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0.64.148.206留言2017年3月2日 (四) 05:51 戰後初期 (1945-194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台北
汉语台北 = 台北
繁体字 臺北
简化字 台北
字面意思台湾之北 台北-Taipei

臺北闽南语Tâi-pak)(俗体字书写作台北)是台湾地理名词,词义为“台湾之”。原本指称北台湾,19世纪末台北建城后,渐用于专指以此城池为中心发展的都市[1]

“台北”这个称呼依照世代的不同,往往涵盖不同的范围。今日所称的台北,通常专指台北市新北市(旧名为台北县2010年12月25日改制升格为新北市)。

概述

虎山眺望台北市天际线(西北向视角)

台北开垦的历史相当悠久,台湾原住民分支的凯达格兰族即世居于此。但城市规模的成形,则起始于清治时期汉人移民建立的艋舺大稻埕两处聚落,以及1884年完工的台北府城

1875年,清治政府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属淡水厅管辖的地区改置台北府,并在台北盆地内的大加腊地区择地兴建城池作为府治,并命名为“台北城”,“台北”此地名始正式出现。而台北城与邻近的艋舺大稻埕两处聚落,被合称为“三市街”,即现今的台北旧城区。台湾建省后,台北取代台南成为台湾的行政中心,并延续迄今。

进入日治时期后,日本延续以台北执政当局在台湾实施市制,在1920年以“三市街”为基础设置台北市,并延续至今;台北市成立的同年,辖区包含台北、新北、基隆宜兰等四大地区的台北州成立。日本执政当局对台北市区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使其成为日本经略南洋的重要基地,也奠定台北城市的发展基础。

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华民国从日本手中接管台湾,台北市维持原制,台北州则改制为台北县。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国共战争战败而迁移首都至台北,台北成为中华民国政府失去大陆领土后的统治中心;国共战争后,随中华民国政府移居台湾的大量中国大陆新住民,多数居住于台北,一度使台北的人口快速增加。而自1960年代以来,因为台湾经济快速起飞,使得台北的外来工作人口快速增加,而其中的大部分来自于中台湾南台湾。这些外来人口除了移入台北市,也聚居于台北市周围的卫星市镇,这使得地处台北市外围的台北县人口快速攀升,并逐渐与台北市连成一气。

至1967年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之前,“台北”的都市范围已逐渐包括台北市全境(当时士林北投内湖南港木栅景美市郊行政区尚未并入台北市)。但1980年代以来,台北旧城区逐渐没落,商业重心以忠孝东路为轴线,逐渐东移至新发展的大安区信义区一带,形成所谓的“东区”,取代台北旧城区(又俗称为“西区”)成为台北的发展核心。而东区范围内的信义计划区,因为台湾政府的大力发展,更成为现今台北首要的中心商业区,台北市的市政机构也在1990年代迁移至此。直至今日,台北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城市区域的范围,也已涵盖了整个台北盆地,并扩张至盆地周围山区中华南洋东洋西洋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兼容并蓄,不但使得台北成为台湾文化面向世界的橱窗,更是华语世界的代表城市之一。

虽然台北县的总人口数早已达到升格直辖市的资格,但中央一直未予核准。在县内各界长期的争取之下,台北县于2010年12月25日正式改制为直辖市,并更名为“新北市”,成为一个以台北市外围之组成的多核心都市

由于历史影响,台湾原住民语对于台北的称呼亦有取自台语日语。前者如阿美族语称Taypak[2],后者如达悟族语曰Taihok[3]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华民国总统府
台北101.
国父纪念馆

行政区划

清治时期 (1683-1895年)

日治时期 (1895-1945)

光复初期 (1945-1949)

  • 台北市(1945-1949),中华民国台湾省省会,为全省政治、经济与文化之发展中枢。

中华民国时期 (1949-至今)

  • 台北市(1949-至今),国共内战失利,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中央政府迁至台北,成为中华民国首都,直辖市。
  • 台北县(1945-2010年),中华民国台湾省的,2010年升格为直辖市并改名为新北市

由于台北的城市发展本为一体,但因既有法规而分为两个行政区,故台北市新北市有与邻近的基隆市合并为“台北都”或“大台北市”的计划。

地理分区

(25N 121E)

衍生名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