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
外观
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弗洛伊德提出关于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假设,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其他与弗洛伊德同期的著名精神分析学者对潜意识有一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看法,例如荣格把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及集体潜意识;阿德勒就觉得潜意识中最核心的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而是自卑感与优越感。比较后期的精神分析学者弗罗姆就提出了社会潜意识。使精神分析学更全面。
有人对"无意识"概念进行辩护,不允许人们将它称为“下意识”或“潜意识”,认为是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 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他一切都与意识活动一样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假如这些活动变成意识活动,它们肯定与意识中其他种种活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与"下意识"或"潜意识"不同。
参见
参考
- 佛洛伊德 (编). 《精神分析引論/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左岸文化. 2010. 第18讲 创伤的固着─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