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冲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23.193.41.56留言2015年3月2日 (一) 14:17 黑白負片沖洗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冲洗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 让底片相纸在曝光之后产生正像或负像的过程。 这个过程让底片上的潜像 (不可见且容易受可见光破坏) 转变为稳定可见的影像。[1]

大多数基于明胶-银的底片或像纸,虽然由不同的公司制造,其冲洗方式都很相似。较特别的例外如拍立得公司生产的即影即有底片;或是如 Kodachrome正片需要柯达公司特有的K-14冲洗方法。Kodachrome正片在2009停止生产,不久之后柯达公司便停止供应K-14冲洗方法所需之药水[2];Ilfochrome则是需要破坏染料的冲洗方法。

一般冲洗方法

银基底片(像纸)产生成像的主要步骤: 1.在底片上的卤化银粒子, 受到光线()激发而产生潜像(银原子)。 2.潜像再经由显影步骤放大,将曝光的卤化银粒子转变为不透光的金属银粒子。3.未曝光的卤化银由定影步骤移除

相纸和底片经过一连串的药水处理,进行反应的时间和温度需要谨慎控制。显影是其中对于温度和时间最敏感的步骤;其他的步骤则较不敏感。

黑白负片冲洗

1.曝光在底片上产生潜像 2.显影液使潜像转变为可见金属银影像 3.急制(停止)液停下显影过程 4.定影液让影像稳定,不再受曝光影响 5.水洗洗去药液 6.烘干

1.底片可以先预湿使明胶层软化,让接下来的药水较容易处理。

2.显影液将潜像转变为可见尺度的银金属。[3]

3.急制(停止)液通常是稀释的醋酸或柠檬酸溶液,用来使显影液停止作用。此步骤也可以用水洗代替。[4]

4.定影液将多余的卤化银溶解,使得影像稳定且不受光影响。常见的定影液之一为硫代硫酸钠(海波)水溶液。

5.水洗去除残余的定影液。残存的定影液可能会腐蚀已经成像的银金属,使影像模糊或出现斑点。

  • 除海波液可以在定影后使用,缩短水洗时间并去除残存海波。

6.底片可以在用稀释的界面活性剂冲洗,使得烘干的过程不会因为硬水而产生水渍。(如果所在地区的水质非常硬,可能要用去离子水先处里,不然最后冲洗步骤中的溶剂可能会让钙离子形成盐类沉淀,在底片上产生斑点)

7.底片最后在无尘环境中晾干,切成小段放进无酸袋中。

经由这些步骤处理的底片为负像。


底片负像可以用来输出。底片放置于放像机并且投影至像纸上。很多的暗房技巧可以在放像的过程中使用。

  • 在现代的底片冲洗机器中,停止液的步骤由机械压力去除显影液取代。

黑白反转冲洗

这个冲洗方法多出三个步骤:

  1. 在停止液后,底片上的负像(金属银)由经由漂白去除。底片上残留的卤化银为潜在正像。
  2. 接下来经过雾化的过程在卤化银中产生银原子,做为下一步骤的成像位置,可由照光或化学药剂处里。
  3. 残存的卤化银再由第二道显影液处理,将其转变为可见正像。
  4. 最后在经过定影过程稳定影像

彩色冲洗

参考资料

  1. ^ Karlheinz Keller et al. "Photography"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05, Wiley-VCH, Weinheim. doi: 10.1002/14356007.a20_001
  2. ^ Matt Warman. Kodachrome film retires, aged 75. London: Telegraph. December 31, 2010 [January 2, 2011]. 
  3. ^ Wall, 1890, p. 30–63
  4. ^ Wall, 1890, p. 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