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治時期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9年7月9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7月9日) |
朝鲜[1] 일제 강점기(日帝強佔期) 日本佔據時代の朝鮮 | |||||||||||||
---|---|---|---|---|---|---|---|---|---|---|---|---|---|
1910年—1945年 | |||||||||||||
格言:“內鮮一體,一視同仁” 내선일체, 일시동인/内鮮一体、一視同仁 | |||||||||||||
国歌:《君之代》 | |||||||||||||
地位 | 日本殖民地 | ||||||||||||
首都 | 京城 (경성/京城) | ||||||||||||
常用语言 | 日語、韩語 | ||||||||||||
宗教 | 神道a | ||||||||||||
政府 | 君主立憲制 | ||||||||||||
朝鮮總督 | |||||||||||||
• 1910–1916 | 寺内正毅(首) | ||||||||||||
• 1919–1927、1929–1931 | 齋藤實 | ||||||||||||
• 1927、1931–1936 | 宇垣一成 | ||||||||||||
• 1936–1942 | 南次郎 | ||||||||||||
• 1942–1944 | 小磯國昭 | ||||||||||||
• 1944–1945 | 阿部信行(末) | ||||||||||||
历史时期 | 大日本帝國 | ||||||||||||
• 日韓併合 | 1910年8月22日 | ||||||||||||
• 三一運動 | 1919年3月1日 | ||||||||||||
• 创氏改名 | 1939年 | ||||||||||||
• 日本投降 | 1945年8月15日 | ||||||||||||
货币 | 朝鮮銀行券、日圓 | ||||||||||||
| |||||||||||||
今属于 | 朝鲜 韩国 | ||||||||||||
a 統治期間官方宗教。 |
朝鮮日治時期,韓國稱為日帝强占期(朝鮮語:일제 강점기/日帝強佔期 Ilje gangjeomgi)、日本統治期(일본 통치기)、倭政時代(왜정시대)或日帝暗黑期(일제암흑기),日本稱為日本統治時代的朝鮮(日语:日本統治時代の朝鮮/にほんとうちじだいのちょうせん Nihon tōchijidai no Chōsen),為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間(另一說為1910年8月22日-1945年9月2日),大日本帝國統治朝鮮半島的時期。1910年大韓帝國总理李完用與大日本帝國代表寺内正毅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併入大日本帝國。朝鮮總督府所在地為京城府(現在的首爾特別市)。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在上海法租界成立。
歷史
日韓合併
1909年10月26日,前日本首相、前韓國統監、時任樞密院議長的伊藤博文在哈爾濱火車站遭到朝鮮民族主義者安重根暗殺身亡。伊藤博文重視國際協調,與山縣有朋、桂太郎、寺内正毅等意圖向大陸擴張的陸軍軍閥經常衝突。伊藤本人因為國際觀感因素,反對立刻併吞韓國,認為應該保留韓國的國號、部份行政權與立法權,成為日本的保護國與緩衝國,並且在顧及被統治者意願的情況下,漸進完成併合的目標。1909年7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併吞韓國的方針,伊藤堅持並提議暫緩施行,希望未來內閣能改變主意。[2]伊藤死後,主張立刻併吞韓國的一派成為日本對朝鮮政策的主流。[來源請求]
1910年5月,陸軍大臣寺内正毅被任命為韓國統監,負責完成合併朝鮮的任務。1910年8月22日,韓國總理李完用與寺内正毅簽訂《日韓併合條約》,寺内正毅成為事實上的第一任朝鮮總督。韓國皇帝陛下之一切統治權永久讓予大日本帝國天皇陛下(併合條約第一條)、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日本在朝鲜建立宪兵警察制度(1910年宪兵警察7,712名,其中朝鮮人4,440名[3]:122)用以镇压朝鲜人反抗,并对言论结社自由进行限制。
李王家
朝鮮純宗退位后,被列入日本皇族,称李王。李王李垠与方子女王(后改名李方子)结婚。在东京府赤坂设邸宅。二战后丧失爵位。
三一運動
1919年高宗去世。3月1日在為高宗舉行國葬時,韓國民眾藉機在各地遊行,韓國獨立運動者在京城塔洞公園發表了獨立宣言,要求韓國獨立,是為三一運動。估計約有200萬人參與了遊行。遊行被日本政府暴力鎮壓,被逮捕的人數超過了全朝鮮監獄所能容納的最大人數:根據韓國方面的報告,46,948人被逮捕,7,509人被殺,15,961人受傷;根據日本方面的報告,8437人被捕,553人死亡,1409人受傷[4]。
臨時政府
韓國獨立運動者1919年3月21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4月11日在上海、4月21日在京城成立了臨時政府,反抗日本統治。後來三個組織合而為一,11月4日召開第一次會議,象徵一個有功能的臨時政府的開始。
殖民政策的改變
在獨立運動以鎮壓收場後,日本政府改變了統治策略。受到三一運動和大正民主的影響,軍事政府被文人政府替代,容許有限出版自由;東亞日報和朝鮮日報在1920年創立。為了培養殖民地的人才,總督府在1924年成立了京城帝國大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朝鲜半岛历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 時代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栉文土器) | ||||||||||||
青铜器時代(无文土器) | ||||||||||||
傳說 时代 |
桓国·倍达国·檀君朝鮮 | |||||||||||
古朝鮮 | 辰国 | 箕子朝鮮 卫满朝鮮 | ||||||||||
前 三國 時代 |
三韩 | 漢四郡 樂浪 帶方 |
東 濊 |
沃 沮 |
扶 餘 |
耽 羅 | ||||||
三国 时代 |
伽倻 | 高 句 丽 | ||||||||||
新 罗 |
百 济 | |||||||||||
唐 熊津·安东 | ||||||||||||
统一新罗 | 渤海 屬地 | |||||||||||
後三國 時代 |
新罗 | 後百濟 | 後高 句麗 | |||||||||
高麗王朝 | 遼金 屬地 | |||||||||||
元征东行省 | 元遼陽行省 双城·东宁·耽罗 | |||||||||||
朝鲜王朝 | ||||||||||||
大韓帝國 | ||||||||||||
朝鮮日治時期 | ||||||||||||
盟軍託管時期 | ||||||||||||
駐朝美軍政廳 | 蘇聯政廳·北朝鲜委會 | |||||||||||
大韩民国 (韩国) |
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 (朝鲜) | |||||||||||
由於朝鮮2000多萬的人口確實是一大人力資源,1943年起,日本開始向朝鮮徵兵。另一方面,許多朝鮮勞工被派到日本、桦太及東南亞從事勞力工作,許多人至今仍然留在日本和桦太。日本还在朝鲜征调大量慰安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朝鮮志願兵加入了中國、美國及蘇聯的軍隊,參與了在中國及太平洋的對日戰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則在1945年2月正式向日本和德國宣戰。
日本投降
1945年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大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無條件投降,結束了日本對朝鮮半島35年的統治。8月21日蘇聯軍占領平壤,8月25日美軍登陸仁川。9月8日美國遠東軍司令部在半島南部成立駐朝鮮美軍政廳(USAMGIK),北部由蘇聯軍事政府託管,盟軍託管時期開始。
行政區劃
名稱 | 羅馬字 | 首府 | 羅馬字 | 面積(km²) | 府 | 郡 | 島 | 面 |
---|---|---|---|---|---|---|---|---|
京畿道 | Keiki Do | 京城 | Keijō | 12,821 | 2 | 20 | 0 | 249 |
忠清北道 | Chūsei-hoku Do | 清州 | Seishū | 7,418 | 0 | 10 | 0 | 110 |
忠清南道 | Chūsei-nan Do | 大田 | Taiden | 8,106 | 0 | 14 | 0 | 175 |
全羅北道 | Zenra-hoku Do | 全州 | Zenshū | 8,552 | 0 | 14 | 0 | 188 |
全羅南道 | Zenra-nan Do | 光州 | Kōshū | 13,887 | 1 | 21 | 0 | 268 |
慶尚北道 | Keishō-hoku Do | 大邱 | Taikyū | 18,989 | 1 | 22 | 1 | 272 |
慶尚南道 | Keishō-nan Do | 釜山 | Fusan | 12,305 | 2 | 19 | 1 | 257 |
黄海道 | Kōkai Do | 海州 | Kaishū | 16,738 | 0 | 17 | 0 | 226 |
平安南道 | Heian-nan Do | 平壤 | Heijō | 14,939 | 2 | 14 | 0 | 165 |
平安北道 | Heian-hoku Do | 新義州 | Shingishū | 28,444 | 1 | 19 | 0 | 193 |
江原道 | Kōgen Do | 春川 | Shunsen | 26,263 | 0 | 21 | 0 | 178 |
咸鏡南道 | Kankyō-nan Do | 咸興 | Kankō | 31,978 | 1 | 16 | 0 | 141 |
咸鏡北道 | Kankyō-hoku Do | 羅南 | Ranan | 20,347 | 1 | 11 | 0 | 81 |
经济
日治時期,日本在朝鲜半岛开展了包括兴建基础设施等的经济建设。但与此同时,日本开始没收朝鲜半岛农民的土地,并将其所有权转让给移民到朝鲜半岛的日本农民。1912到1937年GDP年增长4.2%,超过西欧和日本本土,不过经济完全在日本控制下,朝鲜民族资本被压缩。[5]其对外贸易在1911年以向英国进口最多,占39.46%,其次依次为清朝、美国、德国、荷属东印度、英属印度和俄罗斯帝国,以向中国清朝出口最多,占54.79%[6]:227。
吞并朝鲜初期,朝鲜经济凋敝,为刺激经济,免除10年个人所得税。
社会发展
-
京城女子師範学校
-
1930年代的朝鮮地圖
-
京城・南大門路(1937)
-
日本本土的赴朝旅遊廣告
日本在朝鲜修建铁路、医院、学校等。小学从合并前的100所上升到1943年的4271所。人口从1910年的1313万人发展到1942年的2553万人。朝鮮人識字率1910年为10%,1936年上升到65%。朝鲜的白丁、贱民身份被取消。
通貨
朝鮮日治時期使用貨幣為朝鮮銀行券(1910-1945年),朝鮮銀行券與日圓等值。
主要建築
名稱(中、日、韓) | 圖片 | 建造時間 | 現況 |
---|---|---|---|
朝鮮總督府 朝鮮總督府廳舍 조선총독부청사 |
1926年 | 1995—1996年間被拆除,只保留尖塔部分放在天安市郊外的「獨立紀念館」展覽。 | |
朝鮮銀行 朝鮮銀行 조선은행 |
1912年 | 韓國銀行博物館 | |
京城站 京城驛 경성역 |
1925年 | 2003年停用,建築保留至今。 | |
朝鮮旅社 朝鮮ホテル 조선호텔 |
1914年 | 1970年拆除 | |
朝鮮總督府博物館 朝鮮總督府博物館 조선총독부박물관 |
1915年 | 1995-1996年間拆除 | |
京城郵局 京城郵便局 경성우편국 |
1915年 | 韓戰期間嚴重損毀,1957年拆除。 | |
丁字屋百貨公司 丁字屋百貨店 조지야백화점 |
1937年 | ||
京城府廳 京城府廳 경성부청 |
1926年 | 獨立後曾做為首爾市政府,新首爾市政廳於2012年8月27日對外開放,9月1日所有在舊市政廳的政府部門遷入並投入運作後,舊市政廳則被列為國家文化財產,並改為首爾市立圖書館。 | |
京城府民館 京城府民館 경성부민관 |
1935年 | 首爾市議會 | |
三越百貨公司 三越百貨店 미쓰코시백화점 |
1930年 | 新世界百貨總店 |
統計
道 | 面積 (km²) |
人口 (人) | 人口密度 (人/km²) | |||||||
---|---|---|---|---|---|---|---|---|---|---|
朝鮮籍 | 內地籍 | 外地籍 | 外國籍 | 計 | ||||||
樺太 | 臺灣 | 中華民國 | 滿洲國 | 其他 | ||||||
京畿道 | 12,816.91 | 2,277,999 | 160,569 | 5 | 16 | 12,363 | 210 | 529 | 2,451,691 | 191 |
忠清北道 | 7,418.69 | 950,207 | 8,653 | 0 | 1 | 600 | 17 | 12 | 959,490 | 129 |
忠清南道 | 8,097.32 | 1,498,440 | 26,529 | 0 | 1 | 1,824 | 8 | 23 | 1,526,825 | 189 |
全羅北道 | 8,529.18 | 1,570,186 | 34,861 | 1 | 0 | 2,119 | 19 | 50 | 1,607,236 | 188 |
全羅南道 | 13,881.12 | 2,462,467 | 44,697 | 0 | 1 | 1,087 | 26 | 68 | 2,508,346 | 181 |
慶尚北道 | 18,986.29 | 2,517,239 | 44,602 | 0 | 3 | 1,337 | 9 | 61 | 2,563,251 | 135 |
慶尚南道 | 12,307.93 | 2,153,675 | 93,400 | 0 | 0 | 1,036 | 60 | 57 | 2,248,228 | 183 |
黄海道 | 16,734.47 | 1,650,539 | 20,155 | 0 | 4 | 3,397 | 86 | 33 | 1,674,214 | 100 |
平安南道 | 14,929.92 | 1,421,887 | 41,868 | 7 | 2 | 5,152 | 472 | 243 | 1,469,631 | 98 |
平安北道 | 28,440.88 | 1,659,447 | 24,619 | 9 | 11 | 17,118 | 9,017 | 131 | 1,710,352 | 60 |
江原道 | 26,266.17 | 1,590,448 | 14,013 | 0 | 0 | 742 | 44 | 27 | 1,605,274 | 61 |
咸鏡南道 | 31,988.28 | 1,663,373 | 51,227 | 13 | 2 | 6,002 | 844 | 215 | 1,721,676 | 54 |
咸鏡北道 | 20,343.56 | 792,195 | 53,812 | 137 | 7 | 5,786 | 773 | 114 | 852,824 | 42 |
朝鮮 | 220,740.72 | 22,208,102 | 619,005 | 172 | 48 | 58,563 | 11,585 | 1,563 | 22,899,038 | 104 |
道 | 人口 (人) | ||||||
---|---|---|---|---|---|---|---|
中華民國 | 滿洲國 | 美國 | 英國 | 蘇聯 | 其他 | 計 | |
京畿道 | 12,363 | 210 | 201 | 82 | 59 | 187 | 13,102 |
忠清北道 | 600 | 17 | 4 | 5 | 1 | 2 | 629 |
忠清南道 | 1,824 | 8 | 12 | 0 | 2 | 9 | 1,855 |
全羅北道 | 2,119 | 19 | 47 | 1 | 0 | 2 | 2,188 |
全羅南道 | 1,087 | 26 | 54 | 10 | 4 | 0 | 1,181 |
慶尚北道 | 1,337 | 9 | 27 | 2 | 4 | 28 | 1,407 |
慶尚南道 | 1,036 | 60 | 2 | 27 | 4 | 24 | 1,153 |
黄海道 | 3,397 | 86 | 13 | 18 | 2 | 0 | 3,516 |
平安南道 | 5,152 | 472 | 188 | 18 | 23 | 14 | 5,867 |
平安北道 | 17,118 | 9,017 | 87 | 20 | 14 | 10 | 26,266 |
江原道 | 742 | 44 | 15 | 7 | 1 | 4 | 813 |
咸鏡南道 | 6,002 | 844 | 17 | 102 | 3 | 93 | 7,061 |
咸鏡北道 | 5,786 | 773 | 9 | 6 | 27 | 72 | 6,673 |
朝鮮 | 58,563 | 11,585 | 676 | 298 | 144 | 445 | 71,711 |
参考文献
- ^ 韓国ノ国号ヲ改メ朝鮮ト称スルノ件(明治43年勅令第318号)
- ^ 海野福寿. 伊藤博文と韓国併合. 青木書店. 2004. ISBN 978-4-250-20414-2 (日语).
- ^ 水田直昌. ‘統監府時代の財政’ , 编. 《朝鮮近代史料研究》. 友邦協会編、クレス出版〈友邦シリーズ〉. 2002年12月. ISBN 4-87733-121-2.
- ^ Lee, Ki-Baik; Translated by Edward W. Wagner with Edwar J. Shultz. A New History of Korea (韓國史新論). Ilchora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080. ISBN 0-674-61575-1.
- ^ 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
- ^ Andrew Grajdanzev. The Government of Korea , 编. Modern Korea 1.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4年.
- ^ 7.0 7.1 朝鮮總督府編. 昭和10年朝鮮國勢調査報告. 京城府: 朝鮮總督府.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