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四十三起义
苏四十三起义 | |||||||
---|---|---|---|---|---|---|---|
| |||||||
参战方 | |||||||
清朝 | 起义军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巴彦岱、杨士玑 †、勒尔谨、海兰察、图钦保 † 支援军:和珅、阿桂、李侍尧、拉旺多尔济 | 苏四十三 †、韩二个 † | ||||||
兵力 | |||||||
兰州城守兵:800人 甘肃守兵:74000人 京城、陕西、四川、新疆支援军:160000人[1] | 约二十万 | ||||||
伤亡与损失 | |||||||
约五万 | 约十二万[2] |
苏四十三起义发生于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的一场民变,清朝政府历时七十多天平定此次民变。
属甘肃河州管辖的循化厅(今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甘肃之官员贪污舞弊,欺压人民,率众起义。于河州之役中杀死支援之杨士玑,起义军分兵从小道绕过清军勒尔谨部,直取首府兰州。[3]。兰州城只有八百守兵,一日交战,便损兵三百,甘肃官吏惊恐。乾隆皇帝恐兰州不保,遂命尚书和珅等为钦差由京城赴甘肃[4],又命军机大臣阿桂督师,速调陕西、四川、新疆等地援军进剿。合共十几万军队入甘肃支援。十日后,巴彦岱率三万大军到达兰州城下,撤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职[5],暂任陕甘地区军事指挥,组织军队反击叛乱军。李侍尧到达后正式接任陕甘总督,只用四万军队把十万起义军打得溃败,分五路进军循化。二十日后,和珅军到达甘肃海兰察部,发现海兰察部已经撃败起义军,于是下令分四路进军,但是四路军中对于和珅这位长官多有不满,于是只有海兰察,图钦保两路军出征,海兰察绕山而进,歼敌军伏兵。但是图钦保则因深入敌阵被困于山中,最后被围困而死。[6]和珅此举更增加了诸将之反感,数日未曾再出征。
再过数日,军机大臣阿桂领十万大军到达,阿桂问和珅为何战败,和珅推搪诸将不听调遣,阿桂说:“是宜诛!”次日,阿桂下令集合,一会儿军队就全部集合,他马上反问和珅:“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谁诛?”[7]和珅没有回话。阿桂正式接手最高统帅,十日后,李侍尧攻下循化,阿桂设计捕杀韩二个,苏四十三叛乱接近结束。和珅亦被调回京师,因指挥失误关系导致总兵图钦保战死,被停职处分。加上阿桂和海兰察等三十余将上书,奏请乾隆帝禁止和珅再度领兵。和珅知道此事后对阿桂结下不解之恨[8],直至阿桂去世。清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六日清兵包围起义军据点华林山华林寺,清兵放火烧寺,起义军皆葬身火海,苏四十三在混乱中被杀,历时七十多日之苏四十三起义被清廷平定。[9]
余波
苏四十三起义另外爆发了甘肃捐监冒赈案。阿桂前往甘肃平定苏四十三起义,他在报告军情时称遇大雨,乾隆皇帝感到不解,因为甘肃省官员王亶望等一再表示“向来具以被旱须赈为言,几乎年年如此”,遂下令阿桂等彻查。甘肃捐监冒赈案是清朝有史以来最大的集体贪污案。
参考注释
- ^ 《乾隆四十六年回乱》
- ^ 《甘肃回乱大观·苏四十三起义》
- ^ 《清史稿》(卷126):“四十六年,循化回苏四十三复起,勒尔谨令兰州知府杨士玑、河州协副将新柱率二百人往捕,为所戕,遂破河州。勒尔谨赴援,闻贼将自小道径攻兰州,引还城守。”
- ^ 《清史稿·本纪十四·高宗本纪五》夏四月甲申朔,命尚书和珅、额驸拉旺多尔济、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并巴图鲁侍卫等,赴甘肃剿贼。
- ^ 《清史稿》(卷126):“上责勒尔谨观望失机,夺官;下刑部论斩”
- ^ 《清史稿》(卷120):“图钦保将五百人助战。贼退踞八蜡庙、水磨沟诸地,图钦保从都统海兰察率兵越水磨沟自山梁进逼贼巢。贼自山坡逆上,图钦保持刀奋战,马蹶,坠山下,被创,卒”
- ^ 《清史稿》(卷106):“阿桂曰:‘是宜诛!’明日,同部署战事,阿桂所指挥,辄应如响。乃曰:‘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谁诛?’”
- ^ 《清史稿》(卷106):“和珅用是衔阿桂,终身与之龃”
- ^ 《清史稿》(卷105):“阿桂至,设围绝其水道,进攻之,贼大溃。歼苏四十三,馀党奔华林寺,焚之,无一降者。”
参考文献
- 《乾隆四十六年回乱》
- 《清史稿·本纪十四·高宗本纪五》
-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六》
-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
- 《清史稿·列传一百五》
- 《甘肃回乱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