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59.120.1.40留言2015年12月6日 (日) 00:43 有東廠角色出現的電影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東廠,其全名為東緝事廠廠衛之一。中國明朝時期的由宦官執掌的特權監察情治機構。東廠對官吏士大夫甚至於一般庶民製造了大量冤案,在當時頗受士人反感。執行公務時,與錦衣衛相同,持有「駕帖」以證明代天子行事,並且由刑科給事中的「僉簽」。東廠設有自己的牢房與鎮撫司[來源請求],廠衛的主要偵查以反叛亂、捉拿異議分子為主,與其他兩廠(西廠、內行廠)一衛(錦衣衛)合稱「廠衛」,是明朝「特務治國」的象徵。清代「以軍法從事」常態化遂罷。

起源

原為藩王明成祖,以靖難起事篡奪了建文帝金陵政權異議分子紛起。永樂十八年(1420年),成祖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的新衙門,地點位於燕京(今北京東安門之北,一說東華門旁。(今北京東城區東廠胡同,據說系原東廠所在地。)[1]

職掌

明成祖創立東廠,是特務與秘密警察機關,由大內宦官擔任行政長官「總督東廠」。東廠的主要職責是監視政府軍隊官員士人、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匯報,整肅異議份子政治犯或者其他罪犯。依據偵查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不經司法審判,東廠可以直接逮捕甚或刑求;而對於名人門閥、高官、政要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高地位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或朝廷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刑訊。

明代知名的掌權太監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都曾統領東廠。

編制

東廠的行政長官為欽差掌印太監,全稱職銜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總督東廠提督東廠宦官錦衣衛尊稱其為督主士大夫稱其為廠督廠璫,尊稱為廠公。初設時由司禮監掌印太監(俗稱宗主)兼任,後因掌印太監事務繁雜,改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

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錦衣衛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2][3]

隸役(稱掌班、領班、司房,共四十餘人)、「緝事」(稱「役長」和「番役」)等軍官錦衣衛撥給。

東廠入內即擺設大幅岳飛畫像,提醒東廠人員辦案毋枉毋縱。

制式武器

  • 東廠錦衣衛制式兵器:雙刀(繡春刀、同一刀鞘),一刀之刀柄刻「東」字、另一刀之刀柄刻「廠」字。合刀「東廠」二字相對面置內側。[4]

評價

東廠和錦衣衛雖然皆是中國明朝皇家的特權監察機關,但是東廠地位相對較高,和專為獨裁統治者一人服務的各形態秘警機構一樣。由於東廠鎮壓言論自由的手段極其殘酷,且有因向獨裁者邀功或謀自身的不法私利而為之,所以容易製造大量的冤假錯案,以致於東廠在明代社會上的口碑極差。

文化

有東廠角色出現的電影

參見

紀檢會

參考文獻

  1. ^ 《明史·卷七》
  2. ^ 《明史刑法志》提到東廠的制度,「凡中官掌司禮監印者,其屬稱之曰宗主,而督東廠者曰督主。東廠之屬無專官,掌刑千戶一,理刑百戶一,亦謂之貼刑,皆衛官。」
  3. ^ 玉光劍氣集》:「東廠始於永樂十八年,設有掌貼刑千、百戶二員,掌班司房四十餘名,十二伙當頭辦事百餘名,番役可千名。凡中府等處會審大獄,北鎮撫司拷訊重犯,本廳皆有人聽記,具口詞一本,於本日晚或次日奏進。每日兵部訪看,有無進部,有無塘報。京城各門,皇城各門,關防出入,俱有事件,或地方失火,或雷擊何物,亦奏聞。每月晦日,奏報在京雜糧米豆油面之價。凡禁地人命,亦皆有事件。」
  4. ^ 收藏家/王度,"錦衣衛制式兵器:雙刀",YouTube上的明朝宮廷鬥爭(4/6):明成祖兇殘 "砲烙"宮女至死(film)
廠衛
錦衣衛 | 東廠 | 西廠 | 內行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