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建設
三線建設,指的是自1964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其開始的背景是中蘇交惡與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由於建設地點都太過偏僻,這種建設方式為後來的企業經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和不便,但是三線建設也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的重要助推器。
範圍
三線建設的範圍包括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含今重慶市)、雲南、貴州、陝西、青海、甘肅和寧夏13個省及自治區,他們全部位於中國的中西部地區。
緣起
1958年中蘇決裂後,嚴峻的戰略形勢與東南沿海脆弱的防務系統讓中共領導層開始考慮在西部建設後方的戰略問題。1964年8月2日北部灣事件爆發,美國驅逐艦「馬克多斯」號與越南海軍魚雷艦發生激戰,並延燒到中國南部地區。同年8月17日、20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兩次指出目前中國的經濟命脈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於備戰,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後方。這就是三線建設的起源。
過程
1964年8月,國家建委召開一、二線搬遷會議,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數國防尖端項目要「靠山、分散、隱蔽」(簡稱山、散、洞)。有的還要進洞。三線建設宣告拉開帷幕。在1064-1980年期間,國家在三線地區共審批1100多個中大型建設項目。大批原先位於大城市的工廠與人才進入西部山區。更有「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等口號號召人們前往三線地區。文革早期,三線也是大量知青的去處,現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曾經分配到甘肅劉家峽水電站。由於國防靠量,這些工廠的位置都偏僻而分散,導致企業的後續發展進入瓶頸。如陝西漢中飛機工業基地,下屬28個單位分散在兩個地區,7個縣的範圍內,其中一個企業被分散在6個自然村中,裝配零部件需要汽車往返幾十甚至上百公里,員工上下班也非常不便。陝西新建的400多個三線項目,將近90%遠離城市,分散在關中平原和陝南山區的48個縣,多數是一廠一點,有的甚至是一廠多點,布局被譏諷為「羊拉屎」「瓜蔓式」「村落式」。而且山區內信息閉塞,生產出來的產品往往無法跟上世界潮流,顯得過時落伍。有時山區內爆發山洪等自然災害,企業也往往損失慘重。
1980年代後,伴隨著改革開放與冷戰趨於緩和,三線由保密名詞逐漸見於報端。而改革開放後,許多三線建設單位由於位置偏僻閉塞而難有發展。1983年12月,中共在成都設立國務院三線辦公室(1990年代改為國家計委三線辦公室,21世紀後又改名為國防科工委三線協調中心。)。1984年11月在成都召開會議,確定第一批調整121個單位,遷並48個,全部轉產15個。其後一些三線企業陸續遷往鄰近中小城市,如咸陽、寶雞、沙市、襄樊、漢中、德陽、綿陽、天水附近。而技術密集型企業和軍工科技企業則移往武漢、鄭州、長沙、成都、重慶、西安、蘭州等省會城市。這些企業遷移後,多半進行了改制,由軍用企業轉為民用企業。如位於十堰的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改制為東風汽車集團;重慶兵器工業基地改為嘉陵摩托車集團等。而一些未遷移的企業,則逐步走向荒廢,如重慶著名的816工程。
評價
對於三線建設,後人評價趨於兩極,一方面由於三線建設耗費人力與物資巨大,相應的成就卻十分有限,而且戰爭也沒有爆發,因此被一些人認為是「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了一場錯誤的建設」。而且,國家將資源全部傾斜在三線,間接導致東南沿海地區發展緩慢。但另一方面,三線建設有效的縮小了東西差距。1963年,西部雲、貴、川、陝、甘、寧、青七省的工業總產值占全中國的10.5%,到1978年上升到全國的13.26%
主要成就
- 洛陽玻璃廠(河南省洛陽市)
- 中國二汽(湖北省十堰市)
- 江漢油田(湖北省)
- 葛洲壩水利工程(湖北省宜昌市)
- 長慶油田(陝西省)
- 賀蘭山煤炭基地(寧夏石咀山市)
- 酒泉鋼鐵公司(甘肅酒泉)
- 酒泉航天發射基地(甘肅酒泉)
- 金昌有色金屬公司(甘肅金昌)
- 西北鋁加工廠(甘肅蘭州)
- 劉家峽水利工程
- 青藏鐵路一期西寧——南山口
- 德陽第二重型機器廠(四川德陽)
- 西昌航天發射基地(四川西昌)
- 攀枝花鋼鐵公司(四川攀枝花)
- 六盤水煤炭工業基地(貴州六盤水)
- 丹江口水電站
- 成昆鐵路(成都——昆明)
- 焦枝鐵路(焦作——枝城)
- 湘黔鐵路(株洲——貴定)
- 樊渝鐵路(襄樊——重慶)
參考資料
- 《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6期,《三線建設,離我們最近的工業遺產》,ISSN:1009-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