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花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92.74.22.66對話2015年10月5日 (一) 12:18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黃花蒿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屬: 蒿屬 Artemisia
種: 黃花蒿 A. annua
二名法
Artemisia annua
Linn.

黃花蒿學名Artemisia annua)為菊科蒿屬的植物。

形態

一年生草本。莖上部多分枝。莖葉互生;3回羽狀全裂,裂片線形。頭狀花序多數,排列成尖塔形、具有葉片的圓錐花序,幾密佈在全植物體上部;秋季開黃花。果期10~11月。

分佈

分佈於北美洲加拿大亞洲美國歐洲非洲以及中國大陸等地,生長於海拔2,000米至3,65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路旁、東部、荒地、生境適應性強及林緣等處。

別名

草蒿[神農本草經(部分)],青蒿(神農本草經、中藥俗稱),臭蒿(日華本草),犱蒿(蜀本草),黃蒿(俗稱),臭黃蒿(內蒙古),茼蒿(山西),黃香蒿、野茼蒿(江蘇),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雞虱草(江西),黃色土因呈(湖南),假香菜、香絲草、酒餅草(廣東、海南),苦蒿(四川、雲南),「沙拉翁」、「莫林-沙里爾日」(蒙語名),「好尼-沙里勒吉」(蒙藥名),「康帕」(維吾爾語名),「克朗」(藏語名)

應用

瘧疾青蒿素(Artemisinin)和雙氫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是從黃花蒿中提取[1]。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從中醫古籍里得到啟發,通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首先發現中藥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瘧原蟲的成分,這一發現在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的開發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她也因此獲得2011年拉斯克獎和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參見

參考文獻

  • 昆明植物研究所. 黄花蒿.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3]. 

腳註

  1. ^ 方舟子.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的关系?. 2011-09-23 [2011-09-2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