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書院
22°17′04″N 114°08′25″E / 22.2844825°N 114.1402615°E
英皇書院 | |
---|---|
英皇書院校徽 | |
地址 | 香港般咸道63號A |
其它名称 | 英語:King's College, Hong Kong |
类型 | 官立男校 |
隶属 | 香港政府 |
法團校董會 | 英皇書院校委会 |
创办日期 | 1857年(西角官學堂) 1879年(西營盤官學堂)[1] 1926年(英皇書院) |
创始人 | 司徒拔 莫理士 |
校長 | 繆東昇先生 |
副校长 | 容劉淑菁女士、虞忠正先生 |
职员人数 | 約60名 |
年级 | 中一至中六,24個班別 |
学生人数 | 約800名 |
校园面积 | 約6,500平方米 |
校訓 | 慎思篤行[註 1] 英語:Meticulous thoughts, Diligent actions |
校树 | 無花果樹(青果榕) |
校刊 | 《學聲》 《The Fig Tree》 《英泉》 |
学生会 | 英皇書院學生會 |
分院 | 莫、祈、威、富、校、沙 |
自行收生录取率 | 8%(2012年) |
捐贈基金 | 英皇書院教育基金 |
校友會 | 英皇書院同學會 |
友校 | 皇仁書院 |
電話號碼 | (+852) 2547 0310 |
学校网址 | http://www.kings.edu.hk/ |
英皇書院(英語:King's College)是一家位於香港西半山般咸道的著名男校[2]。書院是香港最享負盛名的頂尖中學及傳統名校之一。書院位於般咸道的校舍以紅磚建成,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目前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 [3][4]校舍建築屬於愛德華時代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英式學校建築[5]。
該校是戰後香港首家全日制中學。前身為政府於1857年興辦的西角官學堂(英語:West Point School),及後來於1879年興辦的西營盤官學堂(英語:Saiyingpun School)[6],西營盤官學堂後來於1926年升格為今天的英皇書院,承傳了中央書院的學制,涵煦近百年。成立之初,民間以「新書院」逕稱之,以將其與當時位於上環的皇仁書院作區別。英皇書院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辦學校,盖因西角官學堂爲書院前身之故,書院纘其舊部及延續其歷史。[7][註 2]
現時該校般咸道校舍始建於1923年,於1926年竣工。書院學生於理學見長,畢業生及其後代多有社會名流。
書院簡史
西角官學堂時期(1857年至1879年)
英皇書院的成立最早可追溯至1857年[8]。1850年代學校教育模式已初步成形。香港的學校主要由鄉鎮自辦的書館、政府資助的皇家書館和基督教及天主教會所辦的書院所組成。皇家書館通常是由比較開明的本地書館所提升,才能得到政府資助。主持人須接受新事物和以新學科教授學童,其數目亦日漸增加,由1854年的5所遞增至1859年的19所[9]。西角官學堂(英語:West Point School)是當時其中一所皇家書館,爲西營盤官學堂及英皇書院的前身,於1857年建校於西角[10][11]。西角官學堂後來發展成爲英皇書院,英皇書院承傳了她前身的遺韻,使其成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辨學校(英語:Government School),至今共160年歷史。西角官學堂校址位於當時的西角[12],是由政府所設之庠序(英語:Free Village School),得政府資金支持運作,列作官辦學校,或稱作殖民地時期的皇家書館(英語:Government Schools)[13][14]。同年《皇家書館則例》(英語: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Government Schools)頒布,由皇家書館監督學院羅傳列牧師(英語:Rev. W. Lobscheid)制訂,香港總督寶寧爵士(英語:Sir John Bowring)批准。1861年,該校就讀人數為52人。創校時共開設4個班級[15]。西角官學堂首任校長是李鏡州先生(英語:Mr. Li King-chau)[16][17],自1857年開始擔任校長一職[18],於1870年逝世[19]。車綸閣先生[20]在創校時擔任教師,而 Chu Atuk 先生 [21]則於1859年獲委任爲英文老師,同時任教太平山學校。學校於1866年分為兩部分,分別是爲本地部及客家部[22]。1870年李校長去世後,分別由Lau Hiu Tung和Ip Cheung Shin接任本地部及客家部校長[23]。1878年,Chan Fong獲委任為另一位本地部校長[24]。1879年,馮扶先生獲委任為另一位本地部校長[25],而他亦為官立西營盤書院首任校長。
西角官學堂初期只有男生就讀,1859年男生數目爲62人,可分為4班[26],本地部及客家部分別在1868年及1872年才首次招收女生。本地部女生數目由1876年至1878年大幅增加,本地部總學生數目於1876年達100人[27]。根據1857年至1859年香港轅門報(現稱香港政府憲報)及香港政府藍皮書,西角官學堂總學生數目於最後幾年遞增至200名。上課時間爲上午6時至8時、上午9時至中午12時以及下午1時至4時半[28]。本地部在眾庠序中,排列最有效率第二名。 西角官學堂教師主要教授英語、中文基本書、經典書及地理[29],又提供本地及外國著名經典給學生閲覽,包括新約聖經(英語:New Testament)、幼學、神聖的歷史(英語:Sacred History)、三字經、千字文、十誡(英語:Ten Commandments)、四書、五經、繆爾黑德地理學(英語:Muirhead's Geography)、英格蘭史(英語:Do. History of England)及Trimetrical Classic,又有Serious of Lessons、Morrison's Chinese-English Grammar、Circle of Knowledge及地理學等英文書籍[30]。
西營盤官學堂時期(1879年至1926年)
1872年,西角官學堂易名爲西營盤官學堂[31],並於1879年搬遷至西營盤第三街35至41號。[6]當時香港華人社會習慣以校长姓名逕稱各校,西營盤官學堂時任校長為馮扶,因此該校又有馮扶學校的名稱。1878年,港督軒尼詩加強推行英文教育,強調英語及會話的重要性,因此學校便推行英語教學並訓練華人老師於鄉村學校教授英文科。代理學校督學表示因英語教學的需求不斷增加,學校教師有必要增加來應付此需求[32]。西營盤官學堂只有男生就讀,是當時香港教授中英文等科目的官辦學校之一。西營盤官學堂的首任校長馮扶先生。[1]馮扶先生精通英語,決定在港置學,選址第三街35至41號,掌校長一職並兼授英語。在時任港督軒尼詩的倡導下,殖民地政府積極推行英文教育,派遣政府官員到各庠序視察,官員對馮氏辦學成績甚感滿意。馮扶後來成為公務員,又在1905年擔任「中國日報」的繙譯。[6]
當時香港實行一種舊式的學制,西營盤官學堂只開辦第八班至第四班,分爲英語部及客家部[33],後者後來易名爲中文部[34],第四班學生於考獲初中畢業試資格後,需轉校至中央書院讀高中。直至英皇書院建成後,才承傳了中央書院的學制,開辦高中第三班及第一班。西營盤官學堂素有豳風,其中在1880年,馮扶因該年的工作被評爲「非常好」,所以獲得25元的嘉獎[6][35]。根據1880年的政府通知(憲報108號),經教育署評估後,西營盤官學堂的教學在眾書館中表現優秀。
羅香林教授所著的《國父之大學時代》裏曾經記載,曾與孫中山先生在學的同學中,有江雲萬先生及劉四福先生,二人皆於1887年與孫中山先生一同進入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根據基督教週報第二千零二期《陳少白在港學醫有相為證》一文,江、劉二人曾是西營盤官學堂的學生,劉於1895年畢業,並取得西醫專業資格,劉四福先生極有可能是英皇書院學長習醫的先驅[6][36]。
1880年,西營盤官學堂學生人數遞增至74人,在1891年增至146人,第三街校舍不敷應用,所以遷至西營盤高街119號。[1][6]根據1891年的教育報告,當年分别有147名學生入讀英文部及72名學生入讀本地部及客家部。1909年的教育首長報告紀錄了時任校長莫禮仕的太太曾到西營盤官學堂任教。1903年,威廉士先生接任校長。[6]1905年6月,莫禮仕先生接替於1月已調任維多利亞英童學校的威廉士校長。[1][6]莫禮仕校長為第2任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總監。[6]
有關西營盤官學堂時期的學科課程,校方只能在香港政府行政報告中曾經記載有關教育的部份找到零碎的資料,例如:1922年的香港政府行政報告記錄了西營盤官學堂學生在地圖運用、書寫、英文說話和寫作均有佳績。課外活動方面,除了1922年的香港政府行政報告記載學生參與排球、足球、游泳和旅行等活動。當年西營盤官學堂學生曾爲汕頭救濟基金(英語:Swatow Relief Fund)籌募了800元,童軍曾幫助慈善團體募捐了合共11000元。[6]學校童軍運動早於1921年便己萌芽。當時英皇書院尚未肇建,校名爲西營盤官學堂。其時之旅號為第7旅,是香港第2個以華人為主的旅團 。根據戰前文獻,第7旅於1926年,亦即英皇書院創校之年,曾獲威爾斯太子錦標賽[註 3]之童軍支部冠軍。此後,隸屬英皇書院之第七旅亦派員參加每年一度之威爾斯太子錦標賽,直至太平洋戰火席捲華南。[37]
1907年的香港政府行政報告紀錄了1906年西營盤官學堂學生人數上升,校舍再次不敷應用,校長在報告中提及興建新校的提議。1921年,政府預留50000元作爲興建新校之用,最終選址般咸道63A號(英語:Bonham Road 63A)[38]。1922年,校名由「西營盤官學堂」變更爲「英皇書院」[39]。1926年3月英皇書院建成,西營盤官學堂第七班和第八班首先遷入新校,至9月才全校遷至新校。莫禮仕校長於校舍搬遷及易名後,繼續擔任英皇書院校長。[1][6]
英皇書院時期(1926年至今)
背景
當時般咸道63A號(英語:Bonham Road 63A)地段的使用權是屬於羅馬天主教教會擁有[40],地盤地段曾經是羅馬天主教聖安多尼堂的所在地,[41]土地註冊名稱爲「內地段七五五」(英語:Inland lot 755),屬於羅馬天主教教廷的物業。該地皮的另一部分曾經是在1864年落成的天主教米蘭會聖心小堂,即是現時屬三級歷史建築的明愛凌月仙幼稚園的所在地。1875年,聖心小堂由喇沙會接辦。當1879年聖安多尼堂在毗鄰建成並獻堂後,聖心小堂遂偃,由聖安多尼堂繼承。天主教教區其後將聖心小堂所在地地皮業權轉讓給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籌建可供孩童寄宿的聖心學校,附設孤兒院,由嘉諾撒修女託管。
1920年,政府計劃興建英皇書院校舍,便和羅馬天主教教會交換地皮。1920年6月25日,政府刊憲與天主教會交換「內地段七五五」地皮的南面,即是聖安多尼堂的所在地,讓政府建築校舍,而該地皮的另一部份則保留給嘉諾撒女修會。
1894年至1926年的30年间香港鼠疫大流行,鼠疫几乎每年都在香港出现,導致当时许多人鼠疫病死。香港政府意識到殖民地醫療體系的不完善,香港又缺乏醫療人才,政府要以高薪從英國的海外領地招聘醫生來港,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香港政府便以此爲契機,在香港培養本地的醫生,厥有香港醫療教育的發展。香港政府在1926年成立英皇書院後,書院當時有不少畢業生進入醫學院,成爲香港本地首批的執業醫生,這亦是英皇書院學生習醫的先驅。
成立與戰前時期
書院般咸道校舍於1923年舉行奠基典禮,[42][43]同年由華資富隆公司進行地盤平整工程、地基工程及擋土牆修築工程;上層建築則於1924年由華資建利公司興建,至1926年竣工。書院般咸道校舍的建築屬於傳統英式校舍建築,擁有底層庭院、拱門迴廊及麻石圓柱,是一座以磚砌迴廊配合紅磚建成的大樓建築。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紅磚校舍在本港同類的學校建築中甚爲罕有。戰前校舍建築格局和現時的不同,校舍落成時建有南翼及東北兩翼,而位於般咸道和西邊街交界建有鐘樓。當時全校共有教室29間、高班實驗室2間、禮堂和畫廊,以及北翼大樓的圖書館1座,收藏館,另外設有地理室、冲晒房、美術室及健身室各1間。康樂設施方面,除了用作體育場的中央方庭外,又設有戲院,以及香港最早期的校舍泳池;1923年的香港政府行政報告銓敍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爲「最優良、最新式的校舍之一」。[44][45][46]
英皇書院是以溫莎王室的首位國王,喬治五世所頒發的皇家特许状(英語:Royal Charter)成立[註 4](現時校舍內掛有喬治五世的畫像,該畫像2006年由皇家海外聯會送贈[47][48])。當年香港政府殚力於書院之肇建,于該時期校內四處的裝橫都可謂氣派儼然,甚為肅祗,由英國遠洋運抵的傢具及設施皆價值不菲;1928年3月6日的德臣西報(英語:The China Mail),曾以「超级學校」(英語:A Super School)來嵩稱英皇書院。現時校舍內的拱形柱廊、飾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製檐楣、圍繞窗戶典古典風格的石砌緣飾等,仍可瞻睹该時期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特色。
書院是以英國公學(英語:Public School)的形式創立,[49]行世俗教育,沒有任何宗教背景;早年書院眾四海諸教之賢材,觀乎其卒業生,諸教踵迹皆未有阙遗。般咸道校舍完工3個月後,便已經開始招生,當年書院最低爲第八班,最高爲大學預科第一班。第八班至第四班全年學費為60元,分12期繳付,每期5元;第三班至第一班全年學費則爲120元,分12期繳付,每期10元。[50]書院建校之初主要爲香港的華裔及印度裔學生提供英文教育,以進入當時英國在遠東的唯一一所大學——香港大學。直到後來開始有不少來自中國廣州及南洋的學子入讀,其中亦有華歐混血兒、尤太裔及英藉學生。早期分别設有香港大學入學試及倫敦大學入學試等,其中以香港大學入學試的報考人數居多,亦有學生畢業後遠赴海外名大學升學。戰前書院甚具貴族氣息,其中部分學生來自於當時香港以及南中國的名門望族,校友涵蓋當時香港的軒裳華冑。[51]
在1927年2月至12月期間,般咸道校舍短暫被英軍徵用作爲上海防衞隊的宿舍和醫院(防衞隊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間負責保護居於上海的英國國民),[6]直至1928年般咸道校舍才歸還置學。在1928年3月5日,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才正式開幕,啟鑰及揭幕典禮由下任總督金文泰爵士主持。[6][1]英皇書院在建校之初被喻為當時香港眾校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家英校,校舍設施堪稱是當時香港眾多學校中最優良的。當年英皇書院全校有教室24間,可容納學生720名,除錄取西營盤官學堂之登第者外,另招考各級插班生,最低為第八班(小五),最高為第一班(大學預科)。當年政府行政報告有佐證,書院全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員是來自英國。[註 5]由於是公立學校,師資方面是私立學校不能相媲美的;當時在書院內任教高中的教師全部是來自英國3所享負盛名的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及倫敦大學。[52]史料顯示,當時太古洋行所開辨的義學,亦有聘請書院的教員執教英文。[53]在莫禮仕在任校長的時代,書院是一家體育優良學校,獨佔學界鳌頭;書院的學生亦曾代表中國出席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項目競賽。[1][註 6]
直至1933年,書院收生已達982人,成爲當時香港收生人數及實際就讀人數最多的中學,並且是當時香港收入最高、支出最大的公立學校。[54]20世紀30年代初,闢書院10年之輝煌歷史,歷年來皆膺大學入學試成績最佳的學府之譽;1937年的預科班就誕生了大學入學試最多的優異生。[55]這段黃金時期要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始薄崦嵫。[註 7]從成立開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英皇書院在香港教育中據最主要的地位;[56]《St. John's Review》曾以「英國的牛津與劍橋、美國的耶魯與哈佛」比之,並揄揚一番。[57][58]
祈惠霖先生於1934年6月成爲英皇書院校長。[6][1]英皇書院同學會後來由數十名校友創立,[6][1]成立典禮於1935年7月5日在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舉行,[59]由代理校長韓德璽(英語:W. L. Handyside)主禮。[註 8] 同年,首期校刊出版。[6]
香港日佔時期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令香港被牽涉入太平洋戰爭中,香港保衛戰開展。由於英皇書院首任校長莫禮士先生曾將聖約翰救傷隊所用的設施肆於校內,因此英皇書院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便用作救護站。期間東翼校舍被日軍空投的炸彈擊中,瓦頂被摧毀,只有東翼校舍磚檣及用作支撐的柱廊幸存。因境內居民缺乏燃料,校舍的木製品及支撐結構的木製橫樑、窗框、欄杆和地板均被居民及日軍竊作柴薪用,包括一批䀚貴的書桌,使其建築結構靡敝。[1][6]1941年12月8日,英皇書院第7旅旅長鮑德漢(英語:John Pau)動員一群童軍及羅浮童軍,組織「童子軍防空傳訊隊」(英語:Boy Scouts' Air Raid Precaution Despatch Corps),以支援香港防務中之後方工作。他們主要負責分派糧水物資、傳送軍情及協助安置淪陷區中之兒童。[1]書院中外籍教師都要入伍香港義勇軍(英語:H.K. Volunteer Defence Corps.),李斯上尉(英語:G. F. Rees, Captain)被編入防衛軍第一連為司令官,物理教師麥羅倫中尉(英語:McLellan, Lieutenant)亦爲該連副司令,駐於港島南面赤柱及鶴咀(英語:Cape D'Aguilar),化學教師高詩雅上尉[註 9](英語:D. J. Crozier, Captain)被編入防衛軍第二連為司令官,防守大潭路段,西史教師(英語:G. P. Ferguson)及衛路比(英語:M.Wilby)二人爲中尉。書院的學生及教師均赴陣佐戎,不少更於該場戰爭中殉難,畢道校長(英語:Herbert Howell Beddow)於12月17日在禮頓山被日軍榴彈擊中,不幸陣亡,威靈頓校長亦在同地中彈受傷,而派士老師在黃竹坑附近蒙害,李斯在赤柱於日軍12月24日從港島南面進攻時受傷。[1]書院不少華籍學生加入了中國空軍自願軍,其中一批被编入盟軍美國空軍任聯絡官。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英皇書院校舍被日軍佔用為飼養軍用騾馬的馬廄[6]。英皇書院的兩位教師郭士熙(英語:Mr. G.S. Coxhead)和富嘉新(英語:Mr. J. J. Ferguson)被監禁到深水涉戰俘營,後來二人更被移往日本的广岛县因岛市船塢做苦工監。[1]校長威靈頓先生(英語:Mr. H.G. Wallington)、Jill Beavis、McGuffog E. Gray及代校長安士棣牧師(英語:Rev. George E.S.Upsdell)則到赤柱監獄監禁,梁鳳岐老師則逃亡至澳門避難。[1]戰爭期間,校内重要的戰前校史及校友紀錄幾乎全數遺失,現時撰寫的戰前校史的根據主要是校友的口述歷史、以及其保留的零碎紀錄,也有一批英國國家檔案館藏有的香港殖民地官員書信紀錄作佐證。
日佔時期,香港教育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全港學生人數由1941年的11萬8000人跌至1945年的4000人,幾乎所有適齡學童失學。英皇書院的日常運作亦被逼停頓。戰前香港有學校649所,日佔時期只剩下34所。
戰後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同月月底香港重光。由於受到戰火影響,書院的學生及教師多已逃難往外地,書院停學。1946年兵燹方休,富嘉新校長便致力於校舍的重建,始置社制。[60]至同年十月,在戰前入讀的書院學生短暫使用堅尼地道臨時校舍(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舊校舍),不久後遷往荷李活道校舍,該校當時稱爲荷李活道上午校(英語:Hollywood Road A.M. School)。1947年,威爾遜先生開始擔任校長。[1][6]1949年開辦英皇書院同學會夜校。戰後,由於香港大學被戰火摧毀,港府需要重建大學校舍,期間港府的研究委員會曾有建議,考虑將首兩年大學課程移師到英皇、皇仁兩所書院;建議中更有闡述利害,指這樣書院畢業生修讀學士的時間便會縮減至兩年(戰前大學行四年制),從而鼓勵更多學生攻讀碩士深造。
50年代
在1950年9月18日,重開般咸道校舍一樓開辦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由胡興德先生擔任校長,又讓出部份校舍與羅富國師範學院附屬學校。香港政府在後來出資重修般咸道校舍並加建1層。直至1951年9月10日,英皇書院始正式復校,沙治臣先生(英語:Mr. C. W. Sargison)出任校長,入學人數計有640人,[6]這年亦是書院首次招收女生。同年書院口琴隊成立,[6]成爲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學屆口琴樂團。1951至1955年,書院讓出部份校舍予政府開辦伊利沙伯中學。在戰後的50年代,隨着大批中國移民南下來港及戰後的嬰兒潮,書院的格局亦有改變,本地教員的比例開始增加,已不像戰前時期一樣主要是來自英國。文献顯示,教師除了有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英國大學的畢業生或教授外,亦有來自已經停辦的中國聖約翰大學的教師[61]。書院入學者有富家子弟,亦不乏閭左百姓。
沙治臣出任校長期間,書院學生於理學見長,自始之後,書院便有「科學家搖籃」的戲稱[62]。般咸道校舍第一階段擴展工程於1953年完竣,加設了實驗室2間、預備室1間、演講室1間、美術室1間和課室5間。收生人數上升至750人。1954年,梁鳯岐先生(英語:Mr. F.K. Leung)繼任校長一職,成爲英皇書院首位華人校長,[6]他是西營盤官學堂舊生,蒙前校長莫禮仕雅教。1955年見證戰後首批畢業生進入大學。由於該校需要進一步擴展,因此於後來啟動了第二階段擴展工程。工程期間,書院初中學生需要短暫在英皇書院灣仔分校(英語:King's College Wan Chai Branch School)校舍上課。1959年12月,第二階段擴展工程完竣,校舍在南翼與東翼各新建1層,而健身室上2層亦重建完畢,禮堂側東翼上又再額外新建一層,成爲後來的圖書館[63]。當時全校共設有課室26間、特別室10間和實驗室7間,內部裝橫亦於往後幾個月續漸完工[64]。擴展工程完竣後,書院成爲香港戰後第1家全日制中學,收生人數首次恢復到了戰前的規模,達920人。
60年代至70年代
1960年,郭士熙先生繼任校長。[6]1961年,邀得喬甫及高智兩位國際象棋名宿賁臨演講。同年書院始置小食部,郭士熙先生又在該年種植後來成爲英皇書院象微的無花果樹。1962年,英皇書院設立六天制[65]。1963年,經過幾年的沉寂後重新開辦文藝課程,平衡了科學與藝術。1965年,英皇書院推出香港第一本學生棋刊。1966年,書院開始在中六級別收錄預科女生。[66][6]另外在60年代,由於香港的聚會場地不足,因此英皇書院曾用作舉辦社區活動的地方,當時校舍經常預留予不同團體舉辦活動,包括政府文職人員、醫療輔助隊、香港輔助警隊、民眾安全服務處、英皇書院同學會聖約翰救傷隊等。
1967年,書院收生達1029人,其中包括10多位女生,祈立德先生(英語:Mr. H.W. Clarke)接替郭士熙先生出任校長,[6]翌年英皇書院在全港大學入學試取得全港最好的成績,是破記錄的64項優異成績(英語:64 distinctions),成爲香港社會的一時佳話,這亦是書院另一段黃金時期的開端。[67]
英皇書院在1968年始置中樂團。[6]1970年,首期校報出版。[6]1971年,馬丹先生(英語:Mr. D.R. Madan)接任校長,[6]英皇書院繼續在學術及其他領域創佳績[68]。1972年,書院獲歐米茄玫瑰盃最佳運動進步獎(英語:Omega Challenge Rose Bowl)。[6][註 10]。1975年,學校學生在中學會考取得合共125個優,470個良的成績,書院排球隊更連續多年學界全港冠軍。1976年全校舉辦第一次全校大旅行。[69][70]
在1977年10月,英皇書院的舊生朱家輝先生(英語:Mr. K.F. Chu)接任校長,[6]這年校舍庭園的噴泉收復完成,底座改裝成一個金魚池,並在校舍庭園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一棵紫荊樹種植在校舍庭園的北面角落。[71][72][73]同年,社工進駐學校。1978年,教育署令英皇書院由中一的4班開始擴班至5班,收録215人,1982年五班的中一升至中五毎級5班便增加至25班,加上中六中七毎級四班全校便擴大至33班,但校舍只得課室28間,結果毎天都有流動班5班。
80年代至90年代
在1985年英皇書院加入電腦科。[74][75][76][6]1986年學校將校規、校刊、制服、領呔、校徽及學校報刊貯藏於一個時間囊,並埋於花園地下,定在2035年開啟。同年,學校將花園內噴水池重修爲一個底部為金魚池塘的噴水池。學校亦設立各項學會,及於中四、中五設音樂課,學制又以「Form 1」代替「Secondary 1」。
1986年9月,潘煒棠先生(英語:Mr. W.T. Poon)接任校長,[6]學校收生人數上升至1200人[註 11],這年操場首次安裝公共廣播系統。[77]1987年噴水池被改造並重新啟用,另外又創辦了風帆會及在健身室添置體能培訓器材。在1987年,爲了發展學生的藝術潛能,更添置了管弦樂團樂器。潘煒棠先生在任期間,學生在公開學術比賽屢獲冠軍。書院手球隊更連續多年膺全港總冠軍。1988年,學校開始推行中一「一人一樂器」計劃。[6]1989年,邀得國際象棋大師(英語:Eduard Gufeld)赴校演講。1991年,英皇書院學生歷史性組織考察團訪問新加坡及馬來西亞,[6]該次考察團由英皇書院同學會贊助一部分的資金。1992年3月,英皇書院學生民選出第1屆學生會。[6]1993年學校成立家長教師會。[6]1994年,有了管弦樂團的雛形,使學校有管弦樂團、中一至中三童聲合唱團、中樂團。1997年,[註 12]書院原本綴有聖愛德華皇冠標誌的校徽,改以一位賢達賫持刻有「英皇」兩字的書本的圖案代之。1997年在新任校長何汝淳先生(英語:Mr. Ho Yue Shun)繼任後,[6]學校積極推行資訊科技教育,[6]書院分別於1998及2000年首次於大會堂主辦公開音樂會。
千禧年代
2000年,該校校舍拆去西翼舊建築,加建一幢新的西翼大樓,[6]內設多個設備完善的課室和實驗室。2002年學校泳池於裝修後重開。同年,學校推行跨學科專題研習。[6]2003年學校圖書館、演講室、實驗室重建。此後歷年,書院相繼邀请到多位國際級科學家賁臨演講[78][註 13]2004年,北京匯文中學成為英皇書院其中一所姊妹學校[79]。2009年12月18日英皇書院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
2010年代
2010年9月,陳胡美好女士(英語:Mrs. Chan Woo Mei-hou, Nancy)接任成為英皇書院首位女校長[80]。其丈夫是英皇書院舊生。2011年教育局令英皇書院縮班至4班,收生人數重新回到1978年前的規模。2011年,除新建之西翼以外,整座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6][81]。學生繼續在公開學術比賽屢獲殊榮,包括多個國際科學大賽,2013年,書院口琴隊更於世界口琴節(英語:World Harmonica Festival) 榮獲世界冠軍。2014年,成立英皇書院教育基金。[6][註 14]同年,首次舉辦與課程相關的內地學習考察團。[6]2015年,學校首次開放校史館,由90周年校慶學校歷史組師生負責整理及展出校史相關展品,並出版90周年學校歷史單張刊物,[6]亦藉此組織了學⽣⼯作⼩組進⾏本校歷史的研究⼯作,根據現有官⽅資料加上參考其他⾮官⽅的資料,努⼒去查出遺漏的史料、考證現有資料及嘗試解開⼀些校史謎團[82]。同年,香港郵政訂製英皇書院90周年校慶紀念郵票首日封,於校慶晚宴限量發售。[83]
建築特色
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 香港法定古蹟第101項 | |
---|---|
概要 | |
類型 | 校舍 |
建築風格 | 新古典主義 |
所屬國家/地區 | 中國香港特區 |
地址 | 香港般咸道63號A |
坐标 | 22°17′04.14″N 114°8′24.94″E / 22.2844833°N 114.1402611°E |
起造 | 19231 |
竣工日 | 19251 |
启用 | 1928年3月5日 |
翻新 | 1950 - 1959 |
造价 | 不詳 |
托建方 | 香港政府 |
所有者 | 香港政府 |
高度 | |
高度 | 135英尺(41米)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不詳 |
建筑商 | 富隆公司、建利公司 |
主承包商 | 富隆公司、建利公司 |
保护情况 | 香港法定古蹟 |
网站 | |
http://www.kings.edu.hk | |
地圖 | |
参考 | |
1 – http://www.amo.gov.hk |
英皇書院建成之初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中學,有學生及教師840名。般咸道校舍於1926年落成,大樓依山勢而建,校舍是屬於愛德華時代的紅磚建築,書院內的拱形柱廊、飾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製檐楣、圍繞窗戶具古典風格的石造緣飾等均帶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特色,在本港頗為罕見。[3]戰前英皇書院校舍與同時期香港的西式建築一樣,都加入了東方元素,為一時代特色;同時期的建築還有天主教华南总修院、道风山、玛利诺神父宿舍和圣马利亚堂。
布局屬學院式建築風格,三翼大樓環繞中央方庭而建,中央方庭用作學校操場。[3]在書院南翼大楼與般咸道中間建有精緻的花園,建有拱形柱廊的弧形邊牆。石拱廊的弧形邊牆前有石座,是地下水道的上蓋物,早期是預作放置英皇佐治五世像之用[註 15],但該像未運送抵港,就爆發太平洋戰爭,因此至今石座仍空置。1961年種植的無花果樹就生於園內東南隅。
南翼及東、北兩翼
南翼大樓為課室,向般咸道有紅磚拱廊和陶立克式(英語:Doric Order)列柱走廊。南翼地下的正面和走廊有一列由紅磚砌成的羅曼式拱形石柱,而一樓和二樓的涼廊則由多條對柱修築而成。[3]校舍所用紅磚均從英國本土入口,現時英皇書院校史館仍庋藏一塊刻有製造商「DWB」印記的紅磚[84]。
東、北兩翼的正面也可看到羅曼式拱形柱廊,東翼底層以红磚拱券承托,而在北翼各個磚砌拱券的上方開有縱向石圓窗,部分門道屬羅曼式拱形或裝有玻璃氣窗的平拱式設計。[3]
入口門廊
書院位於般咸道、西邊街與漢寧頓道交界的圓形入口門廊頗具特色,石砌弧形門廊由愛奧尼亞式花崗石柱承托,類似設計只見於香港大學解剖學館與生理學館大樓,[42]建有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邊孔,愛奧尼亞式柱頭上飾有螺旋形托座,而柱礎設計則依從新古典主義簡約風格。入口大樓頂層有一個穹棱式拱頂。早期,位於般咸道和漢寧頓道交界,正門入口的弧形柱廊上建有的鐘樓和煙囪已經在一九五零年拆去,以騰出地方在東、南兩翼加建一層。現時入口門廊上三支旗杆,中央悬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左右悬掛香港區旗。
英國皇家紋飾
校舍建築保留了具英治時代特色的設計,至今在正門上方的外牆仍可瞻睹石雕的皇家徽章,同樣石雕在該時期只見於第一代大會堂[42][註 16],並與白廳内閣辦公室的皇家徽章式樣一致。徽章中心爲橢圓形的盾牌,盾面分爲四格,第一格和第四格雕有三頭腳踏前的巴巴里狮,是英格蘭王國的紋章;第二格雕有以後腳屹立的巴巴里狮,是蘇格蘭王國的紋章;第三格雕有金豎琴,爲北愛爾蘭的紋章。徽章頂端綴以聖愛德華皇冠,左右分别以巴巴里獅和獨角獸扶盾。徽章下端悬有飾帶,帶上用法文寫着英國皇室銘言「Dieu et mon droit」,中文意思爲「君權神授」。它類以舊最高法院大樓正面三角楣的盾徽,只是英皇書院的皇家徽章外圍多了一圈用古法文所寫的格言「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中文意思爲「心懷邪念者蒙羞」,這個圈飾是嘉德勳章上的吊襪帶。
下水道遺址
書院般咸道校舍建成之前,天主教教堂旁有一水道,從山上一直流向今日的水街,水街亦因該水道而得名,書院整座校舍就是興建在該水道之上。
設施
校內設施包括教室33間、實驗室6間(初級化學實驗室、高級化學實驗室、初級物理學實驗室、高級物理學實驗室、初級生物學實驗室、高級生物學實驗室)、媒體學習中心1間、電腦室1間、活動室1間、多用途室1間、視覺藝術室1間、音樂室1間、學園電視室1間、中樂房1間、領袖生室1間、輔導室1間、演講室1間、圖書館1間、禮堂1座、有蓋操場1個、戶外操場1個(籃球場3個)、健身室1個、游泳池1個及男更衣室及女更衣室各1間。
過去多年來,英皇書院校舍曾進行多次大規模翻新和改建工程。日佔期間,泳池多處地方,包括過濾系統在內,均遭受破壞。[3]重光後,校舍即進行修葺和重建工程。[註 17]泳池由英皇書院同學會斥資,於1971至1972年間重建。2004年左右,校內的花園亦進行翻新,而噴泉亦進行重建和改善工程。校舍的原貌多少受到影響,但主要的建築特色則保留至今。[3][註 18]。根據1926年香港政府行政報告,英皇書院於創校時,本港共有19間官立學校,惟大部分官立學校的校舍到現今均已經拆卸,目前香港僅存6幢戰前官立學校校舍。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戰前官立學校校舍。英皇書院已成為區內的地標。鄰近地區多座專為教學而建的校舍,包括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建於1923年),以及香港大學的本部大樓(建於1910至1912年)、孔慶熒樓(建於1919年)及鄧志昂樓(建於1929年)在半山區合組成一個具歷史價值的學校建築羣。這些建築物都已被列為法定古蹟。[3]
-
南翼大樓與弧形邊牆交界,後方可見西區解放軍軍人宿舍(前英軍般咸閣軍營)的建築物
-
漢寧頓道望向英皇書院
學術
公開試
香港中學文憑試優異生 | |||||
9科5** | 8科5** | 7科5** | 6科5** | ||
---|---|---|---|---|---|
2016年 | |||||
2015年 | 陳樂邦[85] | 葉國霆[86] | |||
2014年 | 麥志鏘 | 卓峻樑[87] | |||
2013年 | |||||
2012年 | 丘立文、何尚謙 |
香港中學文憑試優良率(非官方統計) | |||||
人均5**級 | 人均5*級 | 人均5級 | 人均4級或以上 | ||
---|---|---|---|---|---|
2016年 | n/a | n/a | n/a | n/a | |
2015年 | n/a | n/a | n/a | 4.44 | |
2014年 | n/a | n/a | n/a | n/a | |
2013年 | n/a | n/a | n/a | n/a | |
2012年 | n/a | n/a | n/a | n/a |
香港中學會考:(資料不詳)
英皇書院學生成績優異,在會考年代,拔尖人數一直在全港中學前列,幾乎每年都有學生考獲全A佳績,人均優良率亦相當高。過去英皇書院指定最多考八至九科,學校亦無鼓勵學生報考十科,因此英皇書院歷史以來有不少學生考獲八優或九優佳績,遠比考獲十優的多。由於二零一零年是最後一屆會考,校長打破慣例讓同學報考十科,結果學生呂旻軒考獲十優,成績是「十優狀元」之中最佳。他亦因此榮獲莫鳳麟獎學金。
- 呂旻軒:2010年香港中學會考十優狀元(考獲全港首名)
- 盧偉強:2004年香港中學會考十優狀元
- 譚子群:1994年香港中學會考十優狀元(同年,另外四位獲九優)
- 時景賢:1989年香港中學會考九優狀元(另一位身份未明,當年沒有十優狀元,兩人均為九優)
- 张锡宪:1963年香港中學會考八優狀元(考獲全港首名)
香港高級程度会考:(資料不詳)
- 蔡凤仪: 香港高級程度会考女狀元(考獲全港首名)
- 2016年學生陳達毅、朱栢熹及李冠穎,分别憑「茶的力量」及「鐵吸金胱」榮獲三等獎。
- 2015年的朱逸浩、葉梓峰和姚誠鵠,以天然物料如葉綠素為太陽能光伏板發電,在化學類榮獲三等獎。
- 2014年學生陳帝羲和方爾海憑「研究傳統中醫染銀診斷法的反應機理及其作為慢性腎衰竭的快速檢查」先獲化學項目一等獎(頒予該項目中兩個最佳作品),再榮獲最優秀項目大獎,最後獲頒菲利普斯瑞奇紀念獎,是香港學生在ISEF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兩顆小行星以其名字命名,分別是Chantaihei(31298)和Fangerhai(31312)。[88][89]
- 2012年學生Lui Yat Man Edmond、Yuen Kin Hong、Wai Tsun Hong 榮獲二等獎。
國際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
- 2016年學生谷旻軒、胡銘軒及林浩鈿榮獲金獎,是香港學生歷年以來在該項賽事的最佳成績。
- 2015年學生Chan Tat Ngai、Chu Pak Hei、Li Kwun Wing榮獲銀獎。
- 2014年學生朱逸浩及葉梓峰憑「綠導能媒」在能源項目榮獲銀獎,另外學生羅觀宇憑「環保魔珠——珠“金”暗結」在環境項目榮獲優異獎。
書院傳統
無花仔精神
無花果精神早在六十年代起己在學校普及,象徵物是一棵在1961年,由當時的校長郭士熙先生所種植的無花果樹青果榕,該青果㭲在校舍有近半世紀歷史。無花果的花長於果實內,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喻意學生要養成「樸實、誠實、謙卑而自重、平穩自律」這些中孚的情操,同時是象徵「重視內在價值亅的一套處世哲學。
英雄榜
書院有各種與榮譽制度有關的文物,其中包括校內記錄優秀學生成績的「英雄榜」。
旧生呔
英皇書院的舊生呔以紫色為主色,而低班和高班學生分別佩戴兩種不同的領帶,這兩種領帶縱使花紋不同,但均以紅色作主色。
著名舊生
在英皇書院就讀的學生和校友,分別會被稱為「Kingsians」和「Old Kingsians」。
學術界
- 鄧青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父
- 林磊:碗形液晶体之父
- 金應熙:歷史學家
- 韋永庚:香港大學教務長
- 方心謹:香港中文大學前副校長
- 劉殿爵:香港中文大學文学院前院长
- 钟香崇:中國科學院院士
- 馬臨,CBE,JP:香港中文大學第二任校長
- 罗炳良:香港中文大学前文学院院长
- 單周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
- 梁乃鹏,GBS,OBE,JP: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
- 梁乃江: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 信廣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嘉堡分校首位華裔校長
- 高秉強:香港科技大學前工學院院長
- 鄭棟材: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前院長及教育學院前院長
- 林顺潮,JP: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系主任
- 張念坤: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前行政總裁
- 锺端玲: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首席教授
- 冯又嫦: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
- 谢俊谦: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名誉教授
- 吕达贤: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太空物理学家
- 陈世松:美国俄勒冈州医学药理学研究所主席
- 羅致光,GBS,SBS,JP: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
- 雷震寰: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
- 王毅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前助理院长
其他界別
- 鍾士元爵士,大紫荊勳賢,GBE,JP:前行政局及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前行政會議召集人
- 方心讓爵士,大紫荊勳賢,CBE,JP:東亞復康之父
- 李福善,大紫荊勳賢:香港首位華人高等法院按察司
- 岑才生:香港報業公會前主席
- 方潤華,SBS,MBE,JP:香港協成行集團主席
- 關士光,MBE:恒生指數之父
- 梁振英,大紫荊勳賢,GBS,JP: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 许贤发,OBE,JP:前行政局及立法局議員
- 麦嘉晋:民主思路理事及政策实验室召集人
- 胡文瀚,OBE,JP:合和實業榮譽主席
- 甘慶林:長江和記實業副董事總經理
- 林高演:恆基兆業副主席
- 羅騰祥:大家樂創辦人
- 羅芳祥:大快活創辦人
- 劉熾平:騰訊公司總裁
- 陳家強,GBS,SBS,JP: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 吳永順: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
- 陸貽信:香港首席政府律师
- 林文瀚:香港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副庭長
- 萧炯柱,GBS,CBE,JP:前運輸局局長、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
- 李君夏,CBE,QPM,CPM:香港警務處前處長兼首位華人處長
- 許淇安,GBS,CBE,QPM,CPM:香港警務處前處長
- 劉玉權:香港警務處前副處長
- 黃燦光:香港警務處前副處長
- 梁豐順:香港警務處前副處長
- 張玉良:華人富商
- 高禮和,CBE:香港前銓敘司及運輸司
- 林超英,SBS,JP:香港天文台前台長
- 林鴻鋆,SBS,JP:香港天文台前台長
- 李本瀅,SBS,JP:香港天文台前台長
- 何佐芝,GBS,OBE,JP:香港商業電台創辦人
- 馮紹波,GBS:香港經濟日報集團主席及創辦人
- 柯清輝,SBS,JP:思捷環球主席
- 盧韋柏:花旗銀行港澳區行長及行政總裁
- 黎明楷:中原集團前主席
- 范佐浩:香港交易所前非执行董事
- 李令翔,JP: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總裁
- 阮家明:科勒厨卫集团总裁
虛構的英皇学生
- 阿龙:電視劇《义不容情》中的角色。戲中冯耀明、丁有康的大学同学。
校徽
校盾
英皇書院校徽的象徵設計爲校盾,校盾設計歷更改數次,式樣首次出現於1928年出版的校徽簡章,沿用至今。校盾以紅色作爲底色,中間爲太陽的圖象,圍有24道光束,象徵「日不落」。校盾的底色是英皇書院的校色,這亦是哈佛大學的校色和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学院院色中的紅色。戰後校盾設計增加書兩本,後來又改以雙白箭咀代替,並新增覆蓋白箭咀的「KC」字樣,爲英皇書院英文名稱「King's College」的縮寫。在主權移交後,校徽經歷改動。以往校徽綴有的聖愛德華皇冠,改以一位賢達賫持刻有「英皇」兩字的書本的圖像代之,書本下方的五顆寶石寓意「德智體群美」。
書院管理和組織
歷任校長列表 | |||||||||||||||||||||||||||||||||||||||||||||||||||||||||||||||||||||||||||||||||||||||||||||||||||||||||||||||||||||||||||||||||||||||||||||||||||||||||||||||||||||||||||||||||||||||||||||||||||||||||||||||||||||||||||||||||||||||||||||||||||||
---|---|---|---|---|---|---|---|---|---|---|---|---|---|---|---|---|---|---|---|---|---|---|---|---|---|---|---|---|---|---|---|---|---|---|---|---|---|---|---|---|---|---|---|---|---|---|---|---|---|---|---|---|---|---|---|---|---|---|---|---|---|---|---|---|---|---|---|---|---|---|---|---|---|---|---|---|---|---|---|---|---|---|---|---|---|---|---|---|---|---|---|---|---|---|---|---|---|---|---|---|---|---|---|---|---|---|---|---|---|---|---|---|---|---|---|---|---|---|---|---|---|---|---|---|---|---|---|---|---|---|---|---|---|---|---|---|---|---|---|---|---|---|---|---|---|---|---|---|---|---|---|---|---|---|---|---|---|---|---|---|---|---|---|---|---|---|---|---|---|---|---|---|---|---|---|---|---|---|---|---|---|---|---|---|---|---|---|---|---|---|---|---|---|---|---|---|---|---|---|---|---|---|---|---|---|---|---|---|---|---|---|---|---|---|---|---|---|---|---|---|---|---|---|---|---|---|---|---|---|---|---|---|---|---|---|---|---|---|---|---|---|---|---|---|---|
|
學會
英皇書院共有51個與學術、文藝、宗教、制服團體和社會服務有關的學會或興趣小組,提供各類型活動,其中有5個是在戰前就成立的,分別是美術學會(英語:Art Club)、棋藝學會(英語:Chess Club)、戲劇學會(英語:Dramatic Club)、笛子學會(英語:Flute Club)和攝影學會(英語:Photographic Club)。戲劇學會到後來成為了現在的英文戲劇學會(英語:English Drama Club),美術學會發展出視覺藝術學會(英語:Visual Arts Club),笛子學會則被合併至管弦樂團。
學術類有:商業學會、中文學會(前身1962年成立Chinese Literature Society)、電腦學會(1981年成立)、英文學會、中辯及演說學會(合併前身1962年成立Chinese Literature Society)、英辯及演說學會、人文學會(合併前身1956年成立 Geography Society,、History Society)、通識教育學會、數學學會、普通話學會 、科學學會(1962年成立)、視覺藝術學會(戰前成立 Art Club)。
興趣類有:美術學會、天文學會、生物學會、橋牌學會(1970年成立)、商業學會、棋藝學會(戰前成立)、舞蹈學會、中文戲劇學會(戰前成立(Dramatic Club),前身1962年成立 Chinese Literature Society)、英文戲劇學會(戰前成立 Dramatic Club)、園藝學會(1962年成立)、模型學會、攝影學會(戰前成立)、流行樂隊、問答學會、遠足學會(1966年成立)、集郵學會(1962年成立 Stamp Collecting Club)。
宗教、服務及制服團體類有:天主教學會(1959年成立)、基督徒團契(1957年成立)、公益少年團、扶輪少年服務團(2014年成立)、國際關係學會、少年警訊、香港童軍(1952年成立)、社會服務團、聖約翰救傷隊(1962年成立 St. John Ambulance Society)、英皇義工服務團、紅十字會青年團。
運動類有 Sports Council(1965年成立Sports' Club)、Athletics(1971年成立Athletic Club)、Badminton(1951年成立Badminton Club)、Basketball、Cross-country、Football、Handball、Martial Arts、Swimming、Table-tennis(1953年成立Table Tennis Club)、Tennis(1961年成立Tennis Club)、Volleyball。
音樂類有音樂學會、中樂團(1968年成立)、口琴隊(1951年成立)、合唱團(1953年成立)、管弦樂團(1996年成立)和流行樂隊。
其他組織有領袖生、圖書館領袖生、英青長者學苑、品德及公民教育組(1962年成立 Civics Society)、國民教育組、環境保護組、創意教育組、健康及性教育組、無花仔計劃、升學及擇業輔導組。
社制
早期英皇書院只有4個社,由富嘉新校長於1946年設立,分別為
- North 北社
- South 南社
- West 西社
- East 東社
現時英皇書院共有六個社,除校社(School House)外,其餘五個均取名於歷任校長的中文譯名姓氏。
- ● 莫社(Morris House),1954年由上述四社其中一社易名
- ● 祈社(Kay House),1954年由上述四社其中一社易名
- ● 威社(Wallington House),1954年由上述四社其中一社易名
- ● 富社(Ferguson House),1954年由上述四社其中一社易名
- ● 校社(School House),1959年成立
- ● 莎社(Sargison House),1960年成立
刊物
- 《學聲》(The Bridge):校報,自1970年起出版,一般半年出版1次。
- 《The Fig Tree》:校刊,名稱源自校內種植的一棵無花果樹。自1935年起出版,抗戰期間因學校停課而停刊。直至1955年復刊,其後每年均出版1次。
- 《英萃集/英泉》(King's Spring):學生文學作品集,自1998年起,每年出版1次,至2002年改為網上文庫形式發表。
- 校訊
相關影視作品
取景
- 電影 《文雀》
- 電影 《Chinese Box》
交通
英皇書院巴士站位於中西區半山區般咸道63F號興漢大廈外,香港大學太古堂/方樹泉文娛中心對面,過興漢道口後,屬單向東行中途站。多條專綫小巴路線亦在此站後方的學林雅軒(門牌63G號)外設站,並豎有站牌。城巴曾將此站的英文名稱錯拼為「Kings College」,比現名「King's College」少了一個撇號,後更改至書院正名。九巴曾稱此站為「西邊街」(Western Street),於2011年5月起跟隨城巴新巴命名;新巴及城巴報站機播報此站時會列出「英皇書院、香港大學東閘」(King's College, HKU East Gate)。此站巴士站位位於興漢大廈外,並設有新巴款式巴士站上蓋,而小巴站位則位於學林雅軒及天悅閣外。巴士站位與小巴站位之間設有一避雨亭。港鐵西營盤站B2出口指示英皇書院為其中一個目的地。
途經般咸道「英皇書院」站的巴士路線資料 | |||||
巴士公司 | 巴士路線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
---|---|---|---|---|---|
站柱1:1006A | |||||
新巴 | 23 | 蒲飛路 | 北角碼頭 | 每天服務 | |
新巴 | 93 | 鴨脷洲邨 | 羅便臣道 | 上課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 |
新巴 | 93A | 利東邨 | 羅便臣道 | 上課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 |
站柱2:1006C | |||||
城巴 | 40 | 華富(北) | 灣仔碼頭 | 每天服務 | |
城巴 | 40M | 華富(北) | 金鐘(政府總部) | 每天服務 | |
城巴 | 40P | 華富(北) | 羅便臣道 | 上課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 |
城巴 | 40P 特別班次 | 華貴 | 羅便臣道 | 上課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 |
城巴 | 40P 特別班次 | 羅便臣道 | 上課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 ||
城巴 | 93C | 鴨脷洲大街 | 堅道(明愛中心) | 上課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 |
城巴 | 93C 特別班次 | 田灣 | 堅道(明愛中心) | 上課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 |
站柱3:1006B | |||||
九巴、城巴 | 103 | 蒲飛路 | 竹園邨 | 每天服務 | |
九巴、城巴 | 103P | 蒲飛路 | 旺角(染布房街) | 週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
途經般咸道「英皇書院」站的專綫小巴路線資料 | |||||
營辦商 | 小巴路線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
---|---|---|---|---|---|
進智公交 | 8 | 碧瑤灣(下)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 | |
進智公交 | 10 | 數碼港 | 銅鑼灣(崇光) | 每天服務 | |
新昌運輸 | 22 | 薄扶林花園 | 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 | |
新昌運輸 | 22S | 薄扶林花園 | 中環碼頭 | 每天服務 | |
景益 | 28 | 碧瑤灣(上) | 銅鑼灣(新會道) | 每天服務 | |
景益 | 28S | 碧瑤灣(上) | 銅鑼灣(新會道) | 只在週一至五服務,不入中環 | |
進智公交 | 31 | 田灣 | 銅鑼灣(崇光) | 每天服務 | |
進智公交 | N31 | 田灣 | 銅鑼灣(崇光) | 每天深宵服務 |
外部連結
参考文献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英皇書院師生133載愛國愛港情(增訂本) 梁植穎著
- ^ 半山般咸道英皇書院-法定古蹟-古物古蹟辦事處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文物評估報告
- ^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英皇書院古蹟揭幕典禮
- ^ 十築香港-戰前建成的官立校舍-英皇書院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King's College School History Leaflet 2015 (PDF).
- ^ 時事多面睇:戰前官校
- ^ Anthony Sweeting. Education in Hong Kong Pre-1841 to 1941:Fact and Opinion (PDF). [2016-07-23].
- ^ 丁新豹. 丁新豹博士論文《香港早期的華人社會:1841-1870》 (PDF). [2016-07-23].
- ^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 Online (PDF). [2016-07-23].
- ^ Anthony Sweeting. Education in Hong Kong Pre-1841 to 1941:Fact and Opinion (PDF). [2016-07-23].
- ^ Chron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Government Schools on the Island of Hong Kong. [2016-07-23].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60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71
- ^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7th April, 1860
- ^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6th April, 1861
- ^ Chron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Government Schools on the Island of Hong Kong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60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71
- ^ Chron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Government Schools on the Island of Hong Kong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60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67
- ^ http://sunzi.lib.hku.hk/hkgro/view/b1871/51871023.pdf (PDF).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 http://sunzi.lib.hku.hk/hkgro/view/b1878/51878024.pdf (PDF).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 http://sunzi.lib.hku.hk/hkgro/view/b1879/51879024.pdf (PDF).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60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77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58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58
- ^ Anthony Sweeting. Chron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Government Schools on the Island of Hong Kong. [2016-07-23].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73
- ^ Hong Kong Government Blue Book 1878
- ^ sunzi.lib.hku.hk/hkgro/view/a1880/2458.pdf (PDF).
- ^ sunzi.lib.hku.hk/hkgro/view/g1883/675364.pdf (PDF).
- ^ 香港憲報,1880年
- ^ 《中山先生與港澳》,第49頁,李金強,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叢書
- ^ 港島第五旅(英皇書院)官方網頁
- ^ 香港政府行政報告,1921年
- ^ 教育首長報告,1926年
- ^ 香港天主教傳教史 1841-1894 夏其龍神父(著)、蔡迪雲(譯)
- ^ 黃棣才. 圖說香港歷史建築 1841-1896. [2016-10-29].
- ^ 42.0 42.1 42.2 黃棣才. 圖說香港歷史建築 1920-1945. [2016-07-23].
- ^ 1976 (PDF).
- ^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Hong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 for the year 1923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24)
- ^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Hong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 for the year 1924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25).
- ^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Hong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 for the year 1926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27).
- ^ 皇家海外聯會網頁
- ^ The Royal Over-Seas League
- ^ 香港官學生社會背景硏究〔1862-1941〕顏傲儕 歷史學系課程 哲學碩士論文 香港中文大學 2004年7月
- ^ Fees payable at Government Schools, 1927
- ^ 保育香港歷史筆記(第三期) by 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 ^ 世紀巨變 九十回顧--從陳滔棠秘書到執掌大馬南順 甘尚武著
- ^ 香港工程考 II :三十一條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 馬冠堯著
- ^ 一九三三年香港政府財政報告
-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1935
- ^ King's College. King's College: Prospectus for 1933 (Hong Kon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Ltd., 1933).
- ^ 1933年香港政府行政報告
- ^ 1935年香港政府行政報告
- ^ 英皇書院同學會網頁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kch2015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寫給香港人的中國現代史 陳敬堂著
- ^ 香港政府(編):《香港年報 1950》,香港:政府印務局,1951年。
- ^ Historical Records 1955-1958 (PDF). [2016-07-23].
- ^ Historical Records 1960 (PDF). [2016-07-23].
- ^ Historical Records 1961-1964
- ^ Historical Records 1965-67
- ^ Historical Records 1968-70
- ^ Historical Records 1971-75
- ^ Historical Records 1976
- ^ King’s College. The Fig Tree: the magazine of King’s College, Hong Kong (1926-1976), golden jubilee celebrations issue (Hong Kong: King’s College, 1976).
- ^ Historical Records 1977
- ^ Historical Records 1978
- ^ Historical Records 1979
- ^ Historical Records 1980 (PDF).
- ^ Historical Records 1981
- ^ Historical Records 1982-85
- ^ Historical Records 1986-93
- ^ Historical Records 1994-2006 (PDF). King's College Library. 2007-05-02 [2016-07-23].
- ^ 北京匯文中學. [2016-07-23].
- ^ Historical Records 2007-10 (PDF). King's College Library. [2016-07-23].
-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文物徑.
- ^ King's College Appeal for donation of King's College Archives (PDF).
- ^ 英皇書院九十周年校慶晚宴場刊.
- ^ Colonial education: King's College
- ^ 英皇書院「超級狀元」獲劍橋大學獎學金 但傾向留港
- ^ [1]
- ^ [2]
- ^ Citation for (31298)
- ^ Citation for (31312)
- ^ 香港故事-百年樹人
註釋
- ^ 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 西營盤官學堂於1925年停辦。雖然西角官學堂及西營盤官學堂可説是英皇書院的前身,但英皇書院並非繼承自該校。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分别是,西角官學堂是一所政府免費學校,而英皇書院有別於美式的公立學校,在當時則要求缴付相對高昂的學費。另外,西營盤官學堂只開辦第八班至第四班,而英皇書院則有第三班至第一班。當時香港政府是特意選擇將西營盤官學堂升格為英皇書院。
- ^ 1922年4月6日英國威爾斯太子訪問香港,並捐贈一面繡有其「紋章」之錦旗授予總會,作爲童子軍比賽之錦標。首屆威爾斯太子錦標賽在1923年舉行。威爾斯親王於1936年一月繼位,成爲英皇愛德華八世,但於同年12月退位,並於翌年被封爲溫莎公爵。
- ^ 該皇家特许状已遺失,但從書院正門的皇家徽章石雕,可以肯定令状的確存在,因皇家徽章不會出現於沒有皇家令状的機構。
- ^ 20世紀60年代,香港大學醫學院拆掉停屍大樓,扔掉許多學刊,該校前署任校長梁植穎收藏了不少,其中有本1933年的,上面一幀相片中,找得全部戰前英皇書院教師的姓名。
- ^ 當時任副校長的早歲學者宋學鵬的藏書今庋藏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英語: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亞洲圖書館(英語:Asian Library),他在1936年12月號的香港自然學家,把吉慶圍圍門前已遺失石碑上的文字翻譯成英文,內容明顯地和現時門前的金屬碑文不同。
- ^ 該校當時是香港大學入學試參與人數以及合格人數最多的學校,合格人數是其他中學平均的兩倍,書院畢業生就佔了當時香港大學學生一個相當大的比例。
- ^ 書院戰前一部份歷史至今仍不可考,相關文献相信已在太平洋戰爭中遺失。
- ^ 後來的香港教育司
- ^ 英皇書院有「醫生預備班」的美譽,本港十分一以上的醫生出自英皇(英皇書院是全港近七百位醫生的母校)。另有說法指全港百份之五十以上的執業醫生,都是這所學校的校友。在80年代曾有統計,全港百份之七十的醫生是英皇舊生。當年預科有一班被學生稱爲「M班」,M即英文「Medicine」,畢業學生大多會進入香港大學醫學院。
- ^ 英皇書院學生的背景多元化,有來自富裕家庭,亦有來自基層,而統計顯示百份之六十的學生屬於“工薪階層”或“打工子弟”家庭。
- ^ 英皇書院是唯一一家在香港主權移交後於正門上方長期懸掛特區區旗的官校
- ^ 2003年5月9日該校邀請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柯爾賁臨演講。同年10月29日,法国化学家、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让-马里·莱恩(英語:Jean-Marie Lehn)應邀賁臨英皇書院演講。
- ^ 香港電台節目——香港故事百年樹人,以「平民名校」為主題,講述平民在英皇書院的故事
- ^ 另有説法是英皇愛德華七世像
- ^ 皇家徽章岀現於英國海外的校舍建築是非常罕見的,即使是港督府亦沒有類似的設計
- ^ 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內保留了一批經已失傳的香港製造地磚。
- ^ 英皇書院與舊贊育醫院的紅磚砌法都是English Bond,但舊贊育醫院的紅磚是一行橫與一行露頭磚相間,是典型的English Bond。牆角以每四行間一行凸出,使凸出的一行為橫直相間。反觀英皇書院的紅磚砌法,雖然是English Bond,但以五行橫間一行露頭為特色。牆角以每5行凸出間一行平,正好與橫正間磚互相呼應。而且5行70乘3行橫225約為1比2。