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北站

坐标25°02′52″N 121°31′02″E / 25.04778°N 121.51722°E / 25.04778; 121.51722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53.195.171.205留言2016年1月31日 (日) 12:24 旅客流量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5°02′52″N 121°31′02″E / 25.04778°N 121.51722°E / 25.04778; 121.51722

台北车站

Taipei Station
Taipei Main Station
位置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正区
台铁、高铁:黎明里北平西路3号
台北捷运:黎明里忠孝西路一段49号
地理坐标25°2′52″N 121°31′2″E / 25.04778°N 121.51722°E / 25.04778; 121.51722
运营者台湾铁路管理局
台北捷运
台湾高速铁路
途经线路纵贯线
淡水信义线板南线
台湾高速铁路
机场线台北车站
距离
28.3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下车站
出口数目台铁、高铁:16
台北捷运:8
站台岛式月台两座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台铁编号:100
高铁编号:TPE/02
台北捷运2号(淡水信义)线:R13
台北捷运5号(板南)线:BL7
桃捷系统机场线台北车站A1
电报码ㄊㄞ
车站等级特等站
历史
启用日期纵贯线:1891年7月5日
(现今站房:1989年9月2日)
淡水信义线淡水线):1997年12月25日
板南线南港线):1999年12月24日
高铁:2007年3月2日
进出人次
  • 113,506[1],第1名(2023年)
  • 272,682[2],第1名(2022年12月)
  • 86,758人次[3],第1名(2023年)
位置
地图

台北车站位于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中正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台湾高速铁路、以及台北捷运铁路车站,也是台北捷运 板南线 淡水信义线的交会车站,乃三铁共构地下车站;站体周围则有台北转运站。不仅是北台湾首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全台湾规模且运量最大的火车站,每日转乘的旅客约50万人次以上[5],进出人数为全球第25名[6],亦是除日本的火车站以外,全世界第二繁忙的火车站,仅次于法国的巴黎北站

台北车站于1891年7月5日设站,历经多次迁移与改建后,现今的站体建筑于1989年9月2日启用,台铁局本部也设于此地;之后随捷运、高铁进驻,形成幅员广阔的地下街区。车站周边则有商办补习班聚集的台北站前商圈。若再连结华山捷运北门站桃园捷运系统机场线台北站等关联设施之“台北车站特定区”计算,其面积可达46.31公顷[7]

车站构造

车站主体为地上6层、地下4层、长149公尺、宽110公尺之建筑;一楼大厅东、西、南、北各有三个出入口,二楼为微风台北车站美食街,三楼以上楼层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本部所在。地下1楼为穿堂层,北侧透过中山地下街台北地下街京站时尚广场台北转运站连通;南侧与诚品站前店连通。台铁、高铁月台层位于地下2楼,共原有4个岛式月台、9线轨道;原全由台铁使用,后转移其中的2个月台、4线轨道予高铁使用[8]

台北捷运板南线、淡水信义线的二个岛式月台分别位于地下第3、4层,设有月台闸门;地下第2层则为进、出站闸门与两线间转乘穿堂层;地下1层与站内地下商场连通,并有8个出入口。出口M6与寿德大楼和亿公司 HOYII北车站美食商场及台北凯撒大饭店Metro A8地下美食街连通;西侧与站前地下街、诚品站前店连通。

高铁、台铁

1
2
1A
1B
  台湾高速铁路(南下) 板桥桃园台中左营 方向
3
4
2A
2B
  台湾高速铁路(北上) 南港 方向(目前暂时为终点站,也有南下发车)
5 (无月台)   (货物列车通过线)
6
7
3A
3B
  西部干线(逆行) 桃园中坜新竹苗栗台中斗六嘉义台南高雄凤山屏东潮州枋寮台东花莲(经南回线)方向
  东部干线(直通逆行) 板桥树林 方向
8
9
4A
4B
  西部干线(顺行) 松山七堵基隆 方向
  东部干线(直通/跨线顺行) 宜兰苏澳花莲台东枋寮高雄(经南回线)方向

捷运

一月台     淡水信义线(上行) 淡水北投方向
二月台     淡水信义线(下行) 象山大安方向
三月台     板南线(东行) 市政府南港展览馆方向
四月台     板南线(西行) 板桥亚东医院顶埔方向

车站楼层

地上
六楼

三楼
台铁局
办公层
台铁局、综合调度所行控中心
台湾高速铁路车务人员办公室(向台铁租用)
YMCA等民间企业或团体(向台铁租用)
台铁演艺厅
地上
二楼
商业层 微风台北车站美食街(无障碍电梯位于东二门)
洗手间
地上
一楼
大厅层 出入口
台铁/高铁售票处、自动售票机、旅游服务中心
台铁询问处、台铁值班站长室、铁路警察分驻所
高铁服务台、高铁警察分驻所、高铁宪兵服务处
台铁总局出入口、警卫室
台铁行李房 台铁行包中心(独立结构)
高铁办公层 高铁站务人员办公室
地下
一楼
穿堂层 高铁售票处、台铁/高铁.自动售票机、剪票口及等候区
洗手间
地下停车场国军运输服务处
与捷运车站地下一楼连通
地下街 中山地下街台北地下街诚品站前店站前地下街、洗手间
与台铁、高铁车站、台北转运站地下一楼连通
地下
二楼
捷运大厅层 询问处、验票闸门洗手间(付费区内)
南港线淡水线 转乘区、电扶梯直达捷运月台
捷运办公层
(独立结构)
捷运行控中心参观简报室
(另有交控中心简报室)
A 台铁管制层 台铁行车室、站体监控中心
B 1A月台 台湾高铁左营方向板桥站
第一月台(岛式月台
1B月台 台湾高铁 往左营方向(板桥站)
2A月台 台湾高铁 往左营方向(板桥站,未来改驶往南港
第二月台(岛式月台
2B月台 台湾高铁 往左营方向(板桥站,未来改驶往南港)
第五股道 货物列车通过线(不靠站)
3A月台 树林台中高雄方向(万华站
第三月台(岛式月台
3B月台 树林台中高雄方向(万华站)
4A月台 基隆宜兰花莲台东方向松山站
第四月台(岛式月台
4B月台 基隆宜兰花莲台东方向(松山站)
台铁办公层 员工训练教室
C 机房层 机房
地下
三楼
穿堂层
(捷运转乘
台铁入口)
台铁/高铁 售票处、自动售票机、剪票口
电扶梯往B2台铁及高铁月台
捷运验票闸门、询问处、失物招领处、艺廊
洗手间(付费区内、外均有)
三月台 板南线 往方向善导寺站
岛式月台,左侧开门
四月台   板南线 往方向西门站
行控中心
(独立结构)
高运量行车控制中心
(另有交通控制中心)
地下
四楼
一月台  淡水信义线 往方向中山站
岛式月台,左侧开门
二月台   淡水信义线 往方向台大医院站

※备注:

  1. 地下一楼共有十二间洗手间,其中三间由一楼出入,四间在付费区内(台铁高铁各两间),一间由第四月台身障电梯出入(身障厕所)。
  2. 地下三楼的红线穿堂部分及地下四楼的红线月台与台铁站体同时施作。

车站出口

台铁、高铁车站出口

台铁、高铁车站主体建筑每面各有三个出入口,其中东二门与西二门作为进出台铁总局之用,除进出演艺厅或二楼的身障电梯外不对外开放。以下为相对位置图:

西A区 北三门 北二门 北一门 东A区
西一门 车站大厅 东一门
西二门 东二门
西三门 东三门
西B区 南三门 南二门 南一门 东B区

台北捷运车站出口

File:TaipeiMainStationMRT.JPG
捷运出口M4

在台北车站周边捷运和地下街的出口中,位于捷运台北车站区域(包含台北车站地下商场)的出口使用英文编号“M”作为识别(Metro之意)。出口M1、M2位于淡水线月台北端,出口M3、M7、M8位于南港线月台东端,出口M4、M5、M6位于南港线月台西端。无障碍电梯设于出口M4。

  • 出口M1/Y2:台铁高铁(北一门)(市民大道南侧)
  • 出口M2:市民大道(市民大道南侧)
  • 出口M3:天成饭店(忠孝西路北侧)
  • 出口M4:台铁高铁(南一门)(忠孝西路北侧)
  • 出口M5:站前广场(忠孝西路北侧)
  • 出口M6:台北凯撒大饭店(忠孝西路南侧,和台北凯撒大饭店地下室连通)
  • 出口M7:中山北路(忠孝西路北侧)
  • 出口M8:公园路(忠孝西路南侧,公园路口)(设有联合开发大楼)

注:过去站前地下街部分启用时,曾将站前地下街出口5(今出口Z2)编号为本站出口9(当时未使用英文识别码)。

捷运的出口启用共分四次,并不是同时启用的,在台北车站未通车前,出口M1M2已经与中山地下街一同启用;与捷运站一同启用的是出口M3、出口M4、出口M7;通车后不久,出口M6才启用,启用初期先与寿德大楼连通,后又与凯撒饭店连通;随著出口M8的大楼工程进度,M8出口后来才进行开放;由于站前广场与地下街工程影响,最后完工的是出口M5,之后站前广场的地下街也完工开放。

营运状况

站内无障碍电梯无障碍电梯
捷运淡水线月台闸门(尚未启用,地面上可见旧的列车进站警示灯未拆除)
站内转乘用电扶梯
高铁月台

车站主体建筑地址为台北市中正区北平西路3号,位于北平西路(车站段已经转作广场用地),承德路市民大道郑州路)与公园路所包围的区块,其他周边主要道路包括忠孝西路中山北路等。车站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平面与地下停车场;南侧为“站前广场”。

台铁售票处与列车动态显示板(TIDS,主要使用电动告示牌)设于车站主体建筑1楼中央挑高大厅;2楼商场原为“金华百货”,因承租商积欠租金而遭强制结束营业,目前已经重新与商场经营业者微风广场签约,于2007年10月26日重新开幕,并名为“微风台北车站”;3楼以上则由台湾铁路管理局各处室、综合调度所行控中心等单位使用。

由于过去并未预留空间供高铁月台与轨道使用,因此原本台铁所使用的四个月台中,南侧的第1、第2月台已经依政府与台湾高铁公司间的合约移转给高铁使用。第3、4月台仍由台铁使用,第3月台为纵贯线逆行(南向)月台,第4月台为顺行(北向)月台。台北车站属于台铁车站等级中的特等站,各级列车均有停靠,目前亦为高铁路线北端起迄点站。

2008年6月20日起,台北车站之台铁月台出入口部分,正式试办启用悠游卡功能,可持悠游卡至剪票口感应进站搭乘至基隆中坜间19个车站,不限车种搭乘。而至2010年3月26日,本站之台铁月台出入口可使用台湾通搭乘瑞芳新竹间29个车站(不含暖暖),并接受台湾通加值服务。及于2011年1月1日,因应台铁多卡通验票闸门启用,于本站之台铁月台出入口持悠游卡或台湾通皆可使用多卡通验票闸门,并将悠游卡之使用范围扩展至与台湾通相同。同年3月1日起开通远通ETC卡。

本站开放使用悠游卡一卡通付费,使用范围皆为苏澳基隆枋寮间(含支线)经本站,不限车种搭乘(唯观光、团体、太鲁阁、普悠玛等指定列车除外)。

台北捷运车站代码为R13/BL7,地址为台北市中正区忠孝西路1段49号。红线与蓝线车站分别位于车站主体建筑的东侧(公园路)与南侧(忠孝西路)。由于红、蓝线月台层间并未重叠,故需经由地下2层的捷运大厅层转乘;红线车站北端,地下3层的穿堂层亦设有台铁的简易售票处与剪票口,方便相互转乘;捷运红、蓝线间的转乘,则以站外转乘方式处理。高运量捷运路线行车控制中心位于地下5层,车站主体建筑隔著市民大道的东北侧。

由于台北捷运两条大动脉南港线及淡水线于台北车站交会,搭乘捷运的南北向与东西向旅次主要集中于该站换车,加上其他转乘台铁、高铁、国道客运市区公车者、聚集于车站周边众多补习班的学生,以及站前商圈假日的人潮接汇集于此,使得捷运车站在平日尖峰时段与例假日部分时段感觉较为拥挤,因此已经于2006年12月1日起启用半高式月台门,以确保乘客安全。

除此之外,新庄线及淡水线于民权西路站交会,新庄线及南港线于忠孝新生站交会,与其他车站区别。而在淡水线及南港线台北车站有高运量电联车1~4号月台,新庄线及淡水线民权西路站有高运量电联车,新庄线及南港线忠孝新生站有高运量电联车,与其他类似区别。另外,新庄线的民权西路站及忠孝新生站装设全高式月台门,南港线的台北车站及忠孝新生站装设半高式月台门,淡水线的民权西路站及台北车站装设半高式月台门,与其他类似区别。

车站周围的道路有多达四、五十条市区联营公车路线行经并设站,可以搭乘前往大台北地区大部分地点。多间国道(高速公路)客运业者原本也都在车站西侧区域及北侧的承德路上,设立路线端点站,曾集体迁至市民大道、重庆北路延平北路间的国道客运台北总站(国光客运台北东站、西站除外);目前已经迁移至位于车站主体建筑北侧,承德路与市民大道间的台北转运站;以及车站西侧,忠孝西路与馆前路间的台北西站A栋(原台北东站)。

此外,目前台北市政府亦有“中央车站与中央公园整体规划设计案”,计画将台北车站(即方案名称中所指称的“中央车站”)周边与“中央艺文公园”预定地(大致为华山货运站旧址)一并进行整体规划。

旅客流量

于台北车站乘车的台铁旅客常年为所有台铁车站之冠,以2011年为例,上车人数总计23,670,048,下车23,666,988,合计一年约4,700万人次。平均一日129,691[4]人次。除此,该车站也是台北捷运系统旅运量最大的车站,2022年12月日平均每日进出人次约为272,682[2](尚不含未出票闸而在板南线与淡水信义线间换车的数十万人潮)。若再加上高铁乘客每日平均86,758人次[3]、台北转运站(每日4.6~6万人次[9])、地下街、周边商圈的人流等,每日进出人数更高达50万人次以上。

捷运二期路网陆续完工,预计可空出3成转乘人潮。

历年旅客人次纪录
台湾高速铁路标志台湾高速铁路[10] 台湾铁路管理局 File:DORTS.svg台北捷运[11]
全年 1日平均 全年 1日平均 全年 1日平均 年间 1日平均
进站 出站 进站 进出站 进站 出站 进站 进出站 进站 出站 进站 进出站 进出站 进站 进出站
2006年 未营运 n/a n/a [12]40,229,102 n/a 110,216 38,823,690 37,791,360 76,615,050 106,366 209,904 116,844,152 n/a 320,121
2007年 4,038,417 4,132,308 8,170,725 13,240 26,789 n/a n/a [12]38,029,677 n/a 104,190 42,570,919 41,291,613 83,862,532 116,632 229,760 130,062,934 n/a 356,584
2008年 9,013,287 9,057,238 18,070,525 24,626 49,373 n/a n/a [12]39,792,782 n/a 108,723 47,708,236 46,261,440 93,969,676 130,350 256,747 151,832,983 n/a 414,844
2009年 9,456,605 9,637,887 19,094,492 25,908 52,313 n/a n/a [12]42,068,376 n/a 115,255 48,878,791 47,421,809 96,300,600 133,914 263,837 157,463,468 n/a 431,406
2010年 10,695,969 10,833,175 21,529,144 29,304 58,984 22,284,076 21,993,900 44,277,976 61,052 121,309 53,488,611 52,100,119 105,588,730 146,544 289,284 171,395,850 236,900 469,577
2011年 12,250,591 12,012,076 24,262,667 33,563 66,473 [13]23,670,048 [13]23,666,988 47,337,036 64,849 129,690 57,322,264 56,156,047 113,478,311 157,047 310,899 185,078,014 255,460 507,063
2012年 12,613,732 12,677,151 25,290,883 34,463 69,100 24,506,036 24,327,985 48,834,291 66,957 133,427 57,792,054 56,866,584 114,658,638 157,901 313,276 188,784,174 259,321 515.803
2013年 13,281,525 13,281,525 26,563,050 36,387 72,775 [14]24,928,908 [14]24,698,669 49,627,577 68,298 135,966 57,494,736 56,570,390 114,065,126 157,519 312,507 190,255,753 262,205 521,248
2014年 13,565,971 13,589,225 27,155,196 37,167 74,397 [15]25,382,980 [15]25,156,708 50,539,688 69,542 138,465 58,668,299 58,190,980 116,859,279 160,735 320,162 194,554,163 267,444 533,025
2015年 14,202,358 14,242,907 28,445,265 38,910 77,932 - - - - - 56,502,237 56,541,402 113,043,639 154,800 309,708

高铁站内设施以及台铁站内设施

周边设施

地下商场


R红:中山地下街
Y黄:台北地下街
Z粉红:站前地下街
K橘:诚品地下街(诚品站前店)
M蓝:捷运地下街(台北车站地下商场)(诚品站前店)

邻近设施

台北车站大众运输转乘站位置图
Y区出入口:
Z区出入口:
M2出入口:
M3出入口:
M6出入口:
M7出入口:
2013年1月27日的台北车站联外公车转乘表
M8出入口:

公车站牌

车站附近公车路线繁杂,大部分公车站牌以“台北车站”为名。以下是台北车站周边的公车路线列表:

历史

台铁台北车站

第一代车站

第一代车站

第一代台北车站[16] 位于大稻埕市街南侧[17],于1891年(清光绪1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任内)随著分别往新竹基隆的铁路相继通车而启用,为一座欧洲棚式车站[18]日本统治台湾后,第一代车站持续使用至1901年08月25日,同年10月房舍租给“汽车会社”作为工厂使用;1908年拆除,但保存屋顶的钢制屋架。钢制屋架的24组钢梁铆接组中,有11组于1909年成为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台北工场油漆工场屋顶的钢制屋架,另外13组也成为客车工场屋顶的钢制屋架;1939年,台北工场迁至松山后,油漆工场与客车工场皆改作为办公室;战后,原油漆工场于1950年拆除,原客车工场则改作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礼堂(辟建市民大道时拆除4组钢梁铆接组),礼堂剩馀部分已经被列为古迹[19],正在进行修复工作[20]

第一代车站于1908年拆除后,大稻埕停车场于同年迁至此地。该站原先于1902年02月01日在此地西南方的淡水河边设站,专营货运;同年06月01日起兼办客运;1903年成为淡水线铁路发车站。1908年迁至第一代车站旧址,并且原地新建日式木造车站;1916年08月17日改为货运站,客运由同日启用的北门乘降场接办;1937年12月01日桦山货物驿落成后,大稻埕停车场废止。

第二代车站

第二代车站

为配合铁路改线、市区改正计画与考量日本人需求,将车站位置向东移至台北府城北侧城墙(后来城墙被拆除,改筑为“北三线路”,今 忠孝西路)附近,车站正门开在“表町通”(今 馆前路),并与台湾总督府博物馆(今 国立台湾博物馆)遥遥相立。

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的第二代车站,于1901年08月25日随著淡水线通车及新竹基隆铁路改线完工而启用(当时称为“台北停车场”)。随后并于1908年,在第二代车站斜对面兴建当时以设备高级著称的台北铁道饭店(1945年毁于美军空袭,现址为新光摩天大楼)。

原本台北车站也兼办货运,但在桦山货物驿(战后改名为华山货运站,已经废止)于1937年12月01日落成后,货运又随之停办。

后车站

1923年3月6日,另外兴建于车站内轨道区北侧,规模较小的台北后车站(当时称为“里台北驿”)启用,取代同日停用的北门驿成为淡水线铁路的新端点站,并便利当时聚居于大稻埕的本岛人(即台湾人)进出车站。台北后车站为一栋木造建筑,建筑外貌较为小巧。

台北后车站于1988年随著淡水线铁路废止而停用,民间原计画发起保存后站站房,但1989年9月23日突然被火烧毁。目前在原址附近的市民大道与太原路口设有“后火车站怀旧广场”(2001年9月落成),该广场上布设了一座简易月台,陈列由台铁提供的单节柴油客车[21][22][23]

第三代车站

第三代车站

由于原有的前站空间不敷使用,因此自1939年起原地改建为带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方块型水泥建筑(第三代车站,1941年落成,当时改称“台北驿”),内部可用空间也因此增加不少。此外,1930年从民营收归市营的公车,也以台北车站作为路线的主要端点站之一。

战后,第三代车站持续留存使用,并于1977年南港调车场落成后,利用前站与后站间,原本的客车场用地增建两座月台。由于位处市中心,过去公路局长途客运(现在的国光客运)的台北总站即位于前站两侧[24],加上行经车站附近道路并设站的市区公车、短程客运路线越来越多,大台北地区最大交通转运站的地位因此逐渐确立;车站建筑也成为台北市的交通地标,以及许多北上旅游、工作或求学的中南部民众对于台北的重要印象。

进入1980年代之后,随著台北市区铁路地下化第一阶段工程启动,第三代车站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86年02月24日,在完成最后一次春节疏运任务后,第三代车站正式停用,并自03月01日开始拆除。

临时车站

File:Pic02jm.jpg
临时车站

铁路地下化过程中,工程单位拆除第三代车站东侧的扇形机车库,于扇形机车库及第三代车站原址间兴建新的地下化车站。由于第三代车站已经先行拆除,因此台铁曾于第四代车站启用前,在第三代车站旧址西侧兴建临时车站使用(2000年拆除,部分民众认为是第四代车站)。

第四代车站

第四代车站

第四代车站于1989年9月2日随著铁路地下化工程完工通车而启用,也就是现在的台北车站大楼。此为台湾第一座地下化铁路车站,由建筑师沈祖海陈其宽郭茂林共同设计,建筑主体系仿中式传统建筑设计,其屋顶单檐庑殿顶,建筑中央并设有天井。月台配置有全台湾第一套的列车到站警示灯,当列车到站时会闪亮以提醒乘客,一楼大厅中央售票房上方则装有两面从香港引进的翻牌式时刻表[25]。车站二楼出租设立金华百货,但因承租者积欠租金,经法律诉讼于2005年收回,2007年由经营微风广场的三侨实业得标,经重新装修后改名为微风台北车站,以餐饮美食为卖点。

台北车站大楼落成启用后,台铁局办公室(原位于日治时期铁道部厅舍)与各地CTC总机室(合并后称行控中心)也先后搬入,当时亦成为台北的新地标,但也由于建筑外观与披萨专卖店必胜客的LOGO相似之故被戏称为“披萨屋”[26];室内设施布置特别是一楼大厅,呈现明显的对称,加上随著指标渐多日趋混乱,故旅客迷路事件迄今时有所闻,屡被批评为“迷宫”[27],在2010年底车站改善工程时,翻新并改善动线标示。

台北捷运台北车站

File:捷运台北车站淹水纪念铭版.jpg
捷运车站淹水纪念铭板
捷运交九行控中心席位示意图(于纳莉风灾后重新建置)

第四代台北车站兴建时,即已经预先建造捷运淡水线车站的穿堂与月台。最初只通车至中山站淡水线于1997年12月25日延伸营运至台北车站;蓝线的月台则于1999年12月24日随著板南线市政府龙山寺”段正式通车而启用。

2001年9月17日,纳莉台风侵袭,为大台北地区带来的超大雨量已经达到“四百年防洪频率”(平均每四百年才会出现一次的洪水量),远高于捷运地下段所能承受的“两百年防洪频率”。由于防洪设施出现缺口,导致包括台北车站(两线月台)在内的数个南港线车站严重淹水,行控中心紧急撤离(稍晚另成立临时行控);接下来的数个月,高运量系统各路线地下段必须手动并分段恢复营运(南港线列车自2001年10月27日起恢复停靠台北车站,但淡水线列车仍维持过站不停,直到2001年11月29日才恢复停靠)[28]

本站两月台(蓝线与红线)与南港线忠孝复兴站是台湾最早设有月台闸门的车站,两站三月台也是台北捷运高运量段最先增设月台门的车站。

2012年9月29日,因应捷运新庄线东门站通车,深夜模式的“台北车站-南势角”与“北投-南势角”营运模式皆正式走入历史,营运模式改为深夜模式的“台北车站-台电大楼”与“北投-台电大楼”。2013年11月23日,因应捷运信义线即将通车,深夜模式的“台北车站-台电大楼”营运模式于隔日(11月24日)的凌晨0时19分自本站开行往新店线台电大楼站的最后列车后,“台北车站-台电大楼”与“北投-台电大楼”营运模式皆正式走入历史。信义线通车后,原深夜模式的“台北车站-台电大楼”营运模式改为“台北车站-象山”营运模式。2014年11月15日,捷运松山线通车,深夜模式的“台北车站-象山”与“淡水-新店”营运模式皆正式走入历史。

2006年12月1日:淡水线南港线半高式月台门正式启用

台湾高速铁路台北站

过去铁路地下化万板专案”中,作为临时线路兴建的台北—万华段南隧道,早已经预定未来将移交高铁使用。不过由于现有地下化的台北车站原本规划为专供台铁使用,相关单位一度认为有必要在原有的台铁车站之外,单独新建高铁车站,因此并未针对台北车站及周边的规划进行修正。但高铁局重新评估设站计画后,却发现难以另行兴建车站(南隧道直接连结地下化台北车站股道,附近的地下空间又已经用完)。造成日后台铁必须交付台北车站四个月台当中,南侧的两个月台、以及相应的四线股道给高铁使用,且松山—台北段南隧道也必须连带交付。[29]

台铁认为自身运量极大,两个月台不足以应付需求,所以只愿意交付一个月台与两线股道。但许多专家评估后认为:高铁需要两个月台才能正常营运。确定政府必须遵守其与台湾高速铁路公司间的合约后,为了降低交付月台与股道可能造成的冲击,台铁先行缩减月台使用,改为现今的运用模式;此外也减少列车班次。后来受到台铁员工卧轨抗争(第二次卧轨)影响,又暂时恢复为使用四个月台:南下列车由第二月台到发,北上列车由第三月台到发,第一、四月台则作为临时月台。2004年04月05日,台铁正式将两个月台与四线股道永久转交给高铁使用。

由于高铁台北站-板桥站段是由交通部台北市区地下铁路工程处(今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负责施作,高铁仍需就原有设施进行改建,但大规模改建可能会影响到同区间台铁隧道的正常营运,高铁车站因此延后启用。2007年02月01日,交通部核发高铁台北站-板桥站段营运许可。北上列车自02月14日起延伸行驶至台北站,供乘客下车,但不开放乘车;03月02日之后才开放乘客于台北站上车。由于南港车站尚未启用,高铁目前以台北站作为北端之起讫站。

台北车站改善工程

改善工程中的台北车站

有鉴于现有台北车站站房完成已经超过二十年,由于当年设计未有长远考虑,其进出站动线、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捷运、高铁、公路客运等甚至未来机场捷运引入带来的庞大旅客需求,故自2010年底起配合诚品站前店地下街工程,率先完成“地下一楼东侧人行通道新建工程”及“地下一楼西侧人行通道贯通工程”,作为整个改善工程的开端。[30] 此外,除了针对动线标示、消防设施、化妆室改善及大厅屋顶翻修外,原置于站房中央的台铁售票设施已经于2011年09月19日西移,腾出空间作展演场地之用[31]原设于售票房上方两面的翻牌式时刻表原本将报废,但因其为全台仅有具独特性,经争取后一面随售票房西移工程搬迁续用,旁边有名书法家董阳孜所题字“台北车站”。另一面则拆下保存。全部改善工程至2012年06月完工,总经费约8到9亿元新台币。

除了车站内部之外,台北车站自2012年11月22日起到2013年08月止,进行主体建筑屋顶的改建工程。

相片集

邻近车站

  • 现行营运模式
前一站 台湾铁路管理局 后一站
纵贯线
台湾高速铁路
起迄站 台湾高速铁路
左营
台北捷运
 淡水信义线
淡水线
板南线
南港线
  • 未来新增营运模式
前一站 台湾高速铁路 后一站
南港车站 台湾高速铁路
台北捷运
淡水信义线
淡水线
中坡
桃园捷运
终点站 机场线
(兴建中)

注释

  1. ^ 国营台湾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表6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Table 6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中華民國112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Statistical report of Taiwan Railways -2023- (报告). 国营台湾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20–31. 2024年6月 [202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2) (中文(台湾)及英语). 
  2. ^ 2.0 2.1 旅運量.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21-01-15. 
  3. ^ 3.0 3.1 表2-9. 高速鐵路各站旅客人數. 台湾高铁客运运输情形-中华民国112年12月. 台湾高铁. 2023-12 [2015-01-26]. 
  4. ^ 4.0 4.1 臺鐵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2012年 [2012-05-27]. 
  5. ^ 四大转运核心
  6. ^ 世界最擁擠車站大公開 日本佔前23名 台北車站排行第25. 中国时报. 2013-09-28 [2014-10-21]. 
  7. ^ 策略地区更新--台北车站核心区附近再发展规划
  8. ^ 过去曾两度评估于第五股道的通过线加建月台,但该方案最终未被采纳[来源请求]
  9. ^ 工程會:交九轉運站加強國門意象 盼50年收入逾250億!. 今日传媒. 
  10. ^ 高速铁路各站旅客人数-交通部统计查询网
  11. ^ 台北市交通统计资料库查询系统|台北捷运各站进出人次-年
  12. ^ 12.0 12.1 12.2 12.3 台北市交通统计资料库查询系统|台铁台北市各站客运量-年
  13. ^ 13.0 13.1 中华民国交通部薹湾铁路管理局各站客货运起讫量(民国100年)
  14. ^ 14.0 14.1 交通部薹湾铁路管理局各站客货运起讫量(民国102年)
  15. ^ 15.0 15.1 交通部薹湾铁路管理局各站客货运起讫量(民国103年)
  16. ^ 不过,由行政院文建会所出版的《台湾七大经典车站建筑图集》,“台北站”章节内的变迁简史中,则将1895年-1899年间原地改建后的第一代车站,视为第二代车站(P.71)。同一章节内的台北驿大事纪:“1895年-1899年(明治32年),第二代台北车站由第一代建筑整建(木造柿板山皮…343坪)”(P.96)。
  17. ^ 约位于今台北市郑州路市民大道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红砖色新大楼的位置,当时称为“台北火车码头”或是“台北火车站”,“台‘’北火车票房”则是指售票处
  18. ^ 亚洲只有印度铁路及泰国华喃峰火车站车站为类似建筑;至于一般所指称的砖造洋楼建筑,其实是车站附近的商“公泰洋行
  19. ^ 鐵道部臺北工場通過審查 北市新增三古蹟(臺灣鐵道網). [失效链接]
  20. ^ 松山線北門站臺北工場古蹟挪移工程(臺北市捷運工程局). 
  21. ^ 时报悦读网
  22. ^ Taipei Rear Station ~ 缺乏诚意.后火车站怀旧广场 - T.R 的台湾游记 - Yahoo!奇摩部落格[失效链接]
  23. ^ 消失的台北后站 没意义的怀旧广场 @ 摆接堡人的游记 :: 随意窝 Xuite日志
  24. ^ 国光客运的台北总站分为东站与西站。台北西站经过整修与增建后,目前仍在使用中;台北东站现已搬迁至忠孝西路与馆前路口,即交通部公路总局大楼的正对面,原址位于现在的站前广场一带。
  25. ^ 台北車站翻轉時刻表 留半條命(中時電子報). [失效链接]
  26. ^ 洪致文《台湾铁道印象(下)》P.449
  27. ^ TRC新闻:全台最大迷宫:台北车站[失效链接]
  28. ^ *台北捷运 纳莉淹水标示线 @ 工藤ヒロトの部屋 :: 痞客邦 PIXNET ::
  29. ^ 悠游网:担心权益受损,台铁工会2/24发动大规模抗争
  30. ^ 台北车站大翻修 施工区小心,2011/03/05。
  31. ^ 台北车站整容 售票区变展演厅,大纪元2011/02/24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