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洗
外观
沖洗是一種利用化學方法, 讓底片或相紙在曝光之後產生正像或負像的過程。 這個過程讓底片上的潛像 (不可見且容易受可見光破壞) 轉變為穩定可見的影像。[1]
大多數基於明膠-銀的底片或像紙,雖然由不同的公司製造,其沖洗方式都很相似。較特別的例外如拍立得公司生產的即影即有底片;或是如 Kodachrome正片需要柯達公司特有的K-14沖洗方法。Kodachrome正片在2009停止生產,不久之後柯達公司便停止供應K-14沖洗方法所需之藥水[2];Ilfochrome則是需要破壞染料的沖洗方法。
一般沖洗方法
相紙和底片經過一連串的藥水處理,進行反應的時間和溫度需要謹慎控制。顯影是其中對於溫度和時間最敏感的步驟;其他的步驟則較不敏感。
黑白負片沖洗
1.底片可以先預濕使明膠層軟化,讓接下來的藥水較容易處理。
2.顯影液將潛像轉變為可見尺度的銀金屬。[3]
3.急制(停止)液通常是稀釋的醋酸或檸檬酸溶液,用來使顯影液停止作用。此步驟也可以用水洗代替。[4]
4.定影液將多餘的鹵化銀溶解,使得影像穩定且不受光影響。常見的定影液之一為硫代硫酸鈉(海波)水溶液。
5.水洗去除殘餘的定影液。殘存的定影液可能會腐蝕已經成像的銀金屬,使影像模糊或出現斑點。
- 除海波液可以在定影後使用,縮短水洗時間並去除殘存海波。
6.底片可以在用稀釋的介面活性劑沖洗,使得烘乾的過程不會因為硬水而產生水漬。(如果所在地區的水質非常硬,可能要用去離子水先處裡,不然最後沖洗步驟中的溶劑可能會讓鈣離子形成鹽類沉澱,在底片上產生斑點)
7.底片最後在無塵環境中晾乾,切成小段放進無酸袋中。
經由這些步驟處理的底片為負像。
底片負像可以用來輸出。底片放置於放像機並且投影至像紙上。很多的暗房技巧可以在放像的過程中使用。
- 在現代的底片沖洗機器中,停止液的步驟由機械壓力去除顯影液取代。
黑白反轉沖洗
這個沖洗方法多出三個步驟:
- 在停止液後,底片上的負像(金屬銀)由經由漂白去除。底片上殘留的鹵化銀為潛在正像。
- 接下來經過霧化的過程在鹵化銀中產生銀原子,做為下一步驟的成像位置,可由照光或化學藥劑處裡。
- 殘存的鹵化銀再由第二道顯影液處理,將其轉變為可見正像。
- 最後在經過定影過程穩定影像
彩色沖洗
参考资料
- ^ Karlheinz Keller et al. "Photography"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05, Wiley-VCH, Weinheim. doi: 10.1002/14356007.a20_001
- ^ Matt Warman. Kodachrome film retires, aged 75. London: Telegraph. December 31, 2010 [January 2, 2011].
- ^ Wall, 1890, p. 30–63
- ^ Wall, 1890, p. 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