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约瑟夫·斯大林
约瑟夫·斯大林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 |
俄罗斯专题 | (获评极高重要度) | ||||||||||
---|---|---|---|---|---|---|---|---|---|---|---|
|
传记专题 | (获评乙級、极高重要度) | |||||||||||||
---|---|---|---|---|---|---|---|---|---|---|---|---|---|---|
|
政治专题 | (获评乙級、未知重要度) | |||||||||||||
---|---|---|---|---|---|---|---|---|---|---|---|---|---|---|
|
機器人清理基礎條目模板中。待清理完畢後,可能刪除本模板。請勿重定向本模板,以防止機器人錯誤動作。 |
哪位英语非常好的前辈大师能帮我翻译这些内容成英语 加到维基百科英文版 这些内容都是经过审核通过放在维基百科中文版了的 我希望能让全世界上的更多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苏联晚期和普京对斯大林的评价
我看维基百科英文版至今还是光简单地说了赫鲁晓夫的批判斯大林 没有提及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的“静悄悄地斯大林化”和一定程度上恢复斯大林的正面荣誉(当然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恢复到斯大林生前那种活在人间的神的程度),也没有提及戈尔巴乔夫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结束后再次对斯大林的猛烈强烈的批判和讽刺(他也自称是继承了赫鲁晓夫,宣称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是对极权主义体制的第一次冲击,是朝社会民主化迈进的第一次尝试”),也没有提及普京那著名的非常复杂、非常矛盾、非常纠结、各打五十大板的对斯大林的评论:“不能给他整体的评价。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而这时的国家是斯大林领导的。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虽然代价惨重,但我们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现在谁也不能指责组织和领导了这场胜利的人。正面的东西无疑是存在的,然而花了难以接受的代价。尤其是存在过镇压。这是事实。我们的数以百万计的同胞遭到镇压。这种管理国家、取得成就的方法是我们不能接受的。”维基百科英文版显得仍然太不全面,太过微小,没有全面广泛地展示出苏联晚期时苏联政府和普京对斯大林的各种评价和其变化和演变过程。希望有才华横溢的英语非常好的前辈大师能帮我翻译这些内容成英语,加到维基百科英文版里,让全世界更多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苏联晚期和普京对斯大林的评价,也让更多人眼界更开阔。谢谢了,实在是谢谢了。
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在1964年10月通过宫廷政变推翻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实行了“静悄悄的斯大林化”,开始发表肯定斯大林历史作用的言论,并于1966年初做出决定终止“非斯大林化”。著名作家西尼亚夫斯基和丹尼尔因在国外发表反斯大林的作品而被控犯有“诽谤 ”罪投入劳改营,《古拉格群岛》的作者索尔仁尼琴被驱逐出境,《让历史来审判》的作者罗伊·麦德维杰夫被开除出党,《斯大林大清洗内幕》作者费尔德宾则受到克格勃的追杀。勃列日涅夫时代拍摄的电影《解放》(1972年上映)和《围困》(1977年上映)中都出现了斯大林的形象,赞美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指挥中的功绩。勃列日涅夫还在1979年斯大林诞辰100周年时发行了照相纸年历纪念册,并且在1969年斯大林诞辰90周年时,在列宁墓背后的克里姆林宫城墙下立起了斯大林的一座半身铜像,与基洛夫、伏罗希洛夫等人并列。但勃列日涅夫并没有重新把伏尔加格勒恢复为赫鲁晓夫去斯大林化之前的名字--斯大林格勒,所有被赫鲁晓夫改名的城市、工厂、企业也都没有恢复原来带有斯大林的名字。勃列日涅夫也承认“苏共二十大对破除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的贡献”[1]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的口号,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批判斯大林的运动。《星火》、《莫斯科新闻》等主流报刊连篇累牍地登载批判斯大林的文章。戈尔巴乔夫高度评价赫鲁晓夫时期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是对极权主义体制的第一次冲击,是朝社会民主化迈进的第一次尝试”。不过,戈尔巴乔夫认为赫鲁晓夫在揭露斯大林方面还有局限性,“不能也不愿揭露他所抨击的现象的深层基础”,这个“深层基础”就是“斯大林体制”。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的报告中,戈尔巴乔夫严厉批判了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1987-1988年,批判斯大林的运动达到了高潮。1990年7月,在苏共第28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戈尔巴乔夫再次严厉批判了“斯大林一伙的罪行”,大会正式通过的决议中清楚地写道:“极权的斯大林体制给国家、人民、党、社会主义思想本身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一体制正在被消除,苏联正在走向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2]
2009年12月3日,在参与录制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的时政节目时,他当场从一系列俄罗斯网民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了关于他对斯大林的总体评价是肯定还是否定的问题,普京回答说:“我选这个问题来回答,是因为我知道问题的尖锐性。现在社会上对此有很多争论,我看到这里有埋伏:说肯定,一些人会不满意,说否定,另一些人会不满意。不过既然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问题至今仍有激烈的争论,我就专门谈谈这个问题。”“依我看,不能给予整体的评价。显然,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而这时的国家是斯大林领导的。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我们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不管谁怎么说,最终是取得了胜利。即使我们總體损失很大,你们知道,现在谁也不能指责组织和领导了这场胜利的人,因为如果我们在战争中失败了,那么对我国来说其后果就会悲惨得多。”“正面的东西无疑是存在的,然而花了难以接受的代价。尤其是存在过镇压。这是事实。我们的数以百万计的同胞遭到镇压。这种管理国家、取得成就的方法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不能这样做。毫无疑问,在这一时期我们遇到的不简单的仅是个人崇拜,而是反对自己人民的大规模罪行。这也是事实。关于此事我们也不应当忘记。”“对任何历史事件都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这就是我想说的。”[3]
Untitled
繁體版應爲 史達林 建議建立重定向
"经过三十年代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一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对这段,持怀疑态度。德国当时难道不及苏联?--farm (talk) 01:29 2005年12月21日 (UTC)
德国工业当时并未完全发展起来,是因为希特勒不想要个“全面战争”的政策。德国大量矿产和原材料都是进口的,完全不像苏联那样自给自足。--24.84.42.41 22:35 2006年11月17日 (UTC)
斯大林的死
这段时间看报纸,有专版说斯大林其实1937年已经死了,而后来的“斯大林”只是一个替身。(参考文章)我不敢肯定这种猜测的是否准确,但我觉得有必要写在条目中。若需要,还请别人来写,形式过于繁杂,个人无法办清。--氢氧化钠 NaOH 12:15 2006年1月23日 (UTC)
- 搞笑的说法。在共产党国家,任何最荒诞的事情都是可能的。请对“斯大林”感兴趣的人来http://myboooks.googlepages.com/ 下载相关的资料。
→ 斯大林秘闻,斯大林肃反秘史,斯大林与中国革命,暗杀斯大林的计划,莫斯科大审判 斯大林死之谜 斯大林年谱 --民國九十五年 08:35 2006年12月7日 (UTC)
- 史達林不是被赫魯雪夫鞭屍嗎?怎麼這事沒人加入條目? All my loving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07:46 (UTC)
关于评论部分
我清除了一些没有来源的似乎是个人原创观点的评论。维基应该坚守价值中立原则,最好是只使用名人和官方的正式评论。—自由海东青 (留言) 2009年11月20日 (五) 20:00 (UTC)
华沙条约
华沙条约签订时是在1955年,那时候斯大林已经去世了,所以说“斯大林扶植了华沙条约”并不准确。还是改为东欧集团更好一点。—自由海东青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20:12 (UTC)
这个条目真的比较乱
时间顺序上相当的乱。—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3月18日 (四) 14:38 (UTC)
如何把比利亞改成貝利亞?
用台灣正體顯示這篇文章時,在大清洗那一節裏,顯示出來的是"比利亞",用大陸簡體顯示時,則是貝利亞.JW19335762743(留言) 2014年8月14日 (四) 09:1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