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奈許
約翰·福布斯·奈許 | |
---|---|
出生 |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布魯菲爾德 | 1928年6月13日
逝世 | 2015年5月23日 美國新澤西州密德薩克斯郡門羅鎮區 | (86歲)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
知名於 | |
獎項 |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數學、經濟學 |
機構 | |
博士導師 | 阿爾伯特·W·塔克 |
小約翰·富比士·奈許(英語:John Forbes Nash Jr.,1928年6月13日—2015年5月23日),美國數學家,前麻省理工學院摩爾榮譽講師,主要研究賽局理論、微分幾何學和偏微分方程。晚年為普林斯頓大學的資深研究數學家。
1950年,奈許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他在那篇僅僅28頁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成為賽局理論中一項重要突破。這個概念被稱為「奈許均衡」,廣泛運用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演化生物學、人工智慧、會計學、政策和軍事理論等方面。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賽局理論學家約翰·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最重要的數學成就是在微分幾何和偏微分方程的領域,特別是黎曼流形等距嵌入到歐氏空間的一系列結果。因為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上的貢獻,他與路易·尼倫伯格共同獲得了2015年阿貝爾獎。著名幾何學家米哈伊爾·格羅莫夫評價奈許的工作:「他有巨大的分析(指數學分析)能力與幾何洞察力結合。……他的幾何工作,不論是他的結果、技術、用的想法,都與任何人原先預期的相反。……他在幾何學所做的,從我看來,比起他在經濟學所做的無可比擬地偉大得多,相差很多個數量級。」[1]
在1959年之後,由於出現精神上的症狀,他的研究生涯曾經中斷,在1959年及1961年兩度進入醫院療養,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奈許拒絕接受精神藥物治療,在1970年後,症狀逐漸好轉,因此再度回到學術研究工作。他這段時間的經歷,由Sylvia Nasar寫成傳記,並翻拍為電影《美麗境界》,使得他的事蹟廣為人知。
早年
奈許生於1928年6月13號,美國西維珍尼亞州布魯菲爾德市(Bluefield, West Virginia)。他的父親是阿巴拉契亞電力公司的工程師,他的母親生於瑪格麗特弗吉尼亞州馬丁,即維吉尼亞。結婚前是個中小學老師。雙親極力提供奈許教育、提供他一些書籍和允許他在高中時就去進修當地大學的高階數學課程。之後他入讀卡內技術學院三年,他獲取了普林斯頓的獎學金並取得他的數學碩士學位[2]。
研究生生活
奈許的指導教授和前卡內基技術學院的R.J. Duffin,寫了一封推薦信給普林斯頓大學,信中只有一句話:「這個男人是個數學天才」[3][4],哈佛大學接受了奈許,但普林斯頓的數學系的所長Solomon Lefschetz提供他John S. Kennedy獎學金,這足夠說服奈許,也因普林斯頓距離家鄉更近,以及哈佛大學對他的評價沒有那麼高[5]。因此,他選擇了普林斯頓大學,在那裡研究他的「均衡理論」。他在1950取得了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非合作的賽局」僅28頁的內容[6]。這些論文是在他的指導教授 Albert W. Tucker指導下所完成。在之後被稱為「奈許均衡」。這些研究的四篇主要論文分別是:
- 《Equilibrium Points in N-person Gam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36 (36): 48–9, DOI:10.1073/pnas.36.1.48, PMC 1063129, PMID 16588946, MR0031701. Nash, JF (1950)
- 《The Bargaining Problem》, Econometrica (18): 155–62, 1950. MR0035977. Nash, JF (1950)
- 《Non-cooperative Games》, Annals of Mathematics 54 (54): 286–95, JSTOR 1969529
- 《Two-person Cooperative Games》, Econometrica (21): 128–40, 1953, MR0053471.Nash, J. (1951)
奈許在實代數幾何也有突破性的研究:[7]他在數學領域的研究還有奈許嵌入定理,這數個定理指出任何抽象的黎曼流形可以看成一個歐幾里得空間的子流形而保持距離不變。他也對非線性拋物偏微分方程和奇異點理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美麗境界這本書中,作者Sylvia Nasar解釋,奈許曾研究希爾伯特第十九問題,一個關於橢圓型偏微分方程的理論,在1956年時,他完成他的證明,但當他得知一個義大利數學家Ennio de Giorgi,比他早兩個月發表這一個證明,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他因此深受打擊。兩人採取了不同方法來證明。這兩位數學家在1956年的夏天在紐約大學的庫朗數學學院見了面。根據推測,如果只有他們之中一人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可能會因這個證明而得菲爾茲獎。
在2011年,國家安全局解密奈許在1950年代所寫的信封。在一信中,他提出一個新的加密解密機器[8]。信中顯示奈許預見了許多基於計算機複雜度的現代的密碼學概念[9]。
個人生活
1951年奈許來到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擔任講師,大約一年後,奈許在住院期間結識一位照顧他的護士Eleanor Stier,他們有一個兒子John David Stier,但她告知奈許懷孕後,奈許離開了母子。奈許其後坦承拋棄女方因其社會地位低下。不久後他遇見了Alicia Lopez-Harrison de Lardé,一個來自薩爾瓦多的物理系學生。並在1957年2月結婚。在1959年她因奈許的思覺失調症而將他送到一家醫院接受治療。他們的兒子John Charles Martin Nash在之後就出生了,但在出生後一年仍然沒有取名字,是因Alicia覺得他丈夫應該有取名字的發言權。奈許和他的妻子在1963年離婚,在1970年奈許出院,並住在de Lardé的家裡。儘管兩人離婚,但在奈許患病期間,Alicia仍全心照顧他。最後他們在2001年破鏡重圓。奈許長期居住在新澤西州的西溫莎小鎮[10]。
辭世
奈許夫婦往挪威領了阿貝爾獎後,2015年5月23日回到美國紐瓦克國際機場。他們臨時改了航班,在下午二時抵達,比原定早了五小時,預訂的私人轎車因此未到。他們打電話到轎車公司,可是對方不為他們安排解決,於是他們搭乘計程車回家,卻在紐澤西收費高速公路南行方向發生意外。在下午四時半左右,入行僅兩星期的計程車司機,嘗試超車時失控,計程車撞上護欄。奈許夫婦都被拋出車外,當場證實不治。[11][12][13][14][15][16][17]
榮譽
- 1958年,奈許因其在數學領域的優異工作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新一代天才數學家中最傑出的人物。
- 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賽局理論學家約翰·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 1999年,美國數學協會授予他Leroy P Steele Prize。
- 2015年3月25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宣佈授予他阿貝爾獎;5月19日,他在挪威接受阿貝爾獎。[18]
六貫棋
六貫棋最初在丹麥數學家海恩於1942年12月26日在丹麥報紙Politiken發表的一篇文章裏出現,當時稱為Polygon。1948年,奈許重新獨立編輯並發明了它。
流行文化
2001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美麗境界》是基於Sylvia Nasar為奈許寫的同名傳記而改編與拍攝的。該影片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四項奧斯卡金像獎,不過奈許本人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真實人生並不一致。
參看
參考資料
- ^ Martin Raussen and Christian Skau. Interview with Mikhail Gromov (PDF). Notices of the AMS. 2010: pp. 391–403. 已忽略未知參數
|month=
(建議使用|date=
) (幫助) - ^ John F. Nash, Jr. - Autobiography. Nobel Foundation. 1994 [February 5, 2011].
- ^ Kuhn W, Harold; Sylvia Nasar (eds.). The Essential John Nash (PDF).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ntroduction, xi. [April 17, 2008].
- ^ no title. Princeton University. [7 January 2015].
- ^ Nasar, Sylvia, A Beautiful Mind, Simon & Schuster: 46–7, 1998.
- ^ Osborne, MJ, An Introduction to Game Theory, Oxford, E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 2004.
- ^ "Real algebraic manifolds", Annals of Mathematics (56): 405–21, 1952, MR0050928. See Proc. Internat. Congr. Math, AMS, 1952, pp. 516–17.
- ^ 2012 Press Release - National Cryptologic Museum Opens New Exhibit on Dr. John Nash.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25 February 2012].
- ^ John Nash's Letter to the NSA ; Turing's Invisible Hand. [25 February 2012].
- ^ Staff. "John Forbes Nash May Lose N.J. Home", Associated Press, March 14, 2002. Retrieved February 22, 2011. "West Windsor, N.J.: John Forbes Nash, whose life is chronicled in the Oscar-nominated movie A Beautiful Mind, could lose his home if the township picks one of its proposals to replace a nearby bridge."
- ^ Amber Sutherland, Kevin Sheehan and Bruce Golding. ‘A Beautiful Mind’ mathematician John Nash killed in cab crash. New York Post. 2015-05-24 [2015-05-28].
- ^ 美麗境界主人翁數學家奈許車禍 夫妻雙亡,中央社,2015年5月24日
- ^ John Nash, 'A Beautiful Mind' Mathematician, and His Wife Killed in New Jersey Taxi Crash. ABC News. 2015-05-23.
- ^ John Nash Dead: 'A Beautiful Mind' Mathematician Killed In Car Accident. Huffington Post. 2015-05-24.
- ^ 'A Beautiful Mind' mathematician John Nash, wife killed in crash. USA Today. 2015-05-24.
- ^ Goode, Erica. John F. Nash Jr., Math Genius Defined by a 'Beautiful Mind,' Dies at 86. 紐約時報. May 24, 2015 [May 24, 2015].
- ^ Sherman, Ted and Ma, Myles. Famed 'A Beautiful Mind' mathematician John Nash, wife, killed in N.J. Turnpike crash. NJ.com.
- ^ Nash and Nirenberg received the Abel Prize from the King of Norway. www.abelprize.no. 2015-05-20.
外部連結
- 諾貝爾官方網站關於約翰·福布斯·奈許自傳
- Nash's home page at Princeton
- IDEAS/RePEc
- Nash FAQ from Princeton's Mudd Library, including a copy of his dissertation
- Video of Dr. Sylvia Nasar narrating the story of John Nash at MIT
- 約翰·J·奧康納; 埃德蒙·F·羅伯遜, Nash, MacTutor數學史檔案 (英語)
- 約翰·福布斯·奈許在數學譜系計畫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