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周東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Sgsg留言 | 貢獻2016年10月13日 (四) 15:43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周東郊(1906年—1978年)[1]又名周春暉周暢春,筆名周彤遼寧瀋陽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編輯,中華民國新疆省官員。[2][3]

生平

1927年5月,中共奉天市支部書記任國楨派中國共產黨黨員周東郊(周春暉、周暢春)來到營口發展中共黨組織。周東郊自奉天(今瀋陽)到營口縣立師範中學(位於今西市區通惠門街)任數理化教員,在學生和碼頭工人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周東郊找到任國楨介紹的某錢莊夥計劉某某,結識了碼頭工人李永海。此後周東郊常深入碼頭工人當中。經一個多月工作,營口建立中共黨組織的條件趨於成熟。1927年6月, 周東郊回奉天向任國楨匯報。隨後周東郊吸收碼頭工人李永海、錢莊夥計劉某某、水產中學職員(姓名不詳)入黨,成立了中共奉天支部營口黨小組,周東郊任組長。1927年8月,周東郊被調離營口。1927年9月,中共奉天黨組織派王席珍到營口縣立師範中學校任教員,接替周東郊的工作。[3][4]

1927年春,關俊彥姜渭清延邊各界名人決定創辦《民聲報》。關俊彥隨即展開《民聲報》的籌辦活動,率師生在和龍縣城(今智新)、龍井延吉等地舉辦歌舞、話劇義演。延吉、和龍、琿春汪清四縣各界人士和民眾積極捐款。關俊彥用籌到的資金購置了印刷機等設備,創辦了《民聲報》社。關俊彥任社長,總編為孫佐民,編輯陳濤(陳日新),蘇子元(蘇稚園)、文藝版責任編輯周東郊等人都是中共黨員。[5]《民聲報》是1920年代中國東北唯一由中國人辦的漢文朝鮮文合璧的左翼報紙。[6]

周東郊是延邊第一個中共黨支部——龍井村支部和東滿區委的創建人之一。[5]1928年1月,《民聲報》社長關俊彥、經理方芷涵到瀋陽商會招聘編輯,瀋陽商會派安懷音(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盛京日報》、《東三省民報》編輯)任編輯,而安懷音提出要蘇子元(中國共產黨黨員)一起就任。蘇子元將該情況匯報給中共滿洲臨時省委(中國共產黨滿洲省臨時委員會),省委書記陳為人慮及蘇子元暫有工作無法脫身,乃決定派中國共產黨黨員周東郊去延邊。周東郊成為中共滿洲臨時省委派到延邊的第一個中共黨員。中共滿洲臨時省委根據1928年2月中共滿洲臨時省委第二次代表大會的決定,指示周東郊到延吉縣以《民聲報》為據點,創建中共黨組織。[6]

1928年2月初,周東郊、安懷音經朝鮮漢城抵達龍井村《民聲報》社。安懷音任第一任總編,周東郊任文藝版責任編輯併兼任龍井大成中學漢語教員。1928年2月28日,在《民聲報》社成立中國共產黨龍井村支部,周東郊任支部書記。這是延邊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6]

龍井村黨支部以《民聲報》為據點,上級黨組織派來的中共黨員都在《民聲報》兼職作掩護。1928年3月1日,應吉林省教育廳招聘來延邊任教的北京香山慈幼院畢業生第一批28人從北京啟程,在天津乘船經大連到朝鮮仁川,經元山清津會寧等地抵達延邊。他們中有10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支部書記為劉建璋。當時,中國共產黨在北京設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設在上海。劉建璋離開北京後,北京西部區委已通過北方局通知了中共滿洲臨時省委。1928年4月,劉建璋收到周東郊的來信。此後,劉建璋在龍井《民聲報》社找到周東郊,接上了組織關係。[6]

1928年夏,周東郊將龍井村支部及香山慈幼院來的黨團員情況匯報給中共滿洲臨時省委,並建議以這些人為基礎成立延邊地方黨組織,同時又派劉建璋到有團員的地方聯繫。此後,周東郊將劉建璋聯繫的情況匯報給中共滿洲臨時省委。中共滿洲臨時省委接到周東郊多次報告後,來信同意在延邊建立中共黨組織。1928年8月,在龍井村支部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中共東滿區委,書記周東郊,組織委員劉建璋,宣傳委員趙志剛。中共東滿區委駐地仍在龍井《民聲報》社。[6]

1928年8月,中共滿洲臨時省委批准成立中共東滿區委後,因周東郊在龍井、劉建璋在三道溝、趙志剛在八道河,不便開展區委工作。周東郊乃向中共滿洲臨時省委要求派人來加強區委工作。1928年夏,許多朝鮮族中共黨員被黨組織派回延邊。《民聲報》第一任總編安懷音是中國國民黨中間派,任職不久便辭職回瀋陽。周東郊隨即請中共滿洲臨時省委派人到延邊。1928年10月,中共滿洲臨時省委派中共黨員孫佐民、李別天到龍井村。經周東郊介紹,蘇子元任《民聲報》第二任總編,孫佐民、李別天分別任責任編輯、校對編輯。《民聲報》從總編蘇子元,到主要編輯周東郊、孫佐民、李別天、陳濤等人都是中共黨員。《民聲報》成為中共掌握的報紙。同時重新組成了中共東滿區委,書記周東郊,組織委員李別天,宣傳委員孫復生,並創辦黨內秘密刊物《東滿通訊》。區委仍設在《民聲報》社,隸屬中共滿洲臨時省委,下屬支部10個,黨員22名。其中龍井支部書記由區委書記周東郊兼任。[6]

1929年1月18日,周東郊同志在延吉縣龍井村被地方當局逮捕,押往吉林陸軍監獄。劉建璋接任中共東滿區委書記。同年2月,劉建璋在龍井車站被捕,押往延吉監獄。趙志剛隨即接任了恢復區委的工作,但因受警方監視,區委和各支部停止了黨組織活動。[6]

1920年代至1930年代,周春暉在中國東北開展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是中國東北最早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之一,在延吉當過中共區委書記。曾先後在瀋陽《大亞日報》、大連《壽東日報》、《滿洲日報》當編輯。[2]

盛世才的好友徐廉介紹,1935年周春暉(周東郊)來到新疆迪化[2]起初在《天山日報》(1935年11月更名為《新疆日報》)當編輯長,後來當社長。[2][7]:258在迪化時,和包爾漢很熟。1936年調任阿山專區教育局局長兼行署外交科長。[2]

1937年,蘇聯肅反運動擴大化,波及新疆。蘇聯駐阿山領事館新任副領事阿維也夫就任不久便邀請周春暉和方未艾(阿山金礦局副局長)到領事館赴宴。宴席上,阿維也夫詢問周春暉和方未艾在1929年中東路事件中是否參戰,又問他們對新疆盛世才政府親蘇反帝政策的看法以及在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擔任何職務。周春暉和方未艾對阿維也夫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口氣很反感,宴會很快不歡而散。次日晚間,周春暉到方未艾家裡談起阿維也夫時,仍很生氣。周春暉告訴方未艾,他聽一位哈薩克族人說,阿維也夫是蘇聯內政部的一個克格勃頭目,在阿拉木圖捕殺過不少哈薩克族青年。不久,宴會一事傳到迪化,包爾漢來信提醒好友周春暉和方未艾注意同蘇聯領事的關係,免得引火燒身。[2]

1938年2月28日,方未艾被盛世才炮製「阿山陰謀暴動案」逮捕,周春暉等人同時被捕。3月底方未艾被轉押至迪化的第二監獄。方未艾和周春暉被關進正房第25號監號。該監號內已有6個人,方未艾認識的有新疆省財政廳廳長陳德立、民政廳廳長藍彥壽、新疆民族聯合會委員長塔依爾別克、公路段段長龐振東、財政監察委員李序東(東北人)。另有兩個外國人,後來方未艾才知道一個是自蘇聯逃到新疆的德國人馬克,一個是自蘇聯監獄逃到新疆的美國人彼得。方未艾知道陳德立和塔依爾別克都是包爾漢的好友,所以向他們打聽包爾漢的情況,他們稱包爾漢已離開新疆裕新土產公司,1937年到蘇聯某地當中國領事館領事,也有可能已被盛世才逮捕。他們知道方未艾和周春暉都是盛世才的同鄉,所以不敢對方未艾、周春暉談盛世才如何製造「陰謀暴動案」和自己如何被捕。[2]

參考文獻

  1. ^ 方未艾《我所結識的包爾漢》作生於1906年。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方未艾,我所結識的包爾漢,文史精華2011年第7期
  3. ^ 3.0 3.1 張慶斌,中國共產黨在營口最早建立的黨組織,黨史縱橫1991年05期
  4. ^ 營口地方早期黨組織的建立,中國營口,2016-06-22
  5. ^ 5.0 5.1 金石,功垂長白名永存——關俊彥同志在延邊的主要活動,載 延邊文史資料第三輯,政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年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金成勛,延邊第一個黨支部,吉林日報,2011-05-03
  7. ^ 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包爾漢回憶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