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反攻大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36.225.99.141留言2016年3月18日 (五) 14:1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960年代的中華民國政治口號

反攻大陸或称光復大陸,是中華民國自1949年政府遷臺至1980年代常見的政治口號,意指反攻國共內戰後被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統治的中国大陆。通常與「解救同胞」、「消滅共匪」、“反共抗俄复国”、“杀”等政治口號並用。

因應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兩岸情勢稍緩及國際情勢改變,反攻大陸的熱度已逐漸消退。1980年6月,總統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以取代前總統蔣中正嚴家淦的「反共復國」國策,且順利成為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綱領。之後,並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等組織的具體落實。

歷程

行動時期

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失去了對中國大陸的統治權,在1949年底撤退到臺灣中國共產黨企圖取代原有的中華民國國家體制,並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除了對內喊出了「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外,也同時積極計畫利用殘餘在中國大陸來不及撤退臺灣的中華民國陸軍部隊為內應,以香港與當時仍控制的部分地區為消息中介,指揮其發動對中國共產黨政權(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游擊戰

但此時美國對於蔣政權能否存續存有很大疑問,曾規劃當蔣倒臺時,美國介入臺灣代管的計畫(見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免臺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損及美國在遠東的國家利益。其後,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冷戰局面逐漸形成,美國轉而支持同樣抱持反共主義的蔣,期間亦曾透過西方公司等單位支持其進行了大大小小的對大陸的襲擊行動;但在中國共產黨逐年穩固其統治,以及成功試爆核彈後,美方對蔣中正反攻大陸的想法轉趨反對,最終於烏坵海戰等小型衝突後,美方嚴格限制並監視蔣中正的軍事行動。

口號時期

其後,中蘇交惡與國際形勢轉變,使美國的外交立場發生變動。美方開始討論兩個中國選項的可能性,因此,反攻大陸計畫被蔣擱置,但蔣對內仍保持反攻大陸的宣傳。1958年,因為八二三炮戰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來臺灣訪問。10月23日,中美簽定聯合公報,臺灣公開放棄反攻大陸,而美國方面負有協防臺灣的責任。

蔣中正過世後,經過短暫的過渡,蔣經國繼任為中華民國總統和中國國民黨主席,此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而美國承認一個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沒了美國的支持,使中華民國失去了反攻大陸的合理性。此時期的口號轉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結束

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和中國國民黨主席,1991年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至此,反攻大陸正式走入歷史。

現今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漸頻繁以及臺灣民眾的思想日趨開放。在臺灣中國大陸,「反攻大陸」四字已經成為人們談笑風生的話題了,而不再是政治口號。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