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分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6.228.112.21留言2016年4月15日 (五) 20:13 關聯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分球(英語:Three Point Field Goal)是指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於三分线外出手投篮,命中所取得的得分为三分。从1997-98賽季开始,NBA的三分線离篮框水平直径为:角落區域為22(6.71公尺),其他区域23呎9(7.24公尺)。FIBA三分线半径为6.24公尺,於2010年重新規劃,新制6.75公尺,延伸到邊線附近時則改為直線延伸,平行邊線距離0.75公尺。

三分球命中得分是篮球比赛中单次投篮命中的最高得分,一支球队三分球得分和命中率的高低是衡量球队外线能力的主要指标。

歷史

美國

三分線的起源在籃球發源地美國。1945年,在一場NCAA的比賽中實驗了三分球。而美國職業聯賽ABL(American Basketball League)率先在1961年引進三分球規則,他們的距離是7.62公尺。 美國另一職業聯賽EPBL(Easter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在1963年跟進,而1967年職業聯賽ABA(Americ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引進後,便將三分線推廣了出去。 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則是在1979年才開始使用三分球。NBA 1994-1995賽季將三分線距離由7.25公尺降至6.7公尺,1997-1998賽季再1改回來。

國際

1984年,FIBA在NBA實施三分球規則五年後,也將三分球放入國際賽中。距離是6.25公尺。

2008年,FIBA宣布將三分線延長為6.75公尺,並於2010實施。

亞洲名射手李忠熙之評論

南韓知名射手李忠熙約略活耀於1980年代前後十幾年,歷經FIBA三分線從無到有。

當年FIBA在1984年草擬三分球規則時,大部分的國家都同意。美國是最大的反對者,因為當時三分球可說是美國國內獨享,是職業聯賽的噱頭。另一方面,一旦實施三分線後,身為籃球霸主的美國就可能受到其他國家威脅。後來也證實美國的擔心是對的,以往只派出由NCAA組軍的美國隊都能在奧運拿下金牌,但在1988年漢城奧運準決賽卻輸給了蘇聯,最後只拿下銅牌。可以說,FIBA引進三分,促成了1992年夢幻隊的誕生。

而另一個在亞洲受矚目的反對國,正是1988年要舉辦奧運的南韓。大部分台灣人的看法都是,這是為巴結美國。

1987年前後的一次瓊斯盃,南韓射手李忠熙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提及此事。台灣人才知道,南韓並非巴結美國,李忠熙表示,這是維護亞洲籃球的前途。實施三分球後,亞洲籃球會與歐洲籃球的距離拉得更遠。[1]

因為歐洲長人眼中的對手是禁區強悍的美國,所以三分線是設置來給歐洲長人練的,一旦歐洲長人會投三分,那麼亞洲國家要與之對抗就更難了。

另外,李忠熙還表示,實施三分球後,遇到的防守反而更強,出手就必須更快,因為以往同樣的距離只有兩分,對手防守就會較為鬆懈,但變成了三分後,便成為對手需要嚴防的距離,

李忠熙認為,三分球會讓區域聯防瓦解,人盯人成為不得不的主流,然後亞洲國家的防守就會更容易被吃掉。

所以,南韓人反對三分球,是預見亞洲和歐洲的差距被拉開。但李忠熙無奈表示,繼續反對三分也沒用,因為FIBA沒有禁止矮個子灌籃,所以當然也不可能禁止長人投三分。


關聯

  • 雷·艾倫是NBA历史上投入三分球最多的球員。[2][3]
  • 斯蒂芬.柯瑞是NBA現役球員中三分球命中率最高的球員。[4]
  • 斯蒂芬·柯瑞在NBA的2012-2013赛季命中272记三分球,打破雷·阿伦单季命中269记三分球的NBA纪录;2014-15赛季則命中286记三分球,打破自己此前保持的纪录。2015-16賽季命中402記三分球,再度打破自己前一年的紀錄,同時成為史上第一名單季命中超過三百及四百記三分球的球員。
  • NBA三分榜

参考资料

  1. ^ 原出處圓球城市,轉載點[1][2]
  2. ^ 阿伦首节命中两记三分球 超越雷吉·米勒成历史第一. 网易. 2013-04-22 [2011-02-11]. 
  3. ^ 再超米勒!阿伦成季后赛三分王. 网易. 2013-04-26 [2013-04-26]. 
  4. ^ NBA & ABA Active Leaders and Records for 3-Pt Field Goal Pct. Basketball-reference. 2016-04-15 [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