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視公司
台灣電視公司 | |
類型 | 無線電視、數位電視 |
---|---|
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台灣) |
开播 | 1962年10月10日(台視主頻道) |
可收視地區 | 中華民國(台灣) |
創立 | 1962年4月28日 |
口號 | 台視與您共創未來。(1990年4月28日起) 台灣第一台,一路陪您走來。(2004年4月28日起) |
重要人物 | 賴國洲(董事長) |
台視家庭台、台視財經台 | |
台視主頻道 | |
官方网站 | http://www.TTV.com.tw |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Taiwan Television Enterprise, Ltd. | |
---|---|
File:TTV Logo.png | |
公司類型 | 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 | 1962年4月28日 |
代表人物 | 董事長:賴國洲(兼任總經理) |
總部 | 中華民國台灣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0號 |
产业 | 媒體業 |
產品 | 台視主頻道、台視家庭台、台視財經台、台視國際台 |
母公司 | 官股、非凡電視、一般民股。 |
主要子公司 | 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网站 | http://www.ttv.com.tw |
台視主頻道 | |
---|---|
File:TTV Logo.png | |
国家/地区 | 中華民國(台灣) |
所有者 | 台灣電視公司 官股、非凡電視、一般民股。 |
开播日期 | 1962年10月10日 |
口号 | 台灣第一台,一路陪您走來(2004年4月28日起) |
播出地区 | 台灣 |
总部地点 | 台灣台北市 |
旧称 | 台灣電視台(2003年至2005年) |
网站 | [[1] 频道官方网站] |
臺灣電視公司,是台灣第一家電視台,簡稱「台視」、「TTV」。首任董事長為林柏壽,首任總經理為周天翔,資本額為新台幣三仟萬元。
台視的歷史
- 1959年1月,中日合作策進委員會決議成立「中日電視事業研究小組」。
- 1960年,中日電視事業研究小組推請魏景蒙、劉啟光與林忠赴日本,從此開始籌畫成立台灣電視公司。
- 1961年2月28日,「台灣電視事業籌備處」成立。
- 1961年3月4日,台灣省政府成立「台灣電視事業籌備委員會」,任命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魏景蒙為主任委員,台灣省政府新聞處長吳紹燧為副主任委員,另設委員11人。台灣電視事業籌備委員會成立之後,即與富士電視台、東芝、日立、NEC等四家日本公司談判,合作創辦台灣電視公司。
- 1961年12月1日,台灣電視公司籌備處成立,周天翔奉派為處長。
- 1962年4月28日,台灣電視公司董事會成立,推選林柏壽為董事長,周天翔為總經理。
- 1962年10月10日,由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按鈕,台灣電視公司正式開播。
- 1965年10月10日,台視完成中、南部聯播網。
- 1969年,台視完成花蓮轉播站。
- 1969年9月7日,台視發射全台灣第一個彩色電視信號。
- 1971年,台視完成台東轉播站。
- 1972年底,台視該年度總計虧損新台幣600餘萬元。
- 1978年4月27日,台視投資設立關係企業「台視文化公司」。
- 1979年4月27日,台視、中視、華視共同投資設立「國際視聽傳播公司」。
- 1983年2月5日,隨著台視公共服務節目《為善常樂》的開播,台視設立「為善專戶」,藉由採訪報導,集合善心人士關注與愛心,經常性的辦理社會關懷工作。
- 1984年2月10日,台視投資設立關係企業「台視美國公司」(已於1989年裁撤)。
- 過去台視沒有專門與觀眾溝通的單位時,觀眾的來信或電話缺乏專人處理,以致於意見無法充分反映;
- 1990年2月7日,台視成立觀眾服務熱線,為觀眾解答疑問,給觀眾抒發意見。
- 1990年4月28日,台視導入CIS(企業識別系統),公布“TTV”三個大寫英文字母的標準字體(如附圖),並更改商標為以藍、紅二色為主色的碟形衛星天線形狀(如附圖),不再使用由“TTV”三個大寫英文字母組合而成的的舊版商標。台視推出吉祥物「電視寶寶」。
- 1990年5月18日,台視明令,一級主管(副理職銜以上)人員往後不得擔任節目主持人,節目部經理盛竹如若為台視節目作預告性的介紹則不在此限。
- 1992年1月1日,台視、中視、華視立體多聲道電視廣播系統正式開播;採用美國增你智(Zenith)公司開發的Zenith-dbx電視立體聲與雙語音系統頻譜。
- 1998年3月25日,台視全球資訊網正式上網運作。
- 1998年7月13日,中華民國財政部證期會核准台視股票公開發行。
- 1999年11月30日,台視節目製作系統通過ISO9002國際品質驗證。
- 1999年12月27日,台視參與投資「傳譯網科技公司」。
- 2000年3月10日,台視參與發起設立「臺灣固網股份有限公司」。
- 2000年3月27日,台視參與投資「麥克強森多媒體科技公司」。
- 2000年8月13日,國府政黨輪替後,派賴國洲就任台視董事長,胡元輝就任台視總經理。
- 2000年11月15日,台視確立「多頻道、多媒體、多通路」資訊集團之策略目標。
- 2001年1月1日,台視推出吉祥物「台視寶寶」四隻,合稱「Lucky Four」,取代原本的吉祥物「電視寶寶」。
- 2002年,台視董事會通過總經理胡元輝辭職(轉任中央通訊社社長),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鄭優接任總經理。
- 2005年12月,台視因應《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董事長、總經理提出辭呈「請辭待命」。
- 2006年4月28日,台視宣布2006年將為「台視民營化元年」。
- 2007年,日立持有的台視股權賣給非凡電視。
歷年紀錄
- 1962年10月5日,台視在中泰賓館舉行酒會,並首次使用轉播車在戶外拍攝。
- 1962年10月19日,臺灣電視史上第一齣閩南語電視劇《重回懷抱》在台視播出。
- 1962年11月18日,台視播出第一齣單元劇《浮生若夢》,國語發音。
- 1984年1月22日,台視益智猜謎節目《歡樂大戰》錄製第三集時,製作單位一次發出新台幣35萬元獎金,創下電視節目給獎的最高金額。
- 1984年12月29日,台視當時正在播出的八點檔連續劇《人之初》因送至行政院新聞局廣電處審查的錄影帶內容與播出時使用的錄影帶不符,被罰鍰新台幣30萬元,創下電視戲劇節目罰鍰金額最高紀錄。
- 1986年8月24日,台視賣出閩南語連續劇《阿匹婆嫁女兒》馬來西亞公開播映權,成為台灣第一部在海外播出的閩南語電視劇。
- 1991年5月21日,台視播出長片《虎、虎、虎》,將公共電視節目排擠到22日凌晨0時10分才播出,25日遭行政院新聞局重罰《廣播電視法》最高罰款金額60萬元。
- 1994年1月10日,台視首度在黃金時段播出楊麗花歌仔戲《洛神》。
重大事件
- 1988年4月5日11時,以雲嘉南地區為主的一千多名民進黨人士不理會警方多次勸阻,齊聚在台視廣場,向台視大門口投擲雞蛋和砸毀自己帶去的電視機,抗議台視對民進黨立法委員朱高正領導的「329大湖山莊事件」「報導不公」;路人張香奇因對這項未經警方核准的抗議活動頗有微詞,遭抗議群眾追逐、圍毆。同日,台視發表聲明,表示「今後將抵制一切有關民進黨活動的報導;同時,台視新聞客觀公正的報導原則絕不會受今天這些群眾不法聚集事件的影響。」
- 1989年3月14日,《台視晚間新聞》主播顧安生為台視八點檔連續劇《郵差總是按錯鈴》(播出時間:1989年3月13日至4月7日,共20集)拍攝節目預告影片並向觀眾推薦該劇,引起中視、華視認為顧安生此舉已有廣告行為,除了會對觀眾產生誤導作用之外,也影響主播客觀公正的形象。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新聞評議會)決定對此事進行了解。
- 1989年12月,台視新聞在報導有關台南縣選票糾紛新聞時,連續發生兩次重大錯誤,包括曾稱「此項選舉無效,將重新辦理」,及誤用候選人李宗藩所散發的書面資料。台視除了立即更正、道歉之外,並在12月6日晚間將新聞部經理章紹曾免職,其餘失職人員將在查明責任後另行嚴處。台視同時指派體育部經理廖蒼松接任新聞部經理,並仍兼原職。
- 1990年8月27日,由於當時台視以興建「台視影城」為由,三年內連續購買兩塊無法使用的廢地,耗資新台幣十二億餘元,傳言有人經手此事而賺取暴利;臺灣省議會以「臺灣省政府為台視最大股東」為由,決定追究此事。
- 1992年3月18日,《台視新聞世界報導》女同性戀專題報導中插入訪問歌手潘美辰,事後潘美辰及其所屬的藍白唱片認為這項報導「隱喻」潘美辰、鄺美雲是女同性戀者,在3月19日發律師函給台視,要求台視在7日內公開更正和道歉,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3月28日,藍白唱片更向新聞評議會申訴此事。5月5日,台視新聞部與潘美辰、鄺美雲達成和解。
- 1992年12月,點將唱片、滾石唱片等六家唱片公司聯合向台北地方法院提起自訴,指控台視擅自在節目中分別公開播送及重製著作權分屬該六家唱片公司的13首歌曲,並指控台視及其董事長陳重光涉嫌違反《著作權法》。
- 1994年7月22日中午,台視《八千里路雲和月》製作人兼主持人凌峰聽說台視將停掉該節目,去和台視節目部經理顧安生理論,並在一怒之下當場掀桌子,玻璃碎了一地。隨後,台視委由律師提出聲明,要求凌峰登報公開道歉,否則將針對其毀損公物及恐嚇等兩項行為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凌峰表示,他是在推動「電視新文化運動」,反對電視台永遠以收視率來衡量一切。
- 1994年7月28日,為台視演了30幾年戲的梅芳、林義雄、郝曼麗等台視基本演員抗議台視決定自該年9月起和他們解約。同年8月16日,台視及其基本演員達成共識,台視答應將基本演員退休薪資基數提高為三萬元,過半數演員已簽字同意解約。
- 1994年8月24日,新黨提名的台灣省長參選人朱高正以「抗議台視新聞處理8月21日新黨黨慶『獨漏』朱高正代表新黨參選省長」為由,率眾前往台視抗議新聞報導不公,引發群眾與保警、台視警衛的衝突。直到台視新聞部經理廖蒼松出面公開承諾台視新聞絕對不會打壓新黨,群眾才逐漸散去。
- 1994年8月27日,楊麗花正式宣布,結束與台視的合作關係。她表示,與台視合作30年來,從無二心;但台視發函說往後著作權要收回,「我是個創作者,一向最重視版權」,與台視就著作權問題溝通無效,所以決定脫離台視。
- 1995年5月3日,前台北市長黃大洲認為台視在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期間未經查證即詳加報導「棄黃保陳」說,指控台視董事長陳重光等四人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台北地檢署偵查後,認為台視依據新黨召集人王建煊記者會的實況採訪來報導,沒有添加個人意見,陳重光等四人的犯罪嫌疑不足,故均獲得不起訴處分。
- 1995年5月23日,台視四位一級主管舉辦公開記者會,譴責「台視招考記者受到關說並已內定」的指控,強調此舉汙蔑台視聲譽,台視已委託律師要求指控者兩天內提出證據,否則將訴諸法律;台視並證實,被指控涉嫌關說的三位考生並未通過筆試。
- 1997年1月24日,藝人秦偉在台視綜藝節目《飛越星期天》錄影時燒傷,行政院新聞局廣電處副處長陳碧鐘等前往醫院探視秦偉,並要求台視查明責任。1月25日,台視董事長簡明景下令懲處台內所有失職人員,《飛越星期天》導播曲威也自請處分。1月30日,台視節目部經理黃以功允諾將採行中華民國演藝工會的建議,為工作人員投保平安意外保險。
台視股權變動
- 台視股東中,富士電視台、NEC、東芝、日立等四家日本企業所佔股權比例各為4.9%,在台視開播期間協助台視硬體器材與節目製作之設置作業,是重要的創始股東之一。而在「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公布之前,台視股東中,官股佔47%、國民黨20%、日資19.6%、士林電機公司及台視員工持股等一般民股約20%。
- 配合「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國民黨透過華夏投資公司持有之20%股權,已於2005年脫手轉賣。
- 2006年3月11日,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主持行政院「公股釋出審議小組」第一次會議,決定公股釋出原則是「全民釋股」、「公開標售」。根據行政院釋股小組規劃的方案,台視官股將分兩階段全數釋出:第一階段採公開招標,約25.77%;第二階段由全民申購,大概約21.62%。相關議案必須經過立法院准駁。2006年9月18日,財政部官員透露,台視釋股案已由行政院核定,將由合作金庫銀行再找第二家估價機關(第一家估價機關是普華財顧),預計最快2006年11月初標售。台視的公股退出截止日期為2006年12月31日。坊間傳言,東森企業集團王令麟、三立電視、新光集團吳東昇、聯邦集團、富邦集團與緯來電視網均積極評估投入競標台視股權。
- 2006年11月30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決議:根據《廣播電視法》第五條第三項規定,要求台視限期調整日資問題;台視於收到公文之後的半年內,日籍股東必須全部退出。[2]
- 2007年2月14日,行政院新聞局發布台視公股公開標售公告,自該日起至2007年3月14日17時止,開放投標人領標,每股底價為新台幣13.5元。參加投標者,須出具新台幣十億元財力證明。《蘋果日報》2007年2月15日報導,這波釋股分別以合作金庫、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三商銀等台視大股東手中的股權為主,且限制外資、黨、政、軍不得直接或間接參加投標。《自由時報》跨媒體籌備處經理藍祖蔚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說:「報社正進行評估,希望夠資格成為參與者。」
台視小知識
播出時間 節目名稱 18:50~19:00 檢驗圖 19:00~19:03 開播、國歌、節目報告 19:03~19:15 公司開幕實況 19:15~20:00 總統文告、國慶實況 20:00~20:15 新聞、氣象報告 20:15~20:30 卡通 20:30~21:00 國語歌曲—歌星演唱 21:00~21:20 電視節目膠片 21:20~21:55 憲光康樂隊演出 21:55~22:55 電視節目膠片 22:55~23:00 新聞、氣象報告 23:00~23:02 預播明日節目、收播
身為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視創業時的艱辛是外界難以想像的。舉凡無線電視經營者執照,發射台與轉播站的建設,無線電視相關法律的立法,都必須由台視親自向政府爭取。
在精省以前,台視一直都是台灣省政府的省營媒體。現在已經停播多年的《省政信箱》節目(播出期間:1980年3月10日至1999年6月28日,共952集),就是台視在省營媒體時期所製播的公共服務節目,它是台灣省政府答覆民眾來信的管道。
台視是台灣唯一曾經單獨設置“體育部”的電視台。“體育部”的業務是負責體育新聞及節目的製播工作,現在已被裁撤,業務併入其他部門。台視體育部出身的體育主播有傅達仁、白詩禮、鄧國雄等人。台視也是台灣最早取得美國NBA籃球比賽台灣地區轉播權的電視台,當時固定由傅達仁擔任主播。
台視大樓與台北市八德路圍起來的空地,叫做「台視廣場」。
商標涵義
1990年4月28日,台視更改標誌為以藍、紅二色為主色的碟形衛星天線形狀(如附圖)。依據台視的官方說法:整個標誌以三角為中心,代表突破的精神及多角化的經營發展。同時,蘊涵著「台視、資訊、大眾」;「節目、娛樂、服務」;「業務、製作、管理」三位一體,緊密結合的目標。外環圓形則表示企業形象的提昇,資訊傳達的靈活,全球同步快速運作,並不斷提供大眾最新資訊的意義。此外,在色彩及線條的組合上,中心三角以紅色闡述出傳播的能量、活力與熱情,為發展的原動力,進而搭配藍色的外環圓形由細而粗,持續運轉上昇的視覺感官,更表達了企業體的經營由小而大,由點而面的開創性及前瞻性的完整意念。
經典節目
節目 | 簡介 |
---|---|
群星會 | 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電視歌唱節目 |
五燈獎 | 台灣電視史上除各台新聞以外最長壽的電視節目 |
傅培梅時間 | 台灣電視史上最知名的美食烹飪節目 |
我愛紅娘 | 橫跨1980年代及1990年代,台灣電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電視交友節目 |
星星知我心 | 1980年代紅極一時的八點檔國語連續劇 |
天天開心 開心舞台 金舞台 |
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三個午間台語綜藝節目,三者三位一體,相當受到歡迎 |
強棒出擊 | 台視1980年代至1990年代間最具代表性的益智綜藝節目 |
龍兄虎弟 | 1990年代播出的一部大型綜藝節目,由張菲、費玉清兄弟主持 |
八千里路雲和月 | 1990年代前期的一個介紹中國風土民情的節目,由凌峰主持 |
台灣百合 | 一齣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 |
超級大富翁 | 連續答對十五題,即可獲得新台幣一百萬元的益智節目 |
大千世界 | Template:Hidden tables
1966年,台視出現了一個猜謎歌唱節目《賓果遊戲》,由杜詩製作、白嘉莉主持,當時頗讓觀眾有耳目一新之感。《賓果遊戲》後來演變為《三朵花》,然後再改名為《大千世界》。 |
翠笛銀箏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分秒世界 | Template:Hidden tables
《分秒世界》是一個趣味性益智猜謎節目,邀請觀眾參加答題。節目內容分為〈計時開始〉與〈時間到〉。
|
小人物狂想曲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大學城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民間故事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天眼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女丑劇場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玫瑰之夜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省政信箱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警花緣 | Template:Hidden tables |
台視影集 | 台視頻道固定的西洋電視影集時段,也是當時週六晚間重要的娛樂节目。到了中期,並於每次播出之前,加入了由盛竹如先生所唸的口白『台視影集,有口皆碑』,讓人深刻難忘。 |
頻道簡介
台視主頻道
台視的主頻道兼綜合台。自2004年7月1日至2006年5月1日止,曾經更名為「台灣電視台」。
台視家庭台 | |
---|---|
国家/地区 | 中華民國(台灣) |
所有者 | 臺灣電視公司 |
播出地区 | 台灣 |
总部地点 | 台灣台北市 |
网站 | [[3] 频道官方网站] |
备注 | 與台視財經台併頻播出 |
台視家庭台
台視家庭台以家庭婦女與職場女性,以及其所延伸出來的上下兩代家庭成員,作為主要目標收視族群,製作符合台灣傳統主流家庭價值與女性價值的節目內容,並主張重視家庭倫理、兩性關係、親子教育、婚姻價值、終身學習等。
台視財經台 | |
---|---|
国家/地区 | 中華民國(台灣) |
所有者 | 臺灣電視公司 |
开播日期 | 2004年9月1日 |
口号 | 前瞻資訊,領航錢潮,佈局全球。 |
播出地区 | 台灣 |
总部地点 | 台灣台北市 |
网站 | [[4] 频道官方网站] |
备注 | 與台視家庭台併頻播出 |
台視財經台
台視財經台於2004年9月1日開播,與台視家庭台併頻播出。《台視全球資訊網》所提供的台視各頻道節目表上,台視財經台與台視家庭台共用同一張節目表;節目名稱左方,有「$」符號的是台視財經台的節目,有房屋符號的是台視家庭台的節目。
台視國際台 | |
---|---|
File:TTV International Logo.png | |
国家/地区 | 中華民國(台灣) |
所有者 | 臺灣電視公司 |
开播日期 | 2005年10月25日 |
口号 | 台灣優質娛樂節目,全球華人共享。 |
播出地区 | 全球各地 |
网站 | [[7] 频道官方网站] |
台視國際台
2005年10月25日開播,內容以重播台視歷年來播出的曾經締造高收視率的戲劇、綜藝、社教等節目為主,口號是:「台灣優質娛樂節目,全球華人共享。」,開播初期通過亞太五號衛星C頻段的I-Sky-Net直播向全亞洲收費播出。
2006年1月1日,台視之前在數位電視(DVB-T)傳送的客家電視由於經營權被東森電視取得,而法令規定數位電視不得經營別家公司的頻道,因此台視數位電視的第三頻道產生的空缺,即改撥台視國際台,至此台視國際台在台灣及海外同步可以收到。之後,爲了能夠在數位電視播出只取得台灣版權的戲劇,該頻道分爲台灣播出的和海外播出的兩個版本,分別通過無綫數位和衛星數位的方式傳送。台灣播出的版本會播出一些日劇、韓劇,而海外播出的版本則是播出已經取得全球公開播映權的連續劇。
台視的企業標語
台視對觀眾使用的企業標語是:
- 1990年4月28日起:「台視與您共創未來。」
- 2004年4月28日起:「台灣第一台,一路陪您走來。」
台視大樂團
台視是台灣最早擁有自己專屬樂團的電視公司。台視在開播之初,就有籌組“台視交響樂團”的構想,但是只維持七年。於是,台視與台北市鼓霸大樂隊簽約,率先把爵士樂的伴奏引進台灣的綜藝節目之中。又以鼓霸大樂隊的團員為基礎,組成了台視大樂團。
台視大樂團的歷任指揮是:謝荔生(已故)、王吉宣(外號“番王”)、楊水金,都是男性。楊水金退休後,台視大樂團隨即解散。楊水金現任楊水金管絃大樂團團長兼指揮。
謝荔生就是鼓霸大樂隊創辦人謝騰輝的親弟弟,鼓霸大樂隊成名後長期常駐國賓飯店演奏(24年),豪華酒店成立後本想至國賓飯店挖角,後來得知謝騰輝已經在培訓鼓霸大樂隊第二代樂團團員,豪華酒店停止挖角,改為與全體第二代團員簽約,國賓飯店的鼓霸大樂隊稱為國賓鼓霸樂隊,第二代團員稱為豪華鼓霸樂隊,豪華鼓霸樂隊後來整團變成台視大樂團。[1]
台視新聞
- 1962年10月3日(試播期間?),台灣電視公司播出臺灣電視史上第一次「氣象報告」。台視歷任氣象主播是白詩禮先生、任立渝先生、熊臺玉先生,白詩禮也曾經是體育主播。
- 開播初期(1962年10月10日至1962年12月31日),中午及收播各播五分鐘新聞,20時播15分鐘新聞。畫面為靜態照片、圖表、字幕卡及影片,聲音部分由播音員在幕後播報,配上背景音樂。
- 1963年2月1日,台視的國際新聞開始加上新聞畫面,成為有動態影像的新聞;台視的國際新聞是採用合眾國際攝影片,每天播出三、四則,長約五分鐘,皆在《台視晚間新聞》之後,每天20時16分至20時20分,由播音員旁白播出。
- 1963年1月1日至1963年10月9日,改由記者面對鏡頭播報。
- 1963年10月10日起,晚間8時新聞改由男女記者交錯播報。
- 1970年10月10日,台視新聞開始使用彩色播出,部分新聞影片也漸漸改用彩色、有聲播出。
- 1971年9月7日,台視每天三次的新聞及氣象報導,正式以彩色播出。
- 1981年11月29日,《台視晚間新聞》分成〈國內外新聞〉、〈電視評論〉、〈氣象時間〉等三節,採取主播制度;氣象改名〈氣象時間〉,由中央氣象局專家蘇光鑑和《點線面》主持人王羽共同主持;《台視午間新聞》由顧安生、周嘉川主播,增加〈午餐時間〉專欄,內容包括市場行情、購物指南、證券、服裝、天氣、育嬰等。
- 1985年1月1日,台視在高雄市成立南部新聞中心,初期工作人員七人。
- 1986年3月3日,《台視晚間新聞》啟用電腦繪圖機。
- 1991年4月24日,《台視晚間新聞》提前至每天19時整播出,20分鐘後續播連續劇。
- 2003年6月2日,台視《民生消費新聞》開播,播出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16時55分到17時25分。
- 在《台視晚間新聞》主播李四端於1990年代中期跳槽至華視以前,台視新聞一直享有「新聞王國」的美譽。
- 1982年5月7日,台視播出「警方偵破土地銀行古亭分行搶案」新聞,創下最高收視率58.1%。
- 台灣電視公司的晨間新聞叫做《早安您好台視新聞》(1988年10月10日開播),午間新聞叫做《午安您好台視新聞》,夜間新聞叫做《台視新聞世界報導》。
- 台灣電視公司的晚間新聞於台灣標準時間每天19時整播出(現在略微提前至18時58分)。
- 《台視晚間新聞》的第一任主播為盛竹如,現任主播為蘇逸洪。目前《台視晚間新聞》的收視率和中國電視公司的晚間新聞《中視新聞全球報導》不相上下。收視人群分佈上,根據AC尼爾森報告,《台視晚間新聞》在24嵗及以下的年輕觀衆擁有高收視率,而《中視新聞全球報導》則在24歲以上的年長觀衆中擁有高收視率。《台視晚間新聞》也是全台灣第一個採用虛擬攝影棚系統進行現場直播的晚間新聞。相較於台灣其他新聞頻道,台視新聞的虛擬攝影棚技術廣泛應用於新聞性節目製作。目前,《台視晚間新聞》的片頭與開場畫面採用連貫不切換畫面的方式,也是全台首見。《台視晚間新聞》主播蘇逸洪是台灣第一位採用虛擬攝影棚製播晚間新聞的主播。
- 台灣電視公司率先與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簽約,把CNN的新聞影片導入台視新聞,拓展了台灣的電視新聞的國際視野。
台視的副業
台視開播初期,由於台灣家電製造業者生產電視機的經驗、品質與數量皆不足,電視機的普及率不高。台視依據政府政策,在當時台視大樓的地下一樓設立了電視機生產線,名為“台灣電視公司製配廠”,生產“台視牌”黑白電視機(當時尚未出現彩色電視機)。製配廠是由畢家湘擔任廠長,1962年9月開工,底下分為“生產管制組”、“裝配組”與“修護組”。1971年4月,製配廠停工且被裁撤,製配廠的工程人員被轉移到工程部。現在台視大樓內“台灣電視博覽館”有展示一台功能正常的“台視牌”黑白電視機。製配廠被裁撤的原因有兩個:
- 台灣家電製造業者生產電視機的經驗、品質與數量已經逐漸提升,造成電視機供過於求。
- 台視的廣告收入遠比開播時成長了許多,已經不需依靠來自製配廠的業外收入來支撐營運,也就是可以專心固守本業。
台視叢書的出版,是由台視的子公司「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台視大樓地下樓設有書店「國家書坊台視總店」,展售政府及台視文化公司出版的各種類型書刊。“台視叢書”並非官方所使用的固定名稱,它的前身是“電視週刊叢書”(這個才是官方曾經使用的固定名稱)。
台視文化公司及其前身“電視週刊社”發行的《電視週刊》,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藝人動態及電視節目相關刊物,共發行了1943期,於2000年停刊。台視文化公司及其前身“電視週刊社”發行的《家庭》月刊、《常春》月刊與《女性常春》月刊,皆持續發刊至今。
此外,2004年4月28日,台视正式设立台灣電視博覽館[9]。
台視在全球各地的姊妹台
參考文獻
- 《台視二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台視二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七十一年》,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4月28日出版。
- 陳炳宏,〈請民間團體集資買台視〉,台灣《蘋果日報》2006年8月7日〈論壇〉版。
- 何貽謀,《台灣電視風雲錄》,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1月5日出版,ISBN 9570517352。
- 劉國棋 編著,《電視原理》,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三版十六刷,ISBN 957-21-1723-8。
- 李瞻 著,《電視》,台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3月10日出版。
- 中華技術學院95學年度上學期線上課程,二技國文第十六單元,簡啟禎老師。
注釋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台視全球資訊網
- 台視影音城:台視簡介
- 台灣電視博覽館(2004年4月開幕)
- 台視演藝經紀聯盟
- 1980年代的台視開播影片(最後會出現「奏國歌時,請保持肅靜」字卡)
- 1990年代的台視開播影片的一個截圖
- 台視開播時的台視大樓
- 1990年代至今的台視大樓
- 台視的「電視寶寶」
- 四隻「台視寶寶」:[10]、[11]、[12]、[13]
- 〈40歲台視 風華已逝〉,原刊於2003年11月20日《中時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