctv.com/special/C22127/20081014/106775_1.shtml
  18. ^ http://finance.cctv.com/special/C22127/20081014/106775_1.shtml

外部連結

參見

Template:中華民國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