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
漢 | |||||||||||||||||||||||||||||||||||||||||||||||||
---|---|---|---|---|---|---|---|---|---|---|---|---|---|---|---|---|---|---|---|---|---|---|---|---|---|---|---|---|---|---|---|---|---|---|---|---|---|---|---|---|---|---|---|---|---|---|---|---|---|
| |||||||||||||||||||||||||||||||||||||||||||||||||
總人口 | |||||||||||||||||||||||||||||||||||||||||||||||||
1,310,000,000 約佔世界人口的20% | |||||||||||||||||||||||||||||||||||||||||||||||||
分佈地區 | |||||||||||||||||||||||||||||||||||||||||||||||||
漢族人口佔多數之國家/地區 |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 | 1,207,541,842[1] | ||||||||||||||||||||||||||||||||||||||||||||||||
中華民國(臺灣) | 22,575,365[1] | ||||||||||||||||||||||||||||||||||||||||||||||||
香港 | 6,593,410[1] | ||||||||||||||||||||||||||||||||||||||||||||||||
新加坡 | 2,852,840[2] | ||||||||||||||||||||||||||||||||||||||||||||||||
澳門 | 433,641[1] | ||||||||||||||||||||||||||||||||||||||||||||||||
聖誕島(澳大利亞領地) | 1400[1] | ||||||||||||||||||||||||||||||||||||||||||||||||
漢族人口佔少數之國家/地區 | : | ||||||||||||||||||||||||||||||||||||||||||||||||
泰國 | 7,053,240[3] | ||||||||||||||||||||||||||||||||||||||||||||||||
馬來西亞 | 6,960,000[4] | ||||||||||||||||||||||||||||||||||||||||||||||||
美國 | 3,376,031[3] | ||||||||||||||||||||||||||||||||||||||||||||||||
印度尼西亞 | 2,832,510[5] | ||||||||||||||||||||||||||||||||||||||||||||||||
加拿大 | 1,364,215[3] | ||||||||||||||||||||||||||||||||||||||||||||||||
秘魯 | 1,300,000[3] | ||||||||||||||||||||||||||||||||||||||||||||||||
越南 | 1,263,570[3] | ||||||||||||||||||||||||||||||||||||||||||||||||
柬埔寨 | 1,180,000[6] | ||||||||||||||||||||||||||||||||||||||||||||||||
菲律賓 | 1,146,250[3] | ||||||||||||||||||||||||||||||||||||||||||||||||
緬甸 | 1,101,314[3] | ||||||||||||||||||||||||||||||||||||||||||||||||
俄羅斯 | 998,000[3] | ||||||||||||||||||||||||||||||||||||||||||||||||
日本 | 655,377[7] | ||||||||||||||||||||||||||||||||||||||||||||||||
澳洲 | 614,694[3] | ||||||||||||||||||||||||||||||||||||||||||||||||
南非 | 350,000[8] | ||||||||||||||||||||||||||||||||||||||||||||||||
英國 | 296,623[3] | ||||||||||||||||||||||||||||||||||||||||||||||||
法國 | 230,515 | ||||||||||||||||||||||||||||||||||||||||||||||||
意大利 | 210,000 | ||||||||||||||||||||||||||||||||||||||||||||||||
印度 | 189,470[3] | ||||||||||||||||||||||||||||||||||||||||||||||||
老撾 | 185,765[3] | ||||||||||||||||||||||||||||||||||||||||||||||||
巴西 | 151,649[3] | ||||||||||||||||||||||||||||||||||||||||||||||||
西班牙 | 147,928 | ||||||||||||||||||||||||||||||||||||||||||||||||
新西蘭 | 147,510[9] | ||||||||||||||||||||||||||||||||||||||||||||||||
荷蘭 | 144,928[3] | ||||||||||||||||||||||||||||||||||||||||||||||||
南韓 | 137,790[10] | ||||||||||||||||||||||||||||||||||||||||||||||||
語言 | |||||||||||||||||||||||||||||||||||||||||||||||||
漢語(含漢語方言) | |||||||||||||||||||||||||||||||||||||||||||||||||
宗教信仰 | |||||||||||||||||||||||||||||||||||||||||||||||||
主要為道教和大乘佛教,少數其它宗教信徒,無宗教比率較高。具儒教和中國民間宗教背景。 |
漢族,生活在東亞地區的族群,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體族群。佔中國大陸人口[11][12]92%,佔台灣人口98%,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4.5%。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約為14.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20%,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11]。
「漢」做為民族稱呼在二十世紀前不常被使用,受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等多重影響,這一稱呼逐步廣泛使用,並於官方固定下來,在此之前較常被使用的是「華夏」(起源於中國北方黃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民族政治認同根據時間與空間的不同,對華夏、漢人的定義都具有差異。[13]漢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14][13][15]。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的國家形成和發展中確立的。在歷史上,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晉南北朝以後,「華夏人」開始出現「漢人」自稱謂,在此之前,「漢人」、「漢民」多為周邊國家對漢朝國民的稱呼。[16]漢族自稱「漢人」[17]、「華夏」、「華人」[18][注 1],「唐人」[18]、「秦人」[19]、「中國人」、「桃花石」[20]。
漢族通常被認為是上古傳說炎帝(或神農氏)與黃帝(或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後裔[14],「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21][22][23][24][25],現代則有龍的傳人等稱呼[26][27][28]。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晉朝以前漢族主要分佈於中國北方,隨後因永嘉之亂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漢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29]。
族稱
漢族作為一個族群,在先秦時代稱作「夏」或是「華夏」。直到漢朝才有了「漢人」一名。「漢人」得名於漢朝,其本意是指「漢朝之人」。但在漢朝早期,因為秦朝的強大影響,其鄰居更多的將漢朝人稱作「秦人[19]」,由於秦朝聲威遠震,也影響到其他國家對漢朝的稱呼,如古代的印度、希臘與羅馬等國仍稱其為Cina,Thin,Sinae等等[30]。而「漢人」作為民族的族稱應不晚於南朝初期[31][32][33]。到唐朝後,由於唐朝對周邊的強大影響力,「漢人」也被外國人稱為「唐人」[34][35][18]。但「唐人」作為當時外國對漢族的族稱,卻並未被漢民族本身所承認。唐朝在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的交往中自稱為「漢」[36],將其國家稱為「漢國」、邊界稱為「漢界」,人民也稱作「漢人」[37]。到近代19世紀末以後,由於「民族」一詞的含義引入,「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38][39]。
歷史
華夏族時代(約前3000-前221)
漢族在先秦稱作「夏」或「華夏」,其形成的時間,有着多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華夏族是由周朝的夏人、商人和周人所融合形成。在黃帝部落的後裔建立夏朝後,夏部落形成為夏族,再經夏、商、周三代一千六百多年的發展,與中原黃河流域的戎、狄、夷、蠻部落融合而形成華夏,其標誌是周禮與華服[40];另一種觀點則以為華夏族早在傳說中的五帝時代就已形成,夏朝的建立便是其形成的標志,同時以其「冕服採章曰華」稱作華夏,而後由於夏族的分裂而稱作「諸夏」或「諸華」[41];此外還有一種觀點主張華夏族是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通過春秋時期的民族融合過程出現了一個融合夏、商、周、楚、越和蠻夷戎狄的新生民族——華夏族[42]。
起源
據古代典籍與現出土的銘文記載,其祖先為黃帝和炎帝[43][44][45]。據現代考古材料和碳-14測定的結果,生活於五千年前的黃帝與仰韶文化下限一致。其活動範圍也相差無幾,皆以現河南西部、關中地區和山西南部為主要中心。仰韶文化後期的西安半坡等遺址中出土的器物也與史籍關於黃帝造物的故事相符。[46]
據《史記正義》引用《帝王世紀》認為炎帝之母任姒為有蟜氏女,後在華陽遊玩時感生炎帝,其形象為牛首人身。[47]《國語·晉語四》則記載黃帝與炎帝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因兩人分別生於姬水和姜水,故而異德,所以其姓也不同,黃帝為姬姓,炎帝為姜姓。[48]而《繹史》所記載的又稍有不同,該書引用《新史》認為「炎黃二帝是同母異父的兄弟」[49],炎黃所處的時代正是母系社會末期,其時,母權已衰,新的父權將取而代之。[50][51]
由於當時社會生產水平的提升,炎帝氏族自原來的氏族分出後遷居於姜水。姜水位於現在的陝西,發源於岐山,是渭水的一條支流。渭水兩岸封地豐腴,有「八百里秦川」之稱,炎帝氏族便在此發展為一個強盛的部落。之後由於某種原因,有一部落成員向東遷徙到中原地區,與早已遷徙與此的黃帝部落結盟。黃帝氏族此時已是久居中原,並向四方擴展形成黃帝部落。其活動範圍東至山東泰山,西抵甘肅,南達湖南岳陽,北及河北懷來[52]。之後由於矛盾[53],兩個同母異父的兄弟部落間便發生了著名的「阪泉之戰」,黃帝部落最終取勝,自此鞏固了其在部落聯盟中的主要地位。[50]
炎黃聯盟的分化與重組
因當時社會的發展,黃帝部落的人口逐漸增多,便漸漸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54]。夏后氏便是其中之一,這氏族雖已從黃帝部落中分出,卻仍然強調自己的祖先是黃帝,並祭祀黃帝[55]。周朝的始祖同樣是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其母系為炎帝後裔[56][57],父系則是黃帝之後,周人為姬姓[58]。
在傳說中的五帝時期,原本的氏族屬於血緣的集體,當社會的發展令其成員不得不依自身的經濟與生產要求而遷徙,並選擇性的重組成以地緣為基礎的部落聯盟。如堯時的鯀、共工、羲、和;舜時的禹、棄、契、皋陶、益等等,他們一方面是所在部落的首領,另一方面則又與堯或舜結為聯盟。隨着時間的推移,部落之間的共性漸增,便逐成為民族共同體。之後,禹承繼之前的成果而建立夏朝。[59]
華夏族的形成
夏朝的建立也令「夏」這一族稱出現,這一名稱究竟是自稱或是他稱現已不可考,而「華」則是因夏族的服飾和文化特徵而得名,後又演化為「夏」的同義詞,甚至是合稱為「華夏」。由於夏朝的強盛與較長的存在時間,令但凡與夏王畿的夏人有共同民族特點的諸侯國的人民都會接受「夏」的族稱,並自視為夏族的一部分。[60]就如,周人的先祖原是居於渭水一帶,與堯舜和大禹所居地區相近,都屬於自仰韶文化發展出的龍山文化。夏朝建立後,夏王為天下共主,居於邰的周便成為夏的一個方國。後因「夏政衰」,周人先祖不窋率眾遷於「戎狄之間」的豳,但仍然保持着定居的農業生活,而不是於其鄰居的遊牧畜牧業。後因北狄南下,周人被迫再遷至岐下的周原,也因如此,便從所居之地而稱為周人。[61]從經濟上看,周人與夏人都從農業。在宗教方面則夏、商、周都實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都認為「上帝」抑或「天」是最高的神靈。在他們所崇拜的祖先中,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如「社稷五祀」中的「稷」,在夏朝是配以「烈山氏之子柱」,自商朝起便配為周人始祖「棄」。在周人的觀念中,稱自己所居之地為「西土」,而夏朝和商朝的王畿都是「中土」或「土中」,再往東便是「東土」。同時,周朝統治者也自稱夏,自認為諸夏的一部分[62][63][64][65]。[66]而周朝所分封的諸侯國,像晉、齊、魯、衛、宋、杞、蔡、邢、鄭、陳等等,他們一方面以所在地域不同而稱為晉人、齊人、魯人、衛人、宋人、杞人、蔡人、邢人、鄭人和陳人;另一方面又都認同自己為夏或華夏的一部分[67][68],是而用「諸夏」或「諸華」概括以上地區或其人民[69][70]。
當華夏的概念深入人心之時,其民族意識便產生。同時與周邊的「夷、蠻、戎、狄」等民族間的地域界限也開始固定,是謂「內諸夏而外夷狄」。而在文化與風俗方面的差異也顯露出來,如在語言方面,華夏與其他民族的交流要用到翻譯[71];華夏民族束髪著冠或笄,北方的戎狄「被髪」,百越是「斷髪」、「劗髪」,西南的則是「盤髪」、「編髪」等等;在服飾方面,華夏民族為右衽,其他民族則是左衽。[72]
華夏族的統一
華夏民族可以夏朝作為其形成的標誌與名稱的來源。但在政治方面卻較為分散。大禹會合諸侯時,號稱有一萬多國進貢[73]。商朝有三千多國[74]。武王克商時,尚有一千七百多國[75],後由於諸侯間的兼併,到春秋時仍存在一千二百個國家[76]。
經過二百餘年相互戰鬥,諸夏國家到戰國便只剩下十餘國[77]。在戰國中後期,隨着經濟和技術的發展進步,原本分立的各個諸侯國開始建立聯系,發展出的廣泛貿易關係和交通網絡。由於鴻溝的開鑿完成,將江淮流域與河濟流域串聯起來,令列國間可以由水路暢通無阻[78]。就連本為山川所阻的巴蜀與漢中之間也開闢了「棧道千裏」。顯然,發達的交通令華夏民族之間建立起共同的經濟生活起到不小的作用。[79]到公元前256年,當強大的秦國將周天子也攻滅後,其餘諸侯的滅亡便只剩下時間問題。終於在公元前221年,即秦王政二十六年,山東六國中僅存的齊國被滅,華夏族便形成了政治上的統一[80]。
漢人時代(前221-1900)
秦朝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首稱皇帝,結束了多年的戰國七雄混戰,開創大一統的新格局。由此,華夏族又被稱為「秦人」[19][81][82]。但秦朝鉅耗民力與嚴刑峻法,享國十四年,三帝而亡,有說法「China」一詞即源於「秦」字。秦末天下大亂,諸侯並起,最終劉邦擊敗了當時最強大的霸王項羽,統一天下,因劉邦曾被封為漢王,所建立的朝代便稱為漢朝。在此這後,華夏族便又產生了「漢」這個族稱,之前的「華」、「夏」、「華夏」或「秦人」等族稱也繼續存在。[83]
漢朝時期
漢朝有西漢與東漢兩個時期,共計統治408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文化高度發達。此時漢族人口分佈仍較為集中於黃河、淮河流域一帶,佔總人口的半數以上。長江中下遊人口從東漢開始有所增長,佔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以上[84]。
南北分裂時期
從西晉末年永嘉之亂起,因數個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南下建立政權,史稱「五胡亂華」,尤其是在前趙和後趙時期的數十年裏,民族矛盾尤為突出,迫使漢人大興向南遷徙到長江中下遊、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史稱「衣冠南渡」,據統計南下人口要佔西晉各州總人數的八分之一以上[85][86]。當時,由於佔據東北的鮮卑慕容氏接受東晉封號,並實行安置流民、設置僑郡等政策,使得黃河中下遊不少漢人舉族遷往遼東和遼西;而在西北,漢人張氏建立的前涼也招致人數不少的漢人西遷,其後續的政權也一並貫徹這項政策,令今甘肅、青海東部和新疆南部的漢人數量大為增長。由此到南北朝時便出現了一個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雜居的情況。[87]也是這個時期,漢人便成為這個民族的穩定的族稱。
唐朝時期
隋唐時漢人重新控制中原地區,隋唐統治集團內有許多漢化的鮮卑人或由其他胡戎所漢化的人。在這兩個王朝統治時期,當政權穩固後,便實行去胡俗而恢復漢朝與曹魏時期的制度,並進行「華夏正音」的改革,規定各種禮樂制度以南朝制度為基礎,再吸收一些北朝符合傳統漢文化的部分。制訂這一政策的人既有漢人,也包括了漢化的胡人,比如主持《貞觀禮》和《顯慶禮》的房玄齡(出自清河房氏,東漢司空房植)與長孫無忌(祖先拓跋鮮卑旁支長孫道生)。恢復華夏傳統文化的活動一直持續了三個多世紀。原本在東漢、曹魏與五胡十六國及北朝時進入漢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已全部漢化,在隋唐時和漢人雜居的胡人也開始漢化。[88]同時,唐朝時期因為國力強大,漢人曾為其他民族或國家稱作「唐人」,將中國大陸稱為「唐山」。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出現分裂,並最終出現了五代十國的相互割據的局面,之後的宋朝也無力恢復唐朝時全部的領土。
宋朝時期
這段時期形成了南北政治上的分裂及至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時期的漢地經濟重心也向南轉移。北方的漢人在遼、金和西夏屬於被統治民族,但人口佔據多數,漢人的基礎為農耕經濟,漢文化佔主要地位,實行的是與契丹、西夏或女真人不同的唐制、唐律和宋制,稱之為漢法。因為民族的雜居,且漢人的人口要佔優勢,使得內遷的少數民族開始漢化,出現「契丹,漢人久為一家」[89]、「猛安與漢戶,今皆一家,彼耕此種,皆是國人[90]」的局面。當時金朝的官制、法律都仿照漢人,逐漸接受漢化,金朝的皇帝也提倡儒學,在統治者的提倡下,金人和漢人在血統和文化上都造成了緊密的融合。待金朝滅亡後,蒙古人按語言和習俗將契丹與女真人劃為漢人或蒙古人[91]。
南北朝時期
元朝統一中國後,稱原金朝境內的漢人和漢化的胡人為漢人,而將南宋境內的漢人和南方的少數民族稱作南人。這種民族政策是繼承了金朝的政策,並更強化了民族壓迫,但這仍阻止不了女真人的漢化。[92]在元朝不到一百年的統治時間裏,進入內地的蒙古人有一部分被漢化。同樣的,蒙古人從中亞和西亞帶來的阿拉伯人或其他同被稱為色目人的群體也逐漸漢化。這些西域來的人於明朝以後融入漢族,當中一部分成為回族的先民。[92]
明朝時期
明朝初年,由於元朝末期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災荒,導致漢人數量一度減少。經過二百年的發展後,到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漢人的人口又增長到約1.5億[93]。之後由於明末饑荒、農民起義、清軍入關、三藩之亂,導致漢人人口劇減。
清朝時期
清軍入關後,滿洲人統治者以柳邊為界,禁止漢人進入部分東北地區,還將部分漢人編入漢軍八旗和包衣。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頒佈「攤丁入畝」取消了人丁稅,經過康雍乾盛世獲得長期的休養生息,漢人人口得以迅速增加。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中國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現斜線上升。到1850年的中國人口超過四億,因超出的部分計入少數民族人口,所以漢人數量為四億。清末為了充實邊疆並防止沙俄的滲透,正式准許漢人重新進入東北。後來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人闖關東。自1840年發生鴉片戰爭後,中外矛盾升級,隨着民族主義的傳入與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中國出現了長期的戰亂,令人口損耗嚴重,僅是日本侵華戰爭時就損失人口達三千萬以上。由於大量的人口損耗抵消了人口自然增加的幅度,到1949年時的新中國人口約六億。[92]
漢族時代(1900-現在)
自1840年發生鴉片戰爭後,中外矛盾升級,隨着民族主義的傳入與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各族群按文化風俗逐步形成了現代漢族。這也使得漢族的文化同源性遠遠大於其血緣同源性。
漢族的形成
漢族的發展
漢族的定型
海外華人對漢族的認同
漢族在其他部分地區也是當地的主要族群,如在果敢(緬甸,漢族人口比例為90%)、新加坡(74%)、聖誕島(澳大利亞,61%)、檳城(馬來西亞,42%)。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族群之一。
組成
漢族的民系
主要民系
- 北方民系:主要分佈在中國長江以北,總人口為8億1500萬,操官話(廣義的北方民系,並非北方人)。
- 東北民系:分佈在東北三省除大連以外的地區。人口約1.2億,操東北官話。
- 幽燕民系:分佈在北京和河北北部,人口約2000萬,操北京官話。
- 冀魯民系:分佈在山東中西部和河北大部,人口少於1億,操冀魯官話。
- 膠遼民系:分佈在山東東部和遼寧南部,人口少於2000萬,操膠遼官話。
- 晉綏民系:分佈在山西中北部、內蒙中西部、陝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等地,人口約6000萬,操晉語。
- 中原民系:分佈在河南、山西南部、山東西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人口約1.4億,操中原官話。
- 關中民系:分佈在陝西中部,人口約4000萬,操關中片。
- 蘭銀民系:分佈在甘肅北部、寧夏北部,人口約3000萬,操蘭銀官話。
- 荊楚民系:分佈於湖北大部分地區以及湖南西北部,人口約1.2億,操西南官話。
- 江淮民系:分佈於安徽、江蘇兩省及湖北東部、江西北部部分地區,人口約7000萬,操江淮官話。
- 吳越民系:分佈在江蘇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人口約7700萬,操吳語。[94]
- 湖湘民系:分佈在湖南大部分地區、以及臨近湖南省的廣西部分地區,融合了古代楚人和苗瑤土著居民以及後來的江西移民等民族文化因素,形成了獨特的湖湘文化;在飲食習慣上更獨樹一格,以嗜辣著稱;人口約3600萬,操湘語。[94]
- 江右民系:分佈在江西大部、湖南東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人口約5200萬,操贛語。以贛江、瓦子角、瓦屑壩、撫河流域、吉泰盆地同遷的漢族人為民系認同,有着自己獨特文化、語言、風俗、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
- 客家民系:多分佈於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廣西東南和東北與中部以及台灣、海南、四川、湖南的部分地區。此外還僑居於東南亞、南亞甚至遠達歐洲、非洲和大洋洲和美洲[95]。客家人自稱「中原士族、三代遺民」,自認是漢族嫡系,他們有強烈的內聚性,一直聚族而居,有崇尚讀書、重農輕商和吃釀豆腐、梅菜扣肉等風俗和倫理觀。其主要操客家話[96]。人口約6000萬。
- 閩越民系:分佈於福建、台灣、二地大部分地區,以及廣東、海南、浙江的沿海地區,香港、澳門、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人口約1.15億,操多種閩語[94]
- 廣府民系:主要分佈於廣東中部、西南、北部和廣西的東南、香港、澳門、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人口約1億,操粵語。
- 巴蜀民系:分佈於四川、重慶等地,人口約1億2000萬,歷史上使用巴蜀語,現操西南官話。
一些少數民系
閩南福佬人:分佈於華南沿海一帶,主要分佈於閩南、台灣大部分地區,在廣東東部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海南大部地區和浙江溫州以及東南亞也有分佈。他們在福建和台灣稱為「閩南人」,在廣東、海南則稱「福佬人」。一般認為「福佬」由「福建佬」演變而來,也有觀點認為是與「河洛」有關。河洛是指古代的河水和洛水,位於古都洛陽附近。由於西晉的永嘉之亂和五代時的中原大亂,中原的漢族大批遷到福建,他們自河洛地區帶來的語言便在福建形成閩南話,或稱「河洛話」[97]。
- 福州人:分佈於福建閩江流域和東部一帶。其形成時間早於閩南福佬人,[98]操福州話。
- 平話人:主要分佈於廣西南寧市郊、寧明、馬山、貴港、橫縣和賓陽、以及百色、田林與樂業的一些村莊,此外在廣西北部一帶也有分佈,並有少部分分佈於雲南富寧、湖南南部與廣東交界處。平話人的基本特徵是說「平話」,由於各地對平話有不同稱呼,故平話人故被稱為「百姓人」、「客人」或「賓陽人」、「六甲人」、「土人」、「土拐人」以及「蔗園人」,但基本認同以「平話人」為統稱[99]。平話人是最早進入廣西的漢族族群,屬於沒有被土著化的漢族,但又深受土著的影響[100]。
- 桂柳人:多呈墨漬式分佈於廣西北部、西北、中部與東部部分縣城。其基本特徵是說「桂柳話」。桂柳話屬西南官話中桂林話與柳州話的俗稱。此外,在廣西還有說湖廣話的人,多分佈於廣西西部,湖廣話與桂柳話稍有不同,但因同屬西南官話,所以說湖廣話的人也被認為是桂柳人的一部分[101]。桂柳人是以明朝駐廣西軍人為主的後代,故也被稱為「軍人」,其所講的西南官話也被稱作「軍話」[102]。
分佈
漢族人口的世界分佈圖
根據中華民國僑委會2011發佈的調查資料(中國大陸以外)[103],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的2010普查資料(中國大陸分省市資料)[104]所製成約略的(假設海外華人數相當於漢族人數)漢族人口的世界分佈圖,分佈區域以中國璦琿-騰沖線(胡煥庸線)東南一側及近代華人移民史代的移入國為主。[105][106]冷戰結束後大中華地區指經濟全球化下以漢族/華人為主的跨國網絡。
就地理人口學上來說,漢族在中國主要集中於騰沖黑河線的東部[來源請求],此外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的分佈,特別是聖誕島和馬來西亞,分別佔當地人口的70%和30%。[來源請求]
漢族的遷徒
漢族是安土重遷的農耕民族,極為注重鄉土觀點。但在歷史上卻由各種原因發生過數次大規模的遷徙,並最終形成當今的分佈格局。清末以前,由於北方數次的多年戰亂,漢族有過三次大的遷徙浪潮。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7年-312年)為高潮一直持續到南朝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3年-453年),為第一次大南遷。再是從唐朝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到唐末和五代時期,由於北方連年戰爭,中國經濟重移向相對穩定的南方,黃河中下遊的人群便開始了繼永嘉之亂後的再一次南遷浪潮。而北宋靖康之難(公元1126年)時的金兵南侵造成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漢人出現自永嘉以後的第三次南遷高潮,是次南遷歷時一百多年,其中又出現過數次小的波動。等到蒙元中期,秦嶺——淮河線以下的戶口要佔當時全國戶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實際人口估數也在八成以上,完全將西漢時南北人口比例顛倒過來。[107][29]
除卻三次大的南遷浪潮外,黃河中下遊的人口也於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向其他方向進行小規模的遷徙,但不及南遷的影響深遠。而除了戰爭和災害原因的大規模遷徙外,還有通過屯田、駐軍和政府有組織的強制謫遷等形式向邊地的移民。而當人民在故土不能維持生計時,也會向主動向邊疆移民。在早期歷史上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雜居,基本已被當地人所同化。明朝時,漢人開始向雲貴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遷徙,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軍屯,以及商屯或其他方式。明朝出現的「改土歸流」政策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後開始在雲貴、四川和湖廣全面推廣,原土司地區的漢人遷徙活動加快。而向今內蒙古和甘肅、青海一帶的移民在明朝已具一定規模,當時主要是以屯田,及一部分的流徒。而自韃靼首領俺答與明朝改善關係後,也開始有漢人進入草地開荒墾地。明朝時,漢人佔遼東和遼西地區的人口多數。至於漢人大量進入西北、內蒙古和東北的邊疆地區則主要是滿清末期為防止沙俄被迫實行的「移民實邊」與放墾政策的產物。而黃河流域的漢人南遷從明朝以後則基本停止,這是由於南方的人口密度要高於北方。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除西藏外,漢人已經在其他的民族地區成了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現代漢族的呈東密西疏的分佈網絡。[29]
漢人遷徙到海外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南宋末年,由於國家被蒙古人消滅,不少南宋遺民選擇向南逃亡。這其中就有宰相陳宜中和鄭思肖,他們一直逃到了爪哇。其次則是明朝滅亡後,為數不少的士大夫與普通百姓的南下。而大規模的向海外的移民則主要是清末民初時期,自從1860年滿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失敗後,和英法簽訂《天津條約》,迫使清廷放棄海禁,從此以後中國人可以自由遷徙到海外,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流向了東南亞[108]。當今的海外華人約五千萬以上,這當中絕大多數是漢族。[29]
中國大陸漢族分佈
漢族人口絕大部分都分佈在中國,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1%,分佈於各個省市;在香港、澳門、台灣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97%、98%[來源請求],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地區 | 人口(2005年) |
---|---|
中國大陸 | 1,201,809,000 |
香港 | 6,554,000 |
澳門 | 462,000 |
台灣 | 22,575,365 |
位次 |
地區 |
總人口(萬人) |
佔總人口 比重(%) |
漢族(萬人) |
占漢族 人口 比重(%) |
佔地區 人口 比重(%) |
少數民族 (萬人) |
佔少數 民族 人口 比重(%) |
佔地區 人口 比重(%) |
合計 (大陸) |
126,583 | 100 | 115,940 | 100 | 91.59 | 10,643 | 100 | 8.41 | |
1 | 河南 | 9,256 | 7.31 | 9,143 | 7.89 | 98.78 | 113 | 1.06 | 1.22 |
2 | 山東 | 9,079 | 7.17 | 9,017 | 7.78 | 99.32 | 62 | 0.58 | 0.68 |
3 | 廣東 | 8,642 | 6.83 | 8,519 | 7.35 | 98.58 | 123 | 1.16 | 1.42 |
4 | 四川 | 8,329 | 6.58 | 7,914 | 6.83 | 95.02 | 415 | 3.90 | 4.98 |
5 | 江蘇 | 7,438 | 5.88 | 7,413 | 6.39 | 99.67 | 25 | 0.23 | 0.33 |
6 | 河北 | 6,744 | 5.33 | 6,453 | 5.57 | 95.69 | 291 | 2.73 | 4.31 |
7 | 湖南 | 6,440 | 5.09 | 5,782 | 4.99 | 89.79 | 658 | 6.18 | 10.21 |
8 | 湖北 | 6,028 | 4.76 | 5,766 | 4.97 | 95.66 | 262 | 2.46 | 4.34 |
9 | 安徽 | 5,986 | 4.73 | 5,948 | 5.13 | 99.37 | 38 | 0.36 | 0.63 |
10 | 浙江 | 4,677 | 3.69 | 4,637 | 4.00 | 99.15 | 40 | 0.38 | 0.85 |
11 | 廣西 | 4,489 | 3.55 | 2,768 | 2.39 | 61.66 | 1,721 | 16.17 | 38.34 |
12 | 雲南 | 4,288 | 3.39 | 2,855 | 2.46 | 66.59 | 1,433 | 13.46 | 33.41 |
13 | 遼寧 | 4,238 | 3.35 | 3,560 | 3.07 | 83.98 | 678 | 6.37 | 16.02 |
14 | 江西 | 4,140 | 3.27 | 4,129 | 3.56 | 99.73 | 11 | 0.10 | 0.27 |
15 | 黑龍江 | 3,689 | 2.91 | 3,504 | 3.02 | 94.98 | 185 | 1.74 | 5.02 |
16 | 陝西 | 3,605 | 2.85 | 3,587 | 3.09 | 99.51 | 18 | 0.17 | 0.49 |
17 | 貴州 | 3,525 | 2.78 | 2,191 | 1.89 | 62.15 | 1,334 | 12.53 | 37.85 |
18 | 福建 | 3,471 | 2.74 | 3,413 | 2.94 | 98.33 | 58 | 0.54 | 1.67 |
19 | 山西 | 3,297 | 2.60 | 3,287 | 2.84 | 99.71 | 10 | 0.09 | 0.29 |
20 | 重慶 | 3,090 | 2.44 | 2,892 | 2.49 | 93.58 | 198 | 1.86 | 6.42 |
21 | 吉林 | 2,728 | 2.16 | 2,482 | 2.14 | 90.97 | 246 | 2.31 | 9.03 |
22 | 甘肅 | 2,562 | 2.02 | 2,339 | 2.02 | 91.31 | 223 | 2.10 | 8.69 |
23 | 內蒙古 | 2,376 | 1.88 | 1,883 | 1.62 | 79.24 | 493 | 4.63 | 20.76 |
24 | 新疆 | 1,925 | 1.52 | 782 | 0.67 | 40.61 | 1,143 | 10.74 | 59.39 |
25 | 上海 | 1,674 | 1.32 | 1,664 | 1.44 | 99.40 | 10 | 0.09 | 0.6 |
26 | 北京 | 1,382 | 1.09 | 1,323 | 1.14 | 95.74 | 59 | 0.55 | 4.26 |
27 | 天津 | 1,001 | 0.79 | 975 | 0.84 | 97.36 | 26 | 0.24 | 2.64 |
28 | 海南 | 787 | 0.62 | 651 | 0.56 | 82.71 | 136 | 1.28 | 17.29 |
29 | 寧夏 | 562 | 0.44 | 368 | 0.32 | 65.47 | 194 | 1.82 | 34.53 |
30 | 青海 | 518 | 0.41 | 282 | 0.24 | 54.49 | 236 | 2.22 | 45.51 |
31 | 西藏 | 262 | 0.21 | 16 | 0.01 | 5.93 | 246 | 2.31 | 94.07 |
現役軍人 | 250 | 0.20 | 239 | 0.21 | 95.53 | 11 | 0.10 | 4.47 |
台灣漢族的分佈
漢族人數約22,575,365人,約佔台灣人口的98%。[110][111][112]
台北馬偕醫院的林媽利醫師對於人類組織抗原的研究認為,原住民族的組織抗原跟臺灣漢人並不相同,估計目前臺灣的客家及河洛人中,有13%具有原住民血統[113]。林媽利指出:「在我們以前的研究發現『台灣人』13%的基因(HLA-A,B,C半套體)是來自原住民,在那個研究我們是做了九族高山原住民及在消失中的『巴宰』平埔族的研究,這雖然顯示『台灣人』的基因中並沒有像想像中的有許多原住民的基因,但因為昔日的九族台灣平埔族現在已不易找到,無從研究及比較,所以到底有多少現在『台灣人』的基因是來自這些已經消失的台灣平埔族是不得而知的。」[114]
自2006年開始,林媽利的平埔族群遺傳數據陸續發表,唯尚未有正式論文於學術期刊上刊出,同時受到許多方面的質疑與批評。在2006年7月國科會科學季「多樣性臺灣」特展專文中,林媽利寫道:「臺灣漢人有26%擁有來自原住民的母系血緣,亦即2300萬人口中約有600萬人是台灣平埔族及高山族的後代;其他74%是來是福建,是唐山媽的後代。」[115]
2007年8月11日林媽利於《自由時報》發表《非原住民臺灣人的基因結構》,文中林媽利表示經由檢驗100個臺灣漢人,52%臺灣漢人帶有原住民族或東南亞島嶼族群的HLA,48%帶有亞洲大陸HLA。線粒體DNA(母系遺傳指標)方面,47%臺灣漢人帶有原住民族或東南亞島嶼族群線粒體DNA,48%臺灣漢人帶有亞洲大陸線粒體DNA,還有5%帶有日本人線粒體DNA。Y染色體(父系遺傳指標)方面,41%臺灣漢人帶有原住民族或東南亞島嶼族群Y染色體,59%臺灣漢人帶有亞洲大陸Y染色體[116]。2008年8月28日,林媽利再詳細表示:「根據三個系統的分析,85%的臺灣人帶有原住民及或東南亞島嶼族群的基因,也推測有90%以上的人帶有越族的基因,而源自北方的漢族基因只有約87%。」[117]。
當時的慈濟大學人類學教員陳叔倬,以及西拉雅文化研究者、西拉雅族人段洪坤,共同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上撰文《平埔血源和台灣國族血統論》,對林媽利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三點質疑[118]:
- 數據前後矛盾。在人類組織抗原方面,林媽利所聲稱的台灣人體內單倍型來自原住民的比例從13%(2000-2001年)變到52%(2007年);在線粒體DNA方面,則是由26%(2006年)變到47%(2007年)。
- 歸類標準有選擇性。在林媽利的研究中,判定「原住民血統」時使用了「絕對寬鬆標準」,只要研究對象的母系血緣、父系血緣、組織抗原這三個基因系統中有一與原住民相同,則被歸類於「原住民血統」之列,但對「漢族血統」的判定卻相當嚴苛,必須三個基因系統都不含原住民基因才能納入漢族範疇。若用同一標準衡量原住民血統和漢族血統,則可得87%的台灣人有亞洲大陸血統,而85%的台灣人有原住民血統,但林媽利只選擇性公佈了後者。
- 歸類方法不準確。如上所述,林媽利評判時的判定標準是「基因系統有無原住民基因」,而非「原住民基因比例是否比漢族高」,以提高「原住民血統」比例。但人類基因上萬,若依此「絕對寬鬆」標準,只要多檢測幾個基因系統,「原住民血統」的估算比例可以升到99.99%,但若按同一標準衡量「漢族血統」,估算比例達到99.99%的速度更快,所以全無意義。
林媽利後來撰文《再談85%帶原住民的基因》回應[119]。
在陳叔倬、段洪坤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發表《台灣原住民祖源基因檢驗的理論與統計謬誤》一文對林媽利的回應中,他們指出林媽利選擇性迴避他們的質疑,卻花大量篇幅提出無關原文內容的問題,又指出文中並未回答兩人的問題,而林媽利僅質疑其動機是否有宣揚漢族血統論的政治意圖,要求林媽利正面回應。他們討論了追溯祖源基因檢測是否符合科學原理,指出「基因溯祖」方法不可能準確,並引用Brodwin、Bolnick等學者的警告,指出追溯祖源基因檢測本質上更有政治意圖[120][121]。
除此以外,葉高華指出,在研究中,只要受試者自稱為平埔族人(無論是否真的有平埔族血統),林媽利就會將之置於平埔族樣本列中,而不需做進一步確認[122]。
海外漢族的分佈
自中晚明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中葉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果敢族
果敢族是緬甸的一個很特殊的民族:在緬甸,他們被指為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縣的中國漢人[123];而在中國,有人指他們是明朝在緬甸的遺民[124]。
明鄉人
鄭經在三藩之亂時出兵大陸,後因戰事不利撤退,若干將領四散海外,禮武鎮總兵楊彥迪投奔廣南,二鎮總兵周雲隆率一隊船在舟山,房錫鵬也有一支船隊在浙江烏洋,黃進在琉球。[125]。後以楊彥迪部將陳上川投奔越南定居西貢〈今胡志明市〉,設明鄉會館,並有「恥作北朝臣,綱常鄭重;寧為南國客,竹帛昭垂。」對聯自述身世。以明鄉人之名傳後世。
朝鮮
商朝的遺臣箕子率商朝遺民(古河南、山東人,具體數目不明)到朝鮮半島建立了「箕氏侯國」,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此一說法為「箕子東來說」(기자동래설)。韓國歷史學家尹乃鉉在其所著的《韓國古代史新論》中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並認為箕子來源於中國中原[126]。
之後歷代皆有漢人移居朝鮮半島,當地不少姓氏本貫皆來自中國,如文化柳氏、江陵劉氏、仁同張氏、瑞山鄭氏等。
日本
日本秦氏為日本一個古代的氏族,與東漢氏同為具影響力的氏族。自稱秦始皇的後代(新撰姓氏錄說是三世孫孝武王)。東漢氏則於三世紀至四世紀人,漢靈帝四世孫,應神天皇二十九年(太康十年)劉阿知帶兒子劉都賀與二千名族人由百濟東渡日本。居住在大和國高市郡一帶,被賜姓東漢直,他死後兒子襲職都加使主。他也成為大和王權中東漢氏始祖。他也與兒子都加使主與身狹村主青到江南請織匠到日本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為直(因此被稱為都賀王),子孫因此以直為姓。他們主要擔任手工業與保安工作(他曾經救出履中天皇)。日本的高橋、原田氏、大藏氏、秋月、江上氏、坂上氏、志賀、櫻井、木津等姓這些多是阿知王后裔。東漢駒與遣隋使中的福因、坂上苅田麻呂、坂上田村麻呂也是他後人。在天武天皇時代東漢氏被授忌寸。
琉球閩人三十六姓
明朝時,明太祖接受琉球察度王的邀請,賜閩中舟工三十六姓。這些移民到達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久米村,並定居於此。
高昌
高昌居民以漢族(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為主,少數族(主要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國家的僑民)為輔。因而高昌國建制,如官制、兵制、賦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脫胎漢晉,又自具特色。漢族傳統文化在高昌占統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國時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響。
文化
漢族對漢文化的傳承
漢文化為今日中華文化的主體,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漢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幾千年間,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眾多的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漢族思想與文化兩千餘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在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雜史、地方史志、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中如張衡(78-139)、祖沖之(429-500)、一行(俗名張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舉世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農學往往包括古代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成就,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間,包括已經散佚與流傳至今的農書達370餘種,其中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著作的代表作。在文學方面,詩歌、散文的創作,佔有顯着地位,湧現了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如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紅樓夢》(曹雪芹為漢軍旗人)等均享有盛名。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也湧現出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顯示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127]。
漢族普遍文化
語言與文字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的歷史至少有一萬年以上,殷墟的甲骨文距今則有三千多年的歷史。[128]漢語為典型單音綴的孤立語,一個音節就能表示相當於一個詞的意義單位[129],同時又存在聲調的平仄變化,並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成語、俗語、歇後語、對聯以及謎語等獨特的語言形式。[130]
語言
語言分類上,漢語被通常認為是屬漢藏語系,曾被劃分為與暹羅侗傣語族、苗瑤語族及越南語同屬漢台語群[131],還有學者引用例證指漢語與南島語存有親屬關係[132]。由於漢語在數千年前開始獨立發展,令現代漢語無論是在語音還是語法、詞彙上都與同系語言有很大距離[131]。國內學術界傳統上認為漢語是單一語言,可分官話、閩語、吳語、湘語、贛語、客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學術界另一種觀點認為漢語是漢藏語系內的一個語族,包含一組由古漢語演化而來的親屬語言(即漢語族親屬關係)。
漢語中的共同語,也就是在漢語內部佔有較高地位的基礎方言在先秦的春秋時期被稱為雅言[133],到漢朝改稱「通語[134]」,明朝時則叫「官話」,當時曾訂有洪武正韻做為官語,並以此做為永樂大典的索引之一,即為南京官話。明代中後期,北京官話形成並逐漸與南京官話產生差異,最終在清代成官話。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成立中華民國後將共同語稱為「國語」,於後來還爆發京國之爭,便以北京官話做為現代標準漢語,也就是標準官話。後因內戰形成的政治格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國語(台灣)、華語(馬新地區)。香港澳門把標準粵語(廣州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之一。作為金陵雅音傳承之南京官話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失傳。
此外,並非所有漢族人口都使用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語言。廣東部分漢族操壯侗語系的標話,海南部分漢族人口操壯侗語系的臨高語和村語。
文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中[注 2],唯一沿用至今的一種文字。漢字的字型依曆史演進順序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早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就已經有神農作穗書、黃帝作雲書、少昊作鸞鳳書和帝堯作龜書的傳說。《易經》的系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意思是說上古時代[注 3]記事是用原始的結繩記事,到後來則改以契刻[135]。這些記載在現代考古出土的材料中得到了佐證,在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和山東章丘龍山鎮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都發現刻於陶器上的符號。這其中尤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西安半坡發掘的陶器上的符號最為豐富,被學者郭沫若認為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136]」。古文字學者於省吾也認為這是屬於文字起源階段時的簡單文字,「仰韶文化距今有6000多年之久,那麼,我國開始有文字的時期也就有了6000年之久,這是可以推斷的。[137]」[138]後根據從一個屬於夏朝初期的河南王城崗遺址的灰坑中發現的陶胎上的文字與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的同一文字相似,被認為漢字是在夏朝就有了真正的肇端。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漢字的字形也以秦系文字為原型進行規范,漢字字型也從大篆發展為小篆,到漢時再由小篆演化為隸書,後世將這過程之為「隸變」。自此後,漢字便完全脫離圖畫的性質而符號化了,字型也基本穩定起來,在結構上不再發生變化。在以後歷史中出現的楷書、行書與草書也都只是在隸書上的更簡化變種。[139]
漢族的書法有着兩千多年的傳統,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有着豐富的表現力。曆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及國畫家。
在西漢至南朝時期,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往往使用漢字交往,漢字儼然是一種公用性的文字。隋唐以後,北方一些民族開始藉助漢字的筆劃創製自己的文字。如契丹的契丹大字是以刪減漢字筆劃用音符疊成音綴形成,也形如方塊字;另一種契丹小字則是在大字基礎上進行筆劃簡化,再以一個方塊字為一個音綴形成。還有党項的西夏文以漢字六書中的會意法創製,有的還是直接借用漢字,在字體上也有草、隸和篆。而女真的女真文字則是依由漢字改制的契丹文字來拼寫女真語言而製造。從某種角度而言,這些少數民族文字只是漢字的變種,依然屬於漢字文化圈的範疇。在現代,漢字廣受許多國家和地區使用,現在的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其他地方如韓國、日本使用着各自不同形態的漢字。[140]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其指的是文化相近,歷史上受中國政治及中華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仍使用漢字,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韓越稱之爲: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並覆蓋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區域(並不使用口頭語言的漢語官話作為媒體)。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漢族)、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民族)、日本(大和民族)、琉球(琉球民族)、緬甸(果敢族)等。漢字文化圈從地理角度可以稱爲「東亞文化圈」,從文化角度可稱爲儒家文化圈(儒教文化圈),以器物戲稱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亦被稱為「漢字文化圈」[141]。
姓氏
漢族的姓氏多為單字:張、陳、李、王、楊等,也有複姓:司徒、歐陽、上官等。
在春秋戰國時期,一般平民只有名沒有姓,只有貴族才能有氏,兩者有不同的功用。戰國後,姓氏制度瓦解,姓氏慢慢合而為一。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姒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而漢族之姓則多出於黃帝,炎帝之後,故又稱炎黃子孫。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風、姬、姜、嬴、偃、姒、子、隗、媯、姚、歸、曼、雍、允、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衣、董、彭、禿、妘、曹、斟、掎、慶等三十四姓。[142]
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羋、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羋、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天子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諸侯)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
思想著作
在春秋戰國時代,周朝的封建制度逐漸走向崩潰,諸侯們互相討伐。先秦的知識份子或探討救世的學問,或發明各種學術以利諸侯爭霸。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最活躍的年代。那時期產生的各學術,總稱為諸子百家。
學派 | 代表人物 | 代表著作 |
儒家 | 孔子、孟子、荀子 | 《四書》、《五經》、《十三經》 |
道家 | 老子、莊子、列禦寇 | 《道德經》、《莊子》 《列子》 |
墨家 | 墨子、禽滑釐、孟勝、田襄子 | 《墨子》 |
法家 | 管仲、子產、韓非、商鞅 李斯、申不害、吳起、李悝、慎到 |
《商君書》、《韓非子》 |
名家 | 鄧析、惠施、公孫龍 | 《公孫龍子》、《鄧析子》 |
陰陽家 | 鄒衍 | 現代都已失傳[143] |
農家 | 許行、氾勝之、崔寔 | 《氾勝之書》、《四民月令》、 |
縱橫家 | 鬼谷子、張儀、蘇秦、端木賜 | 《鬼谷子》 |
小說家 | 民間街談巷語之人 | 多已亡佚 |
雜家 | 呂不韋 | 《呂氏春秋》、《尸子》 |
兵家 | 孫子、孫臏 | 《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 |
秦漢以後:
隋唐
宋明
藝術
以下是一些常被提及的漢族藝術品或漢文化概念:
- 漢文化概念:
- 藝術品:
,如:房屋模型、人形與動物塑像、漆磚墓碑等。[144]
日常生活文化
飲食
漢族人通常以稻、麥為主食,搭配蔬菜、肉食和豆製品等多種菜點,通過蒸、炒、煎、炸、煮等等不同烹飪方法製作主食和菜點。漢民族善於烹飪,經過幾千年的烹飪歷史發展,菜式基本分為八大菜系,即川、魯、蘇、粵、皖、湘、浙、閩等八大菜系,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
傳統禮儀
- 座禮
正座是從古代漢族的正式坐姿,動作是雙膝彎曲着地,將臀部坐於腳踝上,腰身挺直,雙手置於膝上,氣質端正,目不斜視。
而現代人坐在椅子上,垂足而坐的形式在南北朝之前被視為不正式的座法,稱之為胡座,與胡床(相當於現代的凳子)一同自西域傳入中原。由於宋代胡床普及,正座逐漸消失,僅日本、韓國較完整地流傳至現代。
- 送禮
漢族的社會關係是一種典型的互惠型社會關係。通常社會關係的不同是通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個人與社會的聯繫被稱作「關係」,聯繫感情。華人的社會關係通常是通過互相送禮來進行。自古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的說法,表示禮物的價值在於送禮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禮物本身的價值,尤其是定情信物。華人送禮的習俗是報恩的具體表現,恰當的禮尚往來,牽繫華人人際關係的維護[145]。
- 喪葬
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混雜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
民俗傳統節日
標題文字
(以下均按照漢族農曆日期算起)
●正月 初壹:春節(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立春節(於立春日) 初七:人日節 初八:穀日節 初九:天日節 初十:地日節 十五:元宵節(上元節、燈節) 二十:天穿節 廿五:填倉節 晦日:正月晦
●二月 初壹:中和節(太陽生日) 初二:春龍節(龍擡頭、龍頭節、土地會、春社日/屬春秋兩社日之壹) 十二:花朝節(花神節、百花之神生日) 十五:撲蝶會 十九:觀音誕 春分節(於春分日)
●三月 初三:上巳節(女兒節) 寒食節(冬至日後壹百零五日,清明前壹二日) 清明節(於清明日)
●四月 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 立夏節(於立夏日) 十八:碧霞元君節
●五月 初五:端午節(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 十三:雨節(關公磨刀日) 二十:分龍節 夏至節(朝節,於夏至日)
●六月 初六:天貺節(六月六、曬蟲節、蟲王節、回娘家節) 十九:觀音會 廿四:觀蓮節(蓮花生日)
●七月 初七:七夕節(乞巧節)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瓜節) 廿九:地葬節
●八月 初壹:天灸日(天醫節) 十五:中秋節
●九月 初九:重陽節 十九:觀音會
●十月 初壹:寒衣節(授衣節、冥陰節) 十五:下元節(下元水官節)
●十一月 冬至節(於冬至日)
●臘月 初七:驅儺日 初八:臘八節 十六:尾牙節 廿三:祭竈日(小年) 三十:除夕
服飾
建築
漢族因家/氏族群居生活發展出四合院、三合院等傳統民居、因地理氣候人文環境等需要發展出窯洞、土樓等不同形式。
其他中國宗教及宮廷建築如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牌樓、寺廟、等雖常被歸於中國建築,但不少有納入當時非漢族的外來元素(新營造法式、材料等),如受西域文化影響的佛教建築。[148][149]
同樣的,在中國境內及境外也有清真寺、清真墓陵等建築其用料、花紋等亦受到當時漢族建築的影響。[150]
梁思成(1901~1972)以科學方法記錄並訪察匠師系統化研究中國古建築,著《圖說中國建築史》。[151]
教育
自從漢朝開始獨尊儒術後,中國開始了2000多年的儒學教育。隋朝時確立科舉制度,宋朝時開始興建書院。清朝末年科舉制度取消。
王朝圖騰
古代漢族王朝的帝王多自稱「真龍天子」,具有權威以及民族的象徵。龍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皇宮使用器物以及皇帝服飾也多以龍為裝飾。與皇帝有關的事物也背影上了龍的標記,如「龍床」、「龍顏」、「龍袍」等,漢族先民將龍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甚至被稱為「祖龍」。曾被滿族建立的清朝,以及被越共滅亡的越南共和國用為國旗及國徽,當今不丹國旗中也有龍的存在。
鳳凰(Chinese phoenix/Fenghuang),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僅次於龍。羽毛一般被描述為赤紅色,雄的叫鳳,雌的則叫凰,但叫鳳凰的時候均代表女性。常用來象徵祥瑞。;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鵾雞等。形象有鴻頭、麟臀、蛇頸、魚尾、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自古以來鳳凰就是中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宗教習俗
巫教
商代巫教盛行,巫者在商代有極高的政治地位,君王官吏皆出自巫,是一個巫政合一的時代。具體的巫術活動包括甲骨占卜、祭祀等。[152]
周代時,巫術逐漸沒落。周代的巫術朝人文化的宗教發展,這個現象可由巫術儀式的禮制化及巫術儀式融入人道、理性、道德等人文元素看出。雖然周代巫術融入了人文理念,但仍保有占卜等傳統元素。[152]
春秋戰國是一個思想活躍發展的時代,各家思想對巫術有排斥者,也有兼容者。巫術對上古之後的漢文化有許多影響,思想方面有陰陽五行學說、天人感應等,民俗方面有桃符、卜筮等,藝術方面有文學中的神話元素、戲曲中的儺舞元素等,科學方面有天文曆法等。[152]
人祭
以人做為犧牲的祭祀自甲骨文中即有記載。人祭與人殉不同,人祭是以人做為祭祀的祭品,而人殉是以人做為殉葬品。商代以人牲做為祭品的禮儀場合包括祭祖、奠基、祭祀自然神等等。甲骨文中殺人牲祭祀通稱「用」,個別的祭祀方法有斬首(伐)、對剖(卯)、裂腹刳腸(胣)、棍棒擊斃(豆殳)、劈砍(上冊下口)、焚燒(烄)、活埋(陷)、溺斃(沈)、陳列全牲(俎)、曝曬成肉乾(戠)、取血(氵幾)、烹煮(而)等。進入周代後,人祭風俗仍存,但已被批評,並逐漸被其它動物犧牲及其它象徵做法取代。但人祭的遺跡在史書中仍然可見,如春秋時魯國「...獲長狄僑如。富父終甥摏其喉以戈,殺之,埋其首於子駒之門...」(左傳文公十一年)、孟明感謝俘虜他的晉國沒有殺他取血釁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戰國時魏國有「河伯娶婦」(史記滑稽列傳)、東漢有竇憲斬韓紆之子以其人頭祭竇勛(後漢書卷二十三竇融列傳第十三)、唐代有李忠臣俘虜奚族首領阿布離後便用其釁鼓(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等。[153][154]
婚姻習俗
一夫一妻多妾
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制」是一個基本原則,在很多朝代的法律中都給以明確的規定。中國古代妻與妾有嚴格區別,妻一般稱正室、元配,妾通常出身低微,地位較低下。妻姊妹婚是指男子同時以兩個或多個姊妹為配偶,或者在妻子去世後續娶其姊妹的行為或習俗。此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社會中經常出現,為漢族固有習俗,古稱媵娣制。
聯姻
同姓不婚是同姓的男女不得互相通婚的婚姻制度。漢族誕生以前,華夏部落民時代便有所謂:「同姓不婚,懼不殖也」之說。
姑換嫂就是窮人家無力婚娶,將自家女兒許配別人家為妻,換娶回那家女兒為媳,也有稱作「調換親」。由於漢族重視宗法與家族關係的延伸與補充,對於感情良好的兄妹或姊弟,或是藉由表兄妹聯姻成親血脈相連,自己人總是比較好講話,被認為親上加親的美事。
為漢族固有且獨特的其中一種婚姻習俗,童養媳的婚俗約於宋朝出現。是把未成年的女孩送養或賣到另一家庭,由該家庭撫養,長大後與對方的兒子正式完婚,結為夫妻的一種婚姻習俗。
義結金蘭
是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結為一種擬親屬的關係,稱為誼親,又稱契親、乾親,俗稱乾字輩,彼此以親情維繫,可以是長輩和幼輩,也可以是同輩。通常友上加親,亦友亦親,關係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同輩的結誼又稱結拜、結義、換帖。
古代結誼屬於較為嚴肅的關係,有禮儀,有宗教或祭祀,或其他習俗嚴密定義,視結誼為補救或擴張倫常關係不足、擴大家族宗族力量的方式之手段。
但結誼、上契等行為常會被認為是非情侶或夫婦的曖昧或性關係之代名詞,因此一群誼兄弟姊妹也可能是暗示存在群體性關係。不過,誼兄妹或誼姊弟戀愛和結婚在漢族來看,多視為平常事,一般不會視為亂倫。有些長輩會鼓勵誼兄妹或誼姊弟戀愛和結婚,或誼兄弟行姑換嫂[155],視為親上加親。尤其是互相認對方子女為誼子女的父母。
科技
中醫
以古代中國漢民族的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漢方、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導引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狹義的中醫,指的則是漢醫。1949年之前,漢醫一詞比較普遍。[156]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稱的高麗醫學、越南的東醫學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體育
以下是一些漢族代表性體育文化項目。
基於漢醫學理論為基礎,以氣功、導引、套路等術方行內練一口氣,以按摩、推拿、漢方,藥浴及其他秘方行外練筋骨皮,達成內治外練成強身手搏之能。人們都認為武術起源於戰鬥的需要,可是《中國武術——歷史與文化》一書提出武術雖然部分來自軍事需要,但是大部分還是來自民間的私鬥。軍事用途的武術和民間武術的要求不同。
角牴是一種中國古代的角力遊戲,又稱相撲。它們主要是通過力量型的較量,用非常簡單的人體相搏的方式來決出勝負。宋太祖曾制定軍中以相撲決高下升遷的法則,並以相撲高手擔任御前「內等子」 ,每逢朝廷大朝會聖節或御宴,照例用左右軍相撲助興。相撲在宋代軍中十分流行,宋朝名將韓世忠、岳飛在軍中推行相撲練武,提拔相撲比賽得勝者。
根據中國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春秋時期的楚國一帶,軍中已經出現拔河運動,用來訓練士兵稱為「牽鈎」。書云:「拔河古謂之牽鈎,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為教戰」[157]。
蹴鞠(拼音:cù jū,中古擬音:chiuk giuk[158])是中國古代的足球運動,也見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亞洲國家。蹴就是「踢」,鞠是「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被認爲是現在足球的雛形,國際足球協會(FIFA)在2004年初公開確認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滿族建立清朝後,全面禁止了上層社會蹴鞠,加上當時漢族女子的纏足方式由側纏改為折骨纏,不能參與體育活動,蹴鞠就此沒落。
民族英雄
以下為代表性人物:
- 衛青:西漢抗匈名將,一生七次率兵出擊匈奴,無一敗績。
- 霍去病:西漢抗匈名將,傑出的軍事家。先後深入河西走廊、漠北,重創匈奴,迫使其遠遁西方。
-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其政權的建立避免了漢人的陳朝被鮮卑的北周攻滅。
- 狄青:北宋抗西夏名將,平定廣西自立大南國的叛亂。
-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一生為宋朝抵禦金國南侵,「在抗金的戰場上,英勇戰鬥了一生」[159]。
- 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蹟被後世稱許。
- 于謙:明朝名臣,土木之變後,于謙決策領導,掣退瓦剌,力挽國勢,爲成功的保護漢家社稷立下巨大功勳。
- 戚繼光:明朝名將,傑出的軍事家。率領戚家軍於浙、閩、粵沿海諸地迎擊來犯倭寇,歷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
- 史可法:明朝名臣,清軍圍揚州,率全城軍民堅守,城破後不屈而死。
- 鄭成功:南明抗清名將,統合沿海抗清力量,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60]。驅逐荷蘭人光復台灣,以「忠肝義膽」忠於國家的形象流傳後世[161]。
- 閻應元:南明抗清名將,與陳明遇、馮厚敦於江淮號召十萬百姓奮勇抵抗清軍而死,合稱「抗清三公」。
- 張煌言:南明抗清名臣,與鄭成功合作北伐,反清復明大業一時大好。失敗後仍組織民間各反對力量在浙東沿海一帶持續抗清近二十年。被捕後拒絕清廷招降,從容就義,史家推崇。[162]
- 李定國:南明抗清名將,張獻忠義子。提出「聯明抗清」政策,爲抗清戰爭立下輝煌戰果。[163]後因大勢已去,壯志未酬,抱恨而死,然忠義之心長為後人景仰。
- 林則徐:清朝官員,主張禁止鴉片,發動虎門銷煙並曾在鴉片戰爭中取勝英軍。
- 左宗棠:清朝名將,平定回亂,收復新疆,維護了漢族利益。
- 鄧世昌:中國北洋海軍將領,甲午戰爭時陣亡,追贈太子少保,入祀昭忠祠,被譽為民族英雄。
- 孫文:中華民國的締造者,領導革命黨推翻清朝建立共和,近代中國民主、共和等政治思想的奠基者。今台灣、中國大陸許多城市均設有中山路以茲紀念,備受海內外華人推崇。
- 黃興:建立中華民國的元勛,與孫文並稱「孫黃」。革命黨重要的實幹家,所謂「孫氏理念,黃氏執行」,親身參與並指揮多次起義行動,為建立共和作出巨大貢獻。
- 張自忠:抗日名將,曾於西元1938年領導臺兒莊大捷。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陣亡將領中最高軍銜者,今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等地仍設張自忠路以茲紀念。
漢人、中國王朝與中華民族譜系
在漢族正統(史觀)概念,如天子的想法認為皇帝王朝是以血緣的嫡長子繼承為主,皇帝姓氏的賜予與僭偽有其象徵意義,異族異姓或華夷之辨當為取得政權正當性的素材之一。近代中國在建立現代國家體制時,在漢族及中華民族有相當不同的爭論,關於國族、民族識別、族群政策。
漢人與中國王朝列表
漢族在中國建立多數王朝,長久主導中國政治,期間也有被異族征服統治的歷史,西晉亡於匈奴人建立的漢趙(前趙),北宋亡於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南宋亡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南明亡於滿洲人建立的清朝。
現代國家:漢族與中華民族關係
「中華民族」一詞有兩種內涵略有不同但又相關的含義,一是指「漢族」,一是指以漢人為主幹的中國境內所有族裔的人民的總稱。「中華民族」一詞,由梁啓超首先提出,其後得到楊度和章太炎等諸多學者闡釋與政府認可。1905年梁啓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使用了「中華民族」七次(簡稱為「華族」),並明確表示:「今之中華民族,即普遍俗稱所謂漢族者」,是「我中國主族,即所謂炎黃遺族。」,可知,梁啓超認為中華民族就等於漢族。其後,中華民族一詞的內涵有所擴大,成為以漢人為主幹的中國境內所有族裔的人民的總稱。
清末民初,梁啟超、楊度、孫中山提出:「五族共和」[164](漢滿蒙回藏,回指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包括維吾爾族,回族等中土十回)之中華民族,團結滿、蒙、維吾爾族等其他民族,為創建中華民國的基礎,因而引發一系列關於漢族與中華民族關係的研究與民族問題。
如孫中山革命時,關於滿洲人是否為要驅逐的外族,還是五族共和之一的民族。[165]「中華民族」一詞的演進也因此反映了近百年來國族與民族主義的相關爭議。因為「五族共和」口號關係,一般認為中華民族也包含了漢族、蒙古族、滿族、維吾爾族、藏族、回族等民族。但漢族諸多民系中,並不包含滿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回族等民族。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引用
- ^ 1.0 1.1 1.2 1.3 1.4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ch.html#People
- ^ [1] Singstat.govt 2013年 74.2%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 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 R.O.C. ::. Ocac.gov.tw(2004-08-24). Retrieved on 2010-12-12.
- ^ Malaysia. State.gov (2010-07-14). Retrieved on 2010-12-12.
- ^ [2] 頁18, 2010 population census
- ^ [3]
- ^ 国籍(出身地)別在留資格(在留目的)別外国人登録者(Number of foreign residents by country as of 2008). Ministry of Justice. 2009-09-04 (日語).
- ^ Park, Yoon Jung. Recent Chinese Migrations to South Africa - New Intersections of Race, Class and Ethnicity (PDF). Representation, Expression and Identity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2009 [September 20, 2010]. ISBN 978-1-904710-81-3.
- ^ National Ethnic Population Projections: 2006(base)–2026 update. [July 22, 2011].
- ^ [4][失效連結]
- ^ 11.0 11.1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頁
- ^ 13.0 13.1 Edward L. Davis.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Taylor & Francis. 10 September 2012: 335– [19 January 2013]. ISBN 978-0-415-24129-8.
- ^ 14.0 14.1 James Stuart Olson. An Ethno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Chin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 94– [19 January 2013]. ISBN 978-0-313-28853-1.
- ^ John Powers; David Templema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ibet. Scarecrow Press. 18 May 2012: 291– [19 January 2013]. ISBN 978-0-8108-6805-2.
- ^ 見p.33, p.67 許倬雲. 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6 October 2012]. ISBN 978-962-996-415-3.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37頁
- ^ 18.0 18.1 18.2 《明史·外國真臘傳》:「唐人者,諸番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
- ^ 19.0 19.1 19.2 《史記·大宛列傳》: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
- ^ 《長春真人西遊記》:「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
-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海內外中華兒女」提法的由來炎黃時代沒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這樣的名詞,但卻為後世此類名詞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炎黃子孫」稱謂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海內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實際上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文化尋根」和「文化自覺」的需要。因此,祗要這種認同心理繼續存在,「炎黃子孫」稱謂就會繼續使用下去。(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歷史系)。」
-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海內外中華兒女」提法的由來「炎黃部落」集團是漢民族的主源,漢族世代自稱「炎黃世胄」、「炎黃子孫」。……宣傳中華文明史要多提『中華民族』的概念,慎用『炎黃子孫』的概念,注意表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
- ^ 見「炎黃子孫,復興中華」的說法黃復興黨部
- ^ 見:黃帝神話的流傳與「炎黃子孫」的美好想像:"辛亥革命前的十幾年,中國各大報章雜誌處處可見黃帝的各類論述,例如將黃帝事蹟作為歌謠以供兒童唱誦,一時「炎黃子孫」、「軒轅世冑」的說法風行草偃;又如光緒三十四年(1908)同盟會人士在東京遙祭黃帝陵寢,說到:「是我皇祖在天之靈」,默默保佑革命事業。....民國二十四年(1935),中國國民黨致祭「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之靈」,民國二十六(1937)中共的陝西蘇維埃政府則代表蘇區人民致祭黃陵,也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到了今天,各地華人的日常生活、自我意識,依然有「炎黃子孫」這樣的重要組成要素,例如錢穆肯定「我們自稱炎黃子孫,是很有道理的。」"
- ^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583-62》:作者:王明珂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西汉水“天水”的发源地”.
- ^ 汉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06年4月17日.
- ^ http://news.chinavoc.cn/ChinaCulture/Files/200804/44898.html
- ^ 29.0 29.1 29.2 29.3 《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51-154頁
- ^ 《漢民族發展史》第216頁
- ^ 《南史·杜驥傳》:「嘗侍宋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純結,漢人莫及』」
- ^ 《世說新語·語言篇》:「高望道人,不作漢語,或問此意,簡文曰:以簡應對之煩。」
- ^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
- ^ 沈亞之《沈下賢文集》:「自翰海以東,神鳥、敦煌、張掖、酒泉,東至於金城、會寧,東西至於上郢、清水、凡五十郡、六鎮、十五軍,皆唐人子孫,生為戎奴婢。」
- ^ 《新唐書·吐蕃傳》:「蘭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戶皆唐人。見使者麾蓋,夾道觀。」
- ^ 《新唐傳·列傳 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玄宗遣左衛中郎將王惠齎詔書諭解曰:「朕聞師克在和,不在眾,以虔瓘、獻宿將,當舍嫌窒隙,戮力國家。自開西鎮,列諸軍,戍有定區,軍有常額,卿等所統,蕃漢雜之,在乎善用,何必加募?
- ^ 《欽定全唐文》卷九八八,第二十函:《盟吐蕃題柱文》:「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興實以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事,不相侵謀封境。……每次通傳……蕃漢並於將軍谷交馬,其綏已東大唐祇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具大業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36-238頁
- ^ 《漢民族發展史》第233頁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3頁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4-226頁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7頁
- ^ 《國語·周語》:「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 ^ 《國語·魯語上》:「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
- ^ 《陳侯因□敦》:高祖黃帝……
- ^ 《漢民族發展史》第28頁
- ^ 《史記正義》引《帝王世紀》曰:「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
- ^ 「《國語·晉語四》: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 ^ 《繹史·卷五》引《新書》:「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
- ^ 50.0 50.1 《漢民族發展史》第29-31頁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20頁
- ^ 《史記·五帝本紀》:「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 ^ 《呂氏春秋·蕩兵篇》:「兵所自來久矣,黃,炎故用水炎矣」
-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
- ^ 《禮記·祭法》「夏后氏亦諦黃帝……」
- ^ 《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
- ^ 《史記·周本紀》:「周後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 ^ 《史記·周本紀》:封棄於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先秦民族史》第185-186頁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先秦民族史》第187-188頁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 先秦民族史》第280頁
- ^ 《尚書·武成》:「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勛,誔膺天命,以撫方夏」
- ^ 《尚書·康誥》:「文王……肇造我區夏」
- ^ 《尚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帝欽罰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萬姓」
- ^ 《尚書·立政》:「「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帝欽罰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萬姓」」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 先秦民族史》第281頁
- ^ 《左傳·襄公十三年》: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毀之?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
- ^ 《左傳·閔公元年》: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鴆毒,不可懷也。《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従簡書。」齊人救邢。
- ^ 《左傳·襄公十一年》: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
- ^ 《左傳·昭公三十年》:子西諫曰:「吳光新得國,而親其民,視民如子,辛苦同之,將用之也。若好吳邊疆,使柔服焉,猶懼其至。吾又疆其仇以重怒之,無乃不可乎!吳,周之胄裔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今而始大,比於諸華。
- ^ 《淮南子·泰族訓》:「四海之內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指,夷狄之國重譯而至,非戶辯而家説之也,推其誠心,施之天下而已矣。」
- ^ 《漢民族發展史》第186頁
- ^ 《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 ^ 《後漢書》:「逮湯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餘國」
- ^ 《後漢書》:「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國」
- ^ 《後漢書》:「春秋時,尚有千二百國」
- ^ 《後漢書》:「至於戰國,存者十餘。」
- ^ 《史記·河渠書》: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爲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韂,與濟﹑汝﹑淮﹑泗會。於楚,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東方則通鴻溝江淮之閑。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閑。於蜀,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欍,百姓饗其利。
- ^ 《漢民族發展史》第191-192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二卷·秦漢民族史》第3-4頁
- ^ 《漢書》卷九六 下 西域傳下:「馳言『秦人,我丐若馬』」,又漢使者久留不還,故興遣貳師將軍,欲以為使者威重也。」
- ^ 《漢書》卷九四 上 匈奴傳上:「單于年少初立,母閼氏不正,國內乖離,常恐漢兵襲之。於是衛律為單于謀:「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守之。漢兵至,無奈我何。」」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二卷·秦漢民族史》第17-18頁
- ^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6頁
- ^ 譚其驤:《晉永嘉喪亂之後的民族遷徙》,(長水集)上
- ^ 葛劍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頁
- ^ 《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33-134頁
- ^ 《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48-149頁
- ^ 《金史·盧彥倫傳》
- ^ 《金史·唐括安禮傳》
- ^ 王壽南《中國通史》五南圖書 第13-14頁
- ^ 92.0 92.1 92.2 《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49-151頁
- ^ 何炳棣(美)著 葛劍雄 譯《1638-1953 中國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第262頁
- ^ 94.0 94.1 94.2 Top 100 Languages by Population. [2009-10-16].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176頁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179頁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182-183頁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196頁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206頁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224頁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226頁
- ^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第232頁
- ^ OCAC. Overseas Chinese Population. OCAC(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 R.O.C. (Taiwan)). 2011 [2012-08-01].
-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abulation on the 2010 Population Censu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2-04 [2012-07-31].
- ^ Laurence J. C. Ma; Carolyn L. Cartier. The Chinese Diaspora: Space, Place, Mobility, and Identity.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 1– [5 December 2012]. ISBN 978-0-7425-1756-1.
- ^ Gregory Veeck; Clifton W. Pannell; Christopher J. Smith; Youqin Huang. China's Geography: Globaliz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Rowman & Littlefield. 16 July 2011: 298– [5 December 2012]. ISBN 978-0-7425-6784-9.
- ^ 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一卷,第45-59頁
- ^ 《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第4頁
- ^ 國家統計局:《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第一號)》
- ^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原住民人口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4.xls
- ^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外籍配偶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14.xls
- ^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現住人口數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1.xls
- ^ Lin M, Chu CC, Lee HL, Chang SL, Ohashi J, Tokunaga K, Akaza T, Juji T (2000) Heterogeneity of Taiwan's indigenous population: possible relation to prehistoric Mongoloid dispersals. Tissue Antigens 55:1–9.
- ^ 林媽利. 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臺灣人的來源.
- ^ 林媽利,2006,《我們流着不同的血液》。《科學人特刊》,第4號,頁122-127。
- ^ 林媽利,2007,《非原住民臺灣漢人的遺傳結構》。自由時報言論廣場,2007年8月11日。
- ^ 林媽利. 再談85%台灣人帶原住民的基因. 2008-08-28.
- ^ 陳叔倬; 段洪坤. 平埔血源與台灣國族血統論 (PDF).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08, (72): 137–173 [2013-06-15].
- ^ 林媽利. 再談85%帶原住民的基因:回應陳叔倬、段洪坤的《平埔血源與台灣國族血統論》.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09, (75): 341–346 [2013-06-15].
- ^ Carl Elliott; Paul Brodwin. Identity and genetic ancestry tracing (PDF). BMJ. 2002-12-21, 325 (7378): 1469–1471 [2013-06-15].
- ^ 陳叔倬; 段洪坤. 台灣原住民祖源基因檢驗的理論與統計謬誤 (PDF).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09, (76): 347–356 [2013-06-15].
- ^ 葉高華. 台灣漢人的基因戰爭. CASE PRESS. 2010-10-25 [2013-06-15].
- ^ 王士錄,(2005年),《緬甸的"果敢族":族稱、來歷、狀況及跨國互動》,《世界民族》第2005年05期。
- ^ 第三媒體,(2006年),[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612/show578298c30p1.html 緬北的明朝遺民——果敢族 ]
- ^ 亡國後的海上
- ^ 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By Jiang-zuo Jian
- ^ 陳連開教授《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漢族
- ^ 《漢語史稿》修訂本第587頁
- ^ 張世祿《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中國語的演化和文言白語的分叉點》學林出版社1948年10月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27頁
- ^ 131.0 131.1 《漢語史稿》第25頁
- ^ 《漢語的祖先》漢語——南島語的連接:南島語形態學方面的審察
- ^ 《論語·述而》
- ^ 揚雄《方言》
- ^ 孔安國《尚書序》:伏羲氏以書契代「結繩之政」
- ^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
- ^ 於省吾:《關於古文字研究的若干問題》《考古》1973年第3期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36-338頁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39頁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40-341頁
- ^ 「漢字文化圏」とは
- ^ 張淑一《先秦姓氏制度考索》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1-05608-8 41-54頁
- ^ 《漢書·藝文志》著錄「陰陽家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漢(中國)於2011年4月1日查閱
- ^ 陳國明《中華傳播理論與原則》,五南圖書出版,第412頁
- ^ 《中國紡織》(第9-12期),紡織工業出版社,2007年,第72-74頁
- ^ 梁振威《圖解中國國情手冊》,中華書局,第31頁
- ^ 孟凡人. 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 科學出版社. 2000 [6 December 2012].
- ^ 史仲文. 中国艺术史.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6 December 2012].
- ^ Yanxin Cai. Chinese Archite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March 2011: 94– [6 December 2012]. ISBN 978-0-521-18644-5.
- ^ 梁思成; Wilma Fairbank; 梁從誡. 圖說中國建築史. 崇智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1 [6 December 2012].
- ^ 152.0 152.1 152.2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by 趙容俊
- ^ "先秦至漢代成室禮、五祀祭之性質、思維特色及禮制之轉化" by 林素娟
- ^ "甲骨文與殷商人祭" by王平and顧彬
- ^ 姑換嫂
- ^ 中醫 漢醫
- ^ 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 中華書局 2005 ISBN 710104722-Z
- ^ 《廣韻》屋韻:「鞠,蹋鞠,以革爲之,今通謂之毬子,(渠竹切,)又菊、麴二音。」
- ^ 范文瀾著,《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五卷。
- ^ 顧誠著,《南明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第三節。
- ^ 延平郡王祠前石坊,上撰有對聯:「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橫批「忠肝義膽」。
- ^ 顧誠著,《南明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第五節。
- ^ 郭影秋編著,《李定國紀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9-11。
- ^ 林冠群,〈試論孫文「五族共和」思想〉,《中國邊政》第169期,頁1-18,2007年3月。
- ^ 沈松僑.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references>
的<ref>
標記帶有衝突的group屬性"TrackingCategory"
。網頁
- (簡體中文)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汉族的起源和分布数据. 華夏文化傳播網.
書籍
- 左丘明《左傳》
- 《國語》
- 呂不韋《呂氏春秋》
- 司馬遷《史記》
- 班固《漢書》
- 範曄《後漢書》
- 《欽定全唐文》
- 鄒容《革命軍》
- 陳致平 著 《中華通史》
- 王東平《中華文明起源的民族問題的論辯》
- 徐傑舜《漢民族發展史》 ISBN 7-5409-0437-2/C·14
- 徐傑舜 主編《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 ISBN 7-208-03059-6/G·558
- 田繼周 著《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 先秦民族史 ISBN 7-5409-1768-7/K·143
- 田繼周 著《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二卷 秦漢民族史 ISBN 7-5409-1768-7
- 王力《漢語史稿》
- 黃伯榮、廖序東 主編《現代漢語》 ISBN 7-01-010640-X
- [美]王士元主編李葆嘉主譯《漢語的祖先》
- 陳連開《中國民族史綱要》
- 黃校連 著 《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 ISBN 7-80515-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