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三立二二八报导争议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awyih留言 | 贡献2007年5月17日 (四) 12:56 图片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已更正。--すぐる@武蔵 2007年5月10日 (四) 03:28 (UTC)[回复]
我不想争辩,但请自己看教育部国语辞典,改成“导”我没有意见,但是否错字,我不以为然。2014 2007年5月11日 (五) 05:32 (UTC)[回复]

重要性

内容选辑应该要有重要性,有很多“某副教授”、“某研究生”、“高中生”、“从事室内设计的刘先生”的看法,这些一般民众的看法,没有必要记在在维基百科之中,维基是一部百科全书,不是记载谁说了什么话的地方。--Theodoranian|虎儿 =^-^= 2007年5月10日 (四) 05:41 (UTC)[回复]

  • 还是老话一句“等事件告一段落后,再做去芜存菁的工作”。至于“一般民众”的看法(注:那却是最接近基层普罗大众的心声)为何不能呈现在维基?那请问要哪些人的看法才可以存在?难道这里不是一个人人都平等的媒介吗?小弟实在不才,请试举例说明之,谢谢!—Yyk 2007年5月11日 (五) 02:18 (UTC)[回复]
这就是因为维基是百科全书的特性,因为它不是搜集言论的地方,“百科全书”不等于“有闻必录”,即使这边是“人人可以编写”但不代表“每个人所发表的意见都要被收录”,为了文章的阅读便利,编者应该要做出归纳,以叙述的手法将各种观点撰写出来,还必要加以剪裁,不是让一个条目成为一个大杂烩。
一件事情可以引发相关的反应何止千千万万,就如同google搜寻一般,一般使用者只会看前10个搜寻结果,30个以后的搜寻结果就大概不太会看到,超过100以上的搜寻结果就只是数字而已了,维基记载事件、收录观点也是一样,每个事件应该把重要观点写出来就好,不必每个都引,其他较不重要的发言者(这是指发言者本身对于事件的相关性、本身的地位、影响力)可以一语带过就好,不必每个都是“直接引述”(不是单论本事件,就好比针对某物理研究,李远哲博士的论点跟一个民间科学家的论点也要用同样的篇幅、引述的手法相同呈现吗?)。
去芜存菁的工作不应该等事件告一段落,而是在写上维基的时候就应该要作(因为一个读者上来看到的就是“成果”,而非“准备中”),准备性的搜集工作应该在您个人的电脑中作。--Theodoranian|虎儿 =^-^= 2007年5月11日 (五) 03:54 (UTC)[回复]
还是尽量包容比较好,否则只会引来更多。2014 2007年5月11日 (五) 05:32 (UTC)[回复]
  • 条目之前不是有句“本文记述一项台湾新闻动态。随着事件发展,内容可能会快速更新。”谁也没有权力将某条目的内容订于一尊,谁说民间科学家的物理论点一定比不过李远哲,这是“官大学问大”迂腐的酱缸思想。“师说”这篇文章里也提到,老师并不是全部的知识都比弟子强,而弟子也并不一定比不过老师,这是因为各有专长。“青出于蓝”这句成语在描述什么?“后起之秀”莫不是从“默默无闻”之辈发展出来的。如果照你这种论点,从此台湾无“第二个李远哲”出现了。并不是我喜欢乱扣你帽子,只是从“台湾媒体争议”条目的编辑战一路走来,对于踩痛你尾巴的内容,都可见到你“欲去之而后快”的心态表露无余。为何此事件有关“国民党最受人诟病的心态”怎么全被列入“不重要”呢?诸君难道不认为该心态是此事件中最令人“玩味”之处吗?—Yyk 2007年5月12日 (六) 18:22 (UTC)[回复]
敬请参考Help:知名度,虽然这是针对是否收录某条目的规定,但是我想对于条目内容中是否收录各方意见也可供参考,我知道yyk您搜集这些资料很辛苦,但是这不影响维基百科收录资料的准则,特别是直接引述的个人意见,很容易流于“原创观点”的争议。我无意与您笔战,也因此我只用了隐藏标签,而非直接删除您的内容。我认为在这个事件中,政界的反应、媒体同业间的反应、大众传播学者的反应、媒体观察组织的反应、二二八受难者家属的反应是值得收录的观点。您也可以列出您觉得适当的收录内容,大家可以共同讨论,但是我不接受你指摘我为某个政党的化妆师,我不属于任何一方。--Theodoranian|虎儿 =^-^= 2007年5月13日 (日) 17:14 (UTC)[回复]

请不要再让人为自己善后

大量评论的的来源,只有连结,没有标题,没有日期,没有刊物名称,没有“REF”标签,并不乎合Wikipedia:列明来源。请不要再让人为自己善后。2014 2007年5月11日 (五) 06:20 (UTC)[回复]

百科来做这种事件记录,特别是事件还在发生中,一直都是有疑虑的做法,请大家善用不同类别的wiki站来做协作,例如新闻事件簿wiki--此条未正确签名的留言由KaurJmeb讨论贡献)于2014 2007年5月12日 (六) 04:33 (UTC)加入。[回复]
如果不再猛贴报刊的政治口水,相信事件差不多完结。而这种事是否存入百科,我想我没有大意见,但我估计这条目提请删除也不会通过。(还有就是要签名)2014 2007年5月12日 (六) 04:33 (UTC)[回复]

抗议“虎儿”先生沦为某党的化妆师

  • 如标题所示。—Yyk 2007年5月12日 (六) 18:31 (UTC)[回复]
    • 老实说话,阁下更甚。条目中80%的评论,都是你加的,来源都是绿媒,我看见你这样猛贴评论的时候,我真的不敢再贴跟你对立的评论,来平衡一下,因为我知道你会贴更多,这些政治口水没完没了,整个条目的正文部分,都快被口水所淹末了。不中听就当没听到,你继续拒议吧。2014 2007年5月12日 (六) 20:22 (UTC) 还有,我个人对二二八事件,完全中立,基隆屠杀,我不取信任何一方。我更想大家留意这是有关三立造假的条目,不是“二二八真相”。2014 2007年5月12日 (六) 20:33 (UTC)[回复]

我觉得你应该说我是“某党的化妆师”才对,因为某党的‘反’化妆师,不一定是某党的“对立党”之化妆师,你的逻辑思考有问题。至目前为止,在任何“新闻”场合,我的来源都已演变成只限于“自由”与“东森”这两家媒体,因为他们的超连接不会消失,其他媒体则经过数日后便消失无踪,所以我就懒得采用,只因为他们想赚钱。东森是你所谓的“绿媒”吗?他们背景可也是超蓝色的,您该不会不知道。至于东森这次在这条目上的新闻比较少,所以所获得的超链接也较少,可能自有他的立场(例如:怕被讥为五十步笑百步,怕对此事火上加油,被批评成助纣为虐的一分子等等)。看了你的回应,让人想起美国某新闻记者拍这了一幅“某骨瘦如材的非洲女孩,背后有只虎视眈眈的兀鹰跟着”的画面,因而得到谱立兹新闻奖,后来有人问他当时拍完是否伸出援手,所获的的答案是否定的,以致后来遭人物议,以致郁郁以终。因为他只为了新闻的真确性,却忘了生为人类应有的“民胞物与”精神,所以手虽握有谱立兹奖,却反成鞭笞他的藤条。好一个我是“完全中立”,单看上面“三立‘造假’的条目”的“造假”两字,与建立本条目“三立二二八报导移花接木事件”时采用“移花接木”这四个字,竟还敢在此奢言“中立”。之前虎儿在“台湾媒体争议”条目中,因有人(非我个人)贴了《中时电子报》首页出现鼓励动乱字眼,而屡屡被虎儿删除,当时我伸以援手,加入论战,终于使的该项目得以保留(那场论战已在维基留下历史纪录了)。至于《中时电子报》该篇文章是谁写的,与某党如何密切,你可自行去查察看!—Yyk 2007年5月13日 (日) 02:00 (UTC)[回复]

“某党的化妆师”和“某党的化妆师”都是违反维基的中立原则,在我眼中是一样货色。至于什么是绿媒,我不争议,正如我也认为“统媒”这个名称是相对概念。你指《东森》不是绿媒,没问题,《自由》是绿媒你反对吗?你没抗议,我先假设你同意。我给你陈述事实:包括你被虎儿隐藏的部分,“评论”中有13个《自由》来源,《东森》有4个,《自由》比《东森》多超过200%,其中两个东森来源都是泛绿意见,另外“泛蓝”一段描述的是示威,严格来说不是评论。报章上泛蓝的评论真的那么少吗?比例上根本是完全失衡。
不要借口说超链接会消失,就算没有超链接,只要齐备“标题”、“日期”、“报刊名字”,就达到“可供查证”的基本原则。况且我可以将几天来,所有联合报的评论都贴上,我相信数量不相上下,但我绝对不想见到过量的政治口水淹末正文,也请你不要这样做。
就例如“周政保事件”,我看见很多泛蓝评论都说“因为周政保事件,泛绿都将TVBS之前的揭弊,都当成造假”、“周政保真的是寻仇,不算是造假,顶多是记者违反道德”,这些东西我一句也不想贴上维基,正如泛绿现在正正就是在用相同的烂招。至于“移花接木”,我认为只是事实描述,你不满意又为何不早提出讨论?如果你想的话,我建议改为“三立二二八报导争议”,如果“移花接木”是“不中立”,那“误植”一样是“刻意淡化”。
你跟虎儿的恩怨,我不知道,更不想知道,谢谢!2014 2007年5月13日 (日) 09:12 (UTC)[回复]
  • 我觉得你的逻辑思考还是大有问题,“化妆师”是为人(或事、或物)涂粉抹脂,将其真貌掩盖,以假貌示人,让人受骗。“反化妆师”的另一种称呼可叫做“卸妆师”,就是反前者所为,将人(或事、或物)除粉去脂,让其能以真貌示人。在维基浩瀚的海洋中,每位维基人所追求的,应该跟我们人生所追求的“真、善、美”境界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显然作为“反化妆师”乃是每一位维基人所应当追求的境界才对,你岂可将其与“化妆师”混为一谈,那不就是一个“是非不分”的人了吗?至于要说某某人贴文都很“中立”,那其实是一种“假中立”,人生而不同,且在各种环境成长,心中对“中立”各有一把尺,你的“中立”原点跟我的“中立”原点相比,是比较靠右呢?还是比较靠左呢?至于中立原点靠右是比较“中立”呢?还是靠左的比较“中立”?其实那都是一种相对的,完全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在维基里,许多人在指责别人“不中立”时,其实“另四指”则反指自己才“不中立”呢!那都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在维基里,要想追求“中立”,那就是要“包容异己”的言论存在,让大家都可以大鸣大放,让各种观点的言论共同存在,即所谓“兼 容并蓄”,就像你前面曾回应所说过的话(“还是尽量包容比较好”),其实这才是“真中立”,不知您认为如何呢?—Yyk 2007年5月13日 (日) 15:09 (UTC)[回复]
    • “尽量包容”是非常实际考量,为着不要为维基引来更多口水。我认为如何?我认为你整篇都在诡辩。看来阁下非常不适合编写百科全书,比较适合当政客,请你到其他讨论区、部落格发表你的政论。我看来,你真的完全没看过维基的中立政策,Wikipedia:中立的观点en:Wikipedia:Neutral_point_of_view可以解答你的疑问,例如“绝对中立”的问题。至你的所谓“真善美”,省著吧。2014 2007年5月13日 (日) 17:04 (UTC)[回复]
  • 诚如前面已述,从标题上有“移花接木”这四个字来看,就知道你接受《联合报》这种蓝媒余毒而不自知的情况有多严重了!别以为“假中立”地改个较为“中性”的标题以后,整个条目就自动会“中立”起来,这样就可以彰显自己也很“中立”的立场。别作梦了,实在应该有人对你“醍壶灌顶”一下,标题都那样不中了,条目的内容还会“中立”得起来吗?—Yyk 2007年5月14日 (一) 15:41 (UTC)[回复]
  • 整个条目在“经过”这段的前面那一部分,应该是条目的精华部分,只需三言两语就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呈现出来才对。但是现在看那一部分,都让人感觉事件主角好像变成新闻局一样(主角原来不就是三立吗?),文章本要有起、承、转、合,揭发此事的联合报,怎么会被“轻描淡写”地挪到第二段才出现?所以这个条目肯定会让不知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人,看了第一部分以后,一定都会以为这个事件好像是由新闻局一手所主导的一般!—Yyk 2007年5月14日 (一) 15:41 (UTC)[回复]
  • 还好意思引经据典讲数据,本条目近90%的“注释”全都属于蓝媒,所以整个条目的“叙述语句”与“观点”也几乎大多全盘接收蓝媒的调调,这有何中立可言?你所提的“维基的中立政策”,那只不过是让你这种人专门用来封人口舌的一种借口罢了,也只有笨蛋才可以让你欺之以方。想想全篇都已近90%的蓝色观点,也只有笨蛋才会遵守上述政策,中立地同时加一条蓝调与一条绿论,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假中立”。所以实际的“真中立”,就是在条目内积极扩充绿论,直至能与蓝调平衡为止。—Yyk 2007年5月14日 (一) 15:41 (UTC)[回复]
  • 本条目的内容你贡献良多,但在刚开始时,其“注释”几乎百分之百取自蓝媒,内容充满蓝调,怎么不见你喊一声这是“不中立”,怎么在绿论开始争鸣时,就猛喊“要中立”,莫非你原本实际就是一个披着“假中立”外衣的蓝骨人士,若是这样,虎儿先生显然比你高尚光明得多了,即使他口头否认,但他的立场一直都很鲜明,不像你那么虚伪,专门做扩充蓝调的工作后,再随时正襟危坐地高喊要“中立”!我还宁可相信你原本是“受蓝媒余毒而不自知的人”—Yyk 2007年5月14日 (一) 15:41 (UTC)[回复]
  • 傻小子!我所谓“真善美”与前面“非洲女孩照片”事件是在点醒你曾说过的‘我更想大家留意这是有关三立造假的条目,不是“二二八真相”’这种没人性的话,知否?—Yyk 2007年5月14日 (一) 15:52 (UTC)[回复]
    • 你的立场,我不再讨论,我有没有人性,亦不到你评论,我只想回到这个条目的编辑上。
    • 就上述一大篇水分甚多文字中,我只会回应有实质内容的部分:
      • 你已经是第二次提出“移花接木”一词“不中立”,但早在 2007年5月13日 (日) 09:17 已经改为“争议”,这是大家交流之后得出的结果,你是不尊重讨论,还是只想骂战?后者我不再奉陪。
      • 这个节目是新闻局委托三制作,不是第一主角,也是第二主角,难道要将新闻局的内容放在最暗角,表示事件与新闻局无关?至于绪论是否过长,跟中立无关,可以修改。
      • “揭发此事的联合报,怎么会被“轻描淡写”地挪到第二段才出现?”是因为其他媒体也找其他“误植/移花接木”的地方,你也懂得“三立”才是主角,为何《联合报》非要在首段不可?
      • 所谓“叙述语句”全盘接收“蓝媒”的调调,我并不认同。在“经过”这一节,我请问,“绿媒”提及什么关于经过的事,而文中是没提及的?如有,你可以拿出来讨论。问题恐怕是“绿媒”小篇幅报导事件,大篇幅评论反击,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提及而已。2014 2007年5月14日 (一) 17:26 (UTC)[回复]
  • 在维基这种高科技应用的场合里,如果不谈人性,真的是何以为文。所以在这里,若没有以“人性”为“中心思想”,那每个维基人就变得几乎与冰冷的电脑或机器人无异,既然如此,我就不必再对这些冰冷的人有所回应了。—Yyk 2007年5月15日 (二) 04:49 (UTC)[回复]

建议合并此条目到台湾媒体争议

(+)支持--:1.维基不是资料搜集处2.名称似乎原创3.为何只有单单此条目另立?--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03:34 (UTC)[回复]

周政保影带事件脚尾饭事件也有单列为条目,不知道此三事件中哪次在台湾影响比较大。—出木杉 2007年5月16日 (三) 03:37 (UTC)[回复]
先不论影响层面等﹔两者之别好似第一次登陆月球行动与第十三次登陆月球行动的差异。--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03:54 (UTC)[回复]

(-)反对--回应以下:

1)对,维基不是资料搜集处,所以条目也有精简过。如果你为这个事件不应详述,宜轻轻带过,那就是事件轻重的看法分歧。
2}要说所谓“原创”命名,也有内湖虐猫事件,甚至台湾媒体争议根本都是一个“原创”命名,Google 的结果我看了首三页,全部都是连到维基的台湾媒体争议,如果这个是理由话,我考虑要提出删除台湾媒体争议
3)出木杉已解答。
4)要用登陆月球行动来比拟,“第一次月球行动”应是八掌溪事件周政保影带事件脚尾饭事件都应该删除/合并。

谨此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0:02 (UTC)[回复]

(:)回应(1)(2)热烈欢迎提删台湾媒体争议。(3)(4)八掌溪事件并非自导自演造假。容我非善意推定点破﹔此条目若能存在唯一理由,只不过是“泛绿媒体”在沉沦过程中,首度犯了泛蓝媒体的错。我还是衷心奉劝,维基不是政治论坛,不必拿此种显然不合百科的这些林林总总条目来这角力,除了泛政治外,维基还有很多条目可以写的。--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0:55 (UTC)[回复]
(:)回应:你“热烈欢迎”提删台湾媒体争议,又说这些新闻条目不适合维基,那么维基是否要花气力讨论不值得存在的条目,是否需要合并?真是矛盾重重,令人难以善意地推断你的动机。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3:01 (UTC)题外话,至于所谓“首度犯错”,所谓“绿媒”一样在猛播周政保呛声片段,跟T台播得一样凶,或许你一直在看“蓝媒”吧。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3:01 (UTC)[回复]
(:)回应我真是看不懂你,原来阁下在2006年删除投票中,支持保留台湾媒体争议,还建议往介绍“媒抗”方向扩充改善。至于“媒抗”是什么样的一回事,究竟是否真的“与媒体对抗”,一打开网站看就知,不用我解释。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3:32 (UTC)[回复]
(:)回应,阁下不要未深入该条目的编辑历程,就以自己想法来大放厥词。当初[1]条目的样貌是如何?你到底有没有深入了解?我对于不了解始末就论断他人的人,懒得回应。我也说点题外话,容我点破,你当初写此条目也不过想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做点事情。然后碰到更努力搜集资料的人(Y先生)又处处攻击对方跟你相似的做法,这种立场明显的编辑方式,又是何必呢?。我还是老话,你将这些条目提删吧,通知我,我一定投支持票。因为Y先生在搜集资料方面,比你我都认真。容我说句坦白话,若你要在此类型条目占得上风,在Y先生面前,你万万是讨不到便宜的。不过话说回来,这里又不是政治论坛,何必赌气呢?另外,“与媒体对抗”是个网站,不管你喜不喜欢,爱不爱,是否如你怀疑的不是与媒体对抗,他就是一个拥有Google 46900搜寻结果的网站。--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5:10 (UTC)[回复]
再补一句,就搜寻结果来论,不管“台湾媒体争议”这条目名称,或只有大纪元(及一些blog)用到的“三立二二八报导争议”条目名称,其存在合理性,远远不及“与媒体对抗”这词条名。--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5:36 (UTC)[回复]
(:)回应--我对“媒抗”不予至评,亦没有质疑与媒体对抗条目应否存在,读者可自行判定“媒抗”到底是什么,无论它有多少个Google结果。我想指出,当初的内容正是100%的新闻再看另一个“2006年10月11日的版本”,这是你提“保留”票的那一天,满篇都是新闻。当初是新闻条目你要求改善,现在是新闻条目则要求删除?还不够反复无常?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6:19 (UTC)[回复]
请你再看看当初我保留的理由,和我对此条目删了多少东西和改善再来做评断。对不起我再多嘴一下,你跟Y先生的争论,我早就有过。这当然不是反复无常,而是就事论事。我当初保留的是与媒体对抗这条目,也想把这条目完全导入真正的百科条目。再说个没输赢的话,当初一位Y先生和K先生已经够头疼且让大家无法将此类型条目纳入正途了,现在又多阁下这种喜欢搜集资料的热心人士,有可能改善吗?--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6:30 (UTC)[回复]
你删了多少东西我要再看一看,不过你当时对新闻的“包容”可大多了。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6:38 (UTC)[回复]
(:)回应:如果你当初认为保留是对的,那么你现在应该挂上 Cleanup,而不是删除。你不怀好意猜度他人我没所谓,你也太不了解我,两天前,我在互助客栈,早就说:“我知道有些维基人不喜欢这类条目,如果大家认为要删除条目,也可以讨论。”我不怕删除,我亦不见得删除有什么可惜。但是我看见你的反复,你的所谓“理由”,连“绿媒首次(你是用粗体的)犯错”也说得出口,容我学你点破:为政治立场做事的,似乎是你吧。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6:33 (UTC)[回复]
绿媒是不是在做假方面首次犯错,我是根据Y先生辛苦搜集资料来的条目来研判﹔至于赞成删除不挂清理,是因为此条目现在这种局势,碰到Y先生或B先生或你,我都没力气奉陪。最后,我要说的是,既然你们都不听劝,我也没办法。此条目编辑者是否都有政治立场你心知肚明,是否有人见猎心喜,你自己最清楚。我想我也没兴趣对你已经做结论的讨论再多做解释。最后我将我当初在媒体争议上的讨论原封不动的列于下方,当作我此次讨论的总结
我个人认为此条目存在有其价值,不过内容条目名称、性质与中立性很容易落人口实,因此才想引入“与媒体对抗运动”的方向。如果Kevin兄认为导文不宜列入媒抗引述,我也不坚持,不过盼能留住我于内文中的描述。--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6:43 (UTC)[回复]
你一再批评我有政治立场,我建议你问自己好了,我自问在这个条目的辑编上,我接受条目的修改意见,也尽量包容别人(包括Y兄)的编辑,尽量向中立方去。或许写看似不利“绿媒”的东西就是有“立场”,写“周政保”、“脚尾饭”就是等于“第一次登月行动”那么重要。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6:56 (UTC)[回复]
我看了一下历史,不算那些模版调动,内容你只修改了首段,和作了一次重定向,所有你“不喜欢”的“新闻”,一句都没有删过,所以你说“我对此条目删了多少东西和改善再来做评断”,我无法理解。你为条目贡献了约200-300字(没有实际计算过),其中两句不错:“另外一方面,因为2000年代之台湾执政民进党政府对媒体控制权的减少导致私有化,加上几个重要的媒体仍由在野政党所经营或立场偏向在野党,因此部分台湾民众认为此阶段‘媒体的客观性几乎等于无。’”、“台湾媒体争议是指执政党因无法约束台湾媒体而引发的社会争议,当中因果关系说得很妙,大家可以读一下,究竟为何“中立性很容易落人口实”,或许会有答案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8:04 (UTC)[回复]
我也总结一下,我服从共识,如果共识是不要再写重要的新闻事件,没问题,我不会再写。合并的建议,仍然反对。winertai理清自己想法,能够自圆其说之后,仍要删除新闻条目的话,请通知我,我立即停止所有新闻条目的编辑,全力支持winertai。谨此 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8:20 (UTC)[回复]

(-)反对--理由如下:

  • 台湾媒体争议已经太长了,而且维基百科并非不是资料搜集处,实际上,方针是这么写的:“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资讯收集处”。
  • “三立二二八报导争议”、“三立228报导争议”或相似的名称可以在维基百科之外的网站找到:[2][3][4]。如果标题是原创研究,应该只要改标题就好。而且如果这样的标题原创,合并到台湾媒体争议之后还是一样原创。
  • 其他事件也可以另立条目。
  • 抱歉离题一下,登月的次数好像没这么多次。

bstleetalk 2007年5月16日 (三) 10:51 (UTC)[回复]

(:)回应,1.我再抱怨一下,我已经多次对Bstlee兄在文字间抓人语病的习惯感到不耐。在我看来,我表达的意思只是想呼应前面虎儿的发言,也自信与方针上的观点应该十分贴近。台湾媒体争议粗创时,我就坚持这种“把一大堆新闻资料呼拢统灌在一起”的类型条目根本不合百科,也曾经发过如果这样写下去,台湾媒体争议绝对会变成全维基最长的条目的酸话,衷心希望2014兄赶快提删,我绝对投赞成票。2.我不知道Bstlee兄的“相似程度这么宽容”,我并不认为《三立二二八报导》、《228特别报导争议》、《228报导误植》等同现在此条目名称。退一万步讲,此条目名称中已经违反文献>2的基本原则。3.早就料到你会出来呛声,为此,我还特地斟酌了点字眼。登陆月球行动的次数请见阿波罗计划。--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0:59 (UTC)[回复]
我还是重申,此类型条目根本不符百科规则,拿剪报一段段言词来充当内容,简直快变成名言录。除此,也想告诉各位,各大报已经悄悄在报头填上“非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报图文”的警语。在这种条目当中,引用与转载只是一线之隔。--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1:20 (UTC)[回复]
另外,我真的奉劝各位,别浸淫在非维基百科的新闻条目书写上,并在这些条目上坚持自己政治立场或来场论坛版的政治角力。“维基百科不是新闻动态”,不只是长方形模板而已。关于此点,虎儿兄已经多次提及,并说得极为浅显明白,希望各位能接纳。我真的不希望大家浪费精力在不该浪费的地方。--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1:20 (UTC)[回复]
希望你弄清楚你到底想怎样,是想合并,还是想删除。合并的话,我反对。删除的话,请你收回合并tag,我会将三立二二八报导争议台湾媒体争议脚尾饭事件周政保影带事件提删,并将你的理由列出来。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3:07 (UTC)[回复]
你这一句:“拿剪报一段段言词来充当内容,简直快变成名言录”我很同意,我编辑这条目,主要是记事实,90%的评论都不是我加的。还有,这次事件恐怕快变成“旧闻动态”了。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3:17 (UTC)[回复]
我想合并的标示与提删两回事情,我认为你大可径自提删﹔因为这或许也是你最希望的结果。我的看法很简单,删除与合并我都赞成,也都无所谓。--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5:52 (UTC)[回复]
我想我不会做自相矛盾的事,要维护它们,但又删除它们?你弄清楚,再告诉我,我帮你。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6:45 (UTC)[回复]
  • 关于“三立228报导争议”请见:[5]。举出相似名称,是想说明即使现在的名称不行,也可以改成别的名称。—bstleetalk 2007年5月16日 (三) 11:13 (UTC)[回复]
  • 我现在确定“三立228报导争议”不是原创研究了,因为这个名称5月8日就已经上了新闻网站,比条目创建时间早了大约2天。(至于月球问题,谢谢您的提醒,抱歉我看漏了两个字。我会再研究看看,目前还不确定第十三次登陆月球行动是哪一次)—bstleetalk 2007年5月16日 (三) 13:41 (UTC)[回复]

winertai的编辑提出整理

winertai在 2007年5月16日 (三) 16:55 大幅删除内容,但似没有说明原因,亦没有像虎儿兄以隐藏的方式处理,故我先回复到虎儿的版本,再提出 cleanup。

我的看法:

  • 令人不解的是winertai偏偏最与条目“没关系”的两段,归类在“引发争议的片段”。
  • 如果以winertai这条目的编辑作为标准:
    • 是否这样就可以视为“乎合维基标准”,可获保留?
    • 其他类似的条目,是否需要大幅删除?
    • 如果这是共识的话,我(+)支持winertai的修订

就是这样。2014 2007年5月16日 (三) 18:47 (UTC)[回复]

图片

可以弄几张上海街头枪毙的截图上来,因为影片版权已在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里过期了。只就上海枪毙的那一小段而言,我想三立、阮美姝都不拥有版权。另外,还可以对着《联合报》那天的报纸版面作一张特写照片。这几样重要物证我想是很有必要放入条目的。--Hawyih 2007年5月17日 (四) 00:10 (UTC)[回复]

那段片子应该是美国记者拍摄,中国和台湾的法律适用吗?2014 2007年5月17日 (四) 09:40 (UTC)[回复]
我还以为那段片子是国民党党史馆拥有。如果不适用,也可以合理使用嘛。平日,动画片、电视剧条目花花绿绿的有版权图片那么一大堆,其实都是使用合理过度。而此处,才是真正的“合理使用”,也绝对不可能产生“替代”。另外,《联合报》的版面特写解决起来不难吧?(希望大家能找到保留得很新的那天报纸)--Hawyih 2007年5月17日 (四) 12:5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