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青岛胶州湾大桥

坐标36°10′12″N 120°17′54″E / 36.169913°N 120.298305°E / 36.169913; 120.29830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16年12月14日 (三) 00:55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CAT:2011年完成的橋樑CAT:2011年完成的橋梁))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青岛胶州湾大桥
坐标36°10′12″N 120°17′54″E / 36.169913°N 120.298305°E / 36.169913; 120.298305
承載高速公路机动车
跨越胶州湾
地點中国山东省青岛市
维护单位山东高速集团
设计参数
桥型自锚悬索桥、通航孔桥斜拉桥
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
全长41.58km
宽度35m
高度149m(主塔)
最大跨度260m
桥上淨空49m
設計壽命100年
历史
开工日2005年6月30日
完工日2010年12月22日
开通日2011年6月30日
统计
日交通量设计8万辆标准车/日
实际<2万辆标准车/日
通行费50~110元/车次(全程)
地圖
地图

青岛胶州湾大桥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为跨越胶州湾、衔接青兰高速公路的一座公路跨海大桥,全长41.58千米[參⁠ 1],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參⁠ 2]。工程总投资95.4亿元,连接青岛、黄岛、红岛“三极”,后期将增建胶州连接线。

简介

大桥主桥设双向8车道,连接线东起崂山区海尔路,越过胶州湾,西至黄岛区红石崖,主桥中部建设互通立交桥与城阳区红岛相连,青岛、黄岛和红岛由此实现“品”形连接。西端北侧规划增建胶州连接线和胶州互通匝道,实现青岛主城与胶州城区及胶东机场的快速连接。

海上钻孔灌注桩数量为5127根,居世界第一。大桥的红岛立交桥是中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桥

意义

此前,青岛东西海岸被胶州湾天然隔断,轮渡常因大风和大雾停航;陆路需绕行高速公路,行车需1.5小时且经常拥堵。此大桥建成通车后,将使东西两岸路程缩短约30千米。

历程

2000年12月,青岛胶州湾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计委。2005年6月30日,大桥北桥位工程举行奠基仪式,但因为资金问题,主线工程直到2006年12月26日才正式开工。大桥于2007年5月动工,总投资147.92亿元,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建设大桥共动用了万余名工人,使用了45万吨钢铁和23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建造,2010年12月22日实现主线合龙贯通,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同时中国最长的海底隧道——全长9.47千米的青岛胶州湾隧道也于当日建成通车[參⁠ 3]。由此,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近了30千米,车程缩短至10余分钟。[參⁠ 4]胶州连接线工程已于2010年由中国海洋大学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由青岛市环保局于2010年10月28日进行了批复。

参见

备注

参考资料

  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參⁠">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