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范围
三线建设的范围包括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含今重庆市)、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13个省及自治区,他们全部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
缘起
1958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共领导层开始考虑在西部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并延烧到中国南部地区。同年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这就是三线建设的起源。
过程
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有的还要进洞。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在1064-1980年期间,国家在三线地区共审批1100多个中大型建设项目。大批原先位于大城市的工厂与人才进入西部山区。更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口号号召人们前往三线地区。文革早期,三线也是大量知青的去处,现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曾经分配到甘肃刘家峡水电站。由于国防靠量,这些工厂的位置都偏僻而分散,导致企业的后续发展进入瓶颈。如陕西汉中飞机工业基地,下属28个单位分散在两个地区,7个县的范围内,其中一个企业被分散在6个自然村中,装配零部件需要汽车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员工上下班也非常不便。陕西新建的400多个三线项目,将近90%远离城市,分散在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区的48个县,多数是一厂一点,有的甚至是一厂多点,布局被讥讽为「羊拉屎」「瓜蔓式」「村落式」。而且山区内信息闭塞,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无法跟上世界潮流,显得过时落伍。有时山区内爆发山洪等自然灾害,企业也往往损失惨重。
1980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冷战趋于缓和,三线由保密名词逐渐见于报端。而改革开放后,许多三线建设单位由于位置偏僻闭塞而难有发展。1983年12月,中共在成都设立国务院三线办公室(1990年代改为国家计委三线办公室,21世纪后又改名为国防科工委三线协调中心。)。1984年11月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第一批调整121个单位,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其后一些三线企业陆续迁往邻近中小城市,如咸阳、宝鸡、沙市、襄樊、汉中、德阳、绵阳、天水附近。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军工科技企业则移往武汉、郑州、长沙、成都、重庆、西安、兰州等省会城市。这些企业迁移后,多半进行了改制,由军用企业转为民用企业。如位于十堰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改制为东风汽车集团;重庆兵器工业基地改为嘉陵摩托车集团等。而一些未迁移的企业,则逐步走向荒废,如重庆著名的816工程。
评价
对于三线建设,后人评价趋于两极,一方面由于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相应的成就却十分有限,而且战争也没有爆发,因此被一些人认为是「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建设」。而且,国家将资源全部倾斜在三线,间接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但另一方面,三线建设有效的缩小了东西差距。1963年,西部云、贵、川、陕、甘、宁、青七省的工业总产值占全中国的10.5%,到1978年上升到全国的13.26%
主要成就
- 洛阳玻璃厂(河南省洛阳市)
- 中国二汽(湖北省十堰市)
- 江汉油田(湖北省)
- 葛洲坝水利工程(湖北省宜昌市)
- 长庆油田(陕西省)
- 贺兰山煤炭基地(宁夏石咀山市)
- 酒泉钢铁公司(甘肃酒泉)
- 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甘肃酒泉)
- 金昌有色金属公司(甘肃金昌)
- 西北铝加工厂(甘肃兰州)
- 刘家峡水利工程
- 青藏铁路一期西宁——南山口
- 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四川德阳)
- 西昌航天发射基地(四川西昌)
- 攀枝花钢铁公司(四川攀枝花)
- 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贵州六盘水)
- 丹江口水电站
- 成昆铁路(成都——昆明)
- 焦枝铁路(焦作——枝城)
- 湘黔铁路(株洲——贵定)
- 樊渝铁路(襄樊——重庆)
参考资料
-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6期,《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ISSN:1009-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