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昭文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peedyspeedo留言 | 贡献2015年7月7日 (二) 04:1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昭文馆弘文馆,中国古代收藏、校理典籍的官署。

最早在东汉有东观的设置。后有崇文馆、士林馆之名。唐、宋后改称弘文馆。与集贤书院史馆合称“三馆”。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武德九年(626年)改为弘文馆。唐太宗时选天下文士虞世南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各以原官兼任弘文馆学士。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为避孝敬皇帝李弘之名,改名昭文馆,改弘文馆大学士为昭文馆大学士。景龙二年(708年),置大学士四人,中书令李峤领修文馆大学士,开宰相领弘文馆大学士之先河。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恢复弘文馆旧名,置校书郎,又有校理等官。馆中藏书20馀万卷。武则天时,以宰相兼馆主[1]。校书郎、校理官专习校理典籍。另设令史、楷书手、供进笔、典书、折书手、笔匠等若干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为开办《太平广记》等书,创立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三馆书院,赐名崇文院,皆沿唐旧制之名。元、明朝建国之初,皆设有弘文馆,但不久即废。朝鲜王朝也设有弘文馆。

参考文献

  1. ^ 旧唐书·职官志二》:“(弘文馆)馆中有四部书及图籍,自垂拱已后,皆宰相兼领,号为馆主,常令给事中一人判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