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戰爭(First Sino-Japanese War) | |||||||||
---|---|---|---|---|---|---|---|---|---|
日本旗艦松島號。 | |||||||||
| |||||||||
参战方 | |||||||||
清國 | 日本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李鴻章 | 山縣有朋 | ||||||||
兵力 | |||||||||
630,000 北洋軍 北洋艦隊 |
240,000 日本陸軍 日本帝國海軍 | ||||||||
伤亡与损失 | |||||||||
35,000死亡或受傷 |
13,823死亡 3,973受傷 |
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清朝和日本之間為爭奪朝鲜半島控制權而爆发的一场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為甲午,史稱“甲午戰爭”。
起因
沙俄在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势力的扩张使日本担心在辽东半岛与朝鲜的霸权。在1875年,日本与朝鲜签署了不平等《江华条约》,使朝鲜给与日本贸易特权与互相承認自主独立国家。此条约在朝鲜造成了保守党与维新派的斗争。保守党想维持「事大交小」传统的外交方式,维新派向因此脱离于清朝的册封关系,与西方国家结交来发展朝鲜。但清朝仍然控制了李朝朝廷保守的官员与贵族。 在1884年,朝鲜维新派试图推翻李朝。在朝鲜的邀请下,袁世凯带领清军开入汉城,并且杀了几个日本人。中日天津会议专条避免了两国的战争,日本與清朝同时从朝鲜撤兵,和约定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交战双方
清朝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配置有主力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寸巨炮4尊,航速分別為14.5節及15.4節。甲午戰爭前夕,英國的阿摩士莊(Armstrong)船廠向李鴻章推銷世界航速最快,達23節的四千噸巡洋艦。這艘艦最後被日本買下了,也就是後來的吉野號,在甲午一戰發揮極大戰力。1894年5月下旬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奏称:“北洋各舰及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以鱼雷六艇试演袭营阵法,攻守多方,备极奇奥。”“于驶行之际,击穹远之靶,发速中多。经远一船,发十六炮,中至十五。广东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间合操,水师全军万炮并发,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国,均以兵船来观,称为节制精严。”戰爭前夕,北洋艦隊的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宁大連)三大基地建成,英國觀察員看完北洋艦隊的操演後上書海軍部,也認為北洋艦隊的戰力不容小覤。
但是後期因為李鴻章解雇了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艦隊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1888年後因為軍費被挪用去修建頤和園,所以北洋海军未添船购炮,“從前撥定北洋經費號稱二百萬兩,近年停解者多,歲僅收五六十萬。”[1]“中国水雷船排列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秽污狼藉,业已无可驶用。”至於領導丁汝昌“孤寄群闽人之上,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刘步蟾则被人们称为“实际上之提督者”。
日本
1882年,日本海军还只是鱼雷艇和二千吨以下的近海铁甲舰为主,无大型铁甲巡洋舰。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扩军计划,意图超过北洋海军。1886年,法国海军工程师白劳易(Louis-É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吨级大型铁甲巡洋舰「松岛号」和「厳島号」。1890年时,中国北洋舰队的总排水量为27000吨,而日本海军的总排水量在17000吨以上。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撥出三十万日圓,再從官員的薪水裡取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费用。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队总排水量为72000吨,并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舰艇。相反,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只。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后来海军军费挪用修了慈禧的颐和园。
戰前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174017人有參戰經驗,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七万二千吨,超越北洋水師。日本對清廷改革後的實力仍有顧忌,對於北洋水師不敢輕敵,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清帝國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
过程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结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1894年)。
陸面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三十五營共一萬七千人,日軍也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戰力相埒。日軍第九混成旅團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崑奮勇抗擊,日軍無功而返。同時日海軍聯合艦隊進入黃海合擊北洋水師艦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海戰,至今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激戰5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艘,受傷4艘,日艦僅傷5艘。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隨後玄武门失守,葉志超下令徹退,六日內狂洩五百餘里,26日清軍直抵鸭绿江以北的中国境内。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9月25日,日軍在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成功,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陷虎山。其他清軍各部不戰而逃,山縣有朋即將第一軍司令部移於虎山。26日,日軍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同日日軍在旅順花園口登陸,10月9日,攻佔金州,10日陷大連灣,至此清軍在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25日旅順陷落,日軍進行大屠殺。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營官周家恩壯烈犧牲,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陷威海衛城,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10日,定遠號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隨後劉步蟾自殺。11日,丁汝昌自殺。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北線日軍在海軍配合,一路攻陷鳳凰城、海城、營口、田莊臺。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簽定《中日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
分析
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两次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北洋舰队被击沉多艘大型舰艇,但未能击沉一艘日舰,也无发射鱼雷打击日舰的战绩。据查是丁汝昌“只识弓马”,一干管带也全用错了炮弹,不用海战时的开花爆破弹,用了穿甲弹甚至训练弹。丰岛海战中,日本吉野号被一枚济远舰150毫米口径火炮击中右舷,击毁舢板数只,穿透钢甲,击坏发电机,坠入机舱的防护钢板上,然后又转入机舱里。可是由于弹头里面未装炸药,所以击中而不爆炸,使吉野侥幸免于报废。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中“实有泥沙”,有的引信中“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当时在镇远舰上协助作战的美国人麦吉芬(Paul W. Bamford,1860-1897,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认为,吉野号能逃脱,是因为所中炮弹只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2]。据统计,在定远和镇远发射的197枚12英寸(305毫米)口径炮弹中,半数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而不是爆破弹头的开花弹[3]。在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之后附有《北洋海军各员优劣单》、《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北洋海军存库备用各种大炮弹子数目清折》中统计,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开花爆破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6英寸口径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在3431枚开花弹中,有3071枚早在黄海海战前就已拨给北洋海军。苏小东《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验北洋海军考察》猜测:“至于这批开花弹为什么没有用于黄海海战,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当时根本不在舰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由此可见,造成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弹药不足的责任不在机器局,也不在军械局,而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身上。”在中日双方开战后,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仍心存侥幸,出海护航时竟然连弹药都没有带足,致使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
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进攻火力对比如下,北洋水师略逊一筹,但重炮占优势,如果炮弹选择得当可以重创日舰。就防守能力而言,北洋水师略胜一筹,定远号、镇远号的护甲厚14寸,即使是经远号、来远号的护甲厚也达9.5寸。海战结束后,定远号、镇远号的护甲无一处被击穿。就平均船速而言,北洋水师较慢,为15.5节(即海里/小时),联合舰队的本队15.6节也不快,但包括吉野号在内的第一游击編隊为19.4节,大大高于北洋水师。
軍艦總數 >30厘米重炮 20-30厘米大炮 15-20厘米輕炮 <15厘米速射炮 排水量 北洋艦隊 12 8 16 149 0 3.5萬噸 日本艦隊 10 3 8 160 97 4.1萬噸
此外,北洋海军各主力舰都设有鱼雷管3-4具,但是,在黄海海战中,并没有对日舰实施鱼雷攻击。丁汝昌在汇报战况时,也只字未提已方发射鱼雷,而只说日舰对经远和致远发动鱼雷攻击。购舰时就配备好的大批鱼雷在战争爆发后可能也和大批开花弹不在舰上一样,被放在基地的仓库里派不上用场。另外,各舰炮弹数量也未带足,海战时炮弹在五个小时内用尽。战至最后,未受大伤仍可继续打击日舰的7000吨巨舰定远、镇远弹药告竭,分别仅余12英寸口径钢铁弹3发、2发,不得不退出战场。
如果考虑到上面所提到的库存弹药可能是因为无法使用而搁置的,则丁汝昌责任就较小,但李鴻章的责任并无减轻。擔任天津軍械局總辦、負責軍需供應的張士珩是李鴻章的外甥,供給海軍的彈药不合格。梁啟超評論說:“槍或苦窳,彈或贗物,槍不對彈,藥不隨械,謂從前管軍械之人廉明,誰能信之?”另外,丁汝昌战前提出在主要舰船上配置速射炮以抵消日舰速射炮的优势,需银六十万两。李鸿章声称无款。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败,他才上奏前筹海军巨款分储各处情况:“汇丰银行存银一百零七万两千九百两;德华银行存银四十四万两;怡和洋行存银五十五万九千六百两 ;开平矿务局领存五十二万七千五百两;总计二百六十万两。”
结果及影响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清朝军队撤出朝鲜半岛,清朝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向日本开放多个中国内陆的港口城市,日本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清朝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經濟迅速發展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同時日本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而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标誌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清朝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准备积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即戊戌變法﹞。
主要戰役
参见
注释
这是一篇與历史或歷史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